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好雨知时节-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胡氏心疼的说道:“今年就算了,这样也不是办法,先买了再说。明年我也去看看,我就不信了,我还弄不了了!”
  “夫人那,这还真不是赌气就能成的,看着是用斧头砍,可是咱们就是不如别人,笑话咱,咱也不会说不好意思,我告诉夫人,就是这一捆柴,也是涂家大哥看我实在是太少了,匀了一些给为夫,不然更丢人。”
  “那就先买,我已经问了价格了,这附近农户卖这个柴火很便宜,二十文钱就是一车,还给劈的好好的,咱们来的时候不对,就是现赶着去坎,也不够用。”胡氏说道。
  “二十文钱也不是小数目那。”李存安叹道,他一个月也才拿那么一点儿钱,养活一家子都不够。
  “没事儿,我这绣活儿也快好了,卖了就是钱,够咱们买柴用的。”胡氏决定还是买了算了。
  作者有话要说:  双更君,需要被人表扬啊。
  明天我可能要去外地,不过不会断更。先放存稿君那里了,让他帮帮忙!
  继续求鲜花和收藏
  


☆、张小兰

  “李思雨,跟我去割茅草去不?”也是附近军户的女儿,名字叫做张小兰,和李思雨已经熟悉了,干活儿什么的,都会带着李思雨。
  “你等我会儿,我换身衣服。”自家带的衣服,还有姑母给的衣服,虽然和以前比,是不怎么好,但是也比这边的人穿的好,为了节省,他们家专门扯了粗布做了衣服,就是劳作的时候穿。
  这边引火的东西就是那茅草,西北这地儿别的没有,茅草丛多的是,入了冬,都变枯了,正好给大家引火之用,比上山弄枯松针要好弄的多了。
  其实还有枯草也可以用,但是那样也没有割这茅草这样又长又多的省事儿。
  换了衣服,李思雨带着镰刀出去,跟胡氏说道:“娘,我出去割茅草了!”
  胡氏道:“小心着点,别贪多。”
  “知道了,多了我也背不动啊。”
  最开始胡氏还反对自己的女儿做这些活计,不过李思雨和她好好的谈了谈,毕竟现在她不是千金大小姐了,说不定一辈子都是这个境况,要是还想着自己是不动手脚的,那吃亏一辈子的也是她自己个儿,尽快的适应这里才是最正确的法子。
  胡氏虽然心疼,但是也知道女儿说的都是对的,不过看着女儿的手都有了细细的茧子了,也是心疼的不行,晚上和丈夫说的时候,两个人都沉默了半宿。这都是他们大人的错,让孩子快速的长大。如果一开始都是这种环境,也不会有什么失落的,可是以前都是锦衣玉食的,突然落差这么大,“唉,雨姐儿懂事,我们该欣慰才是。咱们两个人在努力努力,我那边的百户想给自己的孩子找个认字的人,我想着能不能把这事儿给拿下来,以后也能多些空闲在家里。”
  “真的?”胡氏问道,要真是这样,那孩子爹也能少吃些苦头,而且还和百户长搭上了关系。
  “跟我关系好的一个人说的,我请他吃了酒,用了一些钱。”李存安有些不好意思,本身不赚钱,还花钱。
  胡氏忙道:“这些钱都是应该花的,你这也是为了我们一家子的前程,实在是太该花了,我想着打听打听那百户长老婆的情况,投其所好,毕竟这当人家妻子的也能吹吹枕边风。”
  这些都是熟门熟路的,以前在京里的时候,胡氏也和丈夫的上司的夫人打过交代,她人又不迂,和人家相处的也挺好,所以丈夫做官的时候,也轻松。
  胡氏又担心,这个好事儿,别人也肯定眼红,不受远的,就是那李存海,难道不想要这个差事?
