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末世之活着-第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进入五月,天慢慢热了起来,比之去年的酷暑天气却完全称得上凉夏。雨水也多,隔个三五天就会下场雨,不大不小,浇地刚好。
  宋希每次去县城都要跑一趟县一中看李金宝,帮忙捎一些大柱婶做的饭菜,也带一些自己做的醒神补脑的药。李金宝成绩不错,年后几次摸底考试都在全校前十名,考上重点应该问题不大。
  进入六月,天热了起来,有了往年夏天的水准。
  宋希给地里的庄稼上了一次肥,心里也轻松了许多。照现在庄稼的长势,到时应该会有个好收成。
  李宝田家六间新房的房架子已经立起来了,现在就差安了门窗等装修了。
  宋希过去看了看。院墙已经围了起来,连原来三间的院子打通,十分宽敞。
  宋希说:“要不要盖几间结实些的猪圈,我去山里掏一窝野猪崽,找人阉了当肥猪养,过年杀两头吃肉,剩下几头养着,留着明年给宝刚哥娶媳妇摆酒席。”
  李宝田抓着宋希袖子星星眼:“小宋哥带我去吧带我去吧,你答应过今年带我进山的!”
  宋希果断拒绝:“不行,野猪在深山里,山里有蛇。”
  李宝田憋屈极了。
  李宝刚在他弟脑袋上胡撸一把,说:“听话,被蛇咬了不是闹着玩的。”
  李宝田转身去拽宋小多:“小多,走我们去买鸡腿吃,不跟他们说话不算数的玩!”他哥都跟着进了好几次山了,一次蛇都没碰见过!
  肥狗嗖一下就站起来了,撒着欢朝小卖部跑。坏医生天天做西红柿炒鸡蛋,吃死小多了!
  李金宝高考完了。
  宋希掐着时间跑了一趟县一中,连人带行李全都拉了回来。
  李金宝眼睛亮亮的,嘴角带着笑,看来考得不错。
  “小宋哥,谢谢你!”李金宝脸有些红,想弯腰,被宋希一把抓住肩膀阻止了。
  “等你毕业工作领了工资再来说谢吧,到时十万八万哥哥绝对不嫌多!先跟婶子说说话,这几天担心坏了。”宋希把人送进家门推到大柱婶身边,赶紧回家了。
  回了家,宋希去看麦子地。春小麦是东北那边很冷的地方种的,正常是三月底四月初播种七月中下旬收割。今年这边暖的早,种的也早,三月初就种下了,现在已经抽穗灌浆了,看来再过些日子就可以收割了,应该和这边冬小麦的收割日子差不多。
  玉米种的比麦子要晚,比往年要早,和土豆一样都蒙了地膜,只是春天气温一直不够高,长得有些慢,但是玉米秆和土豆秧都粗壮的很,收成应该也错不了。
  六月中,麦子可以收割了,居然比这边的冬小麦还早了几天。
  李全根看着装修房子,打发了两个儿子来帮忙割麦子。李三炮也带着媳妇过来了,看看这边人多,又都是大老爷们,就又把媳妇撵回去了。
  才动镰刀,村里又来了好几个汉子。连李金宝都拿着镰刀跑过来了。
  李三炮一看人多,镰刀一扔,说:“你们割着,我去借铡刀和脱粒机,小宋把你家电机弄出来,麦子这么干,趁人多割完直接打了,完了你自己看着翻晒就行了。天气预报说过几天有大暴雨,可不能拖着。”
  李三炮是个急性子,说完就跑了。
  宋希还有些不好意思,李宝田就熟门熟路跑到宋希家把电机搬了出来,又扫干净院门口当打谷场。
  人多好办事。
  到天黑的时候一亩半麦子已经被送到倒座房房顶摊开晾晒了。
  中午管饭。十几个汉子,全都是大肚汉。宋希自然做不来,只好从小卖部买现成的。馒头大饼冰啤酒管够,一盆凉拌猪头肉,一盆火腿片,一盆凉粉,每人再来一个卤鸡腿一根烤肠。
  伙食自然是很好。宋希发现,那几个成家有了孩子的,都把鸡腿和烤肠留了出来,吃完饭回家歇晌的时候就带了回去。但是,没有一个人吃饭的时候是带了孩子过来的。李三炮的儿子玩的时候远远地喊了他爸一嗓子,还被他爸塞了一块钱哄回家了。
