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王-第3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辽国南京,幽州!

耶律浚在幽州病了?耶律特里在照顾他,当真如此吗?事情似乎没这么简单!在没有确切情报的基础上,也难有定论。

“赵先生来了多久了?”

“来大名府已有半个多月了,可惜一直未能有机会见到林侍郎!”

“半个多月了!”林昭暗咐,如果是发现耶律浚兄妹南下,萧观音就派他来的话,那么那两兄妹至少也来了半个月了。

“好,赵先生一路辛苦了,先去休息吧!”林昭客气一句,吩咐道:“李承,安排一下!”

“是!”

“多谢林侍郎!”

“对了,你叫什么来着?”临走的时候,林昭脑中突然灵光一闪,想起一事来。

“赵惟一!”

“赵惟一……宫中只数赵家妆,惟有知情一片月。”林昭突然想起了这个,历史上萧观音的结局并不好。十香词冤案,受到耶律乙辛的设计与诬陷。声称萧观音与伶官赵惟一私通,证据便是比较露骨的《十香词》,还有便是这句暗含了赵惟一名字的诗句。

耶律洪基闻听之后勃然大怒,信以为真,赐死了萧观音。一代红颜为此香消玉损,太子耶律浚也也受到牵连,被耶律乙辛诬陷为谋反,最终被杀,英年早逝。这是一桩悲剧,对辽国的打击不小,耶律浚死后,耶律洪基不得已立其子耶律延禧为皇太孙。这位便是辽国的末代皇帝,契丹的北国万里江山也就是毁在他手中。

按理说,这样的事情对宋朝是好事。可是林昭却不希望萧观音因此受到什么牵连,毕竟有那么一段情在,忍看红颜遇劫难?再者,耶律乙辛那个人确实也不怎样,至少林昭对他没有什么好印象。

当年离开辽东的时候,林昭就此提醒过萧观音,也不知她是否记在心上。而今有见到了这个赵惟一,林昭心中有种不好的预感。难道这段不幸还是会如期发生?自己又是否该做点什么呢?

其实后世关于《十香词》有不同的说法,萧观音是否有私情并不好说。而今这个时空里,将来她与赵惟一之间会不会发生什么不得而知,但是几年之前和自己已经有过。如果萧观音命中该有这样一个红颜劫,是由自己而起,还是赵惟一呢?

林昭觉得,官员萧观音的命运,自己是有责任的。祸根是自己种下的,岂肯红颜遇劫难?

“林侍郎,还有什么事情吗?”也不知道为什么,赵惟一看到林昭的眼神,不由自主地有些害怕。心中猜想着,难不成萧皇后与这位林侍郎之间有什么见不得人的秘密,自己而今是知道的太多了,所以……

“没什么,去休息吧!”

赵惟一这才松了一口气,可是那种压迫感并未完全消失,心中也多了些许的猜疑。

“李承,立即打探辽国太子耶律浚的消息,我要知道他的近况!”赵惟一一走,林昭立即吩咐。以明月宗的实力,想要打探这点消息,并不在难处。

“是!”李承心中也满是疑惑,辽国皇后突然送礼前来,然后公子就开始打探辽国太子的消息,这其中有什么关联?

明月宗的效率很高,次日一早,李承便来回报道:“公子,打探清楚了,辽国太子耶律浚近年来经常代表辽主耶律洪基巡视各地,月前耶律浚到了幽州,听说是围猎之时受伤生病,正在幽州静养,其三妹耶律特里侍疾。”

幽州!

果然如此,那里可是离宋朝比较近的地方了。只要有心,想要混到宋朝来完全没有多少难度。

“病了多久了,一直没见好吗?”

“听说是需要静养,甚至连回到上京都有难度……”

这就对了!堂堂辽国太子,即便是生病了,那也是有名医诊治的,断然不至于一病许久。而耶律洪基竟然一点担忧也没有,这根本就不正常。至于不回上京,这个更好解释。回去了,达官显贵必然要前去探望,幽州则没有几个人可以接触到耶律浚,不必担心露馅。

看来这位不安分的太子爷来了大宋朝,是确有其事啊!

