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王-第38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富国强兵,也要大权在握,官家可是样样都想要追求!”邵雍道:“韩琦有些碍事了,他自己眷恋名位。不肯主动离开。这次落下口实,官家岂能错过?”

“是啊!”张载笑道:“说起来,林东阳还真是厉害啊,这次在河北路又是煞星一颗啊!”

“林东阳可不简单,走到哪里。都会天翻地覆!”邵雍最清楚不过,林侍郎绝对是不简单!

张载道:“不过他治河倒是很有一手。听汴京的消息,他献的那个治河方案似乎确实可以成功。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便将决口堵上了,这可是前所未有的速度!”

“是啊,煞星不假,可是林东阳每次到过的地方,翻天覆地之后便会否极泰来,由此可见,他也是一颗福星啊!”两人对林昭了解都比较多,也都一致看好。年纪轻轻,总是大有作为的。

“对,福星啊,治河治水,造福两岸百姓啊!”

邵雍轻轻一笑,抬头看着天空,心中默默道:可不止造福黄河两岸,我可等着你造福天下呢!只是你与赵顼走这般近到底是所为何故?是有所图谋?还是……

邵雍大师很厉害,有时候能够预测到结果,可是过程……到底是太多变化了,有时候也有戏捉摸不透!

相对与邵雍等人的感慨,皇太后高滔滔则有种担忧。

朝堂上的事情她自然是听说了,她很惊讶,没想到儿子竟然对韩琦动手了!

韩琦可是英宗从龙之臣,她最清楚不过,若非韩琦一力坚持帮忙,丈夫想要登上储君之位怕是有些难度。所以对韩琦,她有几分感激之情,一直是宽厚恩赏,特别对待的。最要的是韩琦也一直忠心耿耿,始终不曾有二心。

可是偏生儿子就容不下他!

说韩琦在河北路犯了多大的错误,高滔滔轻轻摇摇头。包庇侄子,当真算不上事!犯错的终究只是他的侄子,到底有血脉亲情在,维护一下侄子也是人之常情,为此就问罪韩琦,并且如此逼迫,当真有些过分了。

儿子是怎么想,高滔滔最清楚不过。

权力!

一切都是权力在作祟!高滔滔比别人更了解儿子对权力的痴迷和欲望,这些年为了权力,对付宗室不说,而今连老臣也可以动手了。儿子为了权力,手腕相当强硬。就连自己这个做母亲的,还有他的亲弟弟赵颢都有猜疑。

实际上,高滔滔也是个权力欲望相当强的女人。在原本的历史上,神宗赵顼早死,他扶持太子即位为哲宗,以太皇太后的身份辅政多年。只此一点,便是最好的明证。

可是而今却很难参与!

早些年为了帮助丈夫争夺储君之位,她不得不表现的贤良淑德,要在人前展示出能够母仪天下的气度和德行来,故而很多欲望都被压制了。丈夫登基之后,她是皇后,本来是有机会染指一些权力的。

奈何丈夫在根基不稳的时候便撒手人寰了,她根本没有这个机会。等到儿子上台,她已然是太后之尊。

虽说大宋朝的太后们都有权力,可以参与政事。可一个很重要的前提是储君年幼,可儿子即位的时候已经成年了,哪怕是刚刚成年。何况上头还有一个太皇太后曹氏在,如果都参与政事,到底是谁说了算呢?

同时高滔滔可是害怕儿子兄弟失和!她素来疼爱次子赵颢,如果再参与政事,长子赵顼说不定以为是自己为次子谋划,那可就糟糕了。

长子心狠手辣,手段残酷她已经见识到了。她可不想见到手足相残的悲惨场景,母慈子孝,兄友弟恭这才是最好的局面。

正是因为这诸多因素,使得高滔滔只得压住心中的欲望,不参与政事。

不过参与并不代表不关心,朝堂上有任何的风吹草动,高滔滔都是有所耳闻的。这一次,韩琦的下场对他有很大触动,高滔滔也意识到了儿子的刚愎自用,同时觉得儿子的行为很不妥当,有些自毁长城的意味!

儿子浑然不觉,自己这个做母亲的是否该提醒他一下?可是该怎么说呢?即便是说了,他又能否听得进去呢?

高滔滔不由一声叹息,有个不听话的儿子做皇帝当真是恼火!

