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东京梦华录-第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得足够多,不想了。”李言瑾实话实说。
  “……那,告辞。”
  “珊儿是你杀的么?”李言瑾见他要走,赶紧出声制止。
  “不是。”元翊咬了咬唇。
  “行,我信你。横竖今夜过后,无论如何我都不能杀你了……你走罢。”
  “殿下不想知道,娘娘死于何人之手?”李言瑾让他走,元翊却站在门槛儿边儿上,没动。
  “知道了又能如何?”
  “这倒也是。往后我不在,言瑾你多加小心。”元翊无所谓地点点头,跟着守在外头的宫女走了。
  
  诀别之际,他总算叫了一声言瑾。而被唤的人却一宿难眠,哭不出来,只得傻笑。
  




59

59、大圣·飞泉 。。。 
 
 
  六年前,单凛囚死狱中,到底是不是他那老熟人陈芍烈设的局,又与西郅小皇子失踪一案究竟有无牵连,李言瑾无心再去琢磨了。六年后,元翊获刑而亡,李言瑾虽信他所言无虚,到头来那些道不清的案子还是只得记他头上,一则便利,二则……省得麻烦。
  横竖从今往后,世上再没这二人了。
  
  从前那些事儿,李言瑾开了尊口说不想听,顾忌的还是他不愿说。而他不愿说,却从未指望过他不愿知道。总归又是笔糊涂账。真要说,依旧只有那一句话——
  
  从前。
  
  从前,有京畿之地,膏腴天府,取了个长治久安。设帝都,玉辇纵横,满的荣华梦。
  单家是京城数一数二的富贾,又是儒商,那小公子的教养自不比一般,处处留神。再加他天生伶牙俐齿笔不停缀,打小便能看出几分将来的厉害。只可惜,单老爷见单凛必有所成,却没有半分疼惜的心思,听说城中将相王侯的老爷们随了皇上,多多少少都好些男风,且尤怜能言善辩的少年,反倒打起自家儿子面相的主意。
  说到相公,单夫人常以泪洗面,她相公是疯的,可她也救不了儿子,只得看着。
  几十年前单老爷还在襁褓之中时,老太太便给一泼皮无赖抢了去,老太爷找人疏通,却是个无底洞,最后把自个儿也疏通进去,吃了好些年的牢饭,出来才知掳人的不是别人,正是当年东郅的太子爷,李言瑾的爹。
  李言瑾他爹没再变着法子整他们单家,单老太爷出来时,他早对筝妃失了兴致,自然这事就算过去了。只是单家从此债台高筑家徒四壁,单老爷十岁出头便去地里给人挖煤,年纪太小受欺,一天才得六文钱。没多久,老太爷染疾不治而终。
  单老爷发奋重振了单家,那时,东郅皇太子继位,他一心只想杀了那狗皇帝。
  等单凛长得差不多了,他便在里瓦的勾栏棚里租了块地方,隐秘得很,专找皇孙公子来消遣,指望有人能瞧上单凛贡给皇上。实际,那见不得人的勾当倒也没做过几回,却传得人尽皆知,主顾里竟当真混了位真龙天子。从此,单凛当真如他爹所想那般平步青云,没几年入宫当了个尚书,翻云覆雨极不光彩。
  
  单凛不觉是自己命犯太岁,亦从不自怨自艾,无怒无喜,待人谦和疏远,却偏偏投了皇帝陈远含的喜好,宠爱有加。
  那时陈芍烈跑去找他晦气,趾高气扬地开头便一通臭骂:“你瞧瞧你这半死不活的样子!你说,父皇究竟看上你哪点?”
  单凛自顾自沏了一壶竹叶粗茶,又苦又涩的:“公主问我,我亦想知道。”
  “你可想出宫?你若甘愿,我保你今后衣食无忧,如何?”陈芍烈有那么一会儿竟被他那抹似有似无的笑镇住了,定了定心神才开出条件。
  “不想。”单凛答得干脆。陈芍烈再看,他面若死灰的,何时笑过?这便愈发毛骨悚然,跺了跺脚再骂道:“你在我面前是个活死人,保不准在父皇面前又是副甚么嘴脸!你这脾气,父皇怎可能忍得了?”
  单凛没理她,却看着她面前的水杯:“茶凉了你却一口未沾,我这儿也就这些茶了,你若不喝便快些走罢。”
  
