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王-第4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且自己的运道一直不错,想必这一次也不例外!

八月十五夜,经过好几天的迂回之后,林昭带着一支三千人的骑兵绕到了踏白城附近的山林之中。大部分的主力被景思立和刘昌祚带出去了,余下的一部分则要跟着王韶镇守熙州,能够挤出三千人已经是难能可贵了,尤其是还是清一水的骑兵,更是殊为难得。

就攻陷踏白城,以及接下来的守卫而言,骑兵的作用很有限,某种程度上或许还不如步兵。只是采用的是突袭的方式,那么速递和机动性要求就很高了,唯有骑兵才能做到。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支骑兵队伍的战马全都来自于吐蕃。骑着吐蕃人喂养的马匹,去打吐蕃人,这种感觉似乎有些怪怪的。

连日赶路,士兵们都有些疲惫,所以即便是靠近踏白城,林昭也没有立即发动进攻,悄然驻扎休整。

首先一个,这是一个极为特殊的日子——中秋节!

团圆的日子,将士们怎么能不想家呢?尤其是这些游子作战在外,情绪上多少会有些许波动吧!林昭本人也是如此,故而很体谅下面的将士!

再者,此战十分重要,将士们需要恢复体力,以最饱满的热情和精神状态,最充沛的体力发起进攻,才能一击必中。

不止如此,还要选择一个最恰当的时间点发起进攻。

踏白城如此关键,木征肯定安排了人手严密守卫!不过连续多日之后,疲惫是很有可能的,尤其是一直没动静之后,警戒心会略微下降。不过天黑之后防备夜袭是肯定的,熬了一夜之后呢?

拂晓之前是天色最黑的时候,却也是守卫最疲惫放松的时候,这个时候发起进攻,会不会有出其不意的效果呢?

林昭就是这样想得,打吐蕃人一个措手不及!

他和将士们坐在树林里。默默地休息,抑或是啃着干粮喝着水。至于生火是绝对不能的。战马也是口衔枚,不至于轻易发起声响。

李承带人悄悄地将林昭围在核心,排除一切危险。他们在林昭的运作下成功进入军中,成为林昭的亲兵,不动声色地加强的近身护卫!即便是在战场上,也会拼尽全力,尽可能的保护公子安全。

不止近卫,明月宗的好多手下都暗中加入了西军。通过不同的方式朝熙州集合,就是为了给林昭提供支持。只是目前还用不上,或许说没有机会使用,林昭更不愿轻易在王韶面前暴露实力。

一夜的时间,过去的很快!

拂晓之前,天本来就黑,很巧合的是一晚上都高悬天空的月亮也被厚厚的云层遮挡了!河州大地。顿时陷入一片沉寂的漆黑之中他。

当真是天赐良机啊!

林昭哪里肯放弃这样的好机会?当即起身,命令三千骑兵立即出发,对踏白城发起进攻!

正如林昭所料,踏白城这里有一千河州守军!

木征手中的兵力差不多也堪堪万人,如果和宋军硬拼,虽说他自信吐蕃勇士可以以一敌三。却也不敢冒险。

即便是侥幸获胜,也会拼光他所有的资本!更大的可能是惨败而归,毕竟宋朝西军也不是吃素了,前不久西夏人的惨败便是鲜活的例子,所以他不敢冒险。也更加不敢分兵就把手各地了。唯有将兵力全部集中起来,才有可以与宋军一战的可能。不得不说。木征在游击战方面还是有些天分的。

不过有些地方是不能放弃的,比如踏白城,这里对他格外重要!故而特意派了一千士兵,以及自己的弟弟木达驻守此地。

不过他最重要的目的是让弟弟在此等候河湟援军,防御似乎还不是关键。虽说也考虑过宋朝可能会偷袭,但木征又觉得,宋朝人用的是地毯式进攻方式,应该会从东到西逐步推进,目前也确实是这样做的。

踏白城在河州比较靠西的位置,暂时似乎不会受到威胁!他却没想到,林昭花了整整六七天的时间,迂回千里,绕过了他的探查,来到了踏白城之侧。

故而兵力不是很多,一千人守卫一个周长八百米的小城堡,实际上也不算少。只是守卫的森严程度实在不敢恭维,至少木达并未将此放在心上。

总而言之,整个防御显得很松懈!

