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王-第50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本王等着!”

使者来的很快,是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名叫嵬名器!

赵昭知道,如今的党项王族姓李,嵬名浪遇却首先恢复“嵬名”这一旧姓氏。如此可见,此人身份非同小可。

果不其然,嵬名器躬身道:“器代表家父嵬名浪遇参见秦王殿下。”

“原来是嵬名老将军的公子,本王失礼了!”

“哪里,殿下言重了!”

赵昭明知故问道:“不知少将军此来所为何事?”

“我部愿意投诚秦王殿下!”

“投诚?”赵昭笑道:“按理说,你们党项人该憎恨本王才是,何以会主动投降?莫不是有什么阴谋?与梁乙埋联手唱苦肉计,然后诈降吗?”

嵬名器急忙辩解道:“我等不敢,殿下兵锋强盛,数月间平定灵夏,不日河西也将陷落,兵临兴庆府,马踏贺兰山也为期不远……贵国有句话:识时务者为俊杰,家父与我不想顽抗到底,身首异处是小,导致党项灭族就愧对祖先了。”

“是吗?令尊没有信心抵抗吗?”赵昭笑了笑,轻声询问。

“抵抗?”嵬名器仿佛是自嘲,说道:“如果是一年之前,自然会的,可是梁氏姐弟倒行逆施,以至于西夏落得如今这个地步……一切都为时已晚,即便是西夏没有内部分歧,全力抵抗也不过是负隅顽抗而已。结局都是一样的,还不知道早些正确抉择。”

赵昭笑道:“嵬名老将军很有魄力啊!”

“不瞒秦王,是魄力,也是无奈,家父不想党项一族就此灭亡。”嵬名器笑道:“何况党项本来就是中原附属,即便是西夏也是宋朝臣属,投降又有什么呢?不过又是回到以前而已。”

“哼哼。缓兵之计,休养生息,然后再做图谋?”赵昭笑着反问。

嵬名器道:“秦王也是明白人,我也不必口是心非,说什么万年臣服之语。如今我等是畏惧秦王兵锋,来日只要大宋有圣君名将。党项依旧不敢有异动。可若中原衰微,如同百年前五代更迭,我等不敢保证子孙不会有妄念!此乃肺腑之言,还请殿下见谅。”

“哈哈,本王很喜欢少将军的爽快!”赵昭心如明镜,嵬名器所言一点不差。边疆部族的臣服取决于中原王朝的强大与否。同样是唐朝,唐太宗称为天可汗。四夷臣服。可安史之乱后,回鹘、契丹、党项等纷纷崛起,或是自立,或者叛乱,甚至入侵中原。

口头上的臣服和约定都毫无意义,一切都是靠实力说话的。一旦中原王朝失去了强大的武力,失去了对边疆的震慑,妄图他们臣服。那就是痴人说梦。

想要永绝后患,非得斩草除根才行。但是赵昭目前做不到,也不打算这样做。那样付出的代价太惨重,根本不划算。

与其不切实际地想要限制党项,还不如想办法尽量使得大宋强盛。至于目前,两家更多的像是相互利用,只不过宋朝得到的利益更多罢了。

赵昭沉声问道:“说吧。令尊打算怎样做?又想得到什么?”

“我部会帮助秦王殿下攻克兴庆府,但秦王需要答应,并且昭告天下,不伤害党项人。并且保全我们利益!”

赵昭当即道:“好,本王会昭告天下,攻克兴庆府之后,不伤害党项人。并且将横山的夏州、银州故地划出来,由你部休养生息,少将军以为如何?”

“夏州?”

“是的,你也知道,贺兰山一代何其重要,为了我们双方都能安心,还是去横山吧,那里水草丰美,又是你党项祖地。”赵昭道:“大宋还会加封令尊为西平郡王,统领党项各部,世袭罔替,只要党项无二心,便可与国同休,决不食言。”

“如此……”嵬名器动心了,老爹年纪已经大了,西平郡王的封爵多半会落到自己身上。与当年先祖李继迁时代相差无几,只是定难五州只剩下两个州罢了!

“如此甚好!”嵬名器一口应允,疑惑道:“只是秦王能否代表大宋皇帝?”

“哼哼,少将军以为呢?”赵昭并未直接回答,只是轻轻一句反问,意思却已经十分明显。

嵬名器讨巧道:“在下恭祝秦王殿下,宏图大志早日实现!”

“谢谢”赵昭笑问道:“你就对本王如此放心?不担心本王将来食言而肥吗?”

