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若薇-第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照直说?

说皇帝的小老婆跑了、丢了、被杀了、被抢了,很可能给皇上戴绿帽子了?

说大殷皇帝不是天命所归,所以丢人了、丢脸了,报应了,大殷要玩完了?

罗颢没想到过会出这种事,因为对福王的事十拿九稳,他从来也没想额外调兵过来进驻,只是密派了些人暗地把南营兵马控制在手里,让小九造反没兵可用,他自然就犯不着派大军防卫。离宫的守卫兵力有限,昨夜几乎全用在福王身上,加上太后那么一闹,女眷们的住处芙清院昨夜门户大开,门禁形同虚设。

整件事情毫无征兆,没响动没有异常,如果说能让罗颢觉得有问题的地方,只有之前元文不合常理的积极表现,所以在他第一时间听到这个消息后,立刻派人查探了元文,结果元文并没有出现潜逃或者异常举动,罗颢一时间也没了头绪。

若薇看罗颢迟迟没有动静,心越来越沉,手越来越冷,再开口,声音有止不住地颤抖:“你打算怎么办?”

“若薇……”罗颢声音里的叹息歉意很明显。这件事不能查,起码不能用官方的身份去查,周氏宗女不能丢,也确实没有丢,丢的只是一个替代品,大殷的脸面、大殷皇帝的脸面不能为了一个替代品而丧。

“她是我妹妹。”若薇没有看罗颢,她侧仰着头,极力避免软弱的眼泪流出来,“既然你不打算找,那我自己去找,谢谢陛下及时告诉我这个消息。”

“站下!”罗颢伸手拦下她。

这件事最重要的问题不在人的失踪,而在如何应对——冲着周氏宗女的名头劫人,对方的目的已然昭然若揭,所以无论从什么立场上讲,若薇都必须以周妃的身份在宫中再次露脸,在众人面前露脸,既安定己方又破了对方的险恶用心——这是最好的解决方法。

“然后让他们知道自己掳错了人,让他们杀了小倩?”若薇拍开罗颢伸过来的手,“绝不!”

罗颢反手抓住她:“若薇,朕不是不查,可这件事不能声张需慢慢来,首要之急是你必须着眼大局,大战在即,这件事的后果……”

“那是你的大局,不是我的!”若薇难以自地抬高声音打断他,“我的大局是把小倩救回来!”

“若薇冷静点,想想我们跟楚国将开的战事……”

“我不在乎!”

“若薇!战争岂同儿戏?”罗颢也有点动气,“如果这次被带走的不是小倩,是任何别的女子,你还会这样在乎?这是什么,你的伪善?”战争,国之大事,一旦处理不好,到时枉死的又何止是一个女子?

“那你既然没本事看住自己的老婆,当初为什么要用小倩!”

若薇低下头深吸了一口气,泪眼朦胧地看着罗颢那张冷静到近乎残酷的脸:“真的,我的仁慈只有一点点,我只是想让我仅有的、我身边的人都能平平安安……平安就好,你知道么,我甚至都没有奢求他们能过得富足快乐,只要他们能平平安安,我这个要求真的很过分吗?你根本就不知道她多么有才华,多温柔,多美好……你根本不知道她……”若薇的声音因为鼻子发酸而走调,她努力地压下哽咽,“在这个世界上,会关心我的人,没有任何附加条件爱护我的人,不到五个,她是其中之一……”若薇擦去眼泪,吸了吸鼻子,坚定又坚强,“所以我不求陛下能了解,我会去救她,无论她在哪儿。”

两人正僵持着,常贵这个可怜的救火员又及时出现了,托着一份加急传报。

罗颢看了若薇一眼,接过,看完。

“是楚国……”

“我不稀罕!”

她稀不稀罕罗颢也继续说了:“楚国大丧,正月初三皇太子澄即位,就在六天前。”

“哈,一个草包被一个更烂的草包取代了,有什么稀奇?”撂下一句噎人的话,若薇甩着头发就走了。

若薇一倔起来,罗颢除了黑黑脸,一点法子也没有。

常贵在旁边看着,眼睛溜溜一转,提步走出来:“皇上,那元大人还在殿外候着……”

罗颢回过神,哦,元文!“宣进来吧。”也许他的忠心没有问题,但福王的事既然结束,元文也没有必要呆在朝堂上了——自从若薇那次莫名遇袭,罗颢就派了人在暗中保护她,最近几次暗卫的定期回话中,碰巧有一部分内容踩到了罗颢的神经,或者他不愿意承认的情绪——嫉妒。

