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王-第1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家才是母仪天下的皇太后。

至于自己,虽说有个太皇太后的名号,可实际上有什么呢?到底不是嫡亲的儿孙,只怕人家母子已经觉得有些碍眼了。曹氏心里越发的悲凉了。走吧,离开这里,让外甥女成为这里的主角吧!

曹氏回到自己的庆寿宫,发现弟弟曹佾已经在这里了。这位年老的太国舅十分理解姐姐的心境,今日这种大喜的场合,姐姐心中更多的则是伤感。这个做弟弟的,自然就要多关照着点姐姐,至少来陪陪她,安慰她!

“姐姐!”

“难得你这会有空来!”曹氏看到亲人,心情还是要好许多。

曹佾笑道:“大庆殿的朝贺完了,官家去太庙祭祀,正好的得空,来向姐姐贺喜正旦!”

提起太庙与祭祀,曹氏的脸色顿时有些不自然了,紧接着说道:“有什么好贺喜的,过一年便老一岁,不过也许对我这个孤老太太而言是好事,早点死了,就当真一了百了,安心了!”

“姐姐,何必如此呢?”曹佾立即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

曹氏却摇头道:“没事,我终究是个苦命的人,只是可惜了先帝……可惜了那几个早夭的孩子,可惜老天爷不怜惜,要是留下一个……我的日子总是好许多的!”

“姐姐,老天爷还是多有垂怜的,毕竟还有一个……”曹佾见状,再次旧事重提。

“可是人在哪呢?只不过是一句话而已,天下之大,就如同大海捞针一般……”曹氏叹息一声道:“已然事过情迁,何必费神,先不说能否找到,即便找到了又能如何?”

曹佾小声道:“难道姐姐就没想过……”

“想什么?”曹氏长叹一声道:“几年前兴许想过,可是现在,一切都晚了,我已经不是那个手握大印,可兴废立之事的太后了,只不过是个孤老太太罢了!”

“姐姐……”曹氏话到嘴边没有说下去。

曹氏摇头道:“不要想这些,大官说过大宋朝的江山传承与稳定才是最重要的,否则当年也不会……我不想违背他的大官的遗愿!”

“好吧!”曹佾见姐姐不为所动,也就不好再多说什么。

曹氏悠悠道:“我这样做,也是为了她们母子好。既然已经无法更改,就让她们平平安安过一辈子吧,也算是留点血脉!即便是找到了,我在一天,或许能护着他一天。可是我百年之后,谁来保护他呢?何况流落民间这么多年,谁知道那孩子是个怎生模样?他的出现若为有心人利用,会给大宋朝留下一条祸根的。

告诉铁面,让他放弃吧,他已经尽忠了。他是大官一生最忠诚的臣子,也希望他遵守大官临死的遗命。”

“姐姐,这恐怕有些难……”曹佾素知那人秉性,不由苦笑。

曹氏摇头道:“你且告诉他就是了,还有你以后少与他来往,我已经老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离开。到时候,谁来护着曹家呢?”老太太年纪大了,但是一点都不糊涂,可谓是深谋远虑。

“再者,若是走漏了风声,只怕有人会满天下寻找追杀那孩子。死里逃生已经不易,何必再让他受委屈呢?”

“姐姐说的是!”曹佾轻轻点点头。他也想到了一些问题的严重性,自己毕竟年纪大了,看来有些事情以后还是少参与。

不过就这样放手,心里总还是有些的不情愿。曹佾沉吟片刻,问道:“姐姐,问你一个问题?”

“想要问什么?”曹老太太精明着呢?知道弟弟问的问题绝对不一般!

曹佾沉吟道:“假若那人资历不错,而且现实也存在机会,你会不会支持……?”

“没有这种可能!”

“可万一要是有呢?”

曹氏说道:“以江山社稷为重……”可是沉默了许久,又轻声道:“如果可以,或许回吧!”

曹佾点头道:“有姐姐这句话。铁面也算是没有白忙活,至少可以欣慰了!”

“这话万万不能告诉他,让他放手吧,这些年够委屈他了,大官对不起他。我不想再继续对不起他!”曹氏的情绪微微有些激动了,与弟弟在一起说话,那些冠冕堂皇的尊贵自称一应被他摒弃。也许只有这样,她才会觉得轻松自在,做一个真实的自我!

