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王-第2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女刺客的水下功夫本就不如他,加之又受伤在先,故而很快就被制服了。

林昭万万没想到,当年的一年之仁,今日竟然救了自己的性命!由此可见,好人有好报这话说的一点没错!

“多谢!”多余的话林昭一时间也说不上来,此刻却是是发自内心的感谢。

钱老大摇头道:“都是小人应该做的!”

此刻河面上的秩序逐渐恢复了,官兵们正在全力营救落水的百姓。蒋雷霆远远瞧见,安心地快速开船,顺流直下走了!

同时心中暗暗有些自责,自己还是有些大意了!竟然忘记了防备水下,若非有此人在,公子刚才可就危险了,接下来的路程一定要多加小心才是!

过了今日的凶险,后面到汴京之路是否能一帆风顺呢?

蒋雷霆不知道,但有一点,一如既往的安全保护是必须的。只是今日已经暴露了身份,后面该如何悄无声息地护卫附近呢?着实有些伤脑筋了啊!

韩绛也注意到了他们的离去,韩宣抚这会已经理顺了思路,不由有些疑惑,这些突然出手相救林昭的到底是什么人?虽说很想知道,很想派人前去追击拦截这些人,一问究竟。

略微沉思,韩绛还是轻轻摇摇头!竟然对方不愿意露面,自己何必非要咄咄逼人呢?

他们今日救了林昭,算是对自己的帮助,同时也没有非分之举,如此已经算是朋友了,何必为难人家呢?

只要林昭安然无恙就好!

相比之下,他更为在意到底是什么人如此胆大妄为,非要和自己过不去?

船只缓缓靠近,韩绛我沉声问道:“东阳,安然无恙否?”

“侥幸无恙!”林昭轻轻一笑,沉声道:“给韩宣抚添麻烦了,实在不好意思!”

“哪里!”韩绛也是一笑,不过难免有些苦涩!自从答应林昭,直接向各州县运送马匹开始,他就已经牵涉进来了,是避无可避了。事已至此,还有什么好说的呢?尤其是今日之事,后面的局面必然更加复杂!哪怕不愿意,还得面对!

韩绛转身看着已经晕厥的紫衣女子,沉声道:“将此人带回去,保住她的性命,一定要从她嘴里撬出点东西来!”

林昭对此也充满期待,要是能从这个女子口中得到点有价值的东西,无疑对自己是很有利的!

第三零五章风暴前的宁静

林昭和韩绛都满怀期待,希望能从女杀手口中撬出一点有价值的东西,但结果却不尽如人意。

紫衣女杀手因为伤势过重,没过多久就一命呜呼了。只能从一些蛛丝马迹上判断,杀手是西夏人,这是唯一的线索。

西夏人,至少韩绛第一反应是大吃一惊!

他万万没想到,西夏人也会牵涉进来!

因为自从林昭遇刺的那一刻起,首先第一怀疑的对象便是李复圭了,如此结果,难免有些出乎意料。

李复圭是无辜的?是自己想多了?还是李复圭和西夏人有什么勾结?如果是后者,后果不堪设想。李复圭目前还是庆州知州,掌握着环庆路的军事大权,而大顺城西北还有西夏大军虎视眈眈。如果他们之间暗通款曲,会发生什么不言而喻?

太可怕了!

韩绛几乎是惊出一身冷汗,顾不上其他,立即给皇帝赵顼密奏一疏。让皇帝和朝廷小心西北形势,有所防备,这也是他这个陕西路宣抚使的责任。

同时,韩绛也很好奇!

西夏人到底是出于什么目的要刺杀林昭呢?这才是最为费解的地方。按照李复圭的说法,林昭可是西夏梁太后的面首,梁太后没有理由要追杀自己的小情人啊?难不成是因为林昭掌握了西夏的什么机密?

当然了,如果李复圭的说辞从一开始就有问题,似乎也就有一个合理的解释,环庆路边防更需要小心防备。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不争的事实,局势越发的复杂了,尤其是今日营救林昭的那些神秘人,不知道是何许人也?

青涧城种家无疑是最有可能的,韩绛和林昭有着相同的猜疑!种家有此举动并不奇怪,最符合常理。此事根本瞒不住了。朝廷迟早会得到消息的,会引起怎样的反应还真不好说。

不过有一点,越是有人想要刺杀林昭,又有人这样悉心保护,说明这件案子牵涉到的事情越发的复杂,说不定其中还有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有意思啊!

