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封神]当雍正穿成纣王-第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雍正还没有对雷震子的生死做出决断之前,雷震子在胤祥的眼里就只是一个需要特别警惕的对象而已。可只要雍正说出雷震子必须死的话,相信即使他前一刻还能对雷震子笑得和善,下一刻也照样能收起善意,立刻就把对方给处置了,而且绝不会拖泥带水。
    而事后,胤祥也许会为被他所杀的人伤心,可动手的时候,他却从来都不会有丝毫的犹豫。
    当然,这不过是举个例子罢了,因为雍正怎么可能让姬昌之子不明不白的死在朝歌,死在皇宫之中呢?
    这无异是让姬昌能更顺理成章的把暴君之名冠在自己的头上,雍正才不会做这种傻事。
    反而是胤祯,经常是意气风发的,有人惹他生气时则是一副凶神恶煞的模样,可他这种人,从来都是吃软不吃硬。他看着是个不好相与的,但‘人不可貌相’这句俗话,仿佛天生就该安放在他的身上,而且显得格外的相得益彰,毫不突兀。
    由此可见,这雷震子倒果然有几分相人的本事。
    他往御书房的路程中,他很乖巧的任由胤祯拎着自己,不哭不闹,只是偶尔废劲的扭过头,睁着大眼睛看着胤祯,再加上他年纪还小,看起来又无辜又可爱,只要不是真的恶人,对上这么一个天然的小鬼头,都不会讨厌他的,更别说故意的欺凌对方了。
    所以,在走了一段路之后,胤祯就改拎为抱,也算是释放了一丝善意了。
    到底是多年相处过来的兄弟,胤禛自然能看出胤祯对雷震子的善意,只是此时他还不知道面前这个孩子是谁,只是奇怪于胤祥和胤祯为什么要带一个孩子进宫,所以有些诧异罢了。

☆、第四十五章

雍正听说面前这个状似无辜可怜的七岁孩童竟然是西伯侯第一百子;在《封神》一书中有着浓墨重彩一笔的雷震子时,忍不住蹙紧了眉头。
    对于雷震子现身于朝歌;即使对方如今在常人眼里,不过是个不懂事……好吧;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所以他们小小的年纪就懂事了,而雷震子的家世谈不上穷;可是被云中子□□着长大;想必也跟不懂事扯不上关系。
    可是,即使雷震子并非是不懂事的孩童;可是西伯侯又怎么可能放心交代一个小鬼头来朝歌办事呢?想必有极大的可能是让雷震子来吸引住旁人的眼线的。
    不对;有经验的人怎么可能会被一个突然冒出来的孩童吸引住视线呢?就算那个孩童是姬昌最小的儿子;可是对方不过是个义子;而且才下的昆仑山,又能干得了什么呢?更何况他甫一出现就差点被一只狐狸精给吃了,可见是个会轻信人的,越发当不得大用。即使只是让他来传个书信或口信,还要担心雷震子会不会不小心把信件给弄丢了,或者是传错了话和忘了要说些什么,便索性随便说些什么来敷衍了事的话,岂不是把大事都给耽误了吗?!
    因此,即便只是想想,都不会有人会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来监视一个孩童,只需派人把他捉来便什么隐患都没了。
    又或者,其实来朝歌的人中,雷震子并非是主角,只是带着雷震子来见见世面的?
    可是,雷震子即使只是义子,那也是西伯侯的义子,又是云中子的徒弟,谁会有这么大的面子,能带着他来见世面?
    除非是西伯侯姬昌亲自来,又或者是他的长子伯邑考!
    雍正倒没有怀疑雷震子身份的真实性,因为前些时日,西歧还传来了消息,说是甫一出生就蒙阐教云中子收为徒弟的雷震子从昆仑回来,而且西伯侯对他甚喜爱之,出入皆带之随行,平日里赏赐不断,颇出风头。
    不过一个月后又传来消息,说是雷震子不见了,而与此一同传来的消息还有,姬昌仍一如既往的收买西歧人心,只偶尔面上带着忧虑,似是有难处,或有所挂念。而伯邑考则在此之后,便没再出现,只听人说起他是出外游历去了。
    可是,为什么伯邑考为什么会把雷震子丢下呢?难道是肯定雷震子的身手,必不会出事?无论如何,有一个原因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他在故布疑阵——这就是雍正所下的结论。
    对于雷震子的出现,雍正陷入了满腹的阴谋论中,可叹的是他果然是在宫中长大的,自小就沉淫在各自阴谋诡计之中,因此竟也猜得□□不离十,只除了雷震子是私自出行这一点,以及伯邑考是为了寻找雷震子,而非特意去朝歌这一点。
    而不管伯邑考是不是特意到朝歌来,但他除了来找雷震子之外,也确实被有心的姬昌赋予了不得见光的任务。
    本来姬昌是不愿意让伯邑考来朝歌冒险的,毕竟伯邑考是他的长子又是嫡子,以及品性和资质都是极为不错的,日后自当继承西伯侯的名号,又或者姬昌能更进一步的话,伯邑考自然也该是太子,乃至未来的陛下了。
    所以,姬昌难免把他看得金贵些。
    再加上伯邑考娶了苏护之子苏妲己,那么,为了维持这种联姻所带来的利益和联盟,姬昌也不会让对方做任何危险的事情,免得与苏护的关系功亏一篑!