尤其是天亮的时候,值守了一夜的士兵都有些疲惫,上下眼皮正在打架,故而根本没有注意到有人悄无声息地靠近了城池。

在防备比较松懈的地段,甚至已经有飞爪挂在城头,李承带着几个高手悄悄攀了上去。早在汴京的时候,林昭便设计了许多的特殊工具,来提高明月宗护卫们的战斗力。这些东西运用到军事中更能发挥意想不到的作用。

今日,便要以此来攻破踏白城。看着李承几个人悄无声息地攀上城头,林昭心中一动,如果自己能彻底掌握西军,是否要趁此机会打造一支属于自己的特种部队呢?很多时候都是可以派上用场的,将来或许会有大用!

心里还在想着,李承那边已经上了城头!

几个正在打瞌睡的吐蕃士兵只觉得喉间一凉,随即便没了声息,唯有鲜血从喉管喷涌而出!

南北的城墙才不过一百五十米,故而很快就摸到了城门口。李承几个人不再犹豫,立即发起进攻,迅速打开了城门!

早已等候在城外的林昭哪里还有半分犹豫,立即指挥大军冲进了踏白城!

大地在颤抖,河州之战的形势也在发生着重大变化……

木达是在睡梦中被吵醒的,听到隆隆的马蹄声,他的第一反应是在想,是不是河湟吐蕃援军到了?

只是这个时间,未免也太……

当喊杀声传来的时候,木达的睡意完全醒了,是有人偷袭!

怎么会这样?是河湟吐蕃吗?青宜结鬼章也忒不仗义了……

不过很快,他发现来的是宋朝人!

宋军怎么会出现在这里,他们不是还在东部吗?木达眼睛瞪得大大的,一脸的难以置信,震惊之情溢于言表!

可事实就在眼前,木达也不算愚蠢,他很清楚宋朝人占领了踏白城之后会是什么后果?

这样的话,宋军相当于是从东西两侧封锁了河州,形成了关门打狗之势!

那么河州吐蕃会这样全部……

木达顿时满身冷汗,他立即跳出去想要组织抵抗。

可是他终究只是一千兵力,对方有三千!

他们所倚仗的是这所比较坚固的城池,可是而今这种优势已经不存在了。尤其是大部分的吐蕃士兵还在睡觉,如何能及时组织起有效的抵抗?

如果木达反应快点,立即率军从某一处突围还来得及!

很可惜,他的迟疑造就了他们全军覆没!

林昭立即下令封锁了三座城门,然后才带兵进入城内!

踏白城内部的面积并不大,从修建之初就确定,这里主要功能不是住人,而是驻军!所以更像是一座比较大的兵营,宋军将士一进来,就立即控制了大部分的帐篷和房屋!

当然了,遇到反抗肯定是格杀勿论!

待到天明的时候,余下的六七百人已经被全部俘虏了,包括木征的弟弟木达在内。

没有人逃出去,没有走漏消息,这才是最大的收获!

接下来只需要巧妙地透露消息,宋军正在攻打踏白城,木征会是什么反应?

当他赶到踏白城的时候,发现城池已经失守,又会是什么反应?

一切都在预料中!

当一切妥当之后,林昭也立即派人给景思立、刘昌祚传递消息,并且禀报给熙州的王韶。林昭这才有功夫观察踏白城,不得不说,木征还是很有眼光了。

夯土筑的城墙还算结实,别看就是这个方圆不到两里的小土城,发挥的作用和存在的意义可非同一般!

若非木达疏忽大意,宋军哪里有那么容易轻松破城?

不过既然这座小城握在自己手中,那么一切都不一样了!

唉!木征啊,怕是你要失望了,踏白城因我而建,自然也要为我所用喽!

在原本的历史上,大宋的历史不经意的拐弯,不过今天既然我来了……方向或许还是会有些许偏差,但一定是更好的方面……

第五五七章穷寇莫追

踏白城遭到宋军突袭!

木征听到消息的时候,只觉得是晴天霹雳。

踏白城有多重要他太清楚了,而今宋军扼守这里,等于是将河州的东西两端都堵上了。同时还阻挡了河湟援军的到来,自己当真要陷入孤身作战的状态?

哼!

一种很不好的预感袭上心头,情况越发的糟糕了。

木征连声冷笑,叔叔的如意算盘似乎也要落空了,还想着利用机会重新掌控河湟。似乎从一开始就忽视了宋朝人,这件事能否成功,不是他们自己说了算的!

