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王-第3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昌祚麾下五千骑兵乃是从庆州而来的精锐,早前庆州之战时,被西夏人压制,心里可都憋着一口气,此刻如同猛虎出笼一般,战力十分惊人。不止如此,他们还打出了活捉梁太后的旗号。

反正这已经不是什么秘密,公开宣称还能够刺激士气。当然了,刘昌祚手下兵力有限,想要轻易攻克绥州并不容易,但是出击之后变起到了一个很好的作用。绥州城下的西夏军队想要南下延州就不容易了。而且将西夏人的主要注意力全都集中到了绥州城下,从延州及时赶来的援军也积极配合,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兵力不足的问题。

拓跋石很是无奈,梁太后将主力放在了麟州与府州,大部分交到了梁乙埋手中。自己手下实力有限,拱卫绥州的安全必不可少,而今又担心梁太后的安全,故而根本不敢出城,做出了死守绥州的姿态,为梁乙埋争取时间。同时也他还抽调了绥州附近的兵力收缩回来,集中兵力和对付宋军。

如此一来,绥州外围空虚,防守十分薄弱。趁着这个难得的机会,驻扎在无定川的种家军出发了,再将军种谔的率领下沿着无定河迅速北上,一路势如破竹,几乎没有遇到什么抵抗。

与此同时,一路从府州而来的大军也沿着无定河的方向迅速南下,他们的目标是回师静州城下。

最终目的则是隔河而治,无定河这道天然的分界线,而今总算要派上点用场了……

第四三零章可怜无定河边骨

身在延州的陕西路宣抚使韩绛得到消息,虽然尚未亲自赶到,却紧急调派了两万大军北上驰援。

其实自从和谈开始,他们就在提防着,在绥州和延州一带驻扎了一支军队,有备无患。原本只是防御措施,而今派上了大用场。

有了援军,刘昌祚这边就轻松多了,两万五千大军足矣对绥州造成压力。使得西夏收缩兵力,呈防守姿态,清涧城因此无碍。

对此,梁太后倒是并未感到沮丧。毕竟这次他们的主力进攻的方向是麟州和府州。再者,林昭去了葭芦寨,铁鹞子已然针对特别目标发起进攻,那边才是重点。至于绥州、延州一线如果有突破自然是最好不过,如果没有也不要紧,做好防御就是了。

虽说拓跋石将绥州城守的滴水不漏,可终究是风雨飘摇的危险之地。梁太后孤身犯险自然不好,拓跋石几次劝说,希望由余下的两千铁鹞子和灵狐卫士出动,护送太后前去银州避险。

可是梁太后纹丝不动,理由是她如果离开,会动摇军心,有损士气。既然宋朝已然打出了活捉梁太后的旗号,她也索性公开了自己在绥州的消息,以此来振奋军心,以免士兵猜疑,显得西夏太后懦弱。

如此一来,宋军的攻势更加猛烈。也许以前宋军将士们也有顾虑和疑惑,而今得知梁太后就在绥州城里,故而进攻也就更加卖力了,可以说是士气大振,誓要立下大功。不过刘昌祚心里有数,自己的任务是什么。

林昭说了。只要自己拖延住拓跋石,那就是大功一件。当然了,绥州这边即便是装样子,也得有模有样。

梁太后自以为安排周到,却忽略了一个原则性的问题。战场上的事情从来都不是自己都能够做主了,也不是自己想怎么样就怎么样,趋势这东西根本无法预测。

她自以为将主战场摆在麟州和府州,宋军就会全力救援葭芦寨,然后从那里在麟州与府州一带和西夏决战。梁太后的想法很好,她很理性地想到了宋朝在西北版图的形状。却忽视了一个最根本的道理。两点之间直线最短。

从西夏的土地上依旧可以直接穿过去,而且会更加的方便快捷,无定河就是最好的通道。

定式思维害死人,一点不假。

就在他们坚守绥州,梁乙埋在麟州打的有声有色的时候,驻扎在无定川的种谔立即出兵。沿着无定河谷快速北上。

而府州的折克行接到妹夫的传讯之后也立即出兵,沿着无定河南下,双方军队很快就在静州汇合。虽然没有攻占静州城,却也将无定河东岸的静州军隔离开,某种程度无定河东岸已然被宋军掌握在手中。

静州军大部分出击前去攻击葭芦寨,扼守宋军沟通渠道去了。余下的军队守住静州城都勉勉强强,想要反击宋军几乎没有可能。何况宋朝出动的还是精锐的种家军和折家军。如今两军联手,更是势不可挡。

