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皇商-第1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去。
    摘花的活计不累,而且梅花味香,清芷园又风景秀丽,所以让杨中元过去玩玩也好。
    他们带着紫草二毛跟李义,一行五人到清芷园的时候果然见大门紧闭,只有个年轻小厮守在门口等候他们,见他们来了,那小厮揉揉眼睛,没精打采地打开大门,放他们进去复又关上。
    因为前一日里大家已经商量好了,所以小厮带着他们找到那两棵梅花树,一家子人便动手采了起来。
    为了怕梅花散开,所以采的全部都是半开花头连着蒂,这样仔细折下来的鲜花也不能随意丢进花篮里,而是一朵一朵细细排好,轻轻放置。
    杨中元行走不便,却也跟着摘了小半枝头的花朵,他也不逞强,慢慢采摘,倒是觉得颇得乐趣。
    不管最后这茶能不能做成,只这番大家一起说笑摘花的过程便也让人心生欢喜,结果倒显得不是那么重要了。
    他们五个人动作倒是很快,金乌未亮之前便全部采完,程维哲让二毛他们带了花先回马车,自己又拉着杨中元往主楼行去。
    “做什么?还什么没讲的?”杨中元问。
    程维哲笑笑,声音异常温和:“我刚见你喜欢这花,不如我们买几株幼苗回去载种,如果这茶做成了,我们冬日里自家摘便是了,如果不成,还能赏景,一举两得啊。”
    他说的倒是在理,杨中元也笑,一同买了十株回去。
    这会儿正是栽新树的好时候,程维哲他们只要梅树品种纯正便可,清芷园那边办事很快,直接答应第二日派了园丁上家给种上。
    等到回了家,几人简单休息了一会儿便又开始忙碌起来。先把盐抄热晾凉,然后分三种配比腌制,一种是一两花半两盐,一种是一两花一两盐,最后那种自然便是一两花一两半的盐,这样分成三种坛子腌制进去,先把花置于坛内,然后按配比撒盐,最后用厚纸数层密封,放置于阴凉处便成了。
    杨中元对腌制食物很有经验,因此一对一的配比比较多,而盐少的那种做的最少,只有一坛。
    冬日确实寒冷,可盐不够很容易*,他们这是第一次做,却并不是全无经验,也算是摸索着努力做新。
    等花都存好之后,已经月上中天了。
    一家人又凑在一起吃了宵夜,这才回房休息。
    今天有些劳累,程维哲便使人烧了水,同杨中元一起泡了香气扑鼻的梅花汤。白日里掉了好些花瓣,倒是这会儿用上了。
    杨中元靠坐在程维哲怀里,整个人昏昏欲睡的。
    程维哲正给他细细揉搓头发,见他快要闭上眼睛,不由叫他:“小元,等洗完再睡,要不然会过病。”
    杨中元勉强睁开眼睛,呢喃道:“我困……”
    那声音细细软软的,仿佛轻飘飘的鹅毛扫过程维哲心尖,程维哲不由有些动情,搂着他细致妥帖地温存了一番,杨中元被他撩拨得也有些激动,人跟着清醒不少,也渐渐得了趣味。
    等到*方歇,程维哲抱他躺到床上,用毛巾仔细给他擦拭头发。
    杨中元懒洋洋靠坐在他怀里,突然哑着嗓子道:“那茶要是能成,便叫暗香汤吧。”
    “恩,好名字。”程维哲在他唇上浅浅一吻,脸上满满都是温存。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八月桂花香、爱丽丝、yanio的地雷~~
    暗香汤是古时便有,取自《遵生八笺》,《山家清供》里也有一味类似,叫汤绽梅,听起来是不是很美=V=

☆、第149章 新年

这一岁新年;杨家一家上下都颇为愉快。
    他们忙碌小一年,临近年关又买了新的茶园与分店;待来年分店开张之时,家中又会有婴孩诞生,想想便觉得日子有盼头。
    趁着自己还方便,除夕那顿年夜饭杨中元也亲自出手整治了好些菜。
    按旧例;往年新年都吃的藕合是一定要做的。这一味杨中元自己也甚是爱吃;因此见他要亲自上手,家里的掌勺跟长青都不约而同更是仔细;不仅要看着不让他磕碰到;关键许多灶上活杨中元也已经做不了了。