第五一二章时不我待

高滔滔担心儿子的皇位,狄青则忧虑公子的前程。

河北路的事情已经基本上告一段落,总体而言一切都比较顺利,预期的目的都达到了。可是狄青并未因此而感到丝毫的兴奋,反而是有种深深的忧虑。

“狄公所虑者何也?”林昭发觉异常,立即询问。

“这次来河北路,成功干掉了韩琦,使得赵顼和从龙老臣们之间有了隔阂,也与文彦博有了联系,公子更是名利双收!”狄青说完之后,迟疑片刻,问道:“对于这样的结果,公子满意吗?”

“单以这件事的结果而论,很满意了!”这次还算比较顺利,虽说中间有波折,但好在都巧妙解决了。

“看似一场不小的胜利,可是对我们整个的计划有多大的帮助呢?”狄青的一句反问,顿时让人愕然无语了。

林昭迟疑了许久,轻声问道:“狄公之意,可是我们的行动太过缓慢了?”

“不错!”狄青道:“这段时间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虽说欲速则不达,操之过急可能会适得其反。可是按部就班的话,何时才是个头?何时才能成功呢?夜长梦多啊!再者,有些时间,我们根本耗不起的!”

一时间,林昭有些默然了!这话说的一点不错,时不我待啊!

“首先一个便是太后的身体,说句大不敬的话,她老人家的身体还能支持几年?”狄青所言的太后自然指的是曹氏,如今依然是花甲之年了。在古代已然是高寿了。

“公子想要问鼎九五之位,必须要证明身份。才有资格。而这个资格,只能由太后来证明,所以至少要在太后有生之年挑明身份……”狄青续道:“挑明了身份,又没有了太后的庇护,公子至少要有足够的自保手段。如果想要与赵顼分庭抗礼,或者直接将他拉下来,就需要更强的实力啊!

可按照目前的速度,我们什么时候才能达到呢?说实在点。我们实际上是在和时间赛跑,是和太后的寿命赛跑!”

林昭沉默了!公然揣度嫡母寿命这种事,似乎有些不孝,却也是实事求是。记得历史上,赵顼三十多岁便英年早逝了,而曹氏则是在他之前去世的。具体的时间忘记了,但估计也不会很长。也就最近这几年的事情。

几年而已!

这个时间,当真有些太短了,按部就班根本来不及!难怪狄青着急,事实上确实如此啊!除非时间能更多一些,抑或者是加快速度!

“母后的身体状况暂时还好,我会让敏言密切关注。尽量保养的!”

狄青点头道:“柴夫人医术精湛,亲自为太后调养身体自然是好,多少确实能够延年益寿。只是生老病死乃是天理,太后到底年纪大了,始终会有那么一天的。所以还是需要早作准备啊!”

“嗯!”林昭轻轻点头,并不否认。靠延长曹氏的寿命来为自己争取时间。终究不是根本的办法,另想办法加快速度才是王道。

“拉拢文彦博等诸位大臣之事,确实不可操之过急,这个没办法!”林昭悠悠道:“至于军中,西北不太平,明年最迟不过后年,怕再次会有战事爆发,这个机会一定不能错过。”

对吐蕃之战,狄青不知道公子为何如此笃定。不过公子有信心,等等也无妨,反正自己要强调的重点不在这里。

“其他方面,狄青有个见解?”

狄青沉声道:“老夫有几个粗浅的想法,其一,混水摸鱼。只有将这潭水搅浑了,公子才能安然在其中,把握机会,获取利益!其二,敌弱我强!让赵顼逐渐受到削弱,而我们不断加强实力。”

“拆他的墙来修我的房,一早便是这样认为的,如何行事更好呢?”林昭问道:“还有,狄公打算如何来搅浑这潭水!”

“王安石!”

“他?”

狄青点头道:“确实,此番博州与大名府的事情,朝中已然有几分混乱的感觉。自从新法实行以来,朝中党争之势渐起,而今已然越发的严重了。倒是可以想办法,让朝堂更乱一些,最好是一发不可收拾,赵顼的实力和威望必定大受打击,哪里还有时间顾及公子?只是如此一来,大宋势必要有一些损失,不过都不打紧,便于公子抓稳权力,重新整治!”

“狄公打算以王安石为突破口?”

