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王-第4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青宜结鬼章心中有数也就没有轻举妄动,而是默默地等待着!

河州使者面见之后,他才前往王宫觐见赞普董毡。

王宫大殿之中,赞普董毡赫然上座,多吉大师、阿里骨与蔺逋比两位王子已经先一步到了,余下的一个座位专门是留给他青宜结鬼章的。

河湟吐蕃眼下最重要的五个人全都到了,当然了,还有一位高高在上。深谋远虑的乔夫人,她老人家永远是身居幕后的。

“今天叫你们来,所为何事,想必你们都有所耳闻!”董毡看着青宜结鬼章,轻声道:“鬼章匆匆赶回来,可是为此?”

“正是!”

众人全都了然,宋朝与河州之间开战。别人或许还不知道,但作为吐蕃上层核心,自然知晓。

董毡没有丝毫的慌乱,从头到尾都显得很平和。轻声道:“鬼章,你从东边回来的,应该最了解状况,那边而今怎生情况?”

“我走的时候,宋军大将王韶已经率军进入河州,并且有了小规模的交战,想必而今已经开始接战了!”青宜结鬼章如实禀报。

有一点需要强调,河州与河湟虽然相邻,但路程不近,有千里之遥。加之道路难行,加上各种耽误,来往一趟一两个月不足为奇。

“也就是说,而今已经开始激战了?”阿里骨神情凝重,显然是意识到了此事的严重性。

“是!”青宜结鬼章道:“不过宋朝也需要调兵遣将,所以战事的规模应该的还不是很大,只是未来如何发展却不好说。”

“不知道木征能撑多久?”

“时间不好说,不过最后他一定撑不住是肯定的。”青宜结鬼章的给出了一个论断。

董毡咳嗽一声,说道:“木征很有自知之明,所以派人来向我们求援,今日找你们来,就是想要询问一下你们的意见。”

“瞎毡与木征都是我们的大仇人,以往对我们没有半分畏惧和尊敬,如今遭难了,倒想求援了。依我之见,何必管他们死活!”蔺逋比表现的很冷酷,是不愿意救援的。

听到这句话,在场之人心里顿时各有想法。

青宜结鬼章轻轻摇头,赞普亲生的王子为何是会这样呢?目光短浅不说,说话似乎根本不过脑子。至少遇到这种大事的时候需要谨言慎行,主动表现那是建立在足够的智慧和才能基础上的,他不是那块材料,只能适得其反。

只是不管怎么说,他都是赞普的亲生儿子,很可能会是将来的赞普。青宜结鬼章很担忧吐蕃的未来,同时也感觉到微微有些尴尬。毕竟自己是个臣子,若是处处与之意见相左,将来的处境怕是不妙!

阿里骨则是心中一乐,都说遇到猪一样的队友很坑爹,那么遇到猪一样的对手就是最大的幸运了。蔺逋比就是这样状况,无论是见识还是才能都表现平平,还时不时搞出这样降低智商和威望的举动来。阿里骨觉得,他们之间的比试,结果已经注定了,即便自己不是董毡亲生的,也未尝没有机会。

多吉大师作为董毡的首席谋士,不由暗自摇头,恨铁不成钢,这可能是赞普这辈子最大的遗憾吧!

目光落到赞普身上的时候,董毡却出奇的冷静,转而问道:“你们呢?”

阿里骨当即道:“我以为,河州虽与我们是仇敌,木征父子过去对赞普多有不敬。但是毕竟系出同源,都是吐蕃人,都是先王的后嗣。最重要的是,我们有共同的敌人——宋朝人!”

“宋朝人打的是河州,与我们何干?前几年那个叫林昭的宋人还来过青唐城,建立通商友好……”

董毡这次是彻底无奈了,儿子的两句话深深出卖了他,显得那样的无知,那样的不成熟。即便自己有心培养,可是他……过去,他在意的是蔺逋比何时能成长起来,现在,他在想儿子有没有成长的可能?

“河州乃是河湟门户,宋朝人如果占领了河州,大军必定直指河湟,那时候我们可就一点缓冲都没有了。”阿里骨道:“宋人狼子野心,如果占领了河州,绝对是眼热我们富饶河湟的……”

“汉家人有句话叫唇亡齿寒,我们河湟与河州在地形上就像是嘴唇和牙齿一样亲密,没了嘴唇,牙齿会很冷的。”多吉大师发言了,对他而言,维护哪位王子与自己无关,身为赞普的谋士,只需要对吐蕃出谋献策即可!

