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蒙山军-第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哦,这是我昨晚想出来的一个机构。觉得很有必要成立。大家想一想,如果你被上司冤枉,或者上司有意报复你,作出不切实际的错误判决,不该关禁闭的,给关了禁闭,该关一天的,给关了三天。你们是不是觉得很委屈?”
    “那时当然。谁不是这样啊?”封国柱道。
    “弟兄们,谁也不敢说自己不会遇到糊涂上司,不会遇到心胸狭窄,打击报复的上官。所以,蒙受冤枉的可能性是极大的!这关乎弟兄们的身家性命,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但是,军法是必须设立的,并且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完善。没有严明的军纪,就没有蒙山军的将来。所以,我认为,设立裁判所,是为了尽可能地杜绝那些错误的军法裁判,让不服气的士兵和下级军官有个说理的地方!可是,军法裁判所并没有最高权力,而且,他们也可能犯错。设想一下,他们或许敢减轻处罚,但敢不敢作出无罪推定呢?就是彻底驳回军官的判决宣布士兵或者下级军官无罪呢?这等于打了上级的脸!所以,必须再设立一个机构,为裁判所撑腰,也为监督裁判所的工作。这就是最高军事委员会。”
    大家露出沉思的神情。都在消化龙谦的这番话。
    “那,你说的最高军事委员会,都有些谁?”王明远问。
    “问得好。人选是现成的,”龙谦微笑道,“这个委员会的职能,也就是它的权力,不止是处理裁判所的事务,它应该是咱蒙山军的最高决策机构。一切有关蒙山军前程大事,都应该由这个委员会决定而不是只由我一人来定!一个人犯错的几率绝对大于一群人,你们或许不相信,但我相信。这个委员会目前的人数不宜多,我的意见是,司令,副司令,四个连长,参谋组长,后勤组长,骑兵侦察队的正副队长,还有这个裁判所的所长,为委员会的正式成员。”
    龙谦没有说出名字,而是说出了委员会成员的职务,有聪明人立即听出了他的意思,周毅问,“你的意思是,谁当这些职务,谁就是这个委员会的成员?”
    “对头!职务可升可降,干得好就升,干不好就降。比如四个步连的连长,不一定一直都是连长哦,如果你干得不好,兵练不好,仗打不赢,我就换人!让优秀的排长顶上来!”
    气沮的鲁山又高兴起来。好好的连长,因为一次逃兵事件被免掉了!搞得自己连最高军事委员会也进不去了。明远还是够意思,几次劝慰自己要沉住气,要给队长争脸面,但这排长就这么一直当下去吗?幸亏司令说了后面这番话,看来自己的职务还有希望复职。
    周毅想,这招真毒,难怪叔叔看中他是做大事的人。看似分权,但真正的权力永远握在他手里,委员会,裁判所,他反正有撤换人的权力,成立再多的机构,也只是加强他的统治,而不会动摇他的根基。转念一想,这些个看起来分出去很多权力的机构一成立,
    那些被选进机构的人更增加了对他的忠心,真是高明啊。
    龙谦这番话也给其他人带来了震动,特别是几个暂时坐在指定位子上的人,所谓的“最高军事委员会”的成员们,看起来这个位子也未必稳当呢。下面还有八个排长,其中不乏龙谦的亲信,比如程二虎,比如鲁山,特别是鲁山,那可是不次于王明远的绝对亲信。如果老大不满意,自己的接班人就摆在那里,随时可以接替,事情还真的需要认真办呢。
    排长们太多,进不去这个似乎有着很大权力的“最高军事委员会”很正常,除掉排长们,在场的只有军械组长武烈没有进入。但武烈本人不过是个老实巴交的铁匠,不识字,也不是真正的响马,而是孙德明三年前裹胁上山的铁匠。因为孤苦无依,武烈大概觉得上山至少能填饱肚子。前些日子大队突围时,武烈正好病着,走不动,也没人照顾他,便留在了咄咄寨跟着宋晋国碰运气,恐惧之下,病竟然好了个七七八八。等龙谦回山,请武烈出任军械组长,武烈几番推托,觉得自己就是个打铁的,哪能当什么组长啊。龙谦执意让他当这个头,还给他派过来三个体弱不堪充作战兵的士兵做他的徒弟,让武烈干活的劲头更足了,现在每天起早贪黑地带着他的三个部下修复那个简易的铁匠铺子,准备早日开张呢。
    现在武烈根本没有不被龙谦重视的感觉,龙谦将他喊来开会商议就足够给他面子了。在武烈看来,龙队长,哦,现在叫龙司令了,哪样都好,就是有些婆婆妈妈了,当头领嘛,跟下面商量什么啊?想到这里,不由得喊了一声。
    “老伍有话要说?没关系,你随便讲。”龙谦鼓励道。
    “俺,俺觉着,大事由司令定就可以啦。”鼓足勇气,武烈说了这么一句。
    这句话却说到了龙谦几个铁杆心腹的心里,封国柱当即接话道,“老伍哥说的是。俺觉着这个委员会没啥的意思。司令的本意俺知道,司令爱兵如子俺也明白,但连执行军法都要大家商量,还要司令干什么!”
