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蒙山军-第2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更是压倒曰本,所以,没必要畏惧曰本。
    “阿列克谢耶夫担任远东总督后,陆军大臣苦鲁伯坚便与其研究满洲的军事部署,阿列克谢耶夫的担心是,若俄曰开战,中国或许会站在曰本一方,所以,必须估算上中国的兵力,尽管中''队战斗力极为低下。
    “阿列克谢耶夫的考虑是有道理的,因为毕竟是俄国人占领着满洲的土地而不是曰本人。在这个考虑下,阿列克谢耶夫估算了中国可能参战的军力,得出的结论是中国人可能拿出2~7万经过曰本军事顾问或德''事顾问训练的军队,在山海关外,中国有两万驻军,而在京畿一带,中国可以调集五万精锐”
    “好,暂时到这儿。不知大家听清楚没有。”龙谦站起身,感到方声远所讲的有些深了,“东北局势,核心在于曰俄之纷争,有一触即发之势。我军该当如何?这就是给大家留的问题。下面可以提问了。”
    冯仑首先站起来,“刚才方参议讲了,俄国总督,我记不得他的名字了,啰里啰嗦一长串,嗯,认为中国可能出兵帮助曰本,甚至调集京畿陆军助战。现在北洋六镇已经组建完成,方参议认为朝廷可能掉我们进东北与俄军作战吗?”(未完待续。)

第十三节整编前后三
    “这个问题可由我来回答,”龙谦看了方声远一眼,从其讲述东北局势演变可断定,方氏在这个问题上对满清朝廷抱有幻想,而自己知道,满清绝不会主动介入东北战局的,“朝廷绝不会介入,如果日俄战起,倒是给了袁世凯继续扩编北洋军的理由。朝廷必定采取局部中立的办法,坐视日俄两军在东北大地上厮杀。”
    “那咱们就不应该去趟这趟浑水,”冯仑接着道,“就算咱蒙山军全军尽出,比起日本和俄国的兵力来,也是微不足道。我认为不能去。”
    “我不同意冯仑的意见,”王明远站起身,“日本人和俄国人咱们都跟他们交过手了,没啥了不起的。当初在西沽,咱们的装备根本比不上现在,训练水平也没现在强。最根本的,是东北本就是咱们的土地,老百姓都是向着咱们国家的军队的,司令多次说,东北物产丰富远胜咱山东,哪能一直让洋鬼子占着?朝廷无能,就看咱蒙山军了。司令在随营军校多次讲过,军队是干啥的?就是保家卫国的!我认为应当去!但冯仑说的有一点是对的,不能全军去,去了,山东怎么办?鲁南咱那些本钱咋办?只能派一支小部队去。”
    冯仑没有落座,立即反驳道,“西沽之战俺就在场,第一个打突击的就是俺的老三营!谁怕日本人和俄国人了?俺是觉得,朝廷既然装孙子,咱蒙山军就这点本钱,搞到现在不容易,不能替朝廷打光了。”说这话时,冯仑想起了阵亡的连长费宁。想起了西沽之战惨重的伤亡,心里禁不住一哆嗦。
    这话倒是引起许多人的共鸣,自蒙山军建军,伤亡最重的就是西沽之战,一战折损了数百精兵,其中有多少是蒙山下来的老兄弟?鲁山站起来道。“咱们在座的绝大多数参加过西沽与洋鬼子联军的厮杀,冯仑说的有一定的道理。但是,现在是进入东北的最好时期,越乱,咱们的机会就越多。如果东北太平无事,咱们派上几百人上千人进去。俄国老鬼子可不会轻易让咱们站住脚。明远说的是,要去。就派一支小部队去,俺鲁山情愿请战去东北一趟!据说胶东的百姓多有闯关东者,想必那里的山东老乡不少,咱们未必会赔本。”
    鲁山及王明远这段时间没少听龙谦讲东北的重要性,他和王明远一样,必须在这个场合支持龙谦的决定。
    “鲁山讲的很好。”龙谦点点头。望向坐在前排的周毅,“周标统是什么意见?”