曹佾道:“我会转达的……”

“嗯,回去吧,和儿孙们一同欢度亲年,把我的赏赐也带回去,我累了,想清静一会!”曹氏摆摆手,显得很疲惫的样子。

“是!”曹佾告辞离去,深沉的眼珠轻轻转动,也不知在想些什么。

无人的时候,曹氏轻轻靠在榻上,脸上满是苦涩与疲惫,眼睛悠悠地看着屋顶,也不知在想些什么……

谁能想到,新年正旦日,大宋朝最尊贵的人却没有一丝快乐可言……

除夕虽是高兴的日子,可前提是团圆,否则又有什么幸福可言呢?

应天府外,静心庵里,虽说是寒风凛冽,冷意十足,可是静和居士似乎毫不在乎。一个人站在空旷的院子里,呆呆地看着天空。

静和居士脸上没有一丝笑容,除夕夜对于寻常人是最开心的时候,就连庵堂之中青灯古佛的师父们,脸上都会多出一丝笑容。可是她确是个例外,差不多二十年了,从来没见过露出过真诚的笑容……

除夕夜,团圆时刻,对于她而言只有思念,漫无目的的思念!心中只有一个思念的对象,可到底是怎生模样,甚至是生是死都不知晓。不过好歹还有这么一个念想,否则他不知道自己是否能支撑下去……

天边星辰闪耀,静和居士看着看着,不由自主地泪流满面。路过的庵堂师父瞧见这一幕,不由轻轻摇头,果然如此,终究是个尘世的牵挂太多,只留下一句轻叹,转身走了!

静和居士恍若未闻,依旧那样呆呆地站着,默不作声,看在眼里让人很是伤感!

就在此时,围墙上一个影子闪过,随后一个人影出现在身后。

静和居士没有回头,只是轻声道:“你来了?”

淡淡的星光下,身后那人脸上的面具反射出微弱的光芒!

第一八零章熙宁三年

“夫人!”铁面人躬身见礼!

“嗯!”静和居士性情本就恬淡,知道身后是什么人,是故头也不回淡淡地回应!

铁面人观察入微的本事不错,明显察觉到了静和居士的心境,沉声道:“夫人可是想念公子了?”

“是啊,可惜他是死是活?到底在哪我都不知道!”说话间,静和居士声音突然有些沙哑,几乎带着些许哭声。想必是心中压抑了许多年的悲苦与思念,难以忍耐!

铁面人听到之后,心里很不是滋味,沉声道:“夫人放心,我们已经在调查了,想必要不了多久会有消息的?”

“你们有办法?”听到这话,静和居士忍不住有些动容,这对他的吸引力不小,甚至还有些迫切,有些激动。

铁面道:“现在还没有很具体的消息,不过夫人与公子当年是在应天府一带的运河失散的。他们多半还会沿着运河行动,据你所言,那人对你很是忠诚,也有些头脑,所以他一定会带公子会安全所在。

以当时的情况而言,汴京危险重重,他也受过惊吓是断然不回去的。所以一定是南下,故而我会加派人手在淮南与江东一带寻访,尤其是扬州、江宁、苏州和杭州,这里的可能性很大。”

静和居士点点头,说道:“如此,多谢了!”

“这都是应该做的!”铁面人道:“我已经在汴京了汴京,试图接近大……老夫人,希望取得他的支持!”

“老夫人……你指的是她?”静和居士迟疑片刻,说道:“他会不会告知……毕竟她当年很偏向自己的外甥女婿……”

“夫人放心,时间这么久了。一切都发生了改变,老夫人的如今的境况并不是很好。有人恩将仇报,所以她现在很郁闷,最重要的是他深悉内情,隐约之间对夫人和公子都有感情和牵挂!”铁面人如是说道。

静和居士沉默不语!

铁面人见状道:“夫人千万莫要误会。当年的事情绝对不会是老夫人,这一点请你相信我!”

“嗯,我相信,你现在接触他做什么?”静和居士轻轻点点头,有些事情他早已想通了,故而并不在意。

铁面人道:“如果能取得老夫人的支持。那我们后面的事情……”

“不,今非昔比了,不能如此轻率,不可以再将我的孩子置于危险之地!”静和居士大为着急,旋即发觉自己似乎有些失态,说道:“找到孩子之前。一切都是空话,何必提前做这么多无用之事?

找到之后再从长计议,我不会轻易冒险,做无谓的牺牲,至少要尊重我孩子的意愿。最重要的是他的资质,你说是吗?”

