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王-第4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事情需要操心,可以说是千头万绪!

新纳入许多的州县,需要兵力驻守不说,还需要官员前来治理。赵昭立即给长安秦王府下令,从西北各地抽调能干地方官前来主持政务。

归化各地百姓,恢复秩序,十分重要。此事必须要快,否则消息一旦传到汴京,赵顼就有借口插手了。西北是自家花园,栽什么花,种什么草,只能由自己说了算。

幸运的是伍黑归附的带动作用,再加上西夏撤离,宋军接管西北。横山诸羌都很识时务,及时投效大宋,对秦王的诏命言听计从。有了他们的配合,稳定各地秩序就快了许多。

几天时间里,赵昭忙的焦头烂额,总算是大概安排妥当了。直到此时,他才有功夫回过神来,统计此番战事的伤亡情况,以及询问东路军的战况。

“李承,让折克行与种谔立即报告东路军战况!”赵昭略微沉吟,吩咐道:“还有,把王中正和刘仁轨给我绑了,现在是秋后算账的时候了!”(距离远,赵昭尚不知王中正与刘仁轨死讯,以及东路军战况)

很快消息报上来,王中正与刘仁轨已经被西夏人斩杀,连同带来的将士,全军覆没在鹅指谷。

赵昭冷笑,如此可恶的草包,死在西夏人手中算是便宜他们了。不过也好,省得自己动手,和赵顼直接起冲突。说起来,似乎还要感谢西夏人,帮自己解决了一个麻烦!

可惜听到下一条消息后,赵昭就再也笑不出来了。

种咏所部被困神堆驿,几番突围未果,最终全军覆没,种咏老将军——战死沙场!

看到这里,赵昭缓缓闭上眼睛,心里莫名的颤动。

老将军的音容笑貌浮现在脑海中,时至今日,赵昭依旧记得,当初被李复圭冤枉,第一次在狱中见到种咏时的情景。

一位坚韧勇武的老将军,忠勇可嘉,乐观开朗,逃过李复圭的构陷,终究没有逃过军人马革裹尸的宿命。

而种咏之所以战死神堆驿,就是为了营救该死的王中正。哪怕这个草包已经死了,赵昭依旧恨的咬牙切齿。

本来还想着,既然死了,就给他留最后的体面,也算是照顾赵顼的面子。但此时此刻,赵昭决定,一定要将其丑恶行径公之于众,否则会对不起种咏老将军在天之灵。哪怕拼着与赵顼正面冲突,也必须要这么做,否则会于心难安的!

因为他知道,种咏之所以这么做,除了救援大宋袍泽。也是为了替自己分忧,避免给赵昭落下口实,结果因此搭上了性命。赵昭心里既是感动,又有几分内疚。

不只是种咏,陪他一起长眠地下的还有四万西军将士。

东路军作为诱饵,吸引了梁乙埋十多万大军的围攻与追击,付出的代价极为惨重。种谔带出去的兵马几乎全军覆没,折克行在银州也伤亡惨重。

东路军最初有六万人,后来又从延州一带抽调兵马,再加上运送粮草的民夫。直接战死的有四五万人,侥幸活下来的将士,鲜有不曾受伤的。

讨伐西夏第一战是胜利了,却也是惨胜!

一将功成万骨枯,果然一点都不假。

此战下来,西军减员也颇多,战死沙场的加上受伤残疾的士兵至少有七八万人。难怪说西北之地多寡妇,男子寿命不长,都是战争残害的缘故啊!

赵昭感慨良久,沉声道:“厚葬种咏将军,本王亲自前往青涧城吊唁!收集阵亡将士尸骨,妥善安葬,然后登记他们的姓名,镌刻在大雁塔下的英雄纪念墙上。

还有,抚恤阵亡将士家人,王府出一份。然后上报枢密院,让三司那边拿钱出来,不能让家眷失了亲人,生活还没着落,更不能让烈士英魂不安!”

“是!”李承一一记下,迟疑道:“殿下,其他的都好办,只是这抚恤金,赵顼愿意拿钱吗?”

“不愿意也得拿!”赵昭怒道:“将王中正的行为广而告之,传扬种咏将军勇武事迹,声势大造,用舆论来逼迫赵顼出钱的。他若是不给,哼哼,本王要他好看!”

“是!”

李承知道,秦王此刻正在气头上,故而也不敢多说什么。

赵昭沉吟片刻道:“调赵元凯前来驻守鸣沙,让种师道回青涧城去奔丧,稍后安排一下,本王直接去青涧城!”