    因为再怎么说,也没有拦着妲己回娘家再嫁的道理,而底下的儿子们若是没有继承西伯侯的能力的话,相信苏护也不会轻易的让妲己再嫁到姬家来。
    可这一回,伯邑考可不是自己一个人并几个侍卫来朝歌,而是跟着云中子一起来的,自然安全是有保障的了。
    云中子本来是来西歧接自己的宝贝徒弟的,没曾想到,却只看到满脸焦虑的西伯侯姬昌,以及他所说的,关于雷震子失踪前后的故事。
    因为在姬昌眼中,雷震子虽然还小,可是表达能力还算不错的缘故,他也就没有再患病率则胡编乱造的意思,免得云中子向雷震子询问之际露了破绽,所以倒是老老实实的告诉了经过,只是难免又带了个人的情绪,说是自己毕竟是雷震子的父亲,到底不忍心面见亲儿却不认,意图让云中子同情自己,也好让对方对皇室心存不满。
    可是云中子虽然不是神不是仙,但修道之人总还是有些手段的,自然看得出姬昌的话语中有不尽不实之处。可是云中子对天道也有所感念,即使只是微薄,也能知道姬昌往后可能会有大造化,因此也不敢太过开罪了他,便按下心思,对此事置若罔闻。
    只是云中子心中还是有些疑惑的。
    那就是,一个月前见姬昌的时候,云中子还觉得姬昌的面上有些紫气,只是比之七年前,他来收雷震子为徒之时,这紫气明显单薄了许多,而一个月后的此时再来看,竟是若有若无,若隐若现,倒使得云中子心中惊觉天道生变。
    但不管姬昌未来如何,徒弟还是自己的,即使算出他到朝歌去冒险了,即使算出他此行多是有惊无险,即使算出他可能会有所斩获,云中子也不愿雷震子为了个面甜心苦的生身之父遭了无妄之灾,自然要去朝歌为自己这个宝贝徒弟保驾护航的。
    而姬昌,早在发现雷震子失踪之时,猜到他可能的去处之后,就针对云中子知道之后可能的反应做出了不同的决策。
    如果云中子要去朝歌寻找雷震子,那么就让伯邑考跟着一起去。既是表达了自己对雷震子的关心和担忧之情,还能让伯邑考在云中子的保护之下,立个不大不小的功劳。毕竟伯邑考虽然是嫡长子,为人品性很是不错,在众多儿子中颇有舍我取谁之感,可是若能更有些拿得出手的功绩,可不就更是锦上添花了?!
