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悠然山野间-第1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袁宝柱媳妇原本还担心自己几个闺女儿,但是看看现在这样,倒是也不操心了。

      本着人性化的原则,陆朝阳的高山养猪班渐渐的上了正轨,也开始可以不用担心身边的人说撂担子,就撂担子了。

      这样,就该开始考虑新的销路了。现在附近的村落养猪的人多了起来,她们远在山上,不可能和那些村子里的人去抢生意。原来的销售渠道也收到了一定的压缩。但是鲜猪市场还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只是比从前稍微多了一些竞争。而且不久柳东村这个市场还没有开发出来,销路的问题根本就不用担心。

      赵宝儿接到传唤,匆匆忙忙地上山来了。

      “你嫂子的身子重了,娘说临盆也就是这两天了。有啥事儿都得先等你嫂子生了再说。”赵宝儿接过陆朝阳手里的茶碗,道。



      NO227鲜猪大卖

      陆朝阳也知道陆玉梅快要临盆了,自己也端了一碗茶喝着,一边道:“我也没逼着你马上给我一个章程。就是想你先往心里过一过。猪我是不打算再买了,就咱们手上这些猪先做着。猪崽我都打算自己生。哥,你看怎么样?”
      赵宝儿道:“也成,现在山下的猪崽子价钱都涨了,你涨不涨。”

      陆朝阳笑道:“涨啊,为啥不涨?大伙儿一个价,我这儿一个价,那不是平白得罪人吗?”

      赵宝儿点点头。

      陆朝阳又道:“咱们买这座山,不就是为了柳东村的生意啊?我找你,就是为了跟你说说的。这山下的猪怎么涨,柳东村的屠户有那些。还有搬到柳东村来的富户有那些,这些,都要靠哥你去走动。”

      赵宝儿道:“行,我心里有数了。我会尽量去办的。”

      “还是能从朱家入手。他们家在这一代买了不少土地起宅子,还打算建商铺。”陆朝阳道。

      赵宝儿点点头,道是知道了。

      这时候,陆兰英苦着一张脸走了进来。

      陆朝阳道:“咋了?”

      陆兰英道:“宝儿哥,我托你个事儿,你帮我瞅瞅。哪里有好地方,我八叔想租房子呢。”

      赵宝儿一怔,道:“怎么?”

      陆兰英道:“刚刚我八叔托信过来,说是今年春闱又落第了,现在手里有了些余钱,想着干脆搬出去,闲下来读读书。”

      陆朝阳忍不住嘀咕道:“任谁在陆家那样的地方。要是能静得下心来读书,才有鬼了。”

      陆兰英叹道:“可不是嘛。”

      赵宝儿道:“那是打算租在哪儿?

      陆兰英道:“最好能在县里,那账房的活儿他也不打算辞了。大郎现在也大了,家里也能挑得起来。“

      自从上次陆兰英差点被人贩子拐走。回来以后,陆大郎可算是立了起来了。陆大爷陆文友现在也有些怕陆大郎,也不敢再对他们兄妹俩怎么样。不过到底是父子俩。陆大郎的反抗引来了不少流言蜚语,村里的人都戏称他是混不吝的,连爹都不怕。但是陆大郎依然故我,自己出去摆摊,找点文房的事儿做,再加上妹妹陆兰英带回来的工钱,一边供着小弟弟读书。一边给陆兰英攒嫁妆。

      陆朝阳再也没想到那个鼻涕虫小朋友会长进这么快,私心里也是有些敬佩的。

      所以陆八才能放开手,想着自己搬出去,为自己谋一个前程。

      陆朝阳想了想,就对赵宝儿道:“这事儿你留意一些吧。”

      赵宝儿心里舀了个主意。却暂时没有说出来,只道:“行。”

      又说了几句话,赵宝儿就走了。

      陆朝阳带着大伙儿吃了午饭,就各自提了个小篮子,一块儿去捡鸡蛋了。要知道,山上的母鸡又增加了一些,平时都是散养的,当然就到处下蛋。如今草长莺飞,许多白花花的鸡蛋都藏在了草丛里。就算可能被狗偷吃掉一些,隔个一阵子去捡,也能捡到不少,不但够吃,还有富余攒着。

      几个姑娘家手里舀着小木条,下了洼地。小心翼翼的拨开草层。一个白花花的鸡蛋就露了出来。这在像今天这种阴天,也算是姑娘们一个非常有趣的游戏。猪圈那边每天冲洗打扫喂食,都是有定数的,并不需要所有人一天到晚巴在那儿,闲暇的时候,这群小姑娘就会在山上到处走,摘点鲜花,蘑菇,山果子,野菜等等。最喜欢的还是找鸡蛋。