  宋希笑了笑。人和人,果真不一样。全根叔盖房子,村里人帮工,就有那一个人帮工干活到饭点儿一家子上桌吃饭的,而且还不止一个。
  麦子收完,宋希没什么事做,就呆在家里一边看着晒麦子一边折腾那些药材。
  暴晒两天,麦子干透了,天也阴下来了。
  宋希赶紧把晒干的麦子装袋送到储藏室,不由得庆幸幸亏及时盖了倒座房,不然打了粮食还得发愁往哪里放。
  七间倒座房,除了两间打通留作客厅招待客人,旁边的小房间当做小厨房,另外几间全都做了储藏室。去年打的粮食也都从地窖里挪了过来,毕竟这边要比地窖通风干燥多了,也方便多了。
  大雨倾盆而至,一连下了三天还没有停下的趋势。
  宋希坐不住了。
  因为,起风了。
  一人高的玉米大片大片倒伏,田垄里积满了水。
  宋希叹口气,穿上雨衣长靴拎了铁锹出门,去地里挖泄水沟,扶玉米。
  旁边地里,李奇也在扶玉米,只是地被泡得太软,根本就扶不起来。老头没戴雨衣上的帽子,只戴了一顶竹斗笠,脸上湿漉漉的,不知道是雨水还是泪水。
  宋希回了一趟家,把早前买的竹竿全都抱了过来,还拿了一大捆细麻绳和剪刀。
  插一根竹竿,附近几棵玉米扶起来松松地绑在一起,踩紧根部泥土。
  李奇挥着手阻止:“小宋,别,我这儿苞米不多,先扶你家的,你家玉米长得好,别糟蹋了。”
  宋希接着帮人扶玉米,说:“叔,你才半亩多玉米,也就一会儿的事,我不差那一会儿。再说了,我年轻,身体也好,手脚又快,我那点苞米也不费事。咱先把你的弄好了,再去我那里坐一会儿喝碗药。春天我逮了不少兔子,还等着你给硝皮子呢!”
  李奇手哆嗦着说不出话来。他没儿没女,早几年也因为这个和几个兄弟闹掰了,眼瞅着老了老了,也不敢指望有人养老,也就活一天算一天了。
  宋希帮人扶完玉米,又生把老头拉回家,找了几套养父没穿过的衣服,又跑去旁边小厨房煮了一碗驱寒的药茶。
  李奇换了湿衣服,流着泪喝完药茶,抱着另外几套衣服蹒跚着回家了。
  宋希没送人回家,叹口气,接着扶自己的玉米。说来要不是看到老头冒雨跑这么远过来扶玉米,宋希还真想干脆直接放弃那几亩玉米地算了。反正他又不指着地吃饭,就算扶起来也肯定会大幅减产,都不够折腾的。

  ☆、第61章

  一场雨下到月底才停下。
  宋希苦笑。十天大雨,几乎家家户户都来他这里讨过驱寒药。都说伏天的雨不伤人;农村汉子身板结实;偶尔淋上一回确实伤不到什么,可也架不住这样一天天的淋下来,那可真是都冷到心里去了。
  看看自家地里倒了又倒扶了又扶的玉米和黏高粱;宋希对今年的收成已经不抱任何希望了。还有土豆和地瓜;泡了那么久的水,还不知道能长成什么样子呢!
  宋希四外走了走;看了看。田间路边的泄水沟都满了,泄水沟两侧坍塌得厉害,有一户人家的地塌进去足有两三个畦。村头去年干掉的鱼塘也满了,所幸岸边树多;倒是没有塌掉的地方。至于地里的庄稼,都和宋希家的差不多,这一茬收成是别想了。
  庄稼基本算是毁了,受打击更重的却是种地膜菜的人家。地膜蔬菜是村里大多人家的主要经济来源,种的最多效益最好的便是西红柿和豆角,上市季节正是六月中下旬,也是往年价格最好来钱最多的时候。今年一场暴雨来的不是时候,时间也太长了些。收菜的大车过不来,西红柿淋雨就开裂,豆角老在架子上,更多的却直接被暴雨打落了,尤其是上面开的花。西红柿架和豆角架倒了许多,豆角还好,藤蔓类比较顽强,西红柿秧却折了许多。
  便是现在雨停了,这一季的西红柿和豆角也全毁了,没成熟的小果子和上面开的花全被打落了,还拿什么结果!就算慢慢缓过来,能不能捞回开春垫的本钱还不一定呢!