“只要殿下公开与我部盟誓,昭告天下即可!”嵬名器道:“以殿下尊贵的身份,自然是一言九鼎。何况殿下的脚步不会止于河西,吐蕃和西域大概也在殿下视野中。因为一个小小的党项,毁了声誉,将来还有那个部族再敢投诚,再敢相信殿下呢?

素闻殿下关爱将士,自然也不希望宋军将士无谓牺牲,更不希望边疆处处不安吧?利弊轻重,以殿下的英明,自然心中有数!”

“哼哼,和聪明人直言谈判就是舒服!拿出实际行动吧,本王会让你父子看到诚意的。”赵昭笑了笑,公开盟誓,自然不能毁约。

今后绝对不杀党项,反而会格外优待,温水煮青蛙。以后的灵夏,只有归化的汉人,至于党项,就默默不闻地消失在历史长河中吧!

这才是一劳永逸的办法!

第六七四章天变了

嵬名器走了,趁着夜色渡过黄河,回去西凉府。

这是一笔大买卖,必须抓紧时间。

李承看着渡船消失在夜幕中,轻声问道:“殿下,你确定嵬名浪遇是真心投诚?其中会不会有诈?”

“你的担心是有道理的,诈降的例子古来有之。”赵昭道:“不过党项贵族与梁氏外戚不和,此乃有目共睹的事实,是伪装不来的。梁乙埋和嵬名浪遇想要和好,几乎没有可能。”

赵昭略微停顿,续道:“不过小心驶得万年船,还是谨慎些为好,反正无论如何是党项人先动手,让西军探子,和明月宗的人密切关注,是演戏还是拼死相博,可清楚分辨,做不得假。”

“是!”李承立即将命令传出去,几只雄鹰振翅高飞,消失在夜色中。

“有消息及时告诉我!”

“是!”李承道:“殿下,赵宗晟已经到长安了!”

“怎么样?他还安稳吗?”

“还好,整日里四处游览名胜,昨日去了大雁塔,对殿下所建的英雄纪念墙颇有微词!”

赵昭冷哼一声,摆手道:“随他怎么说,说得越多越好,完了传到军中去,就说濮王代表官家,你懂本王的意思吗?”

李承心领神会,旋即忧心道:“只是赵宗咏家的情况却一无所知……”

“怎么?”赵昭顿时眉头一皱。

李承歉然道:“殿下恕罪,赵宗晟离开之后,余杭郡王看似并无异常,但是我总觉得哪里不对……可属下人虽然一直盯着,却什么都没有发现……如此反而让人有些担心。”

“是了,不知道敌人在哪,这才是最可怕的!”赵昭道:“不过本王可以给你帮忙,引蛇出洞,剩下的就靠你自己了!”

“是!”李承知道。殿下这是要以身犯险,那就更得用心了。

……

熙宁七年五月中,西北异变突生。

驻扎在西凉府的嵬名浪遇所部突然出兵,越过贺兰山,进攻兴庆府。

这支军队主要是党项人组成,草原游牧民族的勇士,身强力壮。战斗力强悍。最重要的是他们心齐,有嵬名浪遇这样德高望重之人主持大局,将士用命,战斗力自然强悍。

身在兴庆府的梁太后与梁乙埋震惊不已,不和也就罢了,对峙也不奇怪。可是……嵬名浪遇竟然动手了,这是他们怎么也不曾想到的。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这么浅显的道理,老家伙怎么就不懂呢?

仓促之间,防御并不严密。梁乙埋主要的防御力量都集中在黄河岸边,防备着宋军,背后的贺兰山一线空虚。

嵬名浪遇所部没有遇到太过强烈的抵抗。加之本身是党项人,对贺兰山与宁夏平原一代的地形极为熟悉。各处的军事要塞,兵力部署情况想要了解清楚也不难。

故而全都是有针对性的进攻,效果自然不言而喻!

待到梁乙埋反映过来的时候,贺兰山之一代的外围防线已经完全被突破。很快,嵬名器所率领的党项大军就已经到了兴庆城下。

好在梁乙埋反应及时,将黄河沿岸的兵马调回,全部驻守兴庆府。才暂时稳住局势。

梁乙埋顾不上谴责,他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能与嵬名浪遇谈判。这个时候,内斗真的不合时宜,对岸的宋朝人肯定在伺机而动。

很快,梁乙埋就意识到,一切都晚了!

嵬名浪遇兵临城下的时候,宋军在鸣沙城与灵州两处同时渡河。至少有八万大军踏上宁夏平原。

如果到这个时候,还搞不清楚是怎么回事,梁乙埋也就不配做西夏国相。

嵬名浪遇竟然与宋朝人合作了!