韩绛不禁好生佩服,林昭年纪轻轻。不经意间却牵动了大宋朝西北的神经。秤砣虽小压千斤,林昭此刻与那秤砣是否有异曲同工之妙呢?

林昭同样也疑惑,竟然和西夏有关系?是梁乙埋执着要杀了自己报仇?可是他不是明明已经借李复圭之刀了吗?需要多此一举吗?或者……莫非是因为那个传言惹怒了梁太后,想要除掉自己保全她的名誉?还是李复圭等人和西夏人有勾结?

不管怎样,此事肯定和梁乙埋脱不了干系!

林昭不由冷笑:梁乙埋啊,你的手未免伸的太长了!这可是大宋国境!

数日后。宋夏边界,梁乙埋听到属下的禀报,喷嚏连连,失望不断。

前去刺杀林昭的杀手确实是他派出的,乃是西夏纠集的高手。

此番刺杀林昭,除了因为恨极了林昭,特别想要将其置于死地的冲动外。他的姐姐梁太后。以及国内的西夏的党项贵族也给了他很的压力。

他本来想要通过借刀杀人之计,借李复圭之手除掉林昭的。为此他不惜炮制了许多合理证据,意欲陷林昭于通敌的境地,报一箭之仇。

如意算盘倒是打的好,可是梁乙埋万万没想到,李复圭竟然来了这么一手。

动作幅度相当大,直接给林昭构陷出一个天大的罪名,如此结果。梁乙埋自然是拍手叫好,求之不得!

但是,李复圭将大顺城一千多人的血案推到了自己头上。当真是不地道,这下宋夏之间的关系无疑会更加紧张,后面再想要缓和可就难了。这一点,梁乙埋很是不爽,但是为了达到目的。还是忍了!

可是某些方面的发展却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期和控制,让人忍无可忍。比如林昭和梁太后之间的绯闻,完全是李复圭为了迷惑外人,特意虚构出来了。而且还描绘的惟妙惟肖。

这件事也传到了西夏人的耳中,无疑成了一个大笑话。梁太后是勃然大怒,虽说她的确有蓄养男宠,但这些都相对来说是秘密,寻常人是不知道的。

但是林昭这件事,无疑是将这些不光彩的事情推到台面,公之于众!

梁乙埋没想到,李复圭又加了这么一个蹩脚的理由,使得姐姐梁太后的名誉受到很大损伤。

庆州风云突变闹的如此激烈,梁太后和西夏国内的公卿贵族如何能不知晓?

消息传到兴庆府,梁乙埋得到的反馈是梁太后的震怒,以及公卿大臣,党项贵族的一片指责。

梁太后不是没有男宠,她的侍卫罔萌讹便是入幕之宾。身为太后,私生活不检点,毕竟有损母仪天下的威严。大家睁只眼闭只眼,私下里知道也就罢了,但是非要将其摆上台面,岂非有意和人过不去?无疑是很丢人的事情。

隐秘的事情变被公开也就罢了!还有一个问题在于,堂堂西夏太后即便是寻找男宠,难道就对西夏勇士全都不屑一顾,专门垂青一个汉家男子吗?如此,让西夏国内万千男子情何以堪?

而今,梁太后的艳名和风流韵事已经不只是在西夏了,已经传到了宋朝境内。俗话说,家丑不可外扬,西夏太后丢人已经丢到了宋朝,蓄养男宠更成为国际丑闻。

梁太后能不恼怒吗?西夏的党项贵族能眼睁睁看着太后受辱,先王蒙羞,西夏王室无光吗?

一方面很是愤慨,同时西夏国内的党项贵族更是以此为借口,明里暗里地指责梁太后。

要知道,自从李秉常登基以来,西夏国内党项贵族和梁氏姐弟的关系便十分紧张。梁太后好不容易通过与宋朝敌对,争取辽国的支持,在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之后,才稳住了局势。

可是好景不长,先是梁乙埋出使青唐城,联姻河湟吐蕃却闹出了大笑话。在宋使面前丢人不说,还使得回鹘和吐蕃之间的关系与日俱增,成为西夏背后的一个威胁。

梁太后好不容易积累起来的声望和威严受到了很大冲击!

