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梦华烬余录-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颜音皱着眉头,喃喃念叨着:“可是,听说三皇子比我大好几岁,四皇子、五皇子又比我小很多呢……”
作者有话要说:  青宫的名字就不另外起了,除了人名,其他的地、事、物基本上都和历史上差不多,或者有些换了别称,或者换了其中一个字
    
    ☆、十、哀笳落日吹腥风

      于此同时,万千源军营帐簇拥着的,那座金顶帅账之内,灯影幢幢。
  四位元帅齐聚一堂。
  “屠城!必须屠城!明天一早便下令屠城!” 中军元帅崇王颜鲁虎须发花白,却声如洪钟。他一拳重重击在几案上,案上那錾花银碗骨碌碌地滚落在地,残存的酒浆溅得到处都是。
  “王叔息怒,圣旨您也看过了,皇上有令,不准屠城。”颜启昊劝道。
  “他们杀了我们使臣,就这么罢了不成?!”颜鲁虎瞠目大吼。
  “自然不能善罢甘休,只不过不可以屠城。”颜启昊又道。
  “皇上也不知道在想什么,夺城而不屠城,那夺它何用?”颜鲁虎只是大吵大嚷。
  “皇上的心思,并不难猜,之前每占一城,便大肆屠戮,最终落到我们手里的,也不过是一些金银细软而已,而且这些东西,大都散在那些兵卒手上,并没有悉数收归国有。反倒是屠城中毁坏的东西,不在少数,譬如说绸缎锦帛一类,糟践的倒是比夺回来的还多。我们拿了赵人的金银,到头来又要用这些金银去换他们的丝绸、茶叶,最终这钱还是被他们赚了去,并不划算。”颜启昊说道。
  “是啊。”二皇子颜亮点点头,“父皇的意思,是要让我们不仅拿走金银细软,还有丝绸茶叶,马匹军械,更包括大梁城中所有有用的东西,药材、书籍、舆图、法服、卤簿、冠冕、乘舆、颜料、乐器……把这些东西,统统搬回我国,匠人和伶人也是一样。从此他赵国有的,我们源国也都有了!那些兵卒哪里懂得这些东西的宝贵,他们只认金银,只怕连珠玉都有眼不识的!”
  大皇子颜充摇头:“昨夜已有不少人私自下城劫掠了,难道都要军法从事?”
  此言一出,颜鲁虎脸色一变。
  颜启昊忙道:“昨夜圣旨未到,自然是不知者无罪。不过从今夜开始,众位可要好好约束三军了。”
  大皇子颜充冷笑道:“三军儿郎费尽千辛万苦打下这大梁城,如今胜了,若不屠城,这些血气方刚的将士们便一点好处都尝不到,叔王和二弟就不怕大家不满,哗变炸营么?更何况昨夜已有人得了好处,今夜严禁下城,那没得好处的人,难道不会愤愤不平么?”
  二皇子颜亮嘻嘻一笑:“这个简单,只消让赵肃宗先交出三千妙龄女子劳军,不就妥了!有美人相伴,再许诺他们回去之后各有犒赏,就算天塌下来他们也不会炸营的。”
  “这……”颜启昊皱起眉头,“这恐怕师出无名吧?”
  “怎么无名?我们打的是为大赵锄奸,重修盟好的旗号,现在就要锄奸了,让那几个背盟的奸臣,把家伎、婢女统统交出来,一点都不为过啊!”颜亮把玩着带钩,嬉笑着说道。
  “那几个奸臣,有这么多家伎、婢女?”颜充瞪大了眼睛,有些吃惊。
  “哈哈!大哥也太孤陋寡闻了,听说赵国前朝,曾有高官显贵一户畜养上千家伎的,区区三千之数,恐怕还太少了呢!”颜亮笑道。
  “这帮该死的蛮子,也太会享受了!”颜充不禁有些心驰神往。
  “这主意不错!”颜鲁虎眯眼笑着,击掌赞道。
  颜启昊听颜鲁虎也出言赞成,便不再反驳,默许了颜亮的提议。虽然他爵位比颜鲁虎略高,但在军中,颜鲁虎却是主帅,更何况论辈分,颜鲁虎又是叔父,自然不好驳他的面子。
  “好,便如此办理!”颜启昊说道,“此外还要先把马匹和军械收缴上来,这是第一要务,这等于是折了他们的手脚,然后,我们才好随意摆布他们。”
  颜亮点头:“只是如何去做,还要六叔和叔祖拿主意。”
  颜鲁虎冷笑:“这还不简单,明日点起一千精兵,进驻到他大梁城府衙里面,盯着他们办事,不管是收缴马匹军械,还是征集劳军女子,只管盯着大梁府的人去做,他们不听话,就砍了他们脑袋,再换上一个!”