如此情况下,无定河立即被宋军所控制,西夏大军根本不敢有什么作为。

无定河,种谔与折克行见面之后哈哈大笑,这次对付西夏人当真是爽快。尤其是折克行,终于能报了静州之败的仇,一雪前耻。

种家军也有种扬眉吐气的感觉,宋夏对战一来,从未有过这样重大的胜利。如果可以。这次倒是可以将无定河以东的土地完全掌控在宋朝手中。要知道,这其中有许多本来就是失地,当然被李元昊占领,宋朝也就默许了。而今算是收复失地,也算是开疆拓土。无论从哪个角度而言,他们都是大功一件。

当然了,这一切的一切都要感谢林昭,若非林昭谋划,他们哪里能有这样的功劳。

“折将军,都是你那妹婿神机妙算,谋划的当啊!”种谔羡慕不已,林昭这等人才是折家的女婿,前途不可限量,将来对折家肯定是大有裨益,可惜自己没有个女儿。不过林昭对种家也算不错,当然了,也需要进一步的巩固。种谔心中暗想,倒是可以考虑,让彝叔与他做个异姓兄弟……

有这样厉害的妹婿,折克行自然是高兴,遗憾的是他却素未谋面。

“你那妹婿年轻有为,一表人才,折将军,绝对不会让你失望的。”

折克行笑道:“那是自然,舍妹看上的人,自然不会错。”

“临走的时候听林侍郎说,待战事安定下来之后,他会前往府州拜会,你就好好准备吧!”

“那是自然!”折克行也好生期待,希望能尽快和妹夫见面。

无定河的战况送到绥州的时候,梁太后大惊失色,情况骤然间变得十分糟糕。

此时,无定河以东徒弟事实上已经被宋军控制,半个绥州,半个静州因此丢失。在葭芦寨的西夏大军后路被截断,完全陷入了宋军三面包围之中,而东面是滔滔黄河水。

而麟州本来进展不错的战事也陷入了麻烦,宋军通过无定河向北积极调动大军北上增援,使得梁乙埋的处境也变得十分糟糕,本来看似比较顺利的局势瞬间消失的无影无踪,陷入困顿之中。

此刻,梁乙埋悔不当初,唯一的指望便是前去伏击林昭的铁鹞子,如果这边胜利,多少能是个安慰,挽回一点面子。可惜事与愿违,罔萌讹回来了,身边只带着三四百残兵败将。铁鹞子惨败,伤亡惨重,几乎全军覆没……

如此一来,完全是全面败退的结果。梁太后好生恼怒,对她,对西夏国而言这都是个巨大的打击。她也动了念头想要反攻无定河,可是刘昌祚此时突然撤军,两万五千大军协助种谔,牢牢守住无定河通道。

而此时,陕西路宣抚使韩绛也赶到了绥州。随同而来的大军,将边境线严密防守,绥州的拓跋石根本不能有所作为。不止如此,庆州那边的王韶接到消息,也可是有所动作,反攻西夏。

一时间,西夏的处境无比糟糕。无奈之下,只得撤退……

临走的时候,梁太后瞧着东方遥不可及的无定河,哀叹道:“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同样的诗句,在她身上也有着另外一种契合。无定河边阵亡的西夏将士确实冤枉,而她仿佛就是那梦中人一般,太过的异想天开,最终只能是个噩梦。

第四三一章西北定

等陕西路宣抚使韩绛赶到绥州前线的时候,战事已经结束了。

这场战争开始的快,结束也很快,宋军各方面都抢占了先机。随着无定河以东被宋军占领,援军到达麟州,梁乙埋的大好形势付之东流,不久之后便撑不住了,无奈之下,开始逐步撤退。

绥州的梁太后也有些坐不住了,在拓跋石的再三恳请下,带着满心的遗憾离开了绥州。宋军眼下大获全胜的情况下,指不定会对绥州有什么动作。尤其是宋夏之间兵力对比发生了变化,若是宋朝人一意孤行,围困强攻绥州……

战争已然失败,这不算什么,若是太后再因此有什么闪失,后果不可想象。不过,取得了如此战果之后,宋军也便停了下来,暂时并未再有什么行动。战线扩展太长,局势铺的太大并非什么好事,要适可而止。