罗颢把元文叫进来,对他此次的功劳大加赞赏,然后开始拉入正题:“朕早些时候没有擢拔爱卿,是担心你也像周维那样树大招风引人中伤,且爱卿又没有周维的那种家世震慑,但现在再不擢拔,朝堂上也说不过去了,正好湘州的太守年前向朕告老,朕就想到了爱卿,好好替朕治理一方,也好出去避避福王党的余孽报复。”

“……”

元文跪在地上,迟迟没说话。

常贵看看皇上的脸色,走近了元文:“元大人,快谢恩哪!快呀。”

“……”

“怎么,你不愿?”

太守,正四品,不仅仅是越级擢拔,且驻守一方权力很大,也算是一个封疆大吏,就是常人说的“土皇帝”,是个美差。

“臣年轻力微,做一文书小吏尚且诚惶诚恐,实在不敢领此大恩。臣若能为陛下鞍前马后效力,心愿足矣。”

罗颢听他这么一说,脑子里忽然冒出一个想法,很完美地解释了之前他积极对付福王的动机:“你是嫌官小,还是嫌湘州地处偏远,或者,因为那里远离周维?”

罗颢捕捉到了元文一瞬间的僵硬和脸上被戳破心事的心虚。

果然!

“元爱卿,朕希望你知道,周维是朕器重的大学士,在未来,他可能成为出入承文殿的当朝首辅,你的那些心思,也许作为一个布衣在民间无妨,但这是朝堂,这是强调礼乐重典的地方,读书人有读书人的礼仪规范……你还是即刻启程去做湘州太守吧!”

“陛下,陛下……臣有话说。”颜司语急忙唤住罗颢,他万万没想到自己一时情不自禁居然会导致这样的结果,万万没想到大殷皇帝会如此迅速地做出这样的决定,不管个中缘由是不是误会,但结果不是他想要的,是计划之外的!

不行,绝对不行!

“怎么?”

“陛下……臣,臣知道自己已经再没脸站立朝堂之上,臣不求什么封疆大吏,臣知陛下宏志,陛下也明白臣的抱负所长,臣愿以使节身份出使梁卫,为我大殷的天下大计,赴汤蹈火,将功补过。”颜司语抬起头,“这是臣微末之愿,愿陛下应允。”

罗颢思考片刻,元文的才华不容置疑,在与楚国大战之前,也确实需要有人在梁卫周旋一下,省得被拖后腿。

“也好,这是个机会,你毕竟年轻难以服众,这件事办好了待擢升你为太守一职时,朝上说闲话的人也没有那么多了。不过,”罗颢语气一转,“你暂留京城的这段时日,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

“臣,领旨。”颜司语伏在地上,汗透重衣。

****

祭天中发生的事件,属于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件,原本若薇当初给罗颢制定的攻楚策略,是把战力分成几股,分别在几处用游击战的办法耗空楚国的国力。因为楚国太大了,如果大举兴兵,别的不说,单单后防补给线就是十足让人头疼的事,但用这个游击战的法子,楚国的军队就好像四处疲于奔命的救火员,如此不出两三年,楚国拖也被拖垮了,这就是劣势变优势的转嫁。

本来等今年一开春,罗颢就打算实施这一策略,是打击楚国,也是震慑四方,但是现在事情变了,一夕之间,楚国国君蹊跷猝死,新君比他爹更像个傀儡,成国侯气焰更盛,且从过往成国侯斗垮政敌的那些事件看,这个人可不是一般的人物。原本楚国因为上一个皇帝的昏庸从芯子里已经开始烂了,就待一阵大风就能吹倒,可如果这个成国侯掌权,两三年的工夫将存在极大的变数。

这就得好好说说,这个在紧要关头出现的“周妃被窃”的事件。

据秘密调查得出的结果,当日在离宫不远的村落里,探寻到有楚国口音出没的人,到目前为止,楚国还没有传来任何消息,但其他国家也没有——这不止说明楚国嫌疑最大,而且事情也是朝着最危险的后果在慢慢进发。

楚国的白痴皇帝绝对做不出来这么周密的大事,很有可能是成国侯派人干的,想想吧,一手遮天的权力,再加上得了这么一张“天命王牌”,就是圣人恐怕也是有点动心的。成国侯若想逼宫造反,定然不会像福王那么闹得灰头土脸。一旦成国侯成功,后果就难料了,总之楚国不会比现在更弱。

