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王-第2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名将,赵匡胤之所已能够一统天下,曹彬绝对功不可没。不过从此之后,曹家人的身份发生了改变,越发的贵重,自然也就不用继续拼杀在战场上。

已经很长时间了,曹建的嫡系子孙很少从军的。一旦身份贵重了,就会有些怕死。故而没有必要涉险。曹建很意外,没想祖父竟然突然有这样的提议,言下之意难道是让自己参军吗?说实话,曹建当真还有些突然。

“不错,曹建啊,你是嫡孙,将来曹家的重担自然是要压在你身上的。所有你必须要多加历练才是。以前有你祖姑母和我在,曹建的地位不会受到影响,是一如既往的繁华。可是我们的年纪都比较大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到时候曹家少不得要衰落。日益走下坡路。所以,曹家的未来还是要靠你的,故而你不能再像以前那般游手好闲,无所事事了。”曹国舅四叔讲出了一个十分有道理,理由十分充足的原因。

曹建心中却微微地嘀咕,军事乃是曹家传统,故而进入军中历练他并无反对。可是如何如此突然?即便是历练,为什么要去殿前司呢?看样子,父亲是想要自己在狄咏手下,难不成其中又有什么关联吗?

曹建十分疑惑,颇为好奇,后来脑海中不由自主浮现过了一点信念,适才祖父还一直在关心林昭,此刻突然提及此事,难不成与他有关?殿前司又是什么地方?这可是保护皇宫的重要机构,让自己来这里,难不成是……

一时间,曹建不由自主联想到了许多,甚至想到了最为恶劣的后果,故而不由自主地惊出一身冷汗。一双冷眼满是分惊讶,落在曹国舅身上,很显然是好奇询问。

曹国舅轻轻点头道:“没错,先去殿前司干着吧,官家要是见到你,说不定能想起我们曹家的好。若不然,将来……殿前司职责重要,对你的前程以及我们曹家前程都是大有好处的。”

“是!”曹建似乎略有所悟,隐约才想到一些事情。没想到自己竟然要负责如此重要的事情。虽说些许事情八字还没有一撇,可能性微乎其微,可曹建心中却又一种强烈的期待感,期待着那一天的到来……

让曹建进入殿前司,去狄咏手下做事是楚国大长公主赵福康的提议!

此事曹佾思考了许久,直到最近才有一些相对明确的一些答案,最终答应了。

原因有许多,首先一个,正如赵福康所言,曹建已经老大不小了,但实际上却游手好闲,无所事事,久而久之便会成为纨绔公子。虽说曹建的情况还算好,收敛了许多,却终究有些太轻浮了。

让他进入军营好好历练一番也没错,磨砺一下性格,也是为事业打个基础,说不定将来就会因此有一番作为。孙子的前程能有个着落,也是好的。

没错,曹国舅这样是两手准备。进入殿前司就一定要有什么别的想法吗?曹建按部就班待在殿前司,安安稳稳,忠心耿耿,想必皇帝见到之后是有好处的,至少短期内曹建的地位和利益不会受影响。

同时,也算是一个长线投资。万一将来林昭那边能有较大发展,成大事的关键时刻,殿前司的曹建可以给予关键性的帮助,那绝对会是惊世的重大功勋。

实际上,从一开始与铁面宗主接触开始,曹家就已经做出了选择。曹国舅只是不愿意让孙子参与其中罢了,毕竟曹建还年轻,万一要是有什么闪失……难免让人担忧。

赵福康的提议之后,曹国舅仔细想想,有些事情不是那么绝对。倒是可以先让曹建去适应着,倒不至于非得从一开始就固定某一个目标,也可以随机应变,无论结果如何,都已曹家利益为首先即可……

当然了,他们最希望看到还是后者,希望林昭将来能够有所突破,成就大事。曹建而今已经参与其中,想要抽身退步是不可能的,而且如此一来,曹家的地位和影响将会有质的改变,绝对不会是现在这般半死不活的状态……

曹国舅从感情上也是希望林昭能够成功的,让曹建在殿前司,最为重要的就是将来一朝一日的从龙之功。

至于可能性,之前目前希望还是很大的。

林昭在西北的表现很精彩,大顺城之战俘虏梁乙埋,正是扬名的好时候。自然的传播,加上有人刻意宣扬,林昭眼下已经是西军之中的偶像,战神,广受赞扬和敬佩,还聚集了不小的人气,一切都在按照预想的状况发展。

