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王-第2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大处着眼的话,种师道所言的李复圭在庆州的诸多作为,更是骇人听闻。倒行逆施,陷害忠良,于国家利益而不顾,如此之人着实可恶。其中的任何一件事拉出来,都让人惊骇,让人发指的!

这些事情,但凡是个大宋臣民。便不能袖手旁观,尤其是他们这种心怀天下的泰斗人物。更有责任来参与惩恶扬善之事。

所以这件事张载不敢耽误,拼着将一把老骨头抖散的架势,飞速赶到了洛阳城。

到洛阳能做什么?能起到什么作用,或许一时之间,张载自己也说清楚。

至少洛阳有司马光和邵雍,他们都是很有影响。很有能力的人!

尤其是司马光,毕竟是担任过翰林学士的,是皇帝近臣,在大宋官场中的影响更大,即便是告御状也容易的多。

更为主要的是,他想请两位好友帮忙分析此事。看看如何应对?

必要的时候可以通过司马光来营救,帮助,甚至是求情!

到了洛阳城,直奔西京留守府,却得知司马光去了邵府!

张载先生又马不停蹄,迅速赶去洛河之畔,天津桥畔的安乐窝!

此刻中原之地的洛阳正是菊花盛开的季节。安乐窝邵府的菊花开的不错,邵雍便以赏菊之名邀请司马光到来。

至于真是目的,只有邵雍自己知道了!

此刻二人正在花园里散步赏花,邵雍笑道:“人常言洛阳牡丹甲天下,实际上这菊花也开的格外绚烂!”

“那是!”司马光笑道:“不过与尧夫兄这里的风水宝地也分不开关系!”

“哈哈,君实兄说笑了!”

司马光笑道:“哪里,天津桥头,唐时可是最繁华所在。对面不远。可就是皇宫了,这里的风水能差吗?”

“哈哈,如此我算是占便宜了?”邵雍笑道:“也是最近天气好,依旧温暖,要是放在长安,若是更远的西北,怕是早就凋零在秋风中了。”

“那是!”司马光应了一声。心里不由一动。最近一段时间,邵雍与自己谈话,经常有意无意地提到西北,今天又是这个节奏吗?

果然。没几句,邵雍便问道:“对了,西北最近似乎不安宁啊!”

“是啊,很不安宁!”司马光沉声道:“大顺城血战,全军覆没,李复圭虽然夺回了堡寨。但是……林昭却多了个通敌叛国的罪名……”

讲到这里,司马光也有些疑惑,连声叹息。因为林昭提及青苗法弊端,司马光对他印象很深刻,而且很有好感。

所以林昭出使河湟吐蕃,经过洛阳的时候,他才会那么优待。

没想到一别不过两三个月,竟然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司马光着实有些难以接受,难以相信!

邵雍眉头一动,说道:“林昭现在何处?”

“庆州的大牢里,官家已经下旨,要将他押送回汴京受审!”司马光轻声回答。

那边邵雍大师的神情有些游离,远处的洛河也是水波不兴,可他内心之中已经泛起了惊涛骇浪。

兵戈之祸如此,牢狱之灾也是如此!

一切都很符合,难道只是巧合吗?邵雍在心中询问自己!

事实俱在,让他很难否认。可是又很难相信,毕竟眼下国朝稳定,大宋国祚绵延,不至于有非常举动才是啊!

百思不得其解啊!邵大师似乎陷入了一个思维怪圈!

不过他对自己的眼光还是很有自信的,也许这就是天意吧!至于到底是哪里不对,终有一天会闹明白的。

司马光心中不由好奇,邵雍每次谈到西北,总是有意无意地问到林昭。

这个年轻人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让邵雍大师如此在意?司马光当真有些好奇!尤其是联想到邵大师的职业之后,更加的容易浮想联翩。不过司马牛素来也是以君子做派,所以断然不会有大逆不道的想法!

“君实兄,你相信林昭会有如此举动吗?”邵雍轻声询问。

司马光摇头道:“我本人倒是不愿意相信,但凡事都是要讲证据的,如果他确实有谋反之举,不相信也没办法!”

“可是很多时候,证据这东西也不好说……”邵雍言下之意已经很清晰了。

司马光相顾愕然,有些事情他也能想到,只是插不上手,不明就里,也就不能妄下结论,也不合适开口发言。

正在此时,气喘吁吁的张载先生到了!