楚国现在就像一个冒着火星的炸药包,只待时间一到,便是惊天动地。

形势变了,所以曾经周维呕心沥血忙了几个月的攻楚计划被全盘推翻,原本时间很宽裕,可以行蚕食之事,现在变得需迫切鲸吞。

自从祭天之后,一夜之间,似乎有人都开始忙起来了,进出上书房议事的将军们开始明显增多,承文殿的首辅们开始频繁地叫户部、兵部的官员到承文殿,一切都在为春暖花开时的攻楚做准备。

在这准备中,颜司语作为安抚卫国、联盟梁国的重要使臣也出席了部分会议,起码掌握会议的中心意旨,以便争取在所有谈判中为殷国掌握最大的利益。而周维,本来以文臣身份掩护位列朝堂,现在已经完全脱下伪装站到了武将行列,出谋划策。

楚国太大,攻楚,最大的问题就是补给防线,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是一个让无数君主和将军头疼的数学问题——押运粮食的士兵也需要吃饭,运的粮多了,押粮的人也必须随之增多,路上的消耗就会随之增加了,长途远征,多走一天路就要耗到上万石粮食——若提供前线四十万大军的粮草,路上这种损耗就得占去十之七八。

想想吧,给前线运三百万石粮食,最后到前线士兵的嘴里只剩六七十万石,就是大殷国富力强也经不起这么耗啊,所以兵法强调“兵贵胜不贵久”就是这个道理——打得起,耗不起啊。

楚国地盘太大,这个无法忽略的问题像一座高山立在文臣武将的面前,多日商讨未有结果,罗颢一天到晚脸色阴沉好像什么似的,其实周维有一个解决的办法,是一个很大胆的想法,非常大胆,大胆到他甚至不知道有哪个将军敢接这样的差事。

兵行险招

楚国虽大,但其国君的位置并不好坐,在它南边的山区里,有一个彪悍的民族一直对楚国袭扰不断,还曾经在两百年前攻进过楚国都,时局混乱长达十几年。

后来楚国的某位皇子在几大家族的帮助下复国了,可从复国那天起,一个灭国的隐患就埋下了——楚国国君为了换取这些大家族的支持,颁布了一个叫“封君制”的东西,用最简略的话说,就是封地封君,世袭罔替。

楚国国君有他的无奈,可这制度从一开始就是炸弹,到后来更是沉疴难治,百余年后,那些个世袭家族掌握了楚国的经济命脉和政治特权,差不多八成以上的土地都在那百十来家大家族及其附庸家族的手里攥着,那可真是一种吃人不吐骨头的横征暴敛,楚国越来越弱,可贵族老爷们越养越肥,所以才有了楚国独特的奢靡之风,所以三重锦那种华而不实、贵得要死人的衣服只有在楚国才能被捧出身价。

好吧,一切都说明楚国农民的日子并不好过,尽管楚国被称为天下粮仓,可每年饿死的人比积弱多山少粮的卫国还要多。所以,周维的意思就是,他们的大军不带粮草,就地缴收,楚国的农民将会成为大殷军队运粮的后勤。

“这怎么可能!不管怎么说我大殷的军队对他们来说都是敌人,哪儿人会有帮着外人攻打自己国家的道理?”到时候应付民变恐怕都来不及,还哪里有精力打仗?

“我想周维的意思是说,缴收了那些达官贵人的田产粮仓,用他们的粮养我们的军队,把他们的田拿出来分给当地农民,以换取他们的支持。”宋志对此深有体会,当初大殷皇帝在宋国就是用的这招,事实证明,这是非常稳固的法子——贵族老爷只是很小一部分人,穷人是绝大多数,对穷人来说,有了地就等于有了安稳,有了希望,会倾向于安居乐业的生活。但楚国的情形又是一样,楚国的皇帝还在,朝廷还在,楚国人的主心骨还在,很难说这个法子管不管用,真可谓一场豪赌,如果不管用,大殷的军队就有灭顶之灾。

“这样啊……”秦武将军皱着眉,“可支持我大殷军队的粮草,一日就要十万石,这个方法就是能行也恐怕是杯水车薪。”四十万大军的粮草,所到之处恐怕都跟蝗虫过境一样,还能留下什么?

“是的,”若薇叹了口气,之所以称之为险招,一是粮草问题,二就是她现在要说的,“所以我们不能派四十万大军过去,我算过了,行军沿途……”她在地图上示意了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