  宋希默默叹了一口气。
  雨一停,天气就热了起来。太阳火辣辣的烤得厉害,甚至仅仅一天积水的地面就开始发干了。
  宋希喊了李宝田过来帮忙晒雨天受潮的药材,看他身上多了许多被挠破的包包,皱了皱眉。
  李宝田不当一回事,说:“没事,蚊子咬的,最近蚊子真多,都是大花蚊子,咬一口可疼了,包也大,挠破皮都不解痒。”
  宋希仔仔细细看了看那些被挠破皮的包包,又给人把了下脉,眉头皱得更紧了。
  李宝田顿时就有些紧张了,结结巴巴开口:“小宋哥,我,我没事吧,就咬了几个包……”
  宋希没回话,直接进了药房,不大一会儿就抓了些药出来,煎完晾凉,把人身上挠破皮的地方全都洗了一遍。
  宋希说:“晚上睡觉前蚊帐里的蚊子一定要抓干净,尽量别被咬到,现在的蚊子毒性太大了。”
  李宝田摇摇头,说:“不行的小宋哥,我们就赶早上凉快下地干活呢,你不知道早上地里蚊子都成群成群的,忙着干活,哪儿有时间拍蚊子啊,被咬得狠了就拿手掌在胳膊上腿上撸一把,一撸一大片蚊子,撸过的地方都是血。”又加一句,“村里人都这样。蚊帐里才几只蚊子啊!”
  宋希沉默了。他是拿药泡大的,不招蚊子,还真不知道周围的人竟然是这样辛苦。
  李宝田说:“以前都没事,咬了就咬了,最多起一层包,没多久就下去了,现在也不知道咋了,又疼又痒,我这还是穿着长袖长裤咬出来的呢,牛仔裤都给我咬透了!”
  宋希沉默一会儿,让李宝田接着晒药材,自己去配驱蚊药和被咬抓破皮后洗伤口的药。
  洗伤口的药直接煎了一锅送去小卖部,让老板娘喇叭上广播了,有需要的就过来打一杯回家。
  驱蚊药做成了带在身上的小药包,家里药材不够,只做了百来个。除了李宝田家四个留了出来,剩下的全都送到了村长那里。
  进入七月,天越来越热了。没多久地面就干透开裂了,村头鱼塘的水位也降下去了一大截。
  张家沟子的村长是先来的,带着村里好几个人,都是和宋希父子关系不错说得上话的。
  他们是来讨药的,宋希每天一次煎来给人擦伤口的那种。
  “大人还好,有几个发烧的也不严重。孩子们可顶不住,烧起来就不退,送医院都没床位,走廊里输液的人都排不下。”张家沟子村长搓着手,有些不好意思,这时也只能厚着脸皮张嘴了。不然咋办,孩子们哭起来揪心,哭不出来更让人揪心。
  宋希有些为难。他这里药不多,也就勉强供应本村,眼瞅着也坚持不了几天了。这段时间因为蚊虫叮咬生病的人很多,而且大多是十岁以下小孩。宋希下手早,李家沟子是附近唯一没人得病的村子了。
  宋希说:“我这里没有药材了,已经托人买药了,只是还没有消息。这次疫病几乎是全国范围的,药材很紧缺。方子我已经送上去了,现在上面正在加紧制药,过几天应该有结果。我问他们要了两千支药,第一批药出来马上就会有人送过来的。”
  张家沟子村长有些着急:“这,这啥时候送过来啊,孩子们可挺不住啊,我们家张鑫眼瞅着哭都哭不出声了!”
  一群人七嘴八舌地插话,也都急得不行。他们家里都有生病的孩子。
  宋希叹口气,说:“这样吧,我随你们过去看看,先把烧退下来,等几天药来了,咱们这边几个村子的孩子都有。”
  一连几天,宋希都背着药箱奔走在附近几个村子,直到第一批五百支药三百支预防疫苗被送下来。
  宋希看了看说明书,先给本村的一百多个十岁以下小孩用了疫苗。
  有家长拉着自家孩子守着大队部不肯走,吵嚷着非让宋希给他们家十三岁的儿子扎一针不可。
  宋希板着脸说:“去那边找村长开条子,没条子没药。”村里一个得病的都没有,现在又有了药,非得抢这一天两天的吗!附近几个村子好些孩子都躺着起不来呢,县医院哪天不死上一两个小孩啊!现在一家只有一两个孩子,家家孩子都金贵,不是只是你家儿子才宝贝。
  那家家长转去磨村长。
  老村长转头看宋希。那哭闹不止的媳妇是他本家侄媳妇,没出五服的。
  宋希说:“叔,不算咱们村,附近六个村子,躺在炕上起不来的孩子就有六十八个。”
  村长叹口气,叫两个过来帮忙打下手的儿媳妇把侄媳妇给生拉出去了。
  宋希沉默着给村里小孩打过针,拿了剩下的药分开几个箱子锁好藏在车中先去了最近的张家沟子。
  张家沟子比较彪悍,爱打架的多。宋希车子刚一进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