“是,殿下还有什么吩咐?”李承小心询问。

“让苏辙北上,安抚横山羌,此番西军减员不少,虽然本王无意,却也不得不征兵!”

李承点头道:“好的,属下马上安排!”

第六五二章急怒攻心

汴京皇宫,垂拱殿!

赵顼胸口剧烈起伏,神色凝重,呼吸也越发的粗重,拿着奏疏的手也忍不住开始颤抖。显然,有强硬的情绪波动!

片刻之后,赵顼大吼一声,猛地站起身来,将手中的奏疏扔了出去。随即又是大手一挥,御案上的奏疏笔墨全都飞了出去。批阅奏疏的朱笔竟直接砸在一个新来的内侍小海脸上,留下一个血红的印记。

殿中内侍都噤若寒蝉,大气都不敢出。谁都知道,此时此刻,官家一定处在暴怒之中。

这几年,官家的脾气是越来越差了,经常会大发雷霆。一个不小心,若是触了眉头,没有好下场。

今日的情况比往日发作的更厉害,官家肯定是遇到什么非常愤慨之事,才会这般龙颜大怒的。

小海是垂拱殿内侍之一,前来当差的时间并不长,却已经摸准了官家发怒的脾气。是以,即便是朱笔砸在脸上,也不敢去擦拭。

官家正在盛怒之时,他连大气都不敢出。低眉顺眼地站在原地,目光瞧见官家扔掉的那份奏疏正好落在脚下。

小海略识得几个字,瞧见那奏疏上分明写着“灵州捷报”几个字。明明打了大胜仗,官家怎地还这般愤怒呢?小海一头雾水,很是奇怪!

赵顼依旧呆滞地站在原地,身体还是略微有些颤抖,突然之间,喉咙泛起一丝腥味,一口鲜血狂喷而出,那颜色可比批红的朱笔更鲜艳!

一团血雾之后,内侍们都惊呆了,有反应快的。急忙上前关切道:“官家,你没事吧?快传太医!”

“没事,闭嘴!”赵昭眼神冷峻,轻轻摆手。

“官家,可是你刚才……还是让太医来看看。保重龙体啊!”内侍倒是一片赤诚,关切询问。

“什么时候轮到你替朕自作主张了?朕好好的,干嘛需要传太医?”赵顼擦去嘴角的血迹,冷冷反问。

“可是……”这名内侍很实在,依旧一片赤诚,还是没有领会官家的意思。

“来人!”赵顼根本不等再开口。喊来两名殿前司亲信侍卫,吩咐道:“此奴患病,御前吐血,把他带走!”

“呃,这……”那内侍莫名其妙,还想分辨什么。却已经被捂住了嘴巴,拖走了!

小海站在原地,岿然不动,余光之中,那名内侍被拖走了。小海知道,此去再无回,很快就会从世间消失。若非如此。垂拱殿的内侍怎会更换的如此之快,自己又怎么会有机会站在这里呢?

嘿嘿!垂拱殿里求平安,可是一桩技术活,并非人人都能玩转!

“你们刚才看见什么了?”赵顼阴冷的声音在耳边响起。

“回陛下,曲公公疾病发作,御前喷血……”小海跟着几个内侍一起,异口同声回答。

“嗯,快把垂拱殿打扫干净!”赵顼满意地点点头,吩咐一声。

小海紧绷的神经暂时终于略微松弛,这段时日。他已经悟出一个道理,想要在垂拱殿生存,必须要和官家统一口径。

看着忙碌的内侍,赵顼的心里依旧很不是滋味!

赵顼刚才吐血是因为急怒攻心所致,按理说是该请太医看看的。这段时间他明显觉得,身体状况差了许多。可请医问药的事情只能私下做,那个姓曲的内侍关心自己没错,可若官家垂拱殿吐血的消息传出去,又会是怎生光景?

赵顼并非讳疾忌医,只是皇帝的身体状况牵连太多,必须要小心。关中的秦王会很关心,甚至连母亲和弟弟赵颢,也会很在意!

说到底,他还是有些怕!

地上的奏疏被捡起来,又放在了案头,赵顼目光落在那份报捷奏疏上,身体又忍不住有些轻微的抖动。

那是秦王赵昭送来的捷报,灵州大捷!

西夏半壁江山成为大宋领土,国界线拓展到了黄河岸边。接到这样的消息,赵顼不知道是该哭还是该笑。

大宋开疆拓土是好事,可偏生执行之人是秦王,偌大的功绩到底算谁的呢?