    不过藕合倒是也不难,选上好的猪肉三分肥七分瘦剁成肉馅;葱姜切碎,再加盐、酱油、香油少许搅拌均匀,便做好内陷。杨中元虽然如今月份大了,往日里行动不便,不过他到底常年干活,身上的劲还是有的,因此这内陷全都是他自己亲手剁出,这样忙活小半时辰倒也出了汗。
    虽然累,不过到底还是开心的。杨中元做完肉馅,便又把沐泽湖特产的莲藕洗净打去外皮,切成连刀片,形成合状,然后便将肉馅细细夹入。
    最后一步便是裹了面糊用中火慢炸,少许片刻待藕合飘起来,便算是熟了。
    刚炸出来的藕合又香又脆,肉馅里面的调味恰到好处,咸香十足,再配了香甜脆爽的莲藕,一口咬下去满嘴生香,别提多好吃了。
    因为是预备过年的年菜,所以他炸了许多,过年总是要剩些饭菜来回吃,大抵是人们期望来年依旧富足有余,所以即使是吃着早就制备好的剩菜也不觉得难捱。
    今日是除夕,杨家便放了家中还有亲人的小厮仆役回了家,要是不愿意回的便留在园子里忙,夜里年饭也照着所有人准备的,上下吃的没什么区别,倒是主家体恤了。
    杨中元手艺有多好,端看福满楼生意便知道,这年根底下许多小厮都没有家人亲朋,留在主家也能享受极致美味,倒也冲淡了孤单离愁。
    这大厨房里,自然更是忙碌,杨中元精力有限,能做的只有几道菜。家中的掌勺和长青就忙了,连带着铺子里的两个小学徒也跟着团团转,力求把年夜饭做到最好。
    藕合做完了,杨中元便先端了一小盆出去给家人尝尝。
    这会儿阖家上下都集中在主屋里,徐小天正坐在周泉旭边上搅浆糊,而周泉旭则正忙着检查众人的新衣,等到午膳用毕沐浴更衣换上,有去秽迎新之意。
    而韩世谦则站在他们边上,在一张张红纸上写着春联与福字。家里他同程维哲的字写得最好。程维哲到底年轻,如今生意忙碌,渐渐生疏了笔墨,倒是韩世谦日日都领着徐小天写大字,至今日越发精进。
    杨中元先给爹爹跟侄儿一人塞了一个藕合,又凑到师父旁边看起来。
    只见韩世谦正屏气凝神,双目认真而严肃,他的手很稳,手腕斗转之间,几行飘逸大字便成了。
    “岁岁皆如意,年年尽平安?师父写得真好。”杨中元感叹一句。
    韩世谦笑笑,又把横批补上,这才放下笔:“你这孩子,维哲出门前千叮咛万嘱咐不让你进厨房,你还是这般不听话。”
    杨中元还未答话,倒是周泉旭白他一眼,道:“行了行了,小元身体好着呢,怀个孕又不是残废,让他多动动才好生。也就维哲那么小心,这大过年的,竟跑去上香。”
    今日是除夕,在别地都是不上香的,一般都是抢在初一上那头柱香,才是最心诚不过。
    不过衢州崇岭的岁寒寺刚好是除夕这一日建的寺,所以便改为上除夕的头柱香,除夕四年一次,这岁寒寺的头柱香也四年才有一注。
    随着杨中元肚子越来越大,程维哲也越发担忧起来,昨个大半夜便策马去了岁寒寺,说就算上不了头柱香,诚心到了也是好的。
    杨中元拦不住他,只得让他去了,虽心疼他大半夜挨冻,但心里却是欢喜的。
    有人为他这样付出,就算草木也要生情。
    杨中元想着程维哲快要到家,便放下藕合,慢慢往厨房走去。
    在他身后,两位老人家正你一言我一语斗起嘴来,杨中元脸上带着笑,心里却觉得有些不是滋味。他们二人一个从未体会过温馨情爱,而另一个则付出真心被人欺骗,说到底都是苦命之人。
    杨中元想到他幼时爹爹每每为了他同人争吵,原本平和的性子也变得犀利起来。而师父想来年少时意气风发,第一次见面时他却沉默寡言,想想便觉世间万物皆无定数,真是无法言说。
    有人那样作恶多端却顺风顺水,而有人明明德行清明却命途多舛,让人不知说些什么才好。
    不过在衢州这些时日,两位老人家日日相伴,一同教养徐小天,倒也显得越发开朗起来。
    爹爹不再浑身带刺,而师父也渐渐言语活泛,杨中元不是那不通人情的晚辈,只要长辈过得开心,无论何种情况他都不会反对。
    人活一世,难道因少时不如意便放弃自己吗?他没有,程维哲也没有,师父爹爹更没有。他们都努力生活,才有如今这样的幸福。