“听说耶律浚是随赵王耶律乙辛一起去的幽州,而今乙辛一直待在幽州,时不时还把他们的皮室军拉出来操练,纯属吓唬人!”对此,李承似乎有些不满。

耶律乙辛!一瞬间,林昭似乎完全明白了。耶律浚南下,可能与这位赵王有什么关联。辽主方面又不好声张,可并非如此就不会泄露消息。万一辽国国内有人想要对耶律浚不利,那就麻烦了。

最有嫌疑的便是耶律乙辛,历史上他之所以诬陷萧观音母子,就是因为太子耶律浚的成长,威胁到了他权相的地位。这种念头绝对不是瞬间便有的。耶律浚已经十六岁了,年少有为啊,耶律乙辛是否已经感受到威胁了呢?

而今给他这样一个机会,对耶律浚不利,然后推诿给宋朝人,他能放过天赐良机吗?如果耶律浚死了,辽国上下记恨的会是宋朝,耶律乙辛身在幽州,手掌皮室军,南下报仇出师有名。和当年萧胡睹等人完全一样的想法,如意算盘相当精明。

唉!

契丹人也是阴谋诡计不断啊,只是每次都要牵连到宋朝,这就不对了!上次临走的时候,自己有过提醒,想必萧观音对耶律乙辛对有所忌惮,如此情况,她自然担心自己的儿子。在宋朝能够联系上唯有自己,才会有了这般冒险的求援私信。

萧观音,一腔慈母情怀,当真是难为她了!

不过这个消息确实很及时,耶律浚的事情若是处理不好,很可能会引起宋辽之间的冲突。眼下的宋朝,可是经不起这样的折腾啊!

必须马上采取行动,说什么也不能让耶律乙辛奸计得逞。不只是为了萧观音,也是为了大宋朝,为了自己的如画江山……

第四九七章大海捞针

“李承啊,怕是我们有的忙了!”

林昭轻叹一声,大宋疆域虽不及汉唐,却也算是地域广袤,要在这样大的一片土地上找两个人当真不容易。耶律浚和耶律特里两兄妹,会跑到哪里去呢?两个古灵精怪的家伙,这不是没事找事吗?

唉!

他们会去哪里呢?偏远地方肯定不回去,他们来宋朝,最吸引他们的是什么?无疑就是大宋的繁荣,以及与军事边防有关的东西。他们秘密前来,边防军府肯定是不敢靠近的。那么肯定要见识一番大宋的繁荣,对风土人情,百姓生活,经济文化有所了解。

耶律浚是个有学识,有抱负的太子,他到了大宋朝,自然要了解这些。那么他去的肯定会是比较繁荣的地区,尤其是大城池。比如汴京、洛阳、应天府、大名府什么的,至于再往南方,相信辽国太子也没有那个胆识和心思。

最有可能的是哪里?林昭思来想去,无疑就是汴京和大名府了!

可是这两所城池本就巨大,人口众多,想要在其中找两个人的,无异于是在大海捞针,谈何容易啊!禀报朝廷,让大宋官方来进行?这样的话,还不知道会引起什么样的后果呢?万一有某些愤青不顾后果伤害了耶律浚,那该如何是好?再者,萧观音也不是这个意思。自己又该怎样解释消息来源呢?难道说自己和辽国皇后私下有来往?

萧观音,你这是给我出了个难题啊!

“公子。忙什么?”李承早已憋了一肚子的疑问了。

“找人!”

“找谁?”

“辽国太子耶律浚,还有公主耶律特里。他们在大宋。”

“什么?”李承似乎明白了什么,吞吞吐吐道:“他们怎么会在大宋?难道昨日萧皇后送东西来就是为此事?”

“具体不太清楚,但肯定是偷偷来的,目前在大宋。有人可能意欲对他们不利,你能想到,辽国太子死在大宋的后果。萧皇后是担心儿子,与我又有几分交情,所以才暗中派人请我帮忙的!”林昭在最短的时间内。给出了一个还算合理的解释。

原来是这样!

李承似乎又明白了许多事情。公子竟然和辽国皇后有这样深的交情,那么工整且有意境的对联原来是这样来的。还有那些题词,如此暗含深意,公子竟然能够领会,看来与萧皇后之间交情匪浅啊!

也许这就是天意吧,公子乃是天潢贵胄,注定的真龙天下。所以也就是皇后克星了。绥州那次与梁太后之间……还有当年与辽国萧皇后之间,肯定是有些什么的。李承虽然并不十分相信,却依旧震惊,公子当真是好厉害。

佩服,实在是佩服!

“咳咳!”林昭咳嗽两声,李承才从浮想联翩中回过味来。说道:“原来是这么回事,耶律浚不是病了,而是溜走了,什么养病之语完全是掩人耳目的。”

“不错!”