“横渠先生,你不是回长安了吗?怎地突然回了洛阳?”司马光和邵雍都有些惊讶!

“自然是有急事!”张载喘了口气,喝了杯茶,才将种师道所言之事情娓娓道来。

司马光与邵雍一听,顿时大惊失色,庆州竟是这般情况?

“如此说来,林昭与种家都是冤枉的?”

张载沉声道:“彝叔的人品我敢保证,所以我相信他,反倒是李复圭……”

种师道,表字彝叔!

“横渠先生的学生人品自然没问题!”邵雍似乎也笃定了这一点。

司马光沉声道:“那这个意思是,是李复圭在制造冤案?”

“很有可能,与之前种咏他们一般无二!”

邵雍趁机道:“此事当真是令人愤慨,不知君实兄意下如何?可否有什么打算?”

言下之意很明显,你司马光是否出面?

司马光道:“如果当真能够证实,是李复圭制造冤案,光自然义正言辞,上疏弹劾。横渠先生高足之言我们自然相信,可是拿到公堂上,朝堂上,作不得数的!”

“彝叔已经回清涧城去了,相信种谔将军不会坐以待毙的,西北那边不可能没有丝毫证据!”张载当真希望司马光能够出面,以他的分量,必然会对此案有很大影响。

“横渠先生莫要担心!”司马光道:“一旦有证据,光会立即上疏。必要的时候,光会出面请求陛下,彻查西北之事。林昭与种师道都是难得的青年翘楚,岂能因此蒙受不白之冤?”

司马光也是出于谨慎,完全可以理解。有他如此保证,张载也就放心多了!

“尧夫兄!”

“嗯?”

司马光突然唤过邵雍,说道:“尧夫兄,可否请你起一卦,算算林昭此番到底是吉是凶,如何?”

张载先生很是惊讶,没想到司马光突然对此感兴趣了。

“横渠先生不要介意,在下只是好奇!”司马光此举并非是怀疑张载或者种师道所言有假,更是好奇。至于好奇的来源,则是邵雍大师!

“好啊!”

邵雍笑了笑,随即摸出几个铜钱,撒在花园中的石桌上,瞧了一眼,便道:“上上大吉!”

司马光与邵雍对望一眼,轻轻一笑,高深莫测!倒是横渠先生张载,有些云里雾里的感觉!

应天府,静和居士的心情很是压抑,心中充满了担忧!

儿子身陷牢狱,她这个做娘亲的如何能放心?

这几天也憔悴了许多!好在有梦若也和顾月伦陪着,心里才多了些许慰藉。

儿媳妇貌美如花,聪明贤惠,她十分满意。如果能看到儿子与她一起,拜堂成亲,该是多了幸福的一件事啊?如果能报上个白白胖胖的大孙子,更是最好不过!

可惜,儿子此刻的安全都不能保证,静和居士忍不住轻轻摇头,心中满是忧虑。

远远地看见,孟若颖与顾月伦正在佛堂里求签!

孟若颖闭着眼睛,虔诚地摇晃着竹签筒,很快一根竹签掉落出来。

“怎么样?”

顾月伦伸手捡起竹签瞧了一眼,笑道:“若颖姐姐,你就放心好了,上上大吉啊!”

上上大吉?!静和居士远远听到,心情骤然间轻松了许多!

第二九八章大宋军事世家

有了韩绛的保护,相对来说,林昭安全了许多。

李复圭、王雱、吕惠卿等人本是想在中途出手,杀人灭口的,但是难度无疑增加了许多。

本来负责押送的是庆州军,他们在途中完全可以动手脚,可惜因为韩绛的到来,全部换成了禁军将士和陕西路宣抚使的亲卫押送护。

最完美的方式灭口方式是让林昭畏罪自杀,现在铁定是做不到了,只能另外想办法。

比如……

方法不是没有,只是需要调整策略而已!

韩绛押着林昭离开了庆州,向东南进入渭水谷底,然后一路东行就能直接到达汴京。

一路上,韩绛的心情颇为沉重。

在庆州,他看到了许多所谓的证据,虽然未必绝对真实,但至少目前而言,对林昭很是不利。

林昭的罪名是否成立不仅仅是一个青年俊杰和一个武将世家的命运,也与他韩宣抚联系在了一起。

韩宣抚现在最为关心的无疑就是那两千匹马!首先一个,到底是子虚乌有,还是确实存在?是有人蓄意捏造倒还罢了,如果存在,战马到底去了哪里呢?