尤其是韩绛到了,那些接下来的事情就交给他了。林昭的临时统帅身份也就到期了,不能再继续越俎代庖。

再者,如此规模的军事行动,必须要禀报汴京,看朝廷是怎样说法。反正在难得的时间以内,结果对于林昭而言早已足够了。

用狄青的话说,该有的目的全都达到了。林昭神机妙算,运筹帷幄是大功一件,歼灭铁鹞子更是名扬天下,这是可以载入史册,让后世的名将勇士们顶礼膜拜的功绩。

种家军和折家军都因此而立功,对两家的名声和未来都大有好处,刘昌祚的功劳也少不了,按照之前的预测,能有这样的结果已经很不错。

对于宋朝而言。占据了无定河以东的静州和绥州,已经是莫大的收获了,相当于是占领了一州之地。先前一份紧急军报刚送去汴京,随后没多久,一封捷报尾随而去。汴京的官家和诸位相公怕是来不及担忧。便大笑开怀了。

林昭最大的收获,不是功劳,而是对种家和刘昌祚的恩惠。让他们记着这一份好,未来会有大用处的。

“东阳啊,这次干的漂亮!”见到林昭的时候,韩绛是笑容满面。满口称赞。

西夏突然撕毁和约,发动进攻,这件事让他们十分尴尬,也让十分担忧。身为宣抚使,不能安定边疆,有负皇恩。如果西北战事再起。当真不好交代的,可是没少让他焦急。

不过现在看来,一切担心都是不必的,林昭已经成功帮他解决了一切麻烦。尤其是林昭的诸多安排,运筹帷幄,谋划周密,安排十分得当。配合几乎是天衣无缝。

最重要的是喜人的结果,至少完全可以向官家和朝中诸公交待了。至于和谈是否成功,这都不重要了。相当于是取得了一州之地,这可是宋夏开战以来从未有过的大喜事。

可以说是因祸得福,韩绛也冲了一口气。心中暗想,林昭当真是一员福将啊!韩相公心中已然记着林昭的好了,有机会一定要予以补偿的。

林昭笑道:“侥幸而已,也多亏了韩公栽培支持。”他本身倒是没指望给韩绛恩惠,不过搞好关系是很必要的。

“东阳不要谦虚,今日之胜以及可以与昔日狄汉臣相提并论了。果然是少年英雄啊!”韩绛感叹不已,此番的事情对他似乎触动很大。

林昭心中暗道,本来就是狄青的谋划,自己不过只是一个执行者而已,说起来当真有些汗颜。

“韩相公谬赞了。小子只不过是瞎猫碰上死耗子!”林昭只得打个哈哈,虽说是一个漂亮的大手笔,却也最好是低调一些,免得引起不必要的麻烦。给人留下一个谦逊的好印象也是好的。

韩绛意味深长地看了一眼林昭,他深有感觉,果然是没看错,此子当真是非同一般,数十年难遇的人才啊!

“不要谦虚,捷报已经送去汴京,此番你们立了大功,赏赐自然不会少。年轻有为,前途无量啊!”韩绛是个实在人,战功该是谁的就是谁的,不至于中饱私囊。为了感谢林昭,他还特意以宣抚使的身份为林昭等人请功。

这正是林昭想要的结果,功劳少不了自己,最重要的是那几份人情。只是有些事情不能表露的太明显,也不想再深入,故而特意岔开话题,问道:“对了,西夏人那边是什么反应?”

韩绛笑道:“梁太后和梁乙埋都已经退回到了银州,拓跋石依旧坚守着绥州,目前是隔着无定河呈现对峙状态。不过西夏人已经送来降表,表示愿意向我朝投降,重新开始和谈。”

梁太后也是可奈何,也许之前还有些傲气,根本不愿意服输。但是此刻残酷的现实已经将她完全惊醒,任性的结果是西夏国付出了极为惨痛的代价。

她现在算是明白了,梁乙埋以前的失败完全是情有可原的。他们姐弟完全犯了一样的错误,后悔已经无用,怎么处理这个烂摊子才是最重要的。党项贵族那边不好交代是一方面,宋朝若是不能善罢甘休该当如何是好?

宋军严密的防守让他们无机可乘,战事已经不可能再有什么进展了,最精锐的铁鹞子都折损了,西夏也没有更多的底牌和实力了,当真是一败涂地;这次必须真正意义上停战,再继续下去后果将会更加的不堪设想。

“向宋朝求和吧!”梁太后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有气无力。

“好的!”梁乙埋表现十分平静,开战之前他心中便隐约有些不安,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