    周毅轻咳一声站起身,“初次听讲东北局势。感到很复杂。我军看起来壮大了,但要占领山东全省,兵力就紧张的很了,考虑到朝廷的态度,我同意冯仑的意见。”
    “好,讨论就到这里。我要求今天参加会议的人,就东北局势及我军对策写一篇文章,明天直接交给我。强调一下,观点必须是自己的,把理由讲出来就好。好了,转入下一个议题。”
    宁时俊站起来,“会议第二项,由周毅标统,鲁山标统及王明远司令分别总结本次抗洪情况。先请周标统讲。”
    周毅到田镇后已经与宁时俊向龙谦汇报了曹州抗洪的情况,龙谦也告知了他本次会议的议题,所以周毅有准备,将第二标及工兵营一部在曹州抗洪的总体情况简明扼要地汇报了一遍,费事二十分钟,特别表扬了程二虎二营的表现,如果不是二营舍命堵管涌,大堤难保。
    鲁山和王明远用更短的时间各自汇报了自己部队武定抗洪的过程,鲁山重点汇报了第一标及工兵营主力在济南府境内封堵决口的情况,表扬了工兵营的作用,那一仗牺牲了工兵营两个士兵,他们的遗体在下游四十里的地方才被打捞起来,隆重安葬于田镇。
    “最后一项,请龙统制官讲关于整编事宜。”宁时俊继续主持会议,用上了龙谦最新的职务称呼。
    “弟兄们,我在宣布整编事宜之前,要简单讲几句我军主力抗洪的意义,”龙谦踱着步,“部队出发前,我听到了一些不同的声音,认为我军没有义务管黄河的问题,但无论是第一标,第二标,预备役部队和直属各营,在进入河防前线后的表现基本都很好,表现在,一,将守卫河防当做了一场战争对待,发挥了不怕苦,不怕死的精神,守住了大堤不决口,获得了沿河百姓的称赞。二标牺牲一人,工兵营牺牲两人,负伤的不计其数,就武定府境内部队而言,累病的,指甲脱落的至少有七十人!熊勋营长发着高烧仍坚持守在大堤上,很感人。武定府各县的百姓给部队送来了大批的慰问品,要求参军的青壮就更多了。而朝廷也肯定了我军在抗击洪水,保卫河防的成绩,特传旨表彰并奖赏白银一万两。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我们蒙山军的影响扩大到了曹州,武定以及更多的地方。老百姓是朴素的,最懂得谁对他们好。而我们自蒙山整军,一条最大的规矩就是要爱护百姓。所以,总体上讲,这次出兵抗洪是成功的,我是满意的。司令部已经做出决定,要求参战各部上报立功官兵的名录,那一万两白银,一分不剩地发下去,发给有功官兵以示奖赏。牺牲的三名士兵,列入我军烈士名录,视同作战牺牲给予抚恤。这里,我独断一下,奖励工兵营官兵白银一千两,由梁华达营长全权分配。刚才鲁山标统已经表扬了工兵营,他们不仅表现出了英勇顽强的精神,而且展现了极高的技术水平,反映出他们平时军事训练的成果,为此,司令部决定为梁营长记大功一次,奖励银元200。”
    宁时俊带头鼓掌,底下掌声一片。满脸通红的梁华达站起来向龙谦敬礼,又向在座的将领们敬礼。
    蒙山军自建立立功条例后,很慎重其事。立功分大功,次等功及小功三等,迄今为止,立大功的只有七人,包括追授西沽之战英勇战死的费宁连长,所以。梁华达深感激动。
    “但是,部队也出现了一些违反纪律的行为。第二标所部尚未报告有关违纪情况,但第一标、预备役部队及直属分队均出现了不好的苗头,比如后勤处强买百姓蔬菜,第一标三营十连士兵殴打百姓,预备役三营强占民房威胁居民。军法处都根据条例做出了处理决定。我在这里再声明一次,不管什么情况。都不能违反军纪,不管是哪一级军官,曾经立过什么功劳,资历有多老,都不能成为可以不遵守军纪的理由。司令部已经通报了对违反纪律的官兵处理的决定,宋晋国处长已经受了记过处分。一标三营十连连长,预备役三营九连连长已被撤职。杜三立及张玉林两位营长都受到警告及扣罚军饷的处分,如果抱着救世主的心态。认为我们是帮助沿河百姓而来,就可以欺负百姓,那就大错特错了!蒙山军的官兵,必须将百姓视为父母,儿子孝敬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哪能讨价还价?想不通这点,做不到这点,就不配做蒙山军的军官!”