清涧城种家?韩绛轻轻摇头,从种师道和张载口中得知,并非这么一回事?那么战马究竟去了哪里呢?

私自购买战马,招兵买马的前奏啊!这是要做什么?问题的严重性不言而喻!

这不仅是林昭有罪抑或无罪的关键,说不定还会影响到自己,韩绛心里难免有些忧虑。

这事应该怎么说呢?是被林昭骗了吗?似乎也说不上!但在不经意间,与林昭有了许多的共同利益!

远远地瞧见囚车里的林昭,韩绛无奈一笑,自言自语道:“小子,千万要挺过去!”

于公于私,于人于己,韩绛都希望如此!

林昭从来也没有遭遇过“阶下囚”的滋味。这种屈辱与卑微让他很是难受,很愤怒。最初的时候,他也曾经怨天尤人,甚至是破口大骂。

可是真正冷静下来以后,才发现这些毫无用处。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还会浪费口舌和心力,说不定还会为自己带来更多的麻烦。

所以林昭逐渐的冷静下来。整个人也变得更加的沉默,更多是在思考。

他想起了很多的至理名言,屈辱不要紧,重要的是知耻而后勇。

这一次的经历让他懂得了很多,让他明白了在穿越者古代并非很牛逼,并非一帆风顺。平步青云。主角光环也不过如此,三灾八难终究还是要来的。

也许之前一切都太顺利了,让他有些飘飘然,让他过于自信或者自负。这一次无疑是个很好的磨砺,使得林昭更加成熟,更加有毅力。

不经历风雨,怎么能见彩虹。是自我安慰,却也是一句至理名言。林昭相信,只要熬过去了,一切都会好起来。

同时他也真切地感受到一些东西,比如权力,比如古代官场的生存法则。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定是要经历一些磨难的。只要撑过去,前途又是一片光明。

林昭坚信一点。只要自己回到汴京,脱罪活命的几率会大很多,这一点上他还是有把握的。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相信自己一定会得到很多的。

林昭相对很自信,有些许凭恃。但是他不会想到,又更多意料不到的人,为了救他正在参与进来。正在努力奔走!

种家的发迹是从大儒种放开始的!

但特别的是,种家没有在学术方面继续传承,反而在军功方面多有建树,并且成为大宋军中的一面旗帜。

种放之侄种世衡是西军中有名的将领。早在庆历年间是范仲淹的重要助手,不断受到提拔和重用,一时间名震西北。他修筑清涧城,巧妙计策除去了西夏李元昊的心腹大将野利旺荣、遇乞兄弟。是当时与狄青齐名的将领,是大宋西军最为响亮的两块金字招牌。

更是因此缔造了清涧城种家军,正式成为北宋名将世家的行列。

种世衡有八子,都是西军之中响当当的汉子。其中种谔乃是其中翘楚,官至鄜延经略安抚副使,是当前种家的代表人物。

最近一段时间,种家的日子不好过,麻烦事似乎一件接一件。

先是四哥种咏莫名其妙地被李复圭下狱,据说是因为不听从节制命令,擅自出名所致。种家虽然相信种咏的人品,但是在战场上偶然犯错误也是有可能的,故而不明真相的情况下,也不好贸然如何营救。

因为是驻守边疆的武将世家,这方面需要更加小心。否则容易被人指责是维护亲眷,无法无天等等!朝堂上已经因为庆州案起了风波,争论不休,种家必须要自己保持克制,帝王猜忌这东西,必须要小心应对着,否则会非常危险。

种家满门忠烈,对于声誉和尊严自然格外在乎,故而更为谨慎。寄希望于朝廷能够查明真相,如果种咏是被冤枉的,也好还一个清白。如果当真是种咏的过失,种家也不会因此而袒护他。

当然了,种家不能完全无动于衷,思来想去便派出了侄子种师道前往。目的是去打探消息,同时也想办法策应一下帮助种咏。种师道是种家的晚辈,由他前往,别人即便是知道了,也不好指责什么。更为重要的是,种师道是种家下一代最出色的年轻人,年轻有为,能力出众,种谔等人也有意着意培养,这也是个很好的历练机会。

种谔的想法很好,种师道也没有让他们失望!前往庆州不久之后就找到了负责查案的大理寺少卿林昭,一起在西北查证。

本来是好事,可是不久之后噩耗传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