“可嘴唇怎么能与牙齿相比呢?嘴唇轻薄,牙齿坚硬锋利,两者不可同日而语!”蔺逋比已然很顽固,也不知道为什么,他对木征父子很有成见。认为以河湟吐蕃自己的实力,可以独自抵御宋朝。

多吉大师对此只能只是无奈一笑,继续道:“牙齿虽然锋利,可如何比得过有力的拳头呢?嘴唇虽然轻薄,可是没了他,人有如何吞咽进食呢?两者都不可少。河州要是没了,我们河湟可就真的危险了。”

“是啊,如果河州为宋人占据,我们失去了屏障,门户大开,到时候可就任人宰割了。”阿里骨见多吉大师支持自己,抑或是不谋而合吧,立即出声附和。

“阿里骨,你以为该当如何?”董毡依旧是那样不动声色,坐在王座之上,轻声询问。

“立即出兵,相助木征,共同抵御宋军!”阿里骨说完之后,嘴角带着一丝得意。

“可如此一来,不正好给了宋人借口吗?”蔺逋比反对道:“或许他们本来没有进攻河湟之心,我们以出兵,他们正好借口顺势攻入河湟!”

蔺逋比的这句话也并非没有道理,只是太过肤浅,没有什么大局观念。符合诸多时期主和派的一贯作风,最终的下场通常不怎么好。

董毡沉默片刻,这才转身看着青宜结鬼章,殿中诸人,他尚未有见解。

“鬼章啊,你是东部统帅,最了解前线的情况,你以为该当如何?”董毡轻声询问。

青宜结鬼章这才道:“鬼章以为两位王子所言都有些道理,不过……我以为,河州是必须要救的,唇亡齿寒是必然的,我们现在坐实河州被宋人占领,将来的处境会很糟糕。即便是宋人不进攻河湟,我们也会寝食难安的。

与其将来为难,倒不如防患于未然。不过臣并不建议立即出兵救援,河州并非坚持不了片刻,我们不妨略微等待,观察一下宋人的决心,以及战事的发展状况。如果木征真的顶不住了,我们再出兵相救也不迟!”

第五五一章熙河开边

青宜结鬼章说道:“就河湟与河州之间这样唇亡齿寒的关系而言,只要河州遭到攻击,我们就得出手相助,不管河州方面是否求援,这实际上我们未雨绸缪的自保。

而今正好木征主动求援,说明他很理智,很清楚现实,这样有利于彼此之间的合作,自然最好不过。”

多吉大师问道:“鬼章将军,你说要出兵相助,却又不主张立即出兵是为何?”

同样有这个疑问的是阿里骨,青宜结鬼章这是什么态度?想不得罪他与蔺逋比,可而今明显是两个都得罪的节奏啊!不过有一点他是承认了,青宜结鬼章的军事才能,在他之上。或许他当真有更为独到的见解吧!阿里骨有些后悔,觉得自己有些冒失了,也许该更加仔细的深思熟虑一番才是。

青宜结鬼章道:“我想,目前事态主要发生在河州,那么木征首先出面迎敌是他的责任。如果河州受到更多的威胁,那么他们会自然而然地靠向青唐城;再者,在这个过程里消耗一下木征的力量,如果成功赶走宋朝人,我们便可以顺理成章控制河湟。”

很明显,这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意图。只是青宜结鬼章也说道:“不过这个程度必须要控制好,不能让木征彻底完蛋,否则接下来对宋军的作战会很不利的。同时也可以趁此机会,了解一下宋军的实力,以及作战方式。如果早早卷入战争,一开始就和宋朝彻底站在对立面,不大好,还是徐徐图之的好。”

董毡满意地点点头,看看这番见解,不愧是河湟吐蕃第一青年将军。不,准确说是第一将军。青宜结鬼章,果然没有让人失望。考虑问题很周全。

一个大将,不仅仅要作战勇猛,更需要谋略,汉人称作运筹帷幄。一个只懂得拼杀的将军,只能是一个将军,如果懂得谋略用计,就会是一个统帅。一个能打胜仗的统帅。

青宜结鬼章就有这样的素质,董毡十分无奈,两个儿子要是有这样的见识和能耐就好了。蔺逋比就不说了,差的太远,即便是阿里骨,考虑问题也颇为不如。

唉!

董毡忍不住心中暗叹一声。当真是命啊!生子当如鬼章啊,可惜,可惜!

