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王-第2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军是怕了吗?还是宋军本就脆弱,不堪一击?

梁乙埋得到消息之后,惊喜不已,大为兴奋,信心进一步的膨胀。大军进攻的势头更加猛烈了,小小的大顺城完全处在风雨飘摇之中。情况相当的危急。

因为西夏大军的攻势变得更为凶猛,大顺城的防守压力和代价也就大了许多。数日下来。直接战死的将士已经有七八百人,受伤的更多,相当之惨烈。好在总共由五千将士,兵力方面暂时还能够应付。

最为要命的兵器短缺,因为西夏的攻势更为凶猛,且是昼夜不停的轮番进攻,为了打退进攻,宋军不得不付出更多。本来足够半个月使用的箭镞和火油。不过十天已经消耗的差不多了。

一旦这些可以远距离有效压制西夏人的武器短缺,西夏人就会攀上城头,开始真正的短兵相接。

如果真到了这个地步,意味着大顺城守卫战将进入最艰苦的日子。宋军将士的阵亡率也会大大增加,打退西夏人进攻的代价就会更大。大顺城满打满算只剩下三千多兵力,消耗增加的话能支撑到什么时候?能支撑多久?

难不成又要让五千将士全部拼的一点不剩?大顺城这是保不住的节奏吗?景思立和林昭心里都不由自主地有些担忧。

林昭提刀又斩杀了一名西夏士兵,回头看向东南的庆州方向。

已经十天了。狼烟已经放出去十天了,可是庆州那边似乎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回应。至于那五千援军,根本就是走个过场,形式主义,没有丝毫的实际意义。何况如今也退回了荔原堡,自此之后一直龟缩不出。

王韶能没有防备西夏伏兵?一点办法都没有?还是被吓破了胆。不敢有什么措施?没有一点对策?

王韶怎会如此无能?

林昭绝不相信,王韶没有丝毫办法和对策,否则他能主持熙河之战,并且名留青史?不管怎么说都是进士出身的一代名将,资质和能力绝对不会这么差!

那么王韶为什么这样反应呢?他到底是根本不想营救自己?当真想要借刀杀人。陷害自己?可是这里还有景思立和五千将士啊,难不成他也是和李复圭一样。见死不救,蛇蝎心肠?说实话,林昭轻易是不愿意接受这个事实。

或许王韶是另有打算吧?可他究竟想要怎么样?有什么事情事先沟通一下,彼此协调好不是更好吗?至少让人知道些许消息,有个心理准备也在好处啊!一丁点的风声都没有,王韶你这是要闹哪样啊?

林昭完全是一头雾水,大顺城的形势已经相当的紧迫。难不成每一次都要搞那等极为惊险的事情?非要等到最后转头才能有所转机吗?当然了,最担心的是即便到了最后一刻,也没有丝毫转机!

王韶啊王韶,不管你想怎么样,都希望能快点,大顺城的将士们等不起,千万不要让将士们的血白流!林昭看着庆州的方向,心中只有这么一个期盼。

又一个西夏将士攀上城头,林昭不敢耽误,立即带人杀了上去。

相隔数月,大顺城守卫战再次进入白热化阶段。

如此情况下,林昭当真有些担心,如果依旧这样按部就班,大顺城迟早是要出问题的。看来是得想些办法才是,在现有的条件下,尽可能地让梁乙埋吃点亏才是!

想到这里,趁着战事的空隙,林昭便匆匆去找景思立商议,给急于立功的西夏勇士们准备一份礼物。

“梁国相,看得出来,大顺城的防守能力已经越来越差了!”李复圭喜滋滋的,很是兴奋。他是曾经的庆州知州,对庆州的防御状况十分了解。从大顺城守军的表现状况来看,已经逐渐的有些疲软,防守已经越来越弱。

尤其是前几天给西夏士兵造成了巨大伤害的火油已经逐渐的少了,还有羽箭也明显稀疏了不少,很显然他们的武器储备已经越来越少,快要不够使用了。没有了羽箭的压制,火油的破坏,西夏大军的攻城车和云梯就可以直接考过去。

当居高临下的守军无法压制仰攻的敌军时,进攻就就会容易的多。只要登上了城头,短兵相接,打开一个缺口,城池可能就会因此告破。不管谋略如何,他们曾经都是一方将领,这些军事常识都是有所了解的。