  以前是知州,可是现在屁都不是,这能和百户搭上关系的,他肯定是无所不用其极的,“就怕那边用美人计!”胡氏说道。
  男人那,很多就好那一口,这周氏反正用了李存海的侍妾是一举两得,只要能把日子过的好,不用白不用。
  怎么就和这李存海分到一起来了呢,还是一个百户里面的,太要命了。
  “放心,为夫以及各打听了,我们这百户长是个怕老婆的,他不敢送。”李存安说道。
  “这可不一定,越是怕老婆的,越是背地里喜欢搞鬼,明的不行,暗地里送,只要成了,不愁不用那李存海,人家可是奸诈的很。况且,他是知州,人家一听名气要比你好,我得想想法子。”
  “这有什么?再是知州,也是过去的事儿了,还有一点儿你没有注意,他是侯府嫡支,侯府犯的是什么罪?我们呢,只是旁支手牵连,你说懂点道理的人,都不敢用他,所以咱们是五五分。”
  夫妻二人商量了半晚上,有了头绪。
  而李思雨要去割茅草,贤哥儿也非要去帮忙,胡氏说道:“雨姐儿把你弟弟也带上,男孩子不干活儿以后可怎么办?”脱离军户遥遥无期,以后说不定贤哥儿也是要这样,还不如现在就开始适应,不忍心也要让孩子们去闯啊。
  张晓兰觉得这新来的几家,人都长得白白净净的,看着就让人喜欢亲近,在李思雨给了她一把糖后,她是和李思雨交上伙伴了,去干活还是玩耍都要叫她一声。
  “你咋把你弟带上了呢?他能干啥啊。”张小兰见李思雨还带着一个尾巴,就说道。
  李思贤把嘴巴撅着,李思雨说道:“我这不是没那么大的劲儿吗?让我弟跟着,我好歹也能省下力气。”幸亏她不是原装的李思雨,没有千金大小姐不能干粗活的思想,不然还真是要命呢。
  “别看我小弟小,他力气也好着呢,是吧,小弟?”
  贤哥儿很坚定的点点头,张小兰说道:“好吧,跟着就跟着,你要是弄不懂,我也能帮你啊,我力气也大。”
  “你帮了我,你自己就要拿回家的少了,那样多不好?”李思雨笑道,这小兰小朋友真的是个好朋友啊,为人实诚。热情。
  张小兰带着李思雨姐弟两个,走了有一段路,就到了割茅草的地方,真是天苍苍野茫茫的,茅草已经变成了白色的一片,张小兰说的那茅芽变老,成了和柳絮一个颜色,所以看起来雪白一片。
  “等到开春的时候,我再带你过来,吃这嫩毛芽,又甜又有滋味。你们要是早来,这茅草杆还能吃呢,可甜呢,比苞谷杆还要甜。”张小兰嘴巴舔了舔。
  孩子们零嘴没有多少,可不就是在外面找些野果子等物吃?
  “那咱们开始吧。”李思雨说着就弯腰来割茅草了。
  张小兰说道:“你怎么一点儿也不馋啊。”她想着就想吃呢。
  “就是馋也没有吃的机会,干什么要想着让自己难受?你要是想吃,等我把我那针线做好了,卖了钱,给你买点糖吃。”
  “呵呵,李思雨,你真好啊,我娘还让我跟你学针线呢,只是我拿个针都拿不稳,哪儿能学?”
  张小兰的娘是有些喜欢占小便宜,比如想着让张小兰免费跟李思雨学做针线,而且还是悄默声息的,就是这方面的占小便宜,大的方面还不错,李思雨去过他们家,还给李思雨送了半袋子地瓜呢,这东西他们家多的不得了,所以张小兰的娘不心疼。
  张小兰的娘觉得李家的闺女能用这个赚钱,她家闺女学了也能赚钱,但是张小兰这方面不开窍,而且私底下张家娘对张小兰说的话,转眼张小兰就说给李思雨听了。
  “你得这样搓,不然就要散了!”割完了茅草,就要用东西给捆起来,这边都是现成的用枯草搓成草绳来绑的,只是李思雨哪里会,以前小时候看见过老人用稻草来搓绳子,觉得挺简单,可是为什么用枯草她就是不会呢,手还被磨的疼。
  “算了算了,我这个给你吧。”张小兰有些看不下去了,直接把自己搓好给李思雨用。
  李思贤道:“我姐姐是第一次,所以才不好,等以后肯定比你好!”
  小弟,你是好样的,给姐姐撑了面子,只是姐姐不知道能不能让你骄傲啊。
  “哟呵,好吧,咱就等着看了。”张小兰也笑嘻嘻的说道,把李思贤给弄得嘴有撅起来了。
  等李思雨和李思贤拖着一捆茅草回家的时候,正看见周氏带着一个姑娘从远处过来。看见这姐弟两,周氏有些吃惊,“雨姐儿,贤哥儿?”