不过有这么个人才总归是好的,有这么一个人来辅佐儿子多少能安心一些吧!只是他们之间能相处的很融洽,君臣之间能相得益彰吗?

顾及不到那么多了,董毡暗自摇头,目前没有精力去谋划若干年以后的事情。船到桥头自然直,将来的事情将来再说吧,当务之急是对付宋军。

“鬼章说的有道理,先让木征抵挡一阵子吧!”那么比较功利的考虑,董毡不会反对,对于一个君王而言,就是这样玩权术的。

如果能趁此机会将河州掌握在手中,自己的实力。以及在整个吐蕃的影响力都会大大提高。同时也能彻底解决这种纠缠了,三代人的恩怨。当然了,木征终究是自己的亲侄子,不会亏待他的。

“不过,鬼章你要做好准备,整顿大军,随时准备出征救援河州!”董毡这样一句话。等于是确定了青宜结鬼章的统帅之位。

“是!”

多吉大师道:“还有,对宋军的主帅,还有主要将领也多些了解,相信作战的时候会很有用处的。”

青宜结鬼章道:“是。已经有一些了解了,主帅是王韶,副帅就是几年前出使青唐城的那个林昭。”

“是他?”阿里骨顿时一惊,仔细说起来,他与林昭之间可是有恩怨的。当初林昭出使青唐城,本来与他保持着良好关系,并且还有一定的利益同盟。不想最后却破裂了,阿里骨还透露消息给梁乙埋,使西夏人在途中伏击林昭。

就这么一件事,算是彻底结下梁子了。如果真的前线交战遇到了,林昭肯定是不会放过自己的,而自己是他的对手吗?想起那个英武不凡的宋朝年轻人,即便是暗中自问,阿里骨都没有多少底气!

青宜结鬼章道:“王韶在宋朝在西北的名将,颇有能耐;林昭则是一个新秀,不过从数年前与他的接触来看,此人不简单,智谋和才能都非常不错。最重要的是,他对我们吐蕃非常了解,这一点才是最麻烦的,肯定不好对付。

去年他可是俘虏了梁乙埋,并且在无定河让西夏人大败而归,故而这个人尤其要小心。同时还有景思立、刘昌祚、听说还有宋朝西军名将种家与折家的将领参战,对手的实力当真不弱,这一仗怕是不容易啊!”

青宜结鬼章是由衷感慨,肩上的压力着实不小!

说到这里,董毡的脸上也浮现出了一丝淡淡的忧色!

他们有很多想法,可都显得有那么一丝理想化,似乎一直相信吐蕃一定能够战胜宋军。可是一听宋军如此强大的阵容,心中不由自主地也在犯嘀咕,此战险恶,吐蕃一定能够获胜吗?

这个问题,林昭也有思考,不过他笃定一个信念,此战必须获胜!

这一仗太重要了,不仅关系到宋朝未来的国运和国策,更关系到自己的命运。

胜,则是名震天下的大英雄,威望与影响力必定大增,唯有如此,才有与赵顼一较高下的资本。

当然了,最重要的是兵权!

所以尚未到西北的时候,林昭就努力发挥副帅的作用,适当点将。

景思立和刘昌祚自不必说,有交情,有恩义,是可以大力发展的,而今他们已经被王韶调过去了。不要紧,去了之后在慢慢谋划嘛!

在此基础上,林昭也特意给种谔去书信,将种师道调去前线。同时还从府州将折克行的儿子折可大,堂弟折克柔调到前线。

此番大战,没有自己的班底怎么能行呢?至于王韶,到了之后再说吧!此人与赵顼的关系太过亲密,没有完全的把握绝对不敢与之接触,看来只能找机会将他从西北弄走了。

不过一切都言之过早,如今也只能是布局谋篇,具体状况只能等到了前线之后再看情况了。

随机应变,相机而行,八字灵活方案!

七月下,等林昭赶到熙州的时候,王韶已经对河州动兵。

轰轰烈烈的熙河开边正是拉开序幕!

第五五二章伺机而动

七月末,林昭赶到了熙州,正好是秋风初到的季节!

直到此时,林昭才发现,熙州集结的宋军并不多,只有不过两三万人。不过对付河州吐蕃已经是绰绰有余了,只是若进一步的朝河湟进发,怕是兵力略有不足。

初到熙州,林昭自然要去拜见主帅王韶了。

对林昭的到来,王韶自然是格外欣喜,这是他特意点名让皇帝要的人。此战进军河州,可是麾下的将领对河州了解并不多,毕竟很长一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