    杜三立和张玉林都耷拉着脑袋。跟立功一样,受到处分也是很严厉的事情,至少在提拔上会受影响,尤其是在部队大扩编的节骨眼上受到处分,心里自然很沮丧,不由得在心里将违反纪律的部下骂了无数遍。
    “弟兄们,我们全军主力出动抗洪,是在全国面前的一次展示,跟北洋军同场竞技,不仅要比军事素质,更要比政治素质。朝廷是看在眼里的,我们被扩编为陆军第五镇,跟这次抗洪有着直接的关系。以后,我们第五镇将要接管山东省的防务,还会遇到类似今年大洪水的情况,我们一样会以山东子弟兵的面貌出现在最危险,最紧急的场所,帮助百姓度过难关。
    “弟兄们,我们自蒙山整军至今,不过四年时光,部队从当初的三四百人扩张到了如今的规模,下一步,根据兵部的命令,部队还要进行扩编。靠的是什么?我认为,最关键的有两条,一是严格的军纪,真正做到令行禁止,第二就是正确的路线,不走弯路,错路。大家回去好好想一想,是不是这样?现在我们从区区一座蒙山寨走到了山东全省,很值得骄傲。当初我决定接受官府的招安,部队确有不同的声音,我理解。但是,事实证明我们走对了。没有当初接受招安,没有北上勤王,没有我们在鲁南的励精图治,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局面。如今我们摊子大了,家底厚了,是不是有了满足和骄傲的思想?我看是有的。在座的各位,四年前或者还是普通的士兵,或者只是什长、小队长,或者在武卫前军、武卫右军当差,或者还是郑家庄一带的农家子弟,四年时光,大家当上了营长,处长,副标统,标统,手下带了几百几千的兵,而且有了不薄的身家,是不是觉得自己很了不起了?是不是有了可以充分享受,可以老婆孩子热炕头的舒适生活?我看有些人是有的,而且还很严重。这个念头不对头,是短视,是近视眼,看不到蒙山军辉煌的未来,看不到我们面前还有更大的困难,更多的险阻,迟早会栽跟头!就像这次抗洪受处分被免职的军官一样,要倒霉!这些话既是对你们讲的,也是对我自己讲的。在我们全军大扩编之前给大家泼一点凉水有好处。就军事而言,我们不过是北洋六镇之一,没什么了不起。就地盘而言,不过拥有了一个山东省,只是全国的几十分之一。而且,北洋军中,将我们视为响马的,视为敌手的不在少数。就山东省而言,除掉鲁南两州,其余各州有几个将我们当做自己的子弟兵?这次我们聚会在田镇,在座的许多军官兴高采烈,向我表示了异常欢喜的心情,我实际上是有所顾虑的。该不该高兴?应该。但更重要的是要看到我们扩军后的困难,经费方面的,武器方面的,官府方面的,百姓方面的,以及天下大势对我们的不利。看不到这些,我们就可能走李闯王的老路,当初李闯王可比我们威风,连北京都占了,手下近百万人马,失败起来,就是一两年的事!这个教训,我们应当天天记在心里,天天想上那么几遍。”
    方声远深感欣慰。龙谦能在得势的情况下保持头脑的冷静,殊为难得。而蒙山军严明的军纪也完全出于他的意料。处分数名军官所谓的“罪行”,在方声远看来根本就不值一提,似乎有些小题大做了。但他明白,对于一支图谋远大的军队,纪律是何等的重要!瞧下面军官们的神态,也感到龙谦对于部队超强的掌控能力。之前对于蒙山军的了解不过是隔窗观景,现在身处其中,深感自己选择蒙山军的这步棋走对了。想想海外那些自命不凡的革命党,简直是幼稚。
    “好了,毕竟是个喜庆的日子。当初咱们艰苦奋战,终于有了今天的局面。这个局面,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绝不是我龙谦个人的功劳。离开我们这个团体,任何人都将一事无成!下面,我宣布一下部队的整编方案。”
    下面的军官都紧张起来。
    “根据兵部的批复,第五镇设第九,第十两个协,每协编两个步标,番号分别是第十七,第十八,第十九和第二十标。每协另辖警卫通讯、骑兵,炮兵,工兵及辎重各一营。司令部直辖警卫通讯一营,炮兵一标,骑兵一标,工兵一标及辎重一标”
    周毅,鲁山,王明远,宁时俊、司徒均等人是研究过兵部批复的,龙谦刚才宣布的,已经超出了兵部的批复,将直属工兵和辎重都扩编为标的规模了,而且,每个协都有了完整的特种兵编制。
    “步标每标辖三个营,每营四个队,为应付朝廷的点验,以后连就改称队了,大家注意将习惯改过来,不就是个称呼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