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蒙山军-第4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谋划广东,洪先生居功甚伟。”
    跟在龙谦后面的洪粤诚努力辨别着他所不认识的蒙山军将帅们,这些人的名字他都听说过,今天终于见到了真神。听到龙谦介绍自己,身穿便服的洪粤诚不便以军礼相见,抱拳对肃立的将军们行礼,“见过诸位将军。”
    “洪先生好。”将军们客气地回应。
    “鲁山,今天怎么安排?”龙谦笑问跟在自己身后的鲁山。
    “司令,几家报社的记者想采访你,你看”方声远插话道。
    邀请记者是结束与袁世凯谈判先期抵达北京的方声远确定的,方声远认为,龙谦抵达北京应当大肆宣传,上个月孙文从日本跑回上海还召开记者会使劲地造势呢,在这种情况下,龙谦不应当悄悄地进入北京。
    “喔,还找了记者?”龙谦瞬间就明白了方声远的意图,“那好吧,时间关系,我只回答三个问题。”
    方声远将记者们带了过来,“大帅车马劳顿,这次只回答三个问题,请大家原谅。待条件允许,会召开专门的记者会满足大家的问题。好了,谁先?”
    六七个记者七嘴八舌地抢着提问,顿时乱成一团。方声远急忙制止,“诸位,我来点名吧。今天只选三家报纸,山东新闻,大公报及京报,其他的报纸就只能等下一次了。张记者,你先来。”方声远点了山东新闻的记者张远哲。
    “请问大帅,您这次自武昌进京,是要筹备成立中央政府吗?大家都期待新国家的诞生,请问大帅,新中国的国名是什么?定都北京吗?大家都晓得以共和为政体,实行总统制还是内阁负责制?”
    山东新闻是蒙山军控制的报纸,龙谦也不清楚他们是不是将报纸办到了北京,微微笑了笑,“张记者,你这可不是一个问题啊。好吧,本人此次进京,确实是为了筹备新中国的中央政府。随着满清的退位以及北洋集团的公开声明,建立一个**、民主、文明的新政权的基本条件已经具备。最近,蒙山军主要将领及社会贤达都云集北京,我希望在跟大家充分交流的基础上。研究确定成立一个过渡性质的机构,以实现和平建国。蒙山军经过浴血奋战,终于推翻了封建*政权,未来的新中国是大家的。是全体国民的。对于大家所关心的问题,我建议报社的朋友们可以搞一个调查问卷,至少看看北京及天津的百姓们是怎么想的。你看好不好?下一个。”
    “尊敬的龙将军,我是大公报的记者江枫,我的问题是,蒙山军如何对待已经在上海成立的中华民国政府?据我所知,蒙山军南方军的部队已经向江浙进兵了,一定要武力解决问题吗?诚如将军所言,蒙山军推翻满清*政权是为了建立一个代表四万万民众的新政权,为什么不能与民国政府和平谈判以解决争端呢?”
    “这个问题很尖锐。很好。首先,民国政府不能代表中国。在当今的中国,没有人可以无视蒙山军的存在!某个政治派别抛开蒙山军而建立所谓的中央政府是可笑的,也是荒谬的。至于对江浙业已存在的某个地方政权,武力解决并不是我所希望看到的。蒙山军并不希望打仗,我的士兵也不愿意做无谓的牺牲。但是,在武昌一带爆发的战事不是蒙山军挑起的,是民军阻止蒙山军进军所造成的。中国不应该分裂,必须统一,这是全国人民共同的希望。如果江浙地方政权可以放弃武力,坐下来与我们好好商谈。就像北洋系文武诸君一样,我个人表示欢迎。我再说一遍,新中国不是蒙山军一家之天下,而是全国人民的,自然包括各党各派,包括海外的关心中国前途命运的各位先生。我欢迎大家坐在一起商谈建国大业。共同确定国体、政体,共同制定宪法,大家一起为新中国负起责任来。但是,如果希望武力抗拒蒙山军对于全国的统一,那就没办法了。只能武力解决。”
    “龙将军。您好。我是京报记者穆云松,我想问的问题是,新政权将如何对待业已退位的满清朝廷?”