    “国柱!”龙谦喝道,“老伍那样说,我不生气。但你也这样糊涂我就不满意了!道理都给你们讲了嘛,设立这个委员会,既是为了你们,为了士兵们,也是为了我少犯错误!更是为了我们这个团体的发展!再说这样的糊涂话,这个委员会,你就别待着了!”
    “好吧,司令,我推荐个人选可以不?”王明远不愿意让封国柱尴尬,急忙回归主题。
    “当然可以,本来就是征求你们意见嘛。”
    “我推荐曹敏忠当军法裁判所的所长。”
    “别说,明远哥推荐的这个人行!”鲁山大嗓门喊道。
    曹敏忠是原五队的小队长,跟随周毅回山寨,出任整编后的排长,为人很刚直,敢于抗上。作为曹敏忠的连长,王明远已经领教了曹敏忠的抗上之风,但事后又觉着这个人的抗上并非胡闹,确实占着理。龙谦既然要成立这么一个裁判所,王明远立时便想到了他。
    封国柱也表示赞同。
    “唔,这个人怎么样?”龙谦问其他人。
    “既然王连长认为可以,不妨让他试试。”周毅道。
    “嗯,如果没人反对,那么这个所长就定下来了,还有两个名额,大家继续提。”
    这次周毅提名了,他提了一个原三队的士兵,现在当着班长,叫刘春宁,大家没反对,立即通过了。冯仑见状,也提了个原六队的班长,叫胡宗玉。还没来得及表态,宁时俊,迟春先也各自提出了自己的人选,宁时俊提出的是参谋组的蓝心治,迟春先则推荐了他的副手江云。
    这两个人立即被龙谦否决了,“那个蓝心治不错,是个参谋的好苗子,不适宜到裁判所。至于江云,我另有考虑,不行。”
    最后,还是定下来胡宗玉。
    关于这个军法裁判所的制度建设,龙谦已有考虑,他拿出一张纸,上面写了七条规矩,是军法裁判所的最基本制度,一条条跟大家解释了,除掉他自己,在场的人都有些心不在焉。所以,这个《条例》也通过了。
    于是,龙谦将曹敏忠和其余二人叫来,正式组建了这个令士兵们感到惊奇的新机构。

第十六节龙谦的练兵之道一
    整编业已完成,该建立的机构也建立了,龙谦的练兵也进入了正规。
    不过,龙谦的练兵方法令除老八队之外的兵士大惑不解。
    龙谦的枪法是全山寨都佩服的,龙谦的武艺也让山寨几个公认的武林人士钦佩,这些有着师承来历的人都对龙谦的武艺表示不解,那是一种糅合了很多门派武功特点,在行家看来就是大杂烩,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实用,几乎没有一丝一毫的花架子,招招致命,手法非常凶残。
    原六队的蒋存富是八极拳弟子,在这门威猛霸道的外家拳法上浸淫了十几年,自觉差不多窥得堂奥了,慕名与龙谦在练兵之余交了一次手,大家都围拢了看热闹。因为蒋存富近身搏击的功夫在山寨非常有名,也非常自负,但两人下场到分出胜负也就是一眨眼的工夫,比试就结束了,蒋存富莫名其妙地被龙谦锁住了脖子,大家都没看清怎么造成了如此滑稽的局面。
    对此结果,原先八队的人自然欢声雷动,三队和六队的人则目瞪口呆。
    事后有与蒋存富交好的朋友问他,蒋存富很懊恼,坚决不说详细的情况。输了就输了,没什么好说的。这个结果提高了龙谦在六队和三队人员中的威望。山寨是个强者为尊的世界,龙谦的命令显然得到更为坚决的贯彻执行,比如这个蒋存富,原先对龙谦的练兵法子很不以为然,但自比武失败就老实多了。
    很多人希望从龙谦那里学到些真本事,这个世道,一身武艺一手精湛的枪法是安身立命的本钱啊。但龙谦操练内容的跟武艺枪法八竿子打不着。这让很多人感到失望,很多人觉得龙谦在藏私。