“他这里确实很脆弱,也很关键!”狄青分析道:“此番河北路之事,赵顼打击了他爹的从龙之臣,自从赵世琚和赵宗咏开始,他对宗室的打压便十分厉害,如今这两部分的力量都与他离心离德了。

余下的便是朝中大臣了,可是因为变法,又被他弄成了新旧两党。而赵顼左右逢源的本事不怎么好,一味的支持王安石,旧党之人早就心寒不满了。如今王安石是新党的领军人物,也是赵顼最强有力的臂助。如果这个时候王安石下台了,赵顼会是什么处境?会不会成为一个孤家寡人呢?”

“狄青是说让王安石罢相?”林昭记得,历史上王安石曾经两度罢相,算算时间也差不多了。

“是这个意思!”狄青道:“我仔细分析过了,王安石若是罢相,对赵顼而言无疑是失去了左膀右臂,绝对是一个重大的打击。重点是容易实现,朝中大臣对王安石不满者众多,且都不是一日两日了。只要有个契机,制造出一种形势,便会墙倒众人推,我们可以省力不少。”

“可赵顼未必会同意,他一定会护着王安石的!”林昭了解,眼下赵顼对王安石的宠信程度绝非一般。

“护着又如何?”狄青冷笑道:“还就是要让他护着,百官要推到宰相,皇帝却在背后支撑,彼此也是个内斗和消耗啊!”

“王安石倒了,那旧党占据朝堂,他们会不会倒向赵顼呢?这些人对赵顼也同样忠诚,只是与王安石等人不和而已!”

狄青笑道:“公子以为,王安石罢相之后,就彻底是旧党的天下了?赵顼会完全放弃新党吗?失去了王安石,新党不代表就完全垮了,只需要再有一个领军者就是了。”

“这个领军者非他莫属,此人若是上台,朝堂上必然会更加混乱,到时候非得成一锅粥才是!”林昭已经完全领会了狄青的意思,一下子就想到了一个人选,并且联想到了相应的后果和影响。

“公子说的可是那位?”

两人对望一眼,心照不宣,却不谋而合!

“如此甚好,此人心机颇深,绝非善与之辈,必然会让这潭水越来越混的。”狄青道:“只是这一件事,便足以让朝堂混乱,我们才好浑水摸鱼。王安石下台,对赵顼的威望和实力都会是一个很大打击。

尤其是新党,只要打压的巧妙合适,赵顼身边就没有可用的亲信力量了,将会朝着孤家寡人更迈进一步!只是想要让王安石下台,还得费一番心计才是!”

罢相乃是大事,在任何朝代都不可能随意而为之!如果想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要有完全足够的理由,否则根本堵不住悠悠之口。林昭低头沉思,原本的历史上,王安石是如何丢掉的相位的?

好像是……林昭依稀想起,从绥州回汴京进城的时候,遇到了一个门官,听说他还有一段比较特别的出身和故事……

嘿嘿!这事不难办,只怕是要委屈王相公了。说起王安石,林昭多少还是有几分歉意的。怎么说呢?此人并不坏,他的有些变法主张才是有道理的,只是为人太过执拗,不懂得变通,着实可惜的。

对林昭而言,他在大宋朝的发展轨迹是从王安石那开始的。最初多少还是有相助和提携的,虽说林昭后来做了许多事情来报答他们王家,王雱还多次恩将仇报来陷害林昭。可终究有这么一份特别的渊源在,心里多少还是有些别样滋味。

只是想要争夺皇位,绝对容不得这些许思绪。这一次,只能和王相公说抱歉了!至于恢复汉唐旧境的大业,还是让我来完成吧!

“狄公放下,此事我有办法!”

“如此最好不过!”狄青笑道:“我会做好其他准备,一起动手,将王安石从相位上下来,让朝堂上再热闹点。”

“左右,河北路的事情已经快结束了,接下来肯定是要回汴京的。敏言和文芯都有了身孕,我也好陪着他们!”

狄青笑道:“也好,想必这次会有小公子出生的,先皇在天之灵也可以安息了!”

“我从未见过父皇,连一点尽孝的机会都没有,当真是遗憾!”林昭轻轻摇头,提及此事,难免让人伤感。

“只要公子夺回本属于你的皇位,先帝便可以瞑目了!”狄青的语气很沉重。

林昭重重点头,甚是笃定。

狄青那厢续道:“公子,罢黜王安石也只能起到搅混水的目的,可是水还是不够混,能够拖延的时间还是很短啊!”

“那狄公的意思是?”

“如果又有一位皇帝英年早逝呢?”

第五一三章暖冬始旱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