  颜充击掌赞道:“叔祖的计策果然有道理,我们源、赵两国和谈修好,自然不能逼迫那赵肃宗,只管找他下面的官儿说话便是。”
  颜亮问道:“那太子出郊为质的事情呢?”
  颜鲁虎又笑:“这个好办,辉王不是在这里吗?砍了他一条手臂送进去,告诉他们,若太子明日不出郊,便再砍他叔叔一条手臂。”
  颜充大笑:“哈哈!此计甚好,他们先杀我使臣,我们只是砍了他们使臣的一条手臂,已经是仁至义尽了。”
  听到颜充又提到使臣之死,颜鲁虎又猛击了一下桌案,余怒未消:“那被杀的使臣许锐乃是我嫡亲侄儿,这口气可实在咽不下去!”
  颜启昊劝道:“王叔还要以大局为重,节哀顺变。”
  颜充却哈哈一笑:“小妾的侄儿若也算嫡亲侄儿的话,叔祖的侄儿只怕比草原上的牛羊还多了!”
  颜亮抿嘴一笑:“听说叔祖昨夜洗劫了赵肃宗的太后母家和一个驸马府,还得了一个绝色的长公主,若把这公主收在房中,只怕那赵国太子也成了你侄儿,可就说不清了。”
  颜鲁虎听了脸一红,讷讷的拿起案上的酒壶,就往嘴里灌,却发现里面已经涓滴不剩,便一扬手,把酒壶抛在了一边。
  颜启昊忙道:“夜已经深了,大家早些安歇吧,明日便如此办理就是。”
  夜凉如水。
  颜启昊一边用用手按着额角,一边快步走着。
  争论了大半夜,大帐中酒气臭浊,让颜启昊不禁有些头疼。但一想到颜音的小脸,便让颜启昊全然忘了疲倦,脚下的步伐,也不知不觉加快了。
  青宫中一片黑暗,只有东厢有一盏昏黄的灯。
  颜启昊轻手轻脚的推门入内,一眼便看到酣梦正甜的颜音。
  蒲罕靠在床脚,正打着盹儿。箕张的两脚中间,放着一盏油灯。
  听到声音,蒲罕立刻便醒了,轻呼了一声“王爷”,便要行礼。
  颜启昊忙止住了他,用手指在唇边一比,做了个噤声的手势。把手中的羽箭轻轻放在桌上,而后一步一步,缓缓地退到了屋外。
  蒲罕也跟了出来,又叫了声“王爷”。
  “以后别点灯,有亮,音儿会睡不着。”
  蒲罕点点头,“他睡了我才点起灯的,知道王爷要来,给王爷照个亮,指个路。”
  颜启昊点点头,轻拍了一下蒲罕的肩膀,“早点睡吧,辛苦了!”说完便转身匆匆离去。
  蒲罕站在门外,一直到颜启昊走远,再也看不到人影了,才转身返回屋内。
作者有话要说:  
    
    ☆、十一、会看山呼声动地

      天方破晓,钟声清扬。
  大梁城万人空巷。
  人们全都聚集在禁宫正门宣德门外,仰着头,一脸企盼德看着门楼上露腕凭栏的赵肃宗康衍。
  宣德门前,密密麻麻黑压压一片都是人,却极为安静,听不到一点声响,似乎人们都屏住了呼吸,等待皇上开口。
  “寡人在此!与军民百姓,与此城此殿,共存共亡!” 赵肃宗语声铿锵。
  此言一出,四下里悲声动天,众人感极而泣。
  因为昨日里传出谣言,说皇上见和谈失败,已经携带宫眷细软,轻衣简从,连夜逃出大梁城,奔南方去了,丢下满城的百姓去面对源军的屠刀。百姓惶恐不安,且又群情激奋,昨夜已经强抢了武库,盔甲军械已有不少已经散失民间。皇上连夜和宰执、亲王商议,决定今日亲登宣德门,直面百姓宣谕,以便稳定民心。
  珠儿依然站在万岁山顶,虽然听不到皇上的说话,但是昨夜听父王大略说过目前的形势,略略也能猜出几分。
  赵肃宗见百姓尽皆号恸跪拜,也不禁为之掩泣,却冷不防帽子的系带松脱,那顶黑色直脚幞头,飘然堕落,在地面上滚了两滚,沾满了泥尘。那幞头很轻,其实落地并没有声音,但所有的人,都觉得耳畔传来重重的回响,似乎整个大梁城都随之颤动了一下。
  珠儿蓦地想起了那位许道长说过的“不祥之兆”四个字,以及她说这句话时的表情,心头一沉,莫非……这是天意?上天已经绝了大赵的生路,因此才屡降凶兆?