    京报是北京的报纸,而大公报总部在天津,方声远选择的三家报纸倒是很有代表性。
    “穆先生,你问的问题应该是很多人所关心的。如何对待满清退位人士,我一个人说了不算。这是件大事,需要在新的中央政府成立后研究并通过一份决议。但在这里,我可以说说我个人的意见。首先,我对满清当权者认清形势采取退位方式结束纷争表示赞赏,这是一个明智的、值得尊敬的决定。古今中外,王朝更迭一般都伴随着流血事件的发生,但我希望我们可以开一个先例。蒙山军是一支爱国的军队,蒙山军更是一支文明的军队,蒙山军推翻满清政权不是要屠杀或者驱逐满族同胞,我历来认为,满族和汉族一样,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在北京就生活着无数的满人嘛,蒙山军占领北京,也没有对满族百姓进行任何形式的迫害嘛。只要满清曾经的当权者遵守新国家的法律,自觉履行公民义务,他们的人身安全是有保障的。好了,时间关系,今天我就讲这么多,刚才方声远先生已经说了,以后我们有机会在一起交流,充分地交流。”
    记者们有些失望,但也无可奈何。刚才龙谦所谈的三个问题都是他们最为关心的,所以,记者们见龙谦不再回答问题了,马上飞跑着离开车站,赶回去发独家新闻了。
    次日凌晨,十几家报纸不约而同地出了号外,报道了龙谦抵京并回答记者提问的消息。
    “你这个家伙,怎么就替司令做主了呢?”宁时俊对方声远说。
    “司令讲的非常好。真应该多回答几个问题的。一些话让报纸说出来效果要好的多。”
    “司令,北方军的官兵孤悬关外,都没有见过司令,都盼着认识司令呢。地方有限,只能带一个团来,七十三团,这个团是北方军的主力团,已经在站外列队完毕,司令是不是看看大家?”鲁山插进来说。
    “熊勋的部队?我知道这个团,在锦州战役立了大功的英雄团嘛。好,看看将士们去。”说罢在闪光灯的照耀和大群军官的簇拥下出了车站,看到不大的广场前排列了整齐的军阵。更远的地方,是围观的百姓。
    江云皱了皱眉,他有些担心龙谦的安全。鲁山似乎看出了他的担心。拍了拍江云的肩膀,“放心吧,万无一失。”
    提前出站的熊勋旅长跑步来到龙谦身前立定,“报告司令。九师二十五旅七十三团列队完毕,请司令检阅。”
    龙谦兴致勃勃地在文武大员的陪同下检阅了这个英雄团队。
    检阅完毕,龙谦决定对部队讲几句话,“弟兄们,你们是蒙山军的兵,却是第一次见我这个总司令!我也没有给大家发过饷,授过勋,很是对不住你们啊。我知道,你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是关外子弟,生长于白山黑水之间。守黑沟台,攻沈旦堡,剿灭盘踞深山密林的土匪,一直到进军关内,占领这北京城。你们立下了大功!你们的战功,鲁司令、邓参谋长都给我报过了,我都清楚。过些日子,我们要举行授勋颁奖仪式,我会亲自为荣立战功的英雄戴上勋章!”龙谦望着黑压压的部队,“你们驻扎在北京城里,说明了鲁司令官对你们的信任。说明了你们是一支战场上骁勇无敌,和平时期严格执行军纪的好部队。但是,天下并没有太平,南方军以及山东军的部队仍在打仗,关里关外的敌人并没有全部肃清。大家可不要抱了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的念头啊。就像我们军歌里所唱的,‘奔向决胜的战场。奔向祖国的边疆!’我们蒙山军马上就要整编为光荣的国防军了,祖国辽阔的边疆要你们保卫,你们要牢记自己的使命,牢记蒙山军的荣誉,为了保卫和建设我们的新中国再立新功!”
    蒙山军起兵反清后。军歌自然做了改动,将“大清”“朝廷”改为了“祖国”“民众”,部队很喜欢这首气势激昂的军歌,没必要推倒重来。
    “请大帅放心,你指向哪里,北方军就杀向哪里。有我无敌!”鲁山大声道,“北方军各部都希望进军东南呢。”
    “东南不需要你们去了,但是北方还要你们来保卫。不止是东北,还有蒙古高原,那里还没有被我们占领,要将蒙山军鲜红的军旗插遍全中国!”
    “请司令放心,北方军在,北方安如磐石!”鲁山坚定地表态。
    欢迎仪式大约进行了一个半小时,龙谦在鲁山、宁时俊等陪同下返回西苑。在车上,龙谦问与他同乘一车的鲁山,“为什么将司令部设在西苑?”