    龙谦的练兵大纲是这样的,早晨卯时初刻起床,除掉看守俘虏的执勤排和放哨的警戒排外,其余人按班整队,班长点名后背着枪开始跑山,路程就是周毅回山前龙谦设计的,往返一趟大约十来里山路。
    龙谦风雨无阻地跟着队伍跑,他每天一般都是第一个来到广场,看各连各排各班整队,然后命令队伍出发。或者在队前领跑,或者在队尾压阵,从不缺席。跑步时他也背着自己的长枪,完全与士兵一样。
    回山后洗漱吃早饭,整理军容,准备开始上午的训练。
    军容是他一直重视的,尽管士兵们身上的衣服都换了北洋军的正规军服,但着装极不齐整,有的甚至敞着怀。跑步时龙谦要求不算严,但进入队列操练,龙谦就对军容极为挑剔了。武装带必须扎好,风纪扣必须扣上,绑腿必须打好。谁不能达到要求,全班会跟着加练半小时——半小时是多长,只有他有洋表可以看得清,时间长短完全由他掌握。
    整顿过几次,班长们会认真检查部下的军容,动机很简单,不想让全班跟着受累。
    另外,龙谦要求必须认真洗脸漱口,按时理发刮胡子,山寨的兵士们在龙谦的带领下大部分剃掉了满清的象征——那根拖在脑后的猪尾巴,既难看又碍事,百无一宜。用龙谦的话说就是,当兵的更不能留这个,肉搏时被对方揪住辫子就麻烦了。
    也有少数不愿意做真正的叛逆之人——那玩意可是忠顺朝廷的象征。上山当土匪不一定是背叛朝廷,反贪官不反皇帝的老调子还是颇有市场的!
    对于小部分不愿剪去辫子的,龙谦没有做强迫的要求。但留着辫子再带上本来很威武的军帽,显得很滑稽,一来二去,辫子就越来越少了。
    早饭后开始上午的训练。光明寺前的广场是龙谦练兵的主要场所,另一个场所建在咄咄寨。位于咄咄寨的那个场地,使用了几十个俘虏按照他的要求建了一个令所有人都大开眼界的场地。
    因为每天参加训练的士兵超过了一百三十名,光明寺前的广场有些展不开,龙谦将四个连分开,两个连在广场,另外两个连到咄咄寨。下午的时候则换过来。
    他两边跑,两边检查和指导。
    广场这边训练队列和刺杀。队列训练是龙谦极为看重的内容,内容也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加,逐渐复杂起来。原先很多对队列训练不理解不满意认为是浪费工夫的人慢慢地也喜欢上了这件枯燥的训练——迈着越来越齐整的步伐,喊着整齐的号子,皮鞋重重地踢在地上,越来越体味到原先根本没有感受过的威武。尤其是七个女人,如今她们都是后勤组的正式兵员了,在闲暇之余来到广场观看队列训练时,大家便练得更加卖力,从而让七个女人时常发出惊叹声。
    队列训练到一定程度后,龙谦加入了刺杀训练。刺杀训练比起枯燥的队列训练,大家比较喜欢,觉着实用。全军目前只有不到七十把可以装在步枪上的制式刺刀。龙谦强调,将来的肉搏战的形式
    ,主要是刺刀间的对抗。但制式刺刀暂时还不能生产,武烈的军械组既没有设备,也没有原料。还要靠在以后的战斗中从敌手中缴获。
    龙谦毫不掩饰会下山打仗。
    刺杀训练当然是不能用真刀真枪来训练。龙谦让军械组做了几十把木头枪,蘸了白灰来对练。还用藤条编了胸甲作为防护,两人一组,彼此对刺。他似乎对刺杀也不甚精通,这使得士兵们感到高兴,之前他们觉得司令什么都会,现在总算有个不太精通的了。
    龙谦很重视刺杀。他强调,虽然进入了火器时代,肉搏战将会很长时间存在。而且,一支精兵,必须有刺刀见红的勇气。所以部队必须练好刺杀。肉搏的主要形式将会是用制式刺刀而不是乱七八糟的武器,比如最常见的鬼头刀,所有人,包括像蒋存富之类的武术高手,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