  珠儿仰头看天。天是晴天,但又有些雾突突的,日色如丹,带有几分甜美的暖意。太阳被周围云气雾色半遮半掩着,那轮廓,便被云雾遮罩扭曲成一片迷离,仿佛是一个总也画不圆满的圆,似乎云层中有二个太阳,在互相缠斗一般。
  见帽子落地,赵肃宗也是一怔,但随即便定下神来,混若无事地继续说道:“事已至此,军民人等,若有良谋奇计即以献,朕当听从!诸位保家心切,昨日武库失守之罪,一切不问。如今源军在城头敛兵不下,议和之策,尚有可为——”
  话未说完,只见三骑源军,一路飞驰而来,向城门下众人直冲过来,竟不稍停。
  众人一声惊呼,如潮水一般向两旁分开,让出一条路来。因躲得仓皇,弃履头巾,散落了一地。
  那三匹马就这样踏着赵人的鞋与帽,踏着御街上的轻尘,径直冲入了宣德门。
  宣德门前上万百姓,就这样静静地看着,无一人有动作,无一人有声音。
  每个人都看到了,为首那人的手中,高高擎着一条手臂,凝血染红了手臂上裹着的蟒袍,也震慑了每个人的眼睛,让人们心中,都涌上了凛凛的寒。
  皇上匆匆下了城楼。
  一片死寂之后,人们纷纷交头接耳,窃窃私语,却并不离去。
  不消片刻,皇上重又登上了城楼,声音喑哑:“源军遣使,传源章宗御旨,告谕大梁百姓安业。两国讲和,永结盟好!”
  一片欢声雷动。百姓以手加额,私相庆贺,甚至有人匍匐在地,长跪叩首,感激上苍。
  再也不必担心被屠城了,人们保住了自己的性命,也保住了自己的家财,至于国家要付出什么代价,那是皇上要操心的事情,天塌下来,自有高个子顶着,一时还压不倒自己身上。
  所有的人,都松了一口气,人们都刻意不去想那条染血的手臂,不去想那手臂的主人,也尽量去忘掉,刚才看到手臂的那一瞬间,心头的感觉。
  珠儿看着,深深叹息了一声。
  因为她看到,在一片欢呼之中,一身石青色常服的太子,骑着白马,带着一百从人,悄悄出了禁宫的东华门,直奔外城。
  此后珠儿的眼睛,就没有离开过太子的背影片刻。
  看着他一路疾驰,看着他在城门口被源军拦住,看着那一百从人被迫停在当地,看着太子一个人,纵马没入城门洞的黑暗之中,看着太子在城门洞中央一揽缰,一回首,回望大梁……城门洞的黑暗遮住了太子的面容,看不清他的脸。但不知怎么,珠儿深信,那张脸上,有泪流过。
  那边太子刚出城门,旁侧的城门中,便黑压压的走进来一对衣甲鲜明的源军。
  一千人,列成方阵,头前一百人是骑兵,其余是步兵。
  这队人走得很慢,那些马匹轻盈地踏着步子,像是在舞蹈。黑色大旗上,赭色的“源”字迎风招展。马如龙,人如虎,军容整肃。这一队源军散发着凛利的锋芒,如一柄出鞘的玄铁巨剑,此时虽然缓缓而动,但依然威势迫人,似乎随时可以飞速狂舞,激起漫天剑气,将整个大梁城从赵国的舆图上斩落。
  街道两侧,空无一人,偶尔有几个胆大的,在巷弄深处探头探脑的窥伺。
  那队源兵一路进驻了大梁府衙,有条不紊的系马,布防……俨然成了大梁城的主人。
  皇上的口谕,已经写成了皇榜,贴在城内各处,用以安民。
  这种消息,一向传得很快。此时,应该每个大梁百姓都知道了,源军同意议和,一切太平无事。几天来忐忑的心放了下来,纵然手中有最好的盔甲与武器,也不必犯险和源军拼命了。前几日都亭驿前的一幕,再也不会重现……
  其实这区区一千人,汇入大梁城一百五十万人口当中,不过是瀚海中的一粒沙。就算是城内的赵军,也尚存数万之众,更何况昨日武库被劫掠,手中有兵器的百姓,粗略估计约有三十万人。而城外的源军号称二十万,实际不过只有十五万而已。百万之众束手就擒,任人宰割,似乎很是令人不解,但似乎,又很无奈……珠儿皱着眉头,翻来覆去的想着,心中一团乱,总也理不出个头绪来。
  珠儿正在沉思,耳畔忽然传来紫笑的声音:“小姐!小姐,你看那边。”
  珠儿顺着紫笑手指的方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