再看到后面的内容,赵顼本来有些纠结的心骤然间不平静了,失望、惊讶、愤怒、恐惧……许许多多的复杂心情在一瞬间全都涌上心头。

那是关于王中正的,一个自己寄予厚望的亲信。

攻克石州和夏州的喜讯才来没多久,赵顼还沉浸在喜悦之中,可一个晴天霹雳出现在眼前。王中正狂妄自大,轻敌冒进,兵败被杀于鹅枝谷。骤然间从云端跌下,重重摔落在地,巨大的心理落差,让赵顼一时间有些懵了。

王中正死了,死在西夏人手里。赵顼有些失望,原本想要在西北安插势力的,如今计划是破产了。

不过王中正战死沙场,也是有功劳的,自己脸上多少也有面子。他的死,若是加以宣传,还是可以利用的。

可是看到下面的文字时,赵顼彻底不淡定了。王中正轻敌,导致东路军溃败,种咏因此战死沙场,种谔受伤,东路军共计阵亡四万人。

如此沉重的罪名全部落在了王中正身上,还有刘仁轨临阵脱逃的事情一并上报。

怎会会这样?赵顼难以接受,他认为这是秦王赵昭的陷害。他很清楚,如果这一条属实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自己派去人导致了战事失败,险些酿成大祸,大臣和百姓会怎么想呢?自己这个皇帝也是有责任的不说,此战的战功也就完全没有自己的份!

不会这样的,赵顼根本不愿意相信。

可是秦王的奏疏上写明白了,证据确凿,此事同时也呈报给枢密院。

如此一来,自己这个皇帝可就丢人了。这种事情不好作假,淡但凡是个稍微懂军事的臣子都看得出来大概,想要遮掩都没指望。

事实俱在,由不得赵顼不信,可内心是深处又不愿意承认,于是认定这是秦王的陷害。

王中正的草包行为是有目共睹的,赵昭的确是就事论事。但关于东路军伤亡巨大的事情,这与他的诱敌之计有关,但如今全都算在了王中正身上。如此一来,可以打击赵顼的威望,何乐而不为呢?也算是为种咏和那些死伤的西军将士讨点说法。

反正外人又不明就里,让赵顼来背黑锅最好不过了。

身为帝王,识人不明;王中正的一举一动,都是代表他这个皇帝的,如今出了这么大的事情,他这个皇帝面子该往哪里放?这个责任又该怎么算呢?

所有的战功都被赵昭一人所据有,他费劲心机,想要参和进去,最终以失败告终。还偷鸡不成蚀把米!

至此一件事,就足够让赵顼愤怒了!

但他更为担心的是实力对比,拿下了西北之地,赵昭的地盘等于是扩大了,实力自然也就越发的强悍。

如今所有人都将他视为收复西夏的英雄,名声与威望都大大提高,反而将自己踩在脚下。

赵昭已经很难控制了,他对自己的威胁是愈来愈大了,赵顼如何能不担心呢?

为什么赵昭的运气总是这样好呢?为什么自己经常做这等吃力不讨好,赔了夫人又折兵的事情呢?赵顼心里越发的郁闷了。

赵昭故意恶心自己还不算,竟然还要自己下诏追封种咏,并且抚恤阵亡将士家属。

哼,开什么玩笑?赵顼冷冷发笑,你的兵你自己养啊!至于对种咏的追封,他更加不乐意了,这是打自己的脸啊。

哪怕王中正的再怎么狂妄自大,但是他的忠心却是真的,赵顼多少还是愿意为他尽点心意的。

事情远远超乎想象,也超乎赵顼的承受能力。

随后他发现更多糟糕的情况,自己曾经命令文及渊延缓对刘昌祚所部运送粮草。可事实上,文及渊没有听命,反而加倍为赵昭服务。

背叛!

赵顼已经心里有数了,文及渊肯定是已经倒向了赵昭一边。可恨啊,文彦博,这是你养得好儿子……

失望、担忧、背叛、愤怒,等诸多因素夹杂在一起,产生的打击不言而喻,这也正是赵昭急怒攻心的缘故。

打击一件接着一件,这边正在咒骂文及渊,那边文彦博的奏疏已经到了,请求辞去河北路宣抚使的职务,安度晚年。

这是什么意思?难不成文家要举家西迁不成?随后赵顼反应过来,这是文彦博就儿子的行为做出的让步。

放弃大权,对皇权无危害,才能保全文家安危!

文彦博,你倒是精明啊!

赵顼虽然舍不得让文彦博这样的人才离开,可一旦与秦王有了瓜葛,这样的人就留不得了。尤其是位高权重的河北路宣抚使,必须要换人。

可是换谁呢?

赵顼思来想去,将宰相吴充派去了大名府,主持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