“是,夫人所言甚是!”铁面在静和居士面前不敢违拗。

静和居士似乎有些不放心。又提醒道:“别忘记了,当时你答应我的承诺……”

说完静和居士头也不回地走了,返回了自己的禅房。虽说很想再见一面,但若是会伤到孩子,她宁愿不见,至于那些痴心妄想的事情,还是不要多想的好!

铁面人站在原地,看着静和居士的背影,不禁反问自己:“难道我错了吗?”隐约之间,他似乎感觉到自己的做法似乎有些太自私。很想要完成自己的一些想法,却忽略了当事人的感受……

随即纵身一跃,消失在庵堂之外……

数里外的树林里,铁面人再次出现,不过这里已经已经等候了许多人。虽说只是黑夜,依旧可以感觉到这些人的凝重与沉稳。

“宗主,有何吩咐?”

铁面人沉吟道:“暂时放下其他的事情,当务之急,动用我们的所有的力量找人。目标主要在江宁,以扬州、江宁、苏州、杭州为主!”

“是!”

“记住,找人要有技巧,凡是二十年左右从外地迁居而来的,都需要详细追查,注意一老一少两男子的情况,务必要仔细了!”

“宗主,找人我等肯定是会用心的,可是公子真的还在世吗?万一要是不在了,那岂非白费功夫?”有人小声说道。

铁面男子凌厉的眼神落在他脸上,一种强大的威慑顿时出现,那名属下大为惊恐。

“没有万一,即便是死了,也要见尸体,否则就一定活着。公子年纪虽然长大,但是面貌特征我们并不知晓,且先按照先主与夫人的相貌特点寻常吧!至于那个仆从,夫人记得他的相貌,此人才是最为关键,务必一定找到他!”铁面男子一番吩咐,几乎是不容质疑的命令。

众人不敢违拗,全都点头答应!

一场大海捞针的活动开始,能不能捞到,谁能捞到,这根针又是个什么样子?一切拭目以待,却难免让人有些着急!

熙宁二年就这样的结束了,水灾旱灾依旧多,大宋朝也是有喜有忧,就这样稀里糊涂地走到了年底。

对于皇帝赵顼而言,今年最开心的事情当属于西夏的臣服,以及青苗法的推行。这一年里,年轻的皇帝也进步的飞快,无论是政务能力,还是帝王权术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在年底的时候,皇帝心中就已经有了打算,只等着新年的到来。不管怎样,皇帝赵顼希冀在新的一年里,能够更顺心,大宋朝能够更加的蒸蒸日上,因为他对青苗法充满了期待,准确地说是所有的新法与改革,将为会大宋朝打开了一个咱新的开始。

正旦日,在一片祥和的气氛中渡过,历史的车轮终于来到了熙宁三年!

本来大宋朝有个习惯,官员们一直到上元节都是要休假的。尤其是上元节更是要狂欢四五日,场面相当热闹。

但是今年,皇帝的耐性似乎没有那好。也许是他早想要励精图治,太想要有政绩的缘故吧!刚刚开年,就做出了一系列的重大安排,以至于许多官员的假日忐忑不安,根本没有休息与快乐可言……

皇帝赵顼首先宣布,因为制置三司条例司与三司职能多有重合,没有存在的必要性,属于冗官冗费现象,予以裁撤!

诏书一下,顿时在朝堂之上引起轩然大波,许多人更是震惊不已!当然了,反应还是有很大差别的,主要分成两种了,也很好地反应了当前大宋朝无形中的主张派别。

主持新法的官员,自然是扼腕叹息,他们大都与制置三司条例司有千层万缕的联系。如今这棵大树被砍伐,他们心里肯定不是滋味,以后该到哪里去避雨呢?好多人都在考虑这个问题。同时都在为前程感到忧虑,毕竟这也算是一种明显的讯号。

当然了,也有许多保守官员听闻此事,那是拍手称快,一个个兴奋不已,似乎是天大的喜事一般。尤其是三司那边,压在他们头上将近一年的机构终于撤了,终于不再有人越俎代庖,鸠占鹊巢,便是一件很兴奋的事情。

一众官员纷纷猜想,难不成是官家对变法的态度发生了动摇?当然了,关注局势,了解内情的人都知道,这件事与韩相公有莫大的关系。所有人都认为是德高望重的三朝重臣韩琦上疏所致,取得的战果相当不错。

“看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