  作者有话要说:  俺是辛苦勤劳的存稿君,你们得捧一捧俺那,不然俺抽个风,就。。。。。。


☆、先礼后兵

  周氏是绝对没有想到,这两姐弟会穿着这么破破烂烂的还去干这种粗活的,所以见到这两姐弟,很是不可思议。
  李思雨明显的看到周氏旁边的小姑娘一脸看不起的表情。
  你看不起咱,咱还看不起你呢,我这是劳动光荣!她一点儿也不觉得丢脸。
  要说丢脸,大家都是流放犯,早就丢脸光了。
  “二伯母。”两个人叫了人,“我们先把柴火放了。”
  周氏看了一会儿,扭过了头,很有深意的看了那小姑娘一眼,把小姑娘看得有些哆嗦。
  李思雨和李思贤两个人换了衣服,打了水,洗了手脸,等去见胡氏的时候,周氏已经离开了。
  “娘,二伯母过来干什么啊。”李思雨问道。
  “没什么事儿,今天出去累着了吧。”
  李思雨知道胡氏不想把周氏的事儿说给他们听,也就没有再问,“不累,我觉得自己越来越有劲儿了呢。”
  “女孩子家要那么有劲儿干什么?”胡氏笑道。
  “娘,那我也有劲儿了!”贤哥儿说道。
  “呵呵,是,贤哥儿有劲儿最好。”
  中午李思雨自告奋勇,去厨房做了一顿午饭,无非是炒大白菜,还有一个萝卜丝。吃的是玉米饼子。
  李存安吃了说道:“咱们雨姐儿的厨艺越来越好了。爹喜欢吃呢。”
  胡氏笑道:“这是嫌弃我做的不好了?”
  “你这还吃孩子们的醋啊,让孩子们笑话。”
  现在没有了食不言寝不语,一家四口吃饭比以前要亲热许多。也是一种天伦之乐。
  吃完饭,胡氏有话跟丈夫说,李思雨就和李思贤去洗碗刷盘子。
  李思雨小声对贤哥儿说道:“小弟,你去听听爹和娘说什么。”
  “哦,姐,你放心,我不会让爹娘看见的。”李思贤人小鬼大。
  等李思雨把厨房收拾干净了,也没有急着找李思贤,过了一会儿,胡氏和李存安都出来了,李存安拿了锄头去院子旁边的菜地里松土,种下的菠菜已经出现了绿色。
  “娘,和我小弟去看看附近有没有卖黄豆的,到时候咱们可以发黄豆芽吃。”冬天的菜实在是少,要想多吃些,就得自己想办法,这黄豆芽绿豆芽也是一道好菜,如果能弄到石膏,也能做豆腐呢。
  胡氏给李思雨拿了十文钱,“去吧,别走远了!”
  两姐弟从家里出来,“姐,我听娘说什么先礼后兵,爹说不要紧,你说是怎么回事儿啊。”
  “就听到这些,没有别的?”李思雨问道。
  “还有听到百户长,什么教书,我怕爹娘发现了,不敢听多了。”李思贤忙道。
  “好,干得不错,姐今天晚上给你在灶里烧个地瓜,保证香的很!”做饭的时候,在火堆旁边放个地瓜,等饭好了,这地瓜也烤熟了,吃起来特别香。
  贤哥儿笑着点头,“姐,我们两个一人一半!”
  李思雨从一个人家里买了几斤黄豆,回去把剩下的钱交给了胡氏,又想着刚才贤哥儿听到的话,什么先礼后兵,难道是二伯母周氏那边过来的意思是先礼后兵?
  百夫长,教书?爹现在也没有什么正式的事儿,就是有了世家就去操练,他们分的三十亩地也划好了,不过确实那一大片的荒地,真的是要人开垦才能种庄稼呢,好地自然轮不到新来的,这开春了,怎么种地也是个问题。
  听涂婶子说,他们这些都是租给附近的农户,到时候给租子就成,只是这样一来,还要交军粮,还要给农户一部分,剩下在自己手里的就没有多少了,所以三十亩地根本就不顶用,不然谁不想当军户啊。
  而且这还是已经开垦好的,像他们这些荒地,第一年根本就没有人肯租,谁也不想吃亏不是?
  倒是不怕这些农户赖租子,毕竟那可是兵营里的地,人家的武力值,让你没有了命都是轻而易举的。
  所以爹这是准备找别的活计了?
  想这些流放来的军户,平时自由是有的,除非那些被特殊‘照顾’的人,才会过的生不如死,只要上头的头搁一段时间上报这流放之人的情况就可以。
  毕竟这荒凉的地方,你想逃,也得有通天的本事不是?
  他们可没有忘记,最开始来的时候,那被打的血肉模糊的人。谁也不敢保证自己有那个命逃了抓不回来,而且都是拖家带口的,这逃了一个人剩下的怎么办?
  所以朝廷让流放之人带妻儿一起过去,可不就是有道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