这个世界太疯狂,梁乙埋觉得已经的思维已经跟不上节奏。甚至有种要崩溃的感觉。

事情发展太出于意料了!

梁太后更是破口大骂:“嵬名老匹夫,他还是党项人吗?竟然投降宋人,数典忘祖,一同来毁党项人的基业……可恶,简直可恶到了极点。”

梁乙埋没有叫嚣,没有骂人,甚至出奇地冷静。

他只有一个感觉——回天乏术!

嵬名浪遇与宋军合击兴庆府,这本身的情况就十分严重。

若是平常,凭借着高大的城池,也能够暂时坚守,再想办法。

但兴庆府城内的情况却很糟糕,可谓是人心惶惶。守城的士兵中本身就有不少党项人,嵬名浪遇对他们的号召力很强。

再加上宋朝秦王赵昭公开宣布,只要党项人投降,可以按照部落和人口,在横山一代划分牧场农田,并且给予钱粮补助,保证安定富足的生活。

对于大部分的党项普通百姓而言,他们想要得到的什么?不就是一个平稳安定的生活吗?至于统治者是党项人还是宋人,有多大区别呢?

这些年西夏大多数时候和宋朝关系紧张,边疆榷场关闭,而西夏自己的物产又十分有限。除了畜牧业,他们的农业和手工业一塌糊涂。党项百姓很难换取到足够的生活物资,日子过的很清苦。

本就遭遇凄凉,他们还需要承担赋税和劳役、兵役,遭受压迫,日子就更难过了。如今给他们划分草场,提供钱粮,是有莫大吸引力的。

至于党项贵族,将领,部落首领等,也纷纷心动。嵬名浪遇已经被册封为西平郡王,秦王已经发话了,党项贵族都按照身份,授以不同的官职,保证其地位和利益。

他们知道,从此之后就会成为边疆部族的首领和头人,接受大宋朝廷的册封与管辖。或许地位没有之前那么高贵,但实际的生活也差不了多少。相比之下,这比在梁氏姐弟压迫下生存,朝不保夕也强得多。

梁乙埋无能,丢掉了灵夏与河西。党项贵族们本身多有怨怼,他们知道按照目前的趋势,亡国是迟早的事情。与其负隅顽抗,最终不得好死,还不如现在早作打算。

西夏本身向宋朝称臣,当年未立国之前,直接就是宋朝一个割据的藩镇。本质上,他们还是宋朝人,故而心理上并没有什么亡国奴的负罪感和自卑感。

是以,在嵬名浪遇与赵昭的双重号召下,兴庆府内的党项人越发的蠢蠢欲动。

五月中,本该是艳阳高照,万里无云的好天气。可是异变陡生,西北的天却变了,彻底变了!

第六七五章监国

熙宁七年六月初七,一个历史应该铭记的日子!

西夏国都兴庆府被攻破!

面对宋军和嵬名浪遇的联合进攻,梁乙埋只能勉强支持。

随着战争时间的推移,兴庆府内情况越发的糟糕。

宋朝的能工巧匠在城外建起高大的抛石机,整日里不断有石块飞入城中。距离城墙比较近的百姓深受危害。

城头的西夏士兵伤亡更大,很快就出现了兵力不足的情况。梁乙埋无可奈何,只得从城中找青壮年前来驻守。

也正是这一举动,彻底激怒了兴庆府的百姓,尤其是党项人。

大家都看得出来,兴庆府是一座孤城,守不住。即便是暂时坚守,也不会有来日的,毕竟外围的城池和国土全都丢掉了。

所谓坚守不过是负隅顽抗罢了,而守城士兵伤亡惨重,大有炮灰的意思。

试问谁愿意做炮灰呢?可有丝毫的希望可言?

城中的党项人都愿意听从嵬名浪遇的号召,投诚之后的待遇还算不错,故而心理上也产生了些许动摇。

到了这个时候,梁氏族人竟然还不知道收敛。见到士兵有疏漏,或者不满的地方就动辄打骂,态度十分恶劣。

自作孽,不可活,如此举动彻底激怒了本就人心涣散的守城士兵。兴庆府的根基开始动摇了,而梁乙埋却不知晓,也根本顾不上。

于是乎,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城中的一部分党项人和将领联合起来,突然起兵,打开了兴庆府的南门。

宋军和嵬名浪遇联合入城,兴庆府城破。

当夜,梁乙埋率部突围,结果被人察觉,加以拦截。最终死于乱军之中。

梁太后则是在宫中纵火自焚,连同幼儿国主李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