    要知道,不管旁人知不知道云中子也在一起去的朝歌,单单论及伯邑考竟然敢冒险进那天子脚下的都城,只为了父亲的大业而联络身在朝歌的几位父亲的知交好友,相信也会很是赞赏伯邑考的孝心忠心以及更深层次的能力的。
    而看在伯邑考是雷震子的大哥的份上,若是他在朝歌遭遇了不测,相信云中子总不会袖手旁观的。
    若是云中子相信雷震子的实力,不欲前去朝歌,只打算暗中维护,让正好在朝歌附近的道友多关注一些雷震子的话,那么姬昌自然不可能让伯邑考去冒险了,只会让另一个儿子前去朝歌尽尽兄弟之情了。
    当然,姬昌更倾向的自然是云中子亲自去朝歌了,这表示了为了大业,能把云中子拉下水的机率很高。
    固然,云中子不担心雷震子,就表示了雷震子的武力必然是高强的,可是即使有长江后浪推前浪的说法,雷震子这个后浪也还太小了,十几二十年后也许能推倒云中子这个前浪,可是姬昌的大业迫在眉睫,等不及几十年后了。
    索性,云中子选择的是亲自去朝歌保护徒弟。
    为了路上一切顺利,云中子是干脆一路腾云驾雾,飞着去朝歌的,因此伯邑考也无法带着护卫,只能让府中下人收拾了行李,带足了钱银以及能证明身份的东西,和父亲所写下的要交给旧友的书信,连着服侍的随从都没有,孤身一人就被云中子捉着,往朝歌去了。
    好处是速度多,坏处是伯邑考一路上都不敢低下头,只能紧紧的闭着眼睛,并且死死地揽住云中子的腰,生怕一个不小心掉下去,落个粉身碎骨的下场。后果则是,相信伯邑考以后再不敢往高处跑了。
    而在雷震子随着胤祥和胤祯进宫面圣的时候,比雷震子慢了好些时日才出发,却比他到得更早一些的云中子和伯邑考,已经各行其是了。
    伯邑考寻着个合适的时机就去找父亲的旧友们,因为他是个直性子,觉得雷震子有云中子看顾着,相信不会有什么大事的,所以也就不太担心雷震子的安危,倒是平白浪费了姬昌的种种安排。
    而云中子,则一直看护着雷震子,自他进了朝歌一来,就没离开过他,只是隐蔽得过于彻底罢了。雷震子虽说是云中子的宝贝徒弟,可是离家出走可不是一个乖小孩该做的事情,所以只要不危及生命,云中子还是很愿意让雷震子受点教训的。免得他日后再来几次离家出走,自己可就麻烦了。
    所以,当雷震子与雍正两两相对之时,云中子其实就在屋瓦之下,梁柱之上观察着形势。

☆、第四十六

因为担心伯邑考可能已经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暗自动作;收买人心的关系,雍正暂时也就顾不上雷震子;只想赶紧想办法揪出伯邑考来,并查探出自他进入朝歌后活动的地区;以及联络过的人。
    而明知道伯邑考进了朝歌;与之联络过的朝中大臣们……雍正眼一眯,心中确定他们与自己、与朝歌、与大商并非一条心;否则也不会不上奏禀报此事;所以该想个名正言顺的罪名让他们早些下台才好,免得尸位素餐为其一;其二却是会祸害了大商的百姓。
    雍正心中盘算着哪几个大臣比较可疑;又有哪几个大臣听说过与姬昌的关系不错;以及哪几个大臣曾在听闻西歧异动之际为姬昌说过好话;心中一阵忙乱。
    胤祥与雍正最好,自然也看得出来四哥心中正在盘算着什么,可是雷震子既然还在此,总该先安排了他的去处才好,因此也就懒得在胤祯的面前顾着什么体统,不等着雍正的传唤,便径自走到御座旁边,轻声的唤了几句四哥。
    好不容易才从思绪中被唤醒过来,见是胤祥,雍正也就不生气,也不理论,只唇角微勾,习惯性的用温和得近乎柔软的声音,轻轻的问道:“怎么了?”
    “四哥,这雷震子怎么办?总不能让他一直在底下呆着吧?”胤祥得意极了,不动声色的看了胤祯一眼,示威之意尽显。
    雍正没有注意到胤祥的表情,只顺着他的意思往底下看去。他见雷震子似是极粘胤祯,即使心中曾经担心姜子牙身在曹营心在汉,可是现在知道了对方其实是他的弟弟之后,还是多了几分说不清道不明的感情,所以也不再愿意过于疑他。
    因此,雍正心中微一思量,便道:“姜子牙,因着雷震子的身份关系重大,毕竟他既是西伯侯姬昌的儿子,又是阐教云中子的徒弟,前者是谋逆,可后者又关系着昆仑山,倒是不好处置。索性他倒有几分真性情,看得出来是极为欢喜你的,所以孤想将他暂时安置在你府上,你可愿意?”
    胤祯虽说是被康熙娇惯着长大,养出了一副坏脾气,却也不是个不知好歹的人。即使一直被生母德妃护着,却也不是个看不出宫中黑暗的人。即使他向来与八阿哥九阿哥和十阿哥交好,却也不是个真不为皇位心动的。
    综上所述,可见他还是有些手段,有些阴暗心思,有些野心的人物。
    就算是现在,他被前世的皇阿玛的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给打击得颓废不堪,从此变得谨小慎微。可是心计手段这些东西总不可能说丢就丢的,而且前世的后半辈子让他学会了察言观色,自然而然的,也就被胤祯运用到这一辈子了。
    胤祯看得出来雍正原先对他心存介蒂,也看得出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