  单老爷打的如意算盘是,叫单凛在皇上跟前猛吹枕边风,叫他出兵东郅,好杀了李言瑾他爹。谁料这举兵一节八字还没一撇时,单凛便被牵扯到小皇子失踪一案入了狱。好在陈远含根本舍不得杀他,更是对他一百二十个放心,叫他在外头替他寻子,其他的,他一概无须费心。由皇帝打点好一切,单凛改了名姓,举家逃到东郅,顶替了一户木材商人的身份。
  一晃又是数年,元老爷又逼着儿子去考功名,借机接近东郅皇帝。
  
  直到元翊见着李言瑾第一面时,他才真的,变成了元翊、元落之。
  元翊早前就听过他的,只是见到时不知这个王八爷就是他,但觉那人眼中一片清明,肚里满是坏水,却叫人越看越喜欢,越看越相见恨晚。八皇子李言瑾,从天上到地下,摔得惨不忍睹。元翊从没想过这样一个人,竟能闹出个那般没谱的个性,更没想过自己这辈子注定要和他纠缠不清。
  那日,元翊见李言瑾和他六哥——扳倒了魏家的李言秉在一起,便知此人是指望活一日算一日,李言秉何时要杀他,他便何时去死。像极了元翊自己。从此,元翊对李言瑾处处留心,一颗心不知不觉留在了李言瑾身上。
  他记得李言瑾带了只猪来寻自己,记得李言瑾怕自己误会他强抢民宅费尽心思地辩解,记得他耍小聪明放了皇上的麻雀却割到手腕血流不止……记得多了,就又老记挂着,记挂着他明日又要做什么,记挂着他绝不能死。
  
  李言亭问过元翊:“纸包不住火,早晚八弟是要知道的,届时他定不会如我这般,还向着你。你预备如何?”
  预备如何?元翊心中当真没谱。
  “我不拦着你,也不会告诉八弟,该怎么着你看好了。”李言亭又说。
  李言亭不说,陈芍烈未见得会不说,李言瑾周遭的人也未见得会不查,知道的人越来越多,元翊进退两难却也不想退,还害得李言瑾老抱怨说摸不清他心思,连一块儿下棋的皇上都这么说。做爹的总比儿子明白,元翊一盘盘措手不及后好歹摸清了这么个道理。
  
  最后的最后,元翊保住了李言瑾,而李言瑾留不住元翊。
  虽说不曾告诉过对方,但他们都想过,今生今世绝不独活。既然你我都在这天地间,那也算是个皆大欢喜的结局。不多求,不能再多求。独独留下个过客在岸边,凝望前年的香桥。
  
  往后。
  
  “还是照常的热闹,五哥就不想下去瞧瞧?”李言瑾从河对岸的彩楼上往下看,连衽成帷,人声鼎沸,又是七月七,鹊桥乞巧的日子。
  “尽是人。”李言亭喝了口茶,淡淡地道。“听说前些年有人花钱扎了个香桥,真在河面上烧了起来,那光景还值得一看。只是也就那么一回,昙花一现的,如今赶不上的人想看也看不到了。”
  李言瑾摇头笑:“赶上了又如何?说不定还想忘个干净呢。”
  两人沉默下来。不知哪个没眼头见识的,在楼背后连放了十来发烟火,震耳欲聋又恰恰看不见东西,扫兴得很。
  等烟火停了,李言亭方又开口:“单凛幼时,就是个活死人都敌不过他。”
  李言瑾想了半响仍体察不出其中含义:“他那身世,你指望他如何活泼?”
  “但他少年时却有一缟纻之交。”
  “东郅五皇子李言亭。五哥,咱们兄弟几个里头最胆大的恐怕就属你了。居然装病闭门不出,偷跑出国去。”
  “不是装病,是带病上阵。”李言亭笑着调侃道。他这些年是极少笑的,比元翊还少。“可惜,他结交错人了。”李言亭又说,眼里暗了暗。
  “你俩生来谈得拢,何错之有?”李言瑾又给自己斟了满满一杯,等着醉。
  “若是八弟你,你会在他改名换姓的落魄之时,要他陪你睡么?……我还当时机成熟了,他却从此视我作路人。”
  “我原本气品就差你许多,要是动了真心,肯定没你君子。”李言瑾答得坦荡。
  这话听在李言亭耳中,非但没能缓解苦闷,反叫他想通了,是以更为苦闷起来,张口词不达意地絮叨道:“若是换了你,哪怕做的同样的事,他也会高兴的。他高兴,我也就没别的念想了……八弟,你可知,他折磨王衿,杀荣和及伺候你的侍女都是为了什么?我让他以为你在天牢里被人糟蹋了,谁知他竟打算替你把知情的人统统杀干净。那时候我才明白他有多瞧不起自己……”
  李言瑾没再说话,举起酒杯自顾自往李言亭的茶杯上撞了下,又自顾自地一干而尽。
  