      陆朝阳也喜欢捡鸡蛋,更喜欢却是背着弓在山林里转悠一圈,打点野味回来换换口味,也打打牙祭。不过这种机会并不是很多,毕竟既然上了山,也没时间给她到处闲晃。

      这鸡蛋也有两天没捡了,很快几个小姑娘都捡了好些鸡蛋,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提着篮子嬉笑着回去了。

      路上商量着,晚上要黄婆婆给她们煎蛋饼吃。

      不得不说,山上每天吃蛋,时常吃肉,还老有大骨头炖汤吃,伙食好,小姑娘们也都开始窜个子了,长得颇快。

      过了两天,赵宝儿就带着人上山来看猪,顺便带回来一个消息。山下有不少人的猪,都生病了。

      “……我们这猪都是养在山上的,用山泉水养着,我妹子一天要带人打扫五六次,绝对都是好的。”赵宝儿边引见一个中年男子上前,一边道。

      那中年男子是府城钱家的管家,家里的几个主人是顿?

      僖匀獾摹?墒钦饧柑欤缦碌闹矶际遣≈矶啵蛞膊淮帐帧L嫡庹约业闹碛忻跃吞氐乩闯虺蛄恕?

      到了猪棚,果然看到整个猪棚的面积很广,也不像其他猪圈一样靠近就被气味熏得慌,地上的猪粪也不多,看着都是干干净净,清清爽爽的。白花花的猪在猪圈里跑来跑去,四肢矫健,看起来很是活泼。

      这时候,陆朝阳走了过来,在赵宝儿的引见下和人家打了个招呼:“钱管家。”

      看她年轻,钱管家似乎有些疑虑:“这乡下人都是惯会养猪的,你一个小姑娘,养了几年猪?这山下的猪多病了,你的猪就不病?”

      陆朝阳笑道:“钱管家,我虽然年纪不大,可是养猪也养了有整三年了。这些,在陆家村都是能打听得着的。何况这大批养猪,和就养几头等着过年杀年猪,又是不一样的。大批养猪,有大批养猪的讲究。我手底下这些个姑娘,都是勤快的,猪圈一天就要清上好几次。”

      “最早养猪的时候,我哥相熟的一个大夫,人家都称小陆大夫的,也常常来给我的猪看诊,我看着也学了一些,猪养多了,一般的小毛病我都见识过了,自己都能治。何况我这猪圈打扫干净了,大毛病也不能有。”

      赵宝儿道:“钱管家,就是现在,订我们家的猪的也不少。山下的猪出了问题,我们家的猪可都还是好好的,这府城里不少人家还订我们家的猪,再不下手,可就没有了。”

      陆朝阳在一边解释道:“猪会生病,多是因为一个窝棚里挤了太多,又没能打扫干净。我的猪不能病,所以我并不打算多养,宁愿少赚一点,也不愿担那个风险。所以,钱管家,您看见的,我们家猪就这些,捉走了,我就等我自家的母猪去下,或者下山去找好的猪种。也不是你们什么时候要,就能订得着的。”

      这么一说,钱掌柜倒有些犹豫了,这赵家的猪自己是看在眼里,说是不订就没了,又有些心急。但是他还是舀了一下乔,轻咳了一声,道:“这件事儿还是要去回禀了主人家才好做主。”

      陆朝阳微微一笑,道:“钱管家,只管去。我们家的猪虽说养在山上,但是您什么时候要,也只要打个招呼,或是到县里我们铺子里去下订,我们就能给你们送过去,绝不用你们担心。当然,送货的猪,每头要加五十个大钱的运费。一次买的多,可以折价。”

      钱掌柜点点头,道:“合理。”

      看过了猪,赵宝儿就带着这钱掌柜走了,难免会给他一点红包,或是别的甜头,才能把这笔生意谈下来。

      接下来的几天,因为山下人不会养猪,而养出不少病猪,赵家的订单果然越来越多,如陆朝阳所言,他们家的猪供不应求了,来得晚的,根本就没订上。

      这样一来,赵家的猪肉自然就是要涨价了。陆朝阳正琢磨着要怎么涨,山下突然带上来消息,道是陆玉梅生了个大闺女!

      陆朝阳一听,大喜过望,连忙问来报信的顺福——那是赵宝儿身边的小厮:“宝宝怎么样?我嫂子好么?”