    “地方是清华选的,可以设为司令部的地方真不少,好多王府都空着。清华认为西苑条件最好,地方宽敞,又有高大的围墙便于保卫,我觉得也不错。”
    “你们想过没有,部队在进入大城市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当年李自成的百万大军就是在进入北京后腐化的,很快就垮了。不是被敌人打败,是被自己打败的。住西苑暂时可以,将来不行。”
    “就是等司令来主持大局嘛。这些日子我心里抓挠抓挠的,别说,这种日子好紧张的。”鲁山笑着说。
    “紧张就对了。千万别松弛。”龙谦轻声道,“我将司徒留在武昌主持江南军事。这次到北京,主要就是研究建国的最主要几件事情,军队的整编,总部机关的设立等等,现在城里有多少部队?”
    “两个旅,熊勋的二十五旅驻西城、南城,二虎的二十八旅驻北城和东城。其余部队都在城外驻扎。”
    “唔,部队纪律如何?”
    “还好。许公持抓的很紧。”
    “你看到了吗?外国使节都没有露面我们夺取全国政权,不为大多数列强高兴。我们的任务重着呢,你们身为方面军司令官,要居安思危!何况,我们根本就没有到欢庆胜利的时候。”
    “有司令在,什么麻烦都能解决。司令来了,我就放心了。”鲁山道。
    “我不放心呐。对了,江云跟你说了蒙古的情况吗?”龙谦忽然想起军情局关于外蒙局势的报告来。
    “说了。”鲁山已经接到了军情局关于蒙古生变的报告了。
    “背后一定有俄国人的影子。但是,我绝不容许搞**!中国现在的领土,一寸也不准割出去!以前丢掉的领土,我们还要一块块地收回来!仗并未打完,部队决不能松气!北方军迅速返回东北,有没有问题?”龙谦锐利的眼神盯住了身旁的鲁山。
    “没有问题,随时可以开动。”
    “那就好。鲁山,北方的事情我是准备依靠你的,你要心里有数。”
    “随时等候司令的命令。”鲁山坚定地说。
    “那就好!你这么说我还真有几分轻松了。哦,文秀他们好吗?都到了吧?”
    “都到了。他们都住在西苑了。”
    “部队整编,你们两个司令官要有个意见,总体上我已经跟司徒拟了个章程,回头我让欧阳给你们一份总参整理的资料,你们尽快研究一下。对了,唐绍仪呢?他好吧?来北京了吗?”之前,龙谦曾致电鲁山,让他将唐绍仪及张绍曾接至北京。
    “来了。和张绍曾一起住在贤良寺。”
    “段祺瑞呢?”
    “他在北京有家室,就住在家里。”
    “嗯,如果可以,今天我想见见唐少川。”
    “司令,今天就算了吧。跟夫人孩子团聚下,晚上我准备给司令接风,大家都好几年没有见司令了,咱们总算搞出这个局面,都想跟你喝杯酒,你可得给我面子,不能扫大家的兴。”
    “这是应该的。黄玉呢?接来了?”龙谦想起阵亡于锦州的盛光。
    “没有,”宁时俊答道,“黄玉不愿意来。”
    “可惜了盛光了。”龙谦叹息一声,“要建立一座英烈祠,让后人永远记住为今天的胜利付出生命的英烈们。晚上的宴席。将家眷们都叫上,她们很不容易,尤其是北方军的家眷们,我要给她们敬杯酒,谢谢她们。”
    说话间,车队驶进了西苑南门宝月楼的大门,这座皇家别院在另一个时空可是一个神秘的所在,龙谦望着荡漾着微波的湖水和掩映在高大乔木间的亭台楼阁,心潮起伏,没想到自己竟然以主人的身份入驻此间。

第十三节重逢
    陈淑并未去车站接龙谦。她不去,其余太太们也就没有去。两天来,陈超反复做了她的劝导工作,劝她接受许思的存在。当话题的严肃性提升到两个儿子的地位时,陈淑妥协了,不再哭闹了。
    这个世界本质上是男权为尊。这一点陈淑不能否认。陈淑的性格既有父母的遗传,也不可避免地受了叔父的影响。虽然极为贤惠的婶娘一向视叔父为天,但叔父却很是敬爱婶娘,一生未起纳妾的念头。
    而自己的丈夫呢?某些方面甚至比叔父还要“过分”。比如洗脚,婶娘是将为丈夫洗脚视为自己的义务的,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