  从酒楼里出来,喝酒的没醉,喝茶的倒像是醉了。街道上骤然冷清下来,更夫不厌其烦地敲着梆子,拖着调子,催得人愈发困倦。
  李言瑾命人将他五哥送回宫去,他想一个人再在街上走走,登基前,最后一遍。
  从皇宫到这条街不远,要是不骑马,他和元翊就喜欢一块儿到这儿来。李言瑾喜欢人多热闹,元翊却不喜欢,但每次出门还是会拉着李言瑾过来,挺高兴的样子,因为这么多人里他也只认识李言瑾一个。
  明明是下令所有人送五哥回去,却有个人一声不响跟在他身后。
  李言瑾回头看了魏川冶,沿河跑了起来。魏川冶没有动,定定地看李言瑾像个疯子一样拼命跑,跑了一炷香,等他终于跑不动了,才嗖一声又粘过去。李言瑾坐在林子里的泥地上,呼呼地大口喘气。
  “回去罢。”李言瑾吃力地爬起来,拍拍手招呼他。
  魏川冶却突然背对着李言瑾蹲□:“来,我背你。”
  李言瑾摇头:“像什么话。”
  魏川冶没有坚持,站起来走到李言瑾面前,满眼担心地道:“小瑾,你知道我……”
  风吹动树叶,和林间唯一的两个活物。李言瑾跑得浑身是汗,呼吸粗重,两个人站得很近。
  “你要是再敢多说一个字我就杀了你。”平常的语气。李言瑾已经很久没尝试过去威胁什么人了,他觉得累。只是这话在魏川冶听来,却带了不怒自威的霸道,不禁木木地点了点头,等李言瑾走开很远,才记得追上去。
  “我知道你不喜欢姳儿,乱点鸳鸯谱的事我是不会再做的,你大可放心。”李言瑾站定了等他,眼中竟多了些祈求,“这些年,有那么多人来来去去的,我乏了……你答应别做让我非赶你走不可的事,可好?”
  魏川冶握紧拳头,关节咯咯作响,却还是笑着应了他。
  
  半月后,李言秉及其身后梁氏各派系顺理成章地被处死,梁皇后入了冷宫。李言瑾完成了称帝的最后一步准备:杀一个亲兄弟。
  久未开口的杏妃一日忽然将李言瑾找去,说自己纳了新的花样,让他去把皇后娘娘请来,评鉴评鉴。杏妃还是贵妃时,前皇后尚未仙去,梁皇后也是贵妃,两人最为投缘。人都说,这缘投得古怪,魏贵妃蕙心兰质玲珑讨喜,梁贵妃傲世轻物沉密寡言,怎么想都不合。李言瑾猜杏妃大概是记起那阵子的事儿了。
  李言瑾靠着杏妃的小腿跪着:“娘,皇后给我打入冷宫了,怕是来不了。”
  “今日来不了?”
  “是,来不了。”
  “那明日你定要将她请来。”杏妃柔柔地扯了扯锦绣的耳朵,锦绣在她腿上舒服地蹭了蹭。打起呼噜。
  李言瑾无奈,只得支个小太监去请人。没多久,小太监慌慌张张地跑回来,两腿哆嗦地当着杏妃的面禀报道:“皇,皇后娘娘去了。”
  李言瑾气得恨不得踢他,转头看他娘,见杏妃再度扯了扯锦绣的耳朵:“又死了?”
  这一回似扯得相当重,锦绣睁开眼嗷嗷怪叫了一声,又睡了。
  “是,死了。”李言瑾紧张兮兮地答。
  “哎,又死了。”杏妃叹口气,就不再搭理他了。
  




60

60、终末·此生万般皆好 。。。 
 
 
  “爱之,利之,益之,安之,四者道之初……”
  “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若说当年的李言瑾能把夫子气死,那如今的小皇子李琮便有本事叫那给活活气死的夫子再一口气欢喜回来。
  春色渐浓,望着院子里摇头晃脑地读书的儿子,李言瑾无所谓地打了个哈欠,忽然间心事重重难以排解。
  
  “琮儿。”一个时辰过去,李琮居然仍在读书,李言瑾使坏地故意唤了他一声。
  “父皇有何吩咐?”
  李琮今年五岁,也不知是随了谁的性子,但凡头回见他的人都能憋笑憋出内伤来,尤其是他见到朝中大臣时,小脸粉嫩嫩地嘟着,张口脆生生地来句“大人无须多礼”或是“有劳诸位了”,那光景……啧,诸位大人憋得住,李言瑾却憋不住,茶叶呛入鼻子里倒成家常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