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和珅全传:从御前侍卫到军机大臣-第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成此恨,耿耿不能磨”。和ㄊ浦螅萌宋薹ㄏ胂蟆

敢对和痪吹娜耍挤峭俺!A醵ㄞ準亲匙迦耍中鸪迹肿质宕铮帕橄蛭钥购瞳|,成了广西人民心目中的英雄。

刘定逌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出生在广西武缘(今武鸣县)太平乡葛阳村一个书香人家。他小时候就是个“神童”,自幼聪颖好学,博闻强记。雍正二十年(1734年)应县试,考取案首(第一名),进入学官,继续攻读。乾隆六年(1741年)考选贡生。乾隆九年(1744年),参加广西乡试中解元(第一名)。乾隆十三年(1748年)上京参加殿试,赐进士及第,授翰林院编修,后因得罪和叵纭;叵绾螅仍诼“蚕赝院翊灏焖桔樱笤诩蚁绺鹧羯缪谕胶冢痪帽凰级鞲肝裘魇樵撼ぁ<吻炝辏1801年)主讲宾州(今宾阳)书院。其从事教学数十年,培养了大量的人才。嘉庆九年(1804年),广西举行乡试后,特别邀请84岁高龄的刘定逌重赴鹿鸣宴。由于他以乾隆九年乡试第一名举人的身份参加这个宴会,时人对他极为尊重。时任广西巡抚张百龄“手书‘玉清尊宿’四字表其门”。广西学政帅承瀛也即席赋诗二首表彰他“育才养士”的功绩。

刘定逌主张以四书五经,三纲五常为做人之本。他尊孔崇儒,极力传播封建文化,对于壮族文化的进步和思想意识的开化,是有一定的历史影响的。他鄙视权贵、刚直不阿、同情平民百姓,至今有关他这一品质的民间故事仍广为流传。著有《论语讲义》、《四书讲义》、《三难通解训言》、《读书六字诀》、《刘氏族谱》、《刘灵溪诗稿》等,在当时影响颇大。其《论语讲义》,“学者莫不诵习”、读后“神怡意畅”,其指点口诀,“最足开悟”,被称为“粤西第一流人物”,“以盖世之才,崛起尘寰,利甲文章,伟然当世”。他还著有《重修灵水庙碑记》、《移建葛圩隘碑记》、《重修武缘县忠义祠碑记》、《罗衣古寺碑记》等几篇短文及数十首诗歌。嘉庆十一年(1806年)刘定逌病逝,终年86岁。大学士蒋攸铦在《刘定逌墓志铭》中,称赞他的德行如“漓江之水,清且涟兮”,学问如“独秀之峰,高不蹇兮”,是德高望重的教育家和才华出众的诗人。

少年时期的刘定逌参加县试,考取第一名,进入当地学官。徐学官怀疑他是否有真才实学,曾经出上联考他:“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让他对下联,他马上对:“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徐学官遂惊奇万分。

乾隆十三年(1748年)的时候,意气风发的刘定逌离家远赴京城,准备参加乾隆帝主持的殿试。刘定逌身材矮小,其貌不扬。路过山东,恰好遇到一群山东的举子,也要上京赶考。山东是圣人孔夫子的家乡,自古人才辈出。这几个山东学子觉得他们出自圣人故乡,不把这个千里之外的广西举人放在眼里。

有一个年轻人自恃才高,想捉弄一下来自广西“蛮荒之地”的刘定逌,于是出了一个上联讥讽道:

小马无知嫌路窄,

刘定逌立即不亢不卑地对道:

大鹏展翅恨天低。

那位山东学子见刘定逌不可小觑,就略一思索,又拟了一个难度高一些的上联:

西鸟东飞,遍地凤凰难下足,

这明显是把山东举子比作遍地的凤凰,把西来的刘定逌比作普通的鸟,暗喻这只鸟在一群“凤凰”里面没有立足之地。

见孔圣人故乡的人也不过如此,刘定逌淡然一笑,想也不想,就随声应对:

南麟北走,群山虎豹尽低头。

刘定逌在下联中把山东举人比作虎豹,把自己比作麒麟,寓意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不可妄自尊大。山东学子一听,觉得碰到了高手,于是对刘定逌刮目相看,心生敬意,连忙行礼。刘定逌连忙回礼,二人互通了姓名,讨论学问。

刘定逌果然一举成功,当年就考上了进士。殿试后,乾隆帝随口问道:“天下第一味是什么?”刘定逌回答说:“盐”,立刻博得满堂彩,乾隆帝也非常高兴国家出了栋梁之才。从此,刘定逌的大名也在群臣中传播开来。