林昭的表现也没有让他失望,前途可谓一片光明璀璨。也正是因此,他们才需要尽量想办法保全林昭,尽可能为其制造便利,事业不至于因为些许小事受到阻碍……

所以,铁面宗主的传讯一到汴京,曹国舅就开始奔走,几个人配合的相当不错。眼下与西夏和谈的重任是交到林昭手上的,营救折文芯也可以正大光明了。

只是事关重大,备受关注,西夏那边的对手也非同一般,想要轻易成功怕是也不容易。

曹国舅祖孙很期待,这才是一个初步的考验,他们期待着林昭的未来之路越来越精彩……

第三七六章家和万事兴

柴啸并不知道西北发生了什么,曹国舅那边只是传讯,让他采用适当方式推荐林昭,负责主持对西夏和谈。至于缘由他并不知晓,不过无所谓,既然是林昭和曹国舅的意思,想来自然没有错。

柴家因为身份敏感,本来在政治上并无什么作为,也没有什么大的志向抱负,只求平安。不过既然柴敏言嫁给了林昭,而他又大有前途,柴家给予些许力所能及的帮助也是应该的,这样对柴家也是有好处的。

只是推荐林昭,柴啸难免有些为难。虽说是举贤不避亲,可林昭毕竟是自己的侄女婿,与西夏和谈看似很风光,实际上也很有可能是个苦差事,主动推荐子弟难免有些奇怪。崇义公看似尊崇,可实际上也没有多少发言权。

好在曾巩及时提出来,柴啸也不知这是有人刻意安排,还只道是巧合,故而顺水推舟表示支持。这样既不突兀,也不矫揉造作,最好不过,配合的十分完美。

回去的路上,柴啸心里还想着,林昭最好还是回到政务上来。在军中着实太过危险,前几日大顺城的紧张情况传回来,没少让人担惊受怕,尤其是侄女几人,几乎是花容失色,日夜担忧。

侄女温柔可人,好不容易嫁个如意郎君,柴啸这个做伯父自然希望他们平平安安,和和美美的生活。可惜啊,侄女婿太过出众,根本就闲不住,这次又要和西夏和谈。说是和谈,虽然还占着优势,可与虎狼之敌讨价还价,这事能轻松吗?终究还是一桩苦差事,东阳着急想要揽下此事是何苦呢?

希望他能尽快解决吧,早些回汴京来和侄女团聚,新婚燕尔便出征在外,侄女也着实不容易!这些日子担惊受怕更是辛苦。今日侄女回家省亲,该好好宽慰一番才是。

可惜回到家中,柴敏言却并未回来,询问才得知,原来柴敏言派人来知会过了,因为孟夫人(孟若颖)突然身体不适,只能改日再回来省了亲。

身体不适?柴啸倒是并在在意。柴敏言本身医术高超,想必不会有什么麻烦。虽说孟若颖与自家并无关系,可毕竟和侄女共侍一夫,那个姑娘对他们也是极为客气孝顺,柴啸也是很关心的,随即派人前去威远伯府探望……

新婚不过月余。林昭便率军出征了,几位娇妻除了折文芯跟去了西北,也只能留下汴京独守空房,每日凝望西北思念夫郎。

闺怨诗乃是古代诗词中很常见的一种,那是因为柴敏言和孟若颖她们这种情况的女子着实太多了。没办法,男人为了功业征战在外是必然的,女子聚少离多。默默守候是常有的事情。

林家后宅现如今的格局很明确,柴敏言是嫡妻,出身大家闺秀的她对这种三妻四妾的情况习以为常。嫉妒,她没有,能嫁给林昭已经是一种幸运,只要夫郎怜爱,其他的一切都不重要。她更明白,身为嫡妻。当有大妇风范,夫郎在外打拼,家宅和睦是她的职责。何况其他几位夫人对夫郎也是情深意重,甚至远超自己。

原来林家后宅家事都是沐思虹在打理,柴敏言也依旧如此,并未从沐思虹手中抢走家事大权。说实话,出身大家闺秀的她并不十分熟悉这些琐碎事。沐思虹能够处理的井井有条自然最好不过。

如此做法让沐思虹很意外,同时也多有感激,对柴敏言也越发的尊敬。柴敏言也并未摆出嫡妻的谱,从未看低过沐思虹妾室的身份。只要夫郎喜欢,那都是自家姐妹。故而越发的姐妹情深,一片祥和。