“还有耶律乙辛,他调动皮室军。不是为了操练,而是为了接应。必要的时候给大宋施加压力,间接支持他们的太子喽!”李承成长的很快,立即看到了问题所在。

林昭轻轻摇头:“表面上却是如此,不过耶律乙辛可能更想率军南下,为太子报仇,甚至已经在这样准备了。”

“什么?”李承猛然间明白过来,顿时大为惊讶,不解道:“耶律乙辛是辽主宠臣,十分忠心,应该不会做这种事情吧?”

“对老爹忠诚,就一定会对儿子忠诚吗?一朝天子一朝臣,耶律洪基贪玩人尽皆知,政事多由耶律乙辛帮忙处置,辛苦是辛苦,却也意味着权力在握。而今耶律浚长大了,年轻有为,风评不错,据说辽国有许多人称他有圣宗风范。”林昭说话的同时也在想,若是耶律浚不死,能像耶律隆绪那样出色?辽国还会就此灭亡吗?

“耶律洪基现在将越来越多的事情也权力交给了儿子,耶律乙辛必然就大权旁落,你说对这位日益壮大的太子爷是什么感受?能忠诚吗?”

李承越听越是震惊,疑惑道:“可是耶律乙辛有这个胆子吗?他毕竟是臣子啊!”

“有什么不敢的?反正耶律浚上台之后,他功高震主,肯定是要被搬开的。如果想有个好下场,急流勇退,还能够全身而退。可是权力这东西,一旦沾染上了,有几个能够轻易放手?

为了保留他的权力,就一定会铤而走险。对他而言,耶律浚的存在会是个障碍。在辽东的时候,我是见过耶律乙辛的,也听过他的一些事情。此人为人阴狠,做事情往往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也愿意冒险。所以,很有可能……”

李承心想,公子去过辽东,对这些契丹人有过接触,兴许知道一些特殊情况吧!也许耶律乙辛当真是这样一个奸诈之人,有可能做出什么过分的不臣之举。若非如此,萧皇后也不至于暗中联系公子,想必是辽国那边有什么蛛丝马迹吧!

无论如何,李承也不会想到,萧观音所发现的蛛丝马迹是因为自家公子的提醒。更不会想到,公子有这样的论断,完全是有未卜先知的事实依据。

“如果耶律浚死在了大宋,辽国人肯定会因此记恨大宋,成为兴兵理由,使得两国关系趋于紧张,战争一触即发。”林昭抬头看着天空,悠悠道:“到时候,耶律乙辛肯定会以此为借口,蹿腾耶律洪基出兵南下。他在幽州经营时间长了,而今有统领皮室军虎视眈眈,一旦开战,权力更胜往昔,这样的机会可是求之不得!”

“若是辽军南下,大宋必然会举国震荡的,兵戈之祸死伤在所难免。到时候河北路又要生灵涂炭了,公子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根基与影响就会毁于一旦。所以,必须要相伴阻止才是!”李承除了整体状况之外,首先考虑到的就是对于林昭的影响。

“黄河好不容易有点起色,这个时候最好不要受到打扰!”林昭也是发自肺腑,将来若自己有机会登上九五之尊,与辽国之战不可避免。但是眼下,虽说不怕辽国,却也当真不希望有战事。黄河折腾不起,大宋朝也折腾不起,没有幽云十六州的大宋,当真是让人恼火啊!

“那公子准备怎么做呢?”道理是明白了,可是具体事情到底盖如进行?李承想要知道公子的意图。

“悄悄找到他们,然后悄悄送回去!”

也许是因为与萧观音的特殊关系,某种程度上,也算是耶律浚也耶律特里的便宜父亲。既然如此,为两个孩子做点事情也就是应该的,一时间林昭的想法略微有些邪恶!

“先不说能否找到了,这个举动若是被外界知晓,公子是会有麻烦的。”李承有些担忧地看着林昭,他首先关心的便是自家公子。一旦事败,到时候知情不报的罪名是肯定坐实了。接下来便是私通辽国,这可不是闹着玩的,若是一直被人抓着不放,说成是叛国罪也一点都不稀奇,后果不言而喻。

“可不这么办又该如何呢?闹的人尽皆知?上报朝廷?那到时候我该如何解释消息来源呢?如果朝廷真的抓到那两个孩子,会不会以为奇货可居,做出什么不理智的举动呢?”这注定是一件棘手的事情,林昭心中的顾虑也不少。

“是啊,确实有些麻烦!”

林昭续道:“尤其是耶律浚,还有那个小公主,说白了,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