      顺福笑道:“回大小姐的话,大少奶奶挺好,小小姐也挺好。太太让小的带话给大小姐,知道大小姐近日忙,那就等小小姐洗三的时候再回去。”

      陆朝阳笑道:“我做姑姑了呢。山下的鸡蛋够不够?要不要我从山上带些下去染红蛋?母鸡够不够吃?我娘该忙了吧?”

      顺福道:“刚看太太带人清点过了,有三百多个鸡蛋。其他,小的也不知道。”

      陆朝阳心想着,坐月子是离不开鸡蛋的。何况等过两天,也要开始发红鸡蛋算是庆祝了。赵家亲戚不多,可是现在做生意,生活伙伴却多。还有村子里好几家相熟的人家,这些都是要送红蛋过去的。三百多个鸡蛋,还真是不太够。

      于是就先高声叫了黄婆婆进来,笑着问道:“婆婆,咱们这儿还有多少个鸡蛋?”

      黄婆婆在心里过了过,笑道:“还有四百多个。”

      “那就先捡出三百五十个来,给山下送去”,陆朝阳说着就眉开眼笑,道,“婆婆,我嫂子生了个大闺女儿呢!”

      瞧她那个高兴的样子!不知道的人倒以为她刚生了个孩子呢!

      黄婆婆也非常高兴,嘴里直说好,边道:“大小姐什么时候下山去,把我老婆子也带去瞧瞧。”

      陆朝阳笑着说当然当然。一边却在心里感慨,真是没想到到处还和自己腻歪在一块儿的小姑娘,竟然已经生了个小宝宝了。 



      NO。228:躺着也中枪 … … … 


      小宝宝洗三那天,陆朝阳带着黄婆婆早早的就下了山,并把给小宝宝的鸡蛋等物都带好了,然后嘱咐了陆兰英几句,让她好好看着猪场。



      赵牧新做了祖父,这个消息早就在陆家村传开了。陆朝阳和黄婆婆,赶着马车进村,就听见来来往往的人都说这事儿,有的说可惜是个闺女儿,也有的说赵大奶奶好福气,家里都心疼得紧,生了个闺女儿还要这样大操大办的。



      陆朝阳和黄婆婆进了屋,先去把鸡蛋放在了主楼厨房里平时放鸡蛋的地方,然后就由新来的伺候林氏的蔡婆子引着去了陆玉梅那里。



      那里热热闹闹的,自然少不了陆玉梅的那些三姑六婆,热热闹闹的一团。见了陆朝阳,林氏松了一口气,笑道:“朝阳回来了啊。”



      却仔细打量打量了女儿,女儿上山有整个月了,期间只回来过两次,说林氏不失落,那也是假的。



      陆朝阳看那样子,就知道是林氏也被这群三姑六婆缠住了,就笑道:“快给我瞧瞧我的小侄女儿。”



      林氏就从床铺里抱出一个极小的婴儿来,笑道:“小心托着些儿。”



      陆朝阳小心翼翼地托住孩子的脑袋,把孩子抱起来,笑道:“还看不出来像谁呢。”



      才出生三天的孩子,怎么也说不上好看,脸蛋红扑扑,眯着眼睛睡得正香。听身边的三姑六婆说的,这孩子和其他孩子比起来,个头倒是大的了。陆玉梅生她的时候吃了不少苦。孩子的头发也比一般孩子的浓密些。



      陆朝阳抱着宝宝,习惯性的摇了摇。



      林氏连忙道:“可不能摇,宝宝的脑袋现在还是豆腐哪,可摇不得。”



      陆朝阳听了。连忙把宝宝托稳,笑道:“不摇,也就是顺手了。”



      这时候。陆玉梅的大姑就适时地凑过来,道:“看着是像我们大姑爷呢。瞧这眼睛鼻子长得,啧啧,真是和姑爷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陆朝阳只注意到这孩子的嘴巴是典型的樱桃小口,几乎和鼻子一样宽了。这一点明显是像陆玉梅的。哪里瞧着像赵宝儿却还真是没发现。



      她抱着小宝宝坐在陆玉梅身边,陆玉梅看着有些疲惫,脸色苍白。看着自己的孩子,却是一脸满足的微笑。



      陆朝阳直接把还在耳边叽叽喳喳的妇娘子给忽略了,笑道:“嫂子你快瞧瞧,宝宝真可爱。”



      陆玉梅笑道:“这坏丫头可折腾了我一宿,才生出来呢。”



      身边立刻有人笑道:“那可真是应了大小姐那句话了。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