“确实如此!”听到李复圭的解释,梁乙埋十分高兴,这正是他想要看到的结果。其实根本不需要其他的佐证,宋军的防御能力从战事上一眼就能看出来。前几日西夏士兵奋勇攀登,也很难登上城头。这几日已经能登上城头短兵相接了,对他们进攻的一方而言,这是一个很好的兆头。按照目前的态势继续发展下去,再过不了几日,大顺城就该支撑不住了。

“庆州那边情况如何?”现在一个很关键的因素便是庆州是否有援军到来,这是梁乙埋很关心的问题。他希望在攻陷大顺城的时候,不受到其他任何因素的干扰。只要一心一意,全力以赴,破城只是时间问题。

一名部将回答道:“国相放心,已经妥善解决了,庆州派出了一支援军,结果遭到我军伏击,遭受重创。而今龟缩在荔原堡,根本不敢外出,想来是夏吓破了胆。”

顺风顺水的战局,以及眼下取得的胜利,已经开始让他们有些许的得意忘形。很多时候妄自尊大,过于大意。

梁乙埋笑道:“要的就是这个效果,看来王韶小儿也不过如此,之前是我高看他了!”也许正如李复圭所说的那样,王韶不过是个书生,是个绣花枕头,终究是不堪一击。至于陕西路宣抚使韩绛,到底人不在庆州,些许事情也是鞭长莫及。即便他来了又能如何?庆州目前的局势,他还能力挽狂澜不成?

梁乙埋而今是信心爆棚,谁也不看在眼里,他心中仿佛已经看到韩绛前来,无力回天的模样,忍不住冷冷发笑!

“恭喜梁国相,破城指日可待!”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李复圭已经有些许恬不知耻,对梁乙埋是多有恭维。

“是啊!”梁乙埋笑呵呵地点点头,比破城更让他期待的是活捉林昭,报仇雪恨。沉吟片刻,他吩咐道:“命士兵分成三班,交替进攻,一刻也不要停,直到攻陷大顺城的那一刻为止。”这厮为了尽快攻陷城池,擒获林昭,已经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

“国相,还是略微等等,待城中的箭镞和火油全部使用完毕,我们再大规模的进攻。效果还是一样的,我们伤亡则会减少许多。”之前提出围点打援的那名将士似乎有些担忧,提出了这样的建议。

在他看来,达成的结果完全是一致的。那名付出的代价和伤亡最好尽可能地少,本来西夏的人口就不是很多,西北苦寒之地生活不易,何必让他们付出些许无畏的牺牲呢?这是一位相对仁慈的将领,也相对理智的将领!

“有这个必要吗?”梁乙埋冷冷地反问了一句,在他看来没有什么事情比尽快破城,活捉林昭更为重要。即便是有些许伤亡,那又如何?不过是小事罢了!何况城中的远程反击已经越发的稀稀拉拉,似乎不足为虑。

梁乙埋满不在乎,将领也十分无奈,只能寄希望于西夏勇士们少些伤亡罢了!

也许在此之前还有几分顾虑,不过中午的时候,宋军反击的羽箭越发的稀稀拉拉,聊胜于无。显然已经到了最后关头,武器终于见底了。

如此情况下,梁乙埋再无心理负担,立即调动大军发起进攻。这次完全是全力以赴,甚至是丧心病狂!

第三六零章变本加厉

看着梁乙埋的狂妄自大,李复圭的洋洋得意,陈桥有种深深的忧虑。

王韶当真只是个绣花枕头,不堪一击吗?

陈桥不由轻轻摇摇头,些许事情哪里会这么简单?李复圭败在王韶手中,除了大意不察之外,难道就没有其他客观原因?若非是寻常人,能轻易骗过李复圭,汴京的皇帝能放心让他来处理此事吗?

一个书生能被委以重任,其实就能说明一些问题。只是李复圭或许是不服气,或许是好面子,有些事情他是不愿意承认的。

不承认并不代表不存在,至少陈桥自己深有感触。当初若非初掌庆州,事情千头万绪,难以周全,自己怎么可能有机会营救李复圭?能从王韶手下救走人,完全是侥幸。单看看王韶掌控庆州的手段,就可以看出来此人有非常之能。

可是梁乙埋和李复圭也不知道是视而不见,还是有意回避,就会不当回事,依旧的狂妄自大。

援军半路被伏击?是因为王韶无能或是大意?

不见得吧!

很长时间,他都不曾派遣过援军,担心的就是西夏伏兵。为何大顺城一放狼烟,援军就出动了呢?