至于孟若颖,则是一如既往地负责家里的生意。当然了,因为孟氏无人顶门立户,两家的生意便暂时合二为一,由孟若颖打理,顾月伦则从旁协助,一切都井井有条。顾七本是家中长辈,却对些许事情直接不过问,林昭新婚不久之后便回江宁去了。

孟老夫人在那边,妻儿也在那边,他自然要回去照顾。柴敏言本来一再请求,让一家人全都来汴京,也好侍奉膝下。虽说只是舅父,可之诸位夫人却清楚,顾七对林昭有大恩,需当如父亲尊敬侍奉。

不想一番好意,却被顾七拒绝了,他的理由是在江宁生活已经习惯了。在他看来自己的身份是个隐患,留在汴京对林昭是个威胁。而今他们母子身份已经明晰,些许事情有铁面宗主等人帮忙运作,自己自然该淡出才是。

至于柴敏言自己因为是嫡妻,又有威远伯夫人的诰命在身,林家对外的一应礼仪,以及大事都是她主持的。林昭乃是当红青年翘楚,又得到太皇太后的宠爱,故而是汴京城里炙手可热的勋贵,有礼尚往来的宾客着实不少。

楚国大长公主赵福康也有意带着柴敏言出入汴京贵妇人的圈子,夫人交际十分重要,说不定将来可以通过诸多夫人影响到他们的丈夫,子侄,赵福康的眼光那是相当的长远。外人还只道是柴敏言治好了赵福康的病,两人相处日久,故而感情深厚,谁也不曾怀疑内中缘由。

家宅和睦最为重要,林家几位夫人也算是分工明确,威远伯府在一片祥和中蒸蒸日上。郎君不在,三位夫人和谐相处,其乐融融等待郎君凯旋而归。

之前传来消息,大顺城被西夏大军围困,林昭身处险境,着实让她们担心了许久。可谓是茶饭不思,寝食难安,三人也一同前往相国寺上香祈祷。也许是她们的诚心感动了上苍,大顺城顺利解围,郎君安然无恙,三位夫人才彻底放下心来。

经此一事,一件事越发的显得重要,几位夫人本来还有些难为情,而今却也比较着急。

子嗣,几位夫人突然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重要性。

据说林昭倒是有几个哥哥的,可惜早早都夭折了,而今全家就剩下他一根独苗,林家的香火传承可全都维系在他身上。本来刚刚成婚也不着急,可是林昭经常随军出征,拼杀在战场上,刀剑无眼,可是相当的危险。

万一要是有些许闪失,几位如花似玉的夫人守寡就不说了,林家却可能因此断了香火。这绝对是一件大事,这次是有惊无险过来了,可是下次……虽然他们很不希望下次再有类似事情发生,可林昭是臣子,很多时候君命难违,也是无可奈何。

无论如何,必须要尽快给林家留下个香火,几位夫人都动了想要当母亲的心思。

其中沐思虹最为着急,她跟随在林昭身边的时间最长,当初可是专房之宠。可惜在西湖边雷峰上受过伤之后,身体受损,虽然调养许久,却一直不曾有孕,故而最为着急。再者,她只是一个妾侍,虽说林家上下都尊称她一声沐夫人,可如夫人与夫人到底有许多差别。她身份低微,虽说林昭一直厚待她,可她自己却认为没有子嗣很难立足。

沐思虹难免有些着急,到了汴京之后也曾多方请医问药,可惜没有进展。直到最后,与柴敏言成为闺中好友,而今更是共侍一夫的姐妹。柴敏言的医术没的说,乃是一等一的雌黄圣手,已然答应帮她治病。一家人在一起相处,些许事情就方便多了,再者,同为女子,涉及隐私的事情也就不必多有顾及,治疗无疑更为方便,效果也更好。

这日,柴敏言为沐思虹把脉之后说道:“妹妹的昔日的旧伤留下了病根,服药两月,已经好了六七分,估摸着再有三四个月,伤势便可以痊愈。然后再用温补之药调养身子,估计到年底,就能彻底恢复健康,受孕怀胎指日可待。”

听到女神医肯定自己可以受孕怀胎,沐思虹很是兴奋,虽说一年的时间太久了,可只要身体恢复好,能生养就足够了。能为心爱的男子生个孩子,无疑是女子最幸福的事情,激动之下,沐思虹甚至眼眶红红,落泪了!

‘多谢姐姐!‘沐思虹当真是感激柴敏言,有的家宅之中,嫡妻善妒,十分忌惮,甚至不愿意妾室生子。柴敏言如此乐意为她调配药材,悉心治疗的绝对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