过了几天,乾隆帝带着新科进士外出郊游,同时想考考他们的学问。乾隆见一水塘下干涸的水沟中有块石碑,便令人往水塘放水,令随行的进士记碑文,看谁记得最快最多。因为水涨的速度极快,许多进士仅能背出碑文的上半部分。轮到刘定逌时,他顺利背出了所有内容,一字不差。乾隆帝非常惊讶,问他是怎么做到的。刘定逌说,水从下往上涨,石碑下部首先被淹没,于是他便从下往上记碑文,待水漫过石碑时,他已把碑文全记住了。众人十分佩服他的机智。

随后,乾隆赐刘定逌入翰林院进修了三年,又命他担任翰林院编修。刘定逌学问深厚,性格直爽,为人也随和,所以在翰林院待得倒也很顺利。

谁料,没过几年,和牡匚蝗找娓呱芸炀涂刂屏撕擦衷骸:瞳|处处透着强势,后来终于与刘定逌发生了矛盾。

和挥姓瓶睾擦衷菏保擦旨秸圃貉浚恍械茏樱ㄑ├瘛Q较壬懈龉笆掷窬涂梢粤恕P欣袷保日局保仙碇绷⒒蛭⒏只ノ蘸嫌谛厍埃硎咀鹁醇纯伞5搅撕瞳|兼掌翰林院时,为了抖威风,他竟然要求翰林给他行跪拜大礼。

翰林中那些希望巴结和模看渭撕瞳|都行跪拜大礼,甚至那些有求于和木怪鞫锨肮虬荩挥行┤怂淙徊磺樵福诤瞳|的地位,也不得不行礼。刘定逌算是翰林院的“老人”了,对和奶拔坌芯兑苍缬卸牛识院瞳|的为人非常不屑。

自从和胫骱擦衷海鸬暮擦旨撕瞳|,都要跪拜;刘定逌依然坚持只行拱手礼,真可谓特立独行。和淙徽乒芎擦衷海疵挥泄γ写笱实牧醵ㄞ溡虼烁颖墒铀A醵ㄞ湹闹种中形米锪巳ù笫浦氐暮瞳|,于是被和游壑卸ぁ

和抑杏泻芏嗖厥椋辈皇本鸵岢鲆徊糠纸辛郎梗悦馐榉⒚梗硗庖灿邢蚴廊酥っ魉歉霰ザ潦橹说囊馑肌A醵ㄞ溔衔瞳|这是在故作姿态,感觉十分滑稽。有一天,刘定逌故意躺在一条板凳上,露出肚子来。和烁械狡婀郑仕裁匆庋苛醵ㄞ湶唤舨宦鼗卮穑骸拔乙讯亲永锏氖榱酪涣溃獾盟欠⒚埂!焙瞳|立刻明白这是在讽刺自己,便甩袖走了。

这种违逆和氖虑槎嗔耍瞳|终于恼羞成怒,随便找了个“大考论事不如式”的理由,参奏了刘定逌一本,略施手段,就把刘定逌逐出了翰林院。

和蚜醵ㄞ湼铣龊擦衷汉螅醵ㄞ溈沼泻擦值拿罚皇敝渖钊次拮怕洌谑堑骄┏抢锏耐藕糜崖拊春杭抑性菔本幼 B拊春菏呛擦衷旱谋嘈蓿铣ど橙耍菜闶蔷┏敲拢宸醵ㄞ湹牟叛В蚨粤醵ㄞ満芸推

刘定逌虽然被罢了官,却不太在意此事,生活依然悠然自得。京城有一家当铺养了一条恶狗,其主人不加管束,这狗经常追咬路人,百姓告官多次,却因那狗的主人后台硬而难以成功。于是刘定逌决定为百姓出一口气。

这一天,刘定逌带着仆人来到当铺转悠,无意间翻看了桌上的账本,东家看他是文人,不是做生意的,也不在意。突然,刘定逌将账本撕得粉碎,扔到火堆里了。东家大惊,急忙灭火取书,可惜账本早已化为灰烬。

东家气得要前来打他,刘定逌的仆人对当铺东家说:“东家不必担心,我家主人有过目不忘的本领,只是来开个玩笑。你所有的账目,主人看了一遍就能记在心上。我家主人喜欢吃狗肉,只要你杀狗请他吃一顿,他自然会把账本写出来给你。”老板见没了账本,只好死马当做活马医,杀了恶狗,请刘定逌大吃了一顿。刘定逌果然把账本写好了,账目数字分毫不差,此事一时间传为佳话。

有一天,和惺碌搅寺拊春杭摇:瞳|办完事后,顺便给罗源汉做了个人情,对他说:“听说刘定逌在你这里,你们是朋友吧?他也没犯什么大错,你让他出来见我吧。”

罗源汉也想趁机让二人和解,连忙说:“和大人有大量,我这就去叫他,有什么得罪之处,让他给你认个错也就是了。”

罗源汉知道,虽然和锪肆醵ㄞ湹闹埃浠故呛擦衷旱摹氨嘀啤保灰醵ㄞ溎芨瞳|和好,很快就能回翰林院上班。

不料刘定逌听说是和戳耍谷痪懿幌嗉U馊煤瞳|很没面子,心里十分恼火,恨恨地出了罗源汉家。罗源汉好人没做成,亦十分尴尬。他对刘定逌说:“刘兄何必如此固执?常言道,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和歉鲰霰乇ǖ娜耍愫伪馗蝗ツ兀俊

刘定逌淡淡一笑,道:“我是当今皇上钦点的进士、御赐的翰林,他能把我怎么样?京城里哪个不知道和堑愣尤挥伤凑乒芎擦衷海馐嵌远潦槿说奈耆瑁移宦蛩飧稣耍盟乐溃掖笄宥潦槭咳说墓瞧!