狼烟冲天而起,西夏人也是看得见,也知道大顺城在求援,这时候最是要小心埋伏的时候。可是王韶竟然全不当回事,公然派出援军,结果被伏击,伤亡还不小!

这可是王韶的一贯行事风格完全不同,难道他只是为了摆出个姿态吗?似乎不尽然!陈桥觉得。大顺城和庆州的局势中还有许多的迷雾,还有许多自己目前看不透的东西。

但至少绝对不是眼下这样简单。有些人的大意是注定要吃亏的!

或许没有那么多的利益纠葛,没有那么多的仇恨,陈桥作为一个相对的局外人,旁观者更为清楚一些。不过他并不打算劝谏梁乙埋,如果是当初的李复圭,会对自己言听计从,劝谏是有用的。

但是今日的梁乙埋是西夏国相,地位崇高。自己不过是一个阶下囚的跟班,根本说不上话。何况梁乙埋正在兴头上,正得意忘形,谁这个时候去泼冷水触霉头,只怕要吃不了兜着走了!

陈桥不傻,西夏人失败或者成功与自己有多大关系?相反,相续战败了对自己才是好事。大顺城下而今是越乱越好。自己才好混水摸鱼。

或许这个乱局的时间不短了,是时候做准备了,离开这个该死的地方。去没有纷争的西域,过安稳的日子。这种勾心斗角,担惊受怕的日子他过够了。

陈桥本来并不打算叫李复圭,想要独自逃走。可是临了的时候又想起当年好歹也是主仆一场,李复圭对自己也算不错,是有感情的,最后提醒他一下也是应该的。

“将军,趁着眼下梁乙埋的注意力都在大顺城的。都在林昭身上,我们是否考虑一下离开呢?”回去的路上。陈桥压低了声音单独与李复圭到来。

李复圭听到之后神情一动,有一个短暂的停滞。按照他们之前商议的对策,是该离开西夏前往西域的,可是……

可是西域只是一个传说中的地方,自从唐朝以后,宋朝人很少直接前往。所有的了解只是来源于古书以及行商的介绍,听说那边是万里黄沙,不毛之地的戈壁……

想到这些,李复圭不由自主地有些打退堂鼓。也许安逸的日子过得太久,他已经失去了仅有的冒险精神,对未知的生活充满了担忧,甚至是畏惧!

“陈桥啊,眼下梁国相正是用我的时候,如果贸然离开,他是会发现的,我们便直接走不了了。”李复圭似乎满腹担忧,停顿片刻续道:“何况大顺城被攻陷只是时间问题,如果能亲眼看到仇人被授首,自然是最好不过。”

陈桥太了解李复圭了,等待城破林昭被杀,是仇恨在作祟。可是大顺城一定会被攻破吗?这似乎还是个未知数,或许是镜中花,水中月罢了!至于梁乙埋,或许是因为暂时要用到它故而多有重用,李复圭便有些沾沾自喜,似乎对在西夏的生活有了新的感触,开始有些留恋和憧憬。

可是不管梁乙埋在大顺城下是战胜还是战败,李复圭都将再无用处,一个无用之人,能保住一条性命都是个问题,还奢求什么富贵荣华?待下西夏八成会是死路一条,要知道李复圭可是诬陷过梁太后名誉的。

听到这样的回答,陈桥已经了然于心。也罢,既然你不想走,我自己想办法就是了,各安天命吧!

西夏人认为大顺城的羽箭和火油已经用完,故而大胆地进攻。

没想到他们进攻正激烈,眼看着就能占领城头的时候,羽箭再一次从天而降。火油再一次淋在云梯之上,随后熊熊大火宛如一条条火龙在城头燃起。

梁乙埋得知这一状况之后大为恼怒,宋朝人这是在玩阴谋?不过越是如此,越是说明武器已经所剩不多,只不过是装腔作势罢了,于是乎进攻更为疯狂,更加的变本加厉!

可是事实似乎告诉梁乙埋,你的判断错了!

每一次,当西夏大军靠近,刚刚有所突破的时候,火油和羽箭便会当空而来。

如此连续几次之后,西夏大军有些怕了。很明显啊,宋军的武器依旧很充足啊?如此这般冲杀,完全就是送死的节奏啊!

于是,西夏大军难免有些畏惧,甚至止步不前,如此一来,攻势自然而然也就弱了许多。

原来林昭见到火油和羽箭就快要用完,想到了这个主意。将最后的部分羽箭留下来,故意装出武器匮乏的样子,吸引西夏人的疯狂进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