董毡没有考虑这个变数吗?不知道消息传过去,他们会是什么反应?

木征没有责怪弟弟的无能和大意,就连他自己都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认为宋军不会绕道攻打踏白城,有如何能责怪木达疏忽大意呢?

宋朝人是以有心算无心,既然能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千里移动,发起突袭,拿下城池又有什么好奇怪的呢?

关键是现在该怎么办?

出兵救援?

似乎必须要这样做,尽管木征知道,此去可能会非常危险,可还是要硬着头皮,知难而上。也许这就是宋朝人的目的,不过自己始终避而不战不是个办法。

与宋军一战,无论胜败必定损失惨重,更大的可能是大败而归。可是有什么办法呢?如果现在不放手一搏,以后可能就完全没有机会了。

眼下宋朝人刚刚占领踏白城。立足不稳,完全可以趁着这个机会发起反击。至少是有机会可以得手的。如果等到宋军站稳脚跟,做好准备,那一切可就完了。最要命的是,关门打狗的架势已经形成了。

如果自己这边迟迟没有行动头,等景思立和刘昌祚继续西进,与踏白城的宋军东西相顾,两边夹击,后果不堪设想。

与其到时候被人包饺子。拼死拼活的突围,还不如现在奋力一搏,反正代价是相同的。相比于必死无疑,而今还多了那么一丝生机,这样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

木征一咬牙,打定主意,便立即率军驰援踏白城。

而林昭早已经做好准备。将踏白城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守卫森严。至于俘虏,关押了少部分,斩杀了大部分。

虽说杀降不祥,可有时候也没办法,毕竟踏白城只是这么大。三千士兵守卫已经有些拥挤了。还有三千匹战马,要是再容纳七八百俘虏更是不像话。而且此战艰险,自己带着将士们在前面打仗,后面却又数百的吐蕃人,万一要是有个动乱什么的。情况会非常糟糕。

与其如此,还不如提前将这个风险排除。在战场上。对敌人慈悲就是对自己狠辣,所以这点决心林昭还是有的。

尤其是针对强悍的异族,更不需要心慈手软。想想那些遭到抢掠的商队,以及无辜死亡的大宋村民,也便没什么顾虑了。

战争就是这样残酷!

三千人守卫一里多的城池,压力当真不大!

而且木征将踏白城修建的十分牢固,一般情况下很难攻克,而且他似乎还想要将此作为一个军事基地,其中储存的粮草也不少,坚守完全不是问题。

所以,当木征来到踏白城下只看了一眼就绝望了。

当初修建城池的时候,是想要将踏白城作为自己的一个军事堡垒来用,故而修建的格外坚固。还特意储存了粮草,甚至还有些许武器装备。而今全都为他人作嫁衣裳,正好便宜了宋军。

踏白城的规模不大,如果河州吐蕃能制作出一些攻城机械,想要攻陷似乎也是可以的。偏巧,河州吐蕃处于草原地带,习惯了野战,并无多少攻城经验。尤其他们地位尴尬,一直处于守势,根本没有进攻哪一位“邻居”城池的胆量和实力,故而也并未常备攻城器械。

所以,看着踏白城的时候,颇有几分束手无策的感觉。现做攻城器械?河州吐蕃有没有这个技术先不说,这是需要时间的。踏白城凭着三千兵力,以及充足的粮草足以坚持许久。

已经不是为他人作嫁了,简直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坑自己,活受罪!木征心里烦乱,当真不是滋味!

就这么放弃踏白城?他可有些心有不甘!

可是攻打,他做了尝试,根本没有多少效果,该如何是好?漫长的等待?围攻?抑或再次请求河湟的援军?

关键是木征根本等不下去,因为景思立和刘昌祚的大军紧随其后,已经到了!

这一遭想跑是不行了,交战是不可避免的。

这才是宋朝人的目的,木征意识到的时候已经晚了,想要全身而退已经没有可能,只能硬着头皮与宋军短兵接战。

虽说野战方面,吐蕃骑兵占有优势,但是宋军在兵力上有优势。又是东西两侧联合夹击,情况自然就不同了。

别忘了,林将军麾下可是三千精锐骑兵。

当木征与景思立酣战之时,林昭率军从踏白城冲出去,直接攻击木征侧翼!

首尾不能相顾,正面和两翼都遭到攻击,情况有些糟糕。

其实宋军此战动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