    因知得来不易,所以越发珍惜。
    杨中元一路想了许多,等回到厨房,便闻到里面飘着一股浓香。
    那是红烧猪蹄的味道,这次他们买的全是前蹄,皮嫩肉活,吃起来相当有嚼劲。
    猪蹄已经被小学徒去毛洗净剁成寸块,杨中元直接便能上手做。
    用开水焯去血水,再用凉水洗净。锅中放入少许油,再倒入一大汤匙白糖,开始小火炒糖色。炒糖色是个技术活,基本上学厨都要练习这个,火候大了糖焦了菜便有苦味,火候小了颜色不够,味道也不好。
    杨中元自然对这个时分熟练,不多时便把糖色炒制成焦糖色,待到锅中的糖浆冒出气泡,便把猪蹄放入翻炒均匀。最后则放入大料、姜片、葱段、料酒及两个干辣椒提味,翻炒均匀之后加入开水末过猪蹄,大火烧开之后小火炖半个时辰,最后翻炒收干汤汁,出锅便可食了。
    猪蹄他早就闷上了,等回到厨房刚好倒时辰,杨中元捏着手巾掀开锅盖,顿时猪蹄特有的肉香味便飘散出来。
    红烧猪蹄略微有些甜,加了两个小辣椒也并不算辣,反而压住了猪肉的腻味,让人食之上瘾。
    炖好的猪蹄色泽红亮,用筷子轻轻碰一下肉皮的表面,能看到圆滚软腻的肉皮轻轻颤动,杨中元最近胃口特别好,因为还未到饭时,他索性直接夹出小块来,张嘴便咬了一口。
    软软腻腻的肉皮顿时黏在嘴唇上,又甜又香的肉味光闻便能让人垂涎三尺,更何况是吃下腹中。
    因为炖的有些时候了,所以肉皮软弹有嚼劲,却并不硬,而里面的肉也入了味,吃完之后嘴皮上黏黏腻腻,觉得那皮肉似还在唇齿之间,让人无法忘却。
    两道菜都做得一如既往,杨中元心里更是高兴,他正准备再烧了鱼头,却不料外面小厮传了话来,说程维哲回来了。
    杨中元一听,立马扔掉手里的水盆,直接往外走去。
    长青忙扶了他一把,暗自摇头笑,这两个老爷平日里都是四平八稳的,只有对上对方,才偶尔显现出一些不同来。
    他自是不知两位曾经过往,但如今见他二人这般幸福,心里也觉高兴。
    虽然心里有些着急,可杨中元却还是记得肚子里揣了个小家伙,于是一路慢吞吞回了主屋,一进门便看到程维哲刚换了衣裳下来。
    他穿的还是平日里常穿的那件常服,可看在杨中元眼中却总觉得异常潇洒帅气。
    程维哲见他回来,忙小跑到他身边扶他,杨中元明明自己走路也很稳,却乐意让他这样小心。
    每对伴侣都有他们自己的相处之道,程维哲跟杨中元也不例外。就像现在这样,外人面前一贯要强的杨中元有了程维哲在身边,也愿意享受那妥帖照顾。而一向主意很正的程维哲,却也愿意听杨中元对他说道劝解。
    两个人生活就是这样,你来我往,你退我进,只要不针锋相对,便能长长久久。
    杨中元被他扶着,扭头仔细瞧他,见他一个晚上并未冻坏,一颗心终于落到实处:“怎么样?上香的人多吗?你饿不饿,要不要先吃些东西垫垫?”
    他一口气问了好些个问题,程维哲笑笑,却耐心一一回答:“人实在是有些多,头柱香我也没抢着,不过还是捐了些香火钱,给家里人都求了平安。我在山上买了岁寒素饼,待会儿中午给你尝尝,绿豆做的,味道很淡。”
    杨中元点点头,拍了拍他的手:“求一次便也成了,明年可不许再去,大半夜你也不嫌冷,我心里可不是滋味。”
    他对程维哲说话一向都不藏着掖着,心疼就是心疼,喜爱就是喜爱,他们的感情光明正大,自然表达起来也没什么羞于启齿的。
    程维哲知道他是心疼自己,便换了话题,把上香的事情隐去不提。
    实际上,他不仅仅是去上香的,而是从头夜里便从山脚跪拜,一直到午夜时分才行至山上寺门前。长至今日,他从未有如今这样想要祈求家宅平安,幼时他便不信这些,认为那些虚幻天音并不如眼见实在,可他看着杨中元夜里辗转反侧睡不好觉,原本修长的双腿也渐渐浮肿起来,又想着那些书里写的生子磨难,终于还是有些忧心。
    这样想着,他便真的跑去岁寒寺诚心跪拜一番,无论怎么样,总归尽了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