好在这个时候,宋朝庆州知州李复圭给了他们绝好的口实。梁太后特意让梁乙埋前来主持对宋作战,希望以军功一雪前耻,重新巩固地位。

可惜事与愿违,梁乙埋意气用事和为了一己私怨,随意改变作战策略,最终导致大顺城无功而返。

野离瀚可不是省油的灯,野离家族本来就是党项大贵族,他本人又是大将,部将死伤惨重,最后还战败,心情自然不爽。故而直接向西夏国主,实际上也就是梁太后上疏,弹劾梁乙埋。党项贵族而是闻风而动,表示支持。

两件愚蠢之事,立即引发了西夏国内的强烈反感,对梁乙埋的反对之声更是一浪高过一浪。偏生这个时候还出了梁太后的绯闻,可谓是雪上加霜。

梁太后好不容易稳定的局面,再次摇摇欲坠,除了一边努力巩固地位外。对她的弟弟梁乙埋也表达出了强烈不满,恨铁不成钢啊!并且责令其处理好绯闻事件!

梁乙埋因此也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奈何恶果已经造成了,已经是不可挽回的局面了。

但是有一点,一切都是因为林昭而起,拜林昭所赐,岂能轻易饶过他?加之绯闻又是因他而起,如果直接除掉他……?

太后姐姐的名誉受损这事,梁乙埋没有责怪散播谣言的李复圭,反而是对林昭极度仇视。

越想越生气的梁乙埋压制不住心中的怒意,便派人潜入宋朝境内,直接刺杀。比之借刀杀人来的更快更直接,还能给姐姐和党项贵族们一个交代。

梁乙埋便强压心中的怒火,暗中与李复圭接触,寻求协助,或者说是合作。早就想要杀人灭口的李复圭自然不反对。

于是乎本该是仇敌的两个人,因为一个共同的敌人走到了一起,彼此联手。李复圭利用职权之便,有意透露出相关信息,使得西夏刺客对韩绛和林志的队伍了如指掌。

不过之前大军保护的一直很严密,他们没有出手的机会。知道渭水渡口有机可乘,从而策划了这场刺杀!

本来一切都计划的很好,如果能够顺利执行,想要刺杀林昭并非不可能。可惜人算不如天算,梁乙埋并未料到,林昭身边会多出许多神秘护卫。观察入微,时刻防备,手段更为高明,西夏的精锐杀手也因此着道!

刺杀最终还是失败了!

梁乙埋心里很不是滋味,可一时之间也想不出别的什么办法。仿佛林昭就是自己的天敌一般,尽管想了很多办法,却始终无法奈何的了他,此事当真让人恼火!

梁乙埋这个恨啊,着实难以言表!

恰在此时,他的姐姐梁太后传来旨意,让他返回兴庆府,商讨大事!

梁乙埋怀着忐忑的心情暂时回去了,将大军交还给了野离瀚,暂时按兵不动,庆州边境暂时得以安宁!

可很多时候,暴风雨来临之前往往格外凝重。庆州短暂的安宁,似乎酝酿着一场更大的风暴!

第三零六章好生为难

风暴前的宁静,对于庆州而言是这样,对于林昭是如此,对于整个大宋朝而言也是如此!

渭水行刺事件发生之后,韩绛更加小心,故而从长安到中原的这段路格外的平静。

已经快到了洛阳,再往前不远就是汴京了!

汴京可期,众人都松了一口气!

蒋雷霆也松了一口气,但是至始至终,他都没有掉与轻心过。公子的安全太重要,绝对不容有丝毫闪失。

经过渭水渡口行刺之后,蒋雷霆就变换了思路。以前是很被动的防御,完全料不到什么人,会在什么时候出手?一旦有意外,措手不及。能够及时相救还罢了,若是差了分毫,可就是千古遗恨。

所以他改被动为主动,在林昭可能经过的一切地方,或许可能会对林昭造成威胁的方面,全都提前做了布置。

排除危险是一方面,更近距离的保护也是一方面。如此一来,林昭的安全程度无疑提高了百分之好几十。

可是越是靠近汴京,他们就越是需要小心。

汴京各位大佬,各个衙门就不说了,最需要小心的无疑是皇城司。一旦被他们嗅出什么蛛丝马迹,泄露了公子的身份,后果不堪设想。

正是因此,直接的武力保护必然会减弱。而且到了汴京之后,武力保护的意义也在下降。就如铁面宗主所言,营救林昭不过文武两途。

“武”是到了万不得已的时候,最后的选择。在此之前,只能走比较“文”的路线,尽可能地想办法证明林昭无罪。

林昭行程的安全确定了七七八八之后,蒋雷霆的目光开始转向在庆州方面搜集证据。之前他们已经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赶去庆州,甚至深入西夏和吐蕃,只是目前还尚未有重大收获。随着林昭即将进入汴京,这些事情无疑必须要加快速度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