罗源汉连忙劝他道:“如今和ㄇ愠埃巳硕寂滤郑土噬嫌惺焙蚨继模慰瞿阄艺庑┬⌒〉暮擦郑咳缃窕噬隙院擦衷翰⒉涣私猓粘J挛穸际呛瞳|一手把持。你不要太过执拗,要不和换岱殴愕摹!

刘定逌不屑地说:“随他去吧。我早已看淡了官场风云,在和庋娜耸窒伦龉伲也蛔鲆舶铡!

果然不出所料。几天后,和偷胶擦衷海腋鼋杩谥苯影蚜醵ㄞ湹拿执雍擦置ブ心ㄈチ恕A醵ㄞ溨篮瞳|不会就此善罢甘休,于是索性离开了生活多年的京城,返回广西老家,结束了仕宦生涯。临行前,刘定逌写下“千年成此恨,耿耿不能磨”的诗句,并预言:和绱送站坑懈裁鸬囊惶臁

回到广西后,刘定逌潜心于教学事业。由于他学问渊博,所以他的影响在当地非常大,并且经常到各地的学院讲学。他还为桂林秀峰书院撰了一联:

于三纲五常内力尽一分,就算一分真事业;

向六经四书中尚论千古,才识千古大文章。

这副对联融合了他对教育事业的终生理解,故一直流传下来。

他还制定了《秀峰书院学规》,写《“三难”通解训言》悬于书院讲堂,作为学生行为准则,此后长达百年之久,其间无人敢改动一字。直到道光年间,著名学者吕璜主持桂林秀峰书院,依然对前辈刘定逌的《“三难”通解训言》推崇备至,说它“其言应不朽,于道亦玄尊”。

刘定逌治学十分严谨,著有《灵溪时文》等书稿,还著有不少诗作。一直到了嘉庆六年(1801年),年过八旬的刘定逌还受邀主讲宾州书院(在今宾阳县),任书院山长。

几十年来,刘定逌在广西教书育人,获得了极大的声誉。刘定逌的一整套教学育人理论,让当时的广西士子无不折服,在此影响下,当地学风为之一变。刘定逌被公认为广西第一流人物,他的思想对广西学界的影响相当深远,他的学生韦丰华在《今是山房吟余琐记》中说:“欲知先生之全量,当于理学中求之乃可。”

时任两广巡抚的张百龄感慨于此,为表彰刘定逌对广西教育作出的贡献,亲书“玉清尊宿”四个字,制成牌匾赠送给他。

刘定逌注定是一个非同寻常的人物,就连他的平反也很有戏剧性。嘉庆九年(1804年),广西会考,巡抚张百龄遨请曾经的翰林刘定逌到桂林。巡抚宴请京城来的主考时,特意请刘定逌作陪。当时和缫驯患吻齑λ溃┏抢吹闹骺际切律先尾痪玫模蔡倒泵娑プ埠瞳|的刘定逌,此时才知道他还活在世上。主考觉得奇怪:刘定逌曾经是翰林,为什么京城翰林院的名单中,居然没有刘定逌的名字?

刘定逌于是缓缓讲出了当年得罪和坏貌焕肟┏堑氖隆V骺蓟鼐┖螅⒖探榭鱿蚣吻斓圪鞅ā<吻煜铝钭凡椋词呛瞳|当年公报私仇,并未禀报皇上,就私自抹去了刘定逌的名字。嘉庆立即诏令,恢复刘定逌的翰林名誉,表彰他当年不畏权贵的气节,任命他为都察院道御史,代天子巡狩,可以监察任何地方、任何级别的官员,大事奏裁、小事立断,以正风俗、振纲纪。

刘定逌接到圣旨,对自己能够平反感到非常欣慰,但是对做官一事却非常清醒,他回禀皇帝说:“感谢皇上的圣德。我现在80多岁了,很想为国出力,可惜力不从心,还是把机会留给年轻人吧!”嘉庆帝对他的忠心和清醒的头脑感慨不已。这一年,嘉庆帝设鹿鸣宴,特别下旨,请刘定逌以乾隆九年乡试第一名的身份参加宴会。

鹿鸣宴,一般是在科举时代乡试放榜的第二天,由州县长官邀请考官、学正和中举的人参加的宴会。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