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丑女如菊-第3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号艿没丁D歉龇瘴Х峭昕杀龋皇滞返那嗔耍灼哺懔艘恍
  杀猪起鱼塘的日子,又是忙又是笑,用猪血炖雪里蕻腌菜,灌糯米藕,灌腊肠,做香辣鱼,晒腊鸡腊鸭,院子里的竹竿上晒满了吃的东西,厨房里总是飘香。
  这时候,又有一桩事给了菊花意外的惊喜:吴家的闺女吴英用土炕孵小鸡居然成功了,完全的成功了。她这一次同时照料三个土炕,出了足足六百多只小鸡,剩下的都是寡鸡蛋(未受精的鸡蛋)。
  菊花、刘云岚、杨氏、何氏等人一齐去吴家观看,啧啧称奇。
  菊花打量了一下这间临时搭建的暖房:土坯茅草屋,靠墙支了一张竹床,上面铺着简单的被褥;对面则是一溜四个土炕,也铺着褥子,上面放着鸡蛋,又盖了一块褥子;土炕旁边还放着个小缸,里面装着从灶洞里铲出来的火灰,散发着热气。
  “你晚上也睡这里?”菊花问道。
  吴英脸儿红红的点头道:“嗳!这个……要看紧些,一点儿也不能大意的。”
  菊花当然晓得一点也不能大意,问题是就算精心照顾着,一般人也不一定能摸得准那温度,这可不是随便说说就能做到的。
  她看着这个小女娃,敬佩极了:这个钻研的精神,都快赶上科学家了。没说的,这样的人才那是一定不能放过的,但也不能拘着人家。
  “葡萄,回去取二十两银子来,奖给你英子姐姐。”葡萄听了菊花的话,急忙答应着下山去了。
  吴婆子吓了一跳,忙摆手道:“少奶奶,这小鸡也就两三文一只,哪能值二十两银子哩!”
  吴英也愣住了,有些不安地看着菊花。
  菊花对她微笑道:“这个钱不是买小鸡的,是奖给你的,因为你做的好。往后你再孵出小鸡来,我都按数买下。要是你有能耐孵出好多的小鸡,我跟娘家都买不完的话,你也可以对外卖,这是你自个的本事。”
  吴英不待娘开口,急急地说道:“不,不!我不会对外卖的。这个法子还是东家跟我娘说的,我们不会干那忘本的事。我只帮东家孵小鸡。要是……要是有空闲的话,我也想去那竹林里帮东家养鸡。”
  菊花很意外地说道:“这个法子我们已经告诉人了,不算啥秘密。”
  吴英很坚决地说道:“那我也不对外卖小鸡。我只帮东家干活。”
  何氏和杨氏听了,高兴不已,跟吴婆子猛夸她闺女。
  菊花也笑道:“你这样说,我当然高兴。不过你也不要想太多,你总归是要嫁人的。我们不是不讲理的人家,也不能拘着你一辈子。”
  吴英低头无语,正当菊花要回头跟吴婆子说话的时候,她抬头正视菊花,轻声道:“那也不要紧,少奶奶到时候帮我在张家佃户里面找一个就是了,这样我就不会嫁到外面去了,还在张家干活。听我哥说,那些大户人家的下人,主人家都是这么安排他们的亲事的。”
  菊花这下可真的诧异了,不明白这个小女娃为何对张家这样死忠,她可不会自作多情地认为自己有人格魅力,又或者因为张家是厚道人家,她舍不得离开。
  她微笑打量吴英,一副腼腆的样子,样貌很秀气、温柔,看着就舒心。
  “你是自由身,不比那些人,再说,我也不会随便帮人定终身的,就算是葡萄将来的亲事,也要她自个愿意才成。不过,既然你这么说了,我就帮你留心。要是有合适的,先让你爹娘相看。总归要你自己满意才好。要是你们自己相中了人家,也不必顾忌我们。”
  吴英这才展颜道:“嗳!”
  又盘桓了好一会,并告诉吴婆子,如今天冷,这些小鸡先不能放到外面去,得先在屋里养几天,等长硬实了才能放出去。让她收拾一间柴棚出来喂小鸡,省得把家里弄脏了。
  吴婆子一一答应了。
  待葡萄取来了银子,菊花郑重地交给吴英,并对吴婆子和她三个儿媳妇说道:“这是奖给英子的,因为她活计干的好。往后,不论你们干啥活计,只要干的好,年底都有奖赏。要是不尽心的话,那只好让旁人来干这活了。这话不妨传给其他人听。”
  吴婆子乐得合不拢嘴,连声道:“少奶奶放心,我们心里有数的很。像我家,原先啥也没有,还不是靠着东家才吃饱饭的?就是那些大户人家,那些下人谁不好好干活,那也没东家待我们实诚哩。”
  菊花笑着客气几句,叮嘱吴英,这孵小鸡太耗神,每次孵完一批,就歇几天,再孵下一批,不然久了的话,人身子容易吃不消。
  吴英见少奶奶这样关心着紧她,十分高兴,脸儿红红地应了。
  从吴家告辞出来,菊花瞄一眼竹园的围墙,觉得这养鸡前景一片光明,她更有信心了。
  随后过年,自有一番不同于往年的热闹,不再赘述。
  冬去春来,菊花的几千亩荒山铺上一层绿色,山顶和向阳的坡地上,一行行橡树小苗迎风欢笑;有些山谷和背阴的地方,则稀稀拉拉地移栽了不少母竹,虽然看上去不大精神,也不成林,但它们的根须却扎在土壤里,往四下里探寻、延伸。
  寒来暑往,田间地头的野菊花又到了怒放的季节,在秋风中张扬星星点点的明黄;菊花家后山,那片橡树林也变幻着颜色,释放出绚烂的光芒;荒山上的小橡树苗又高了一截,竹林密了几分……
  倏忽五年过去了,菊花的荒山——如今已经不能算是荒山了——被围墙圈了起来,经过五年的培植和养育,山上的树木就跟板栗等小娃儿似的,茁壮成长。若站在山顶向坡下望,那一片林海密密层层,随风腾起一阵细浪。
  山上大多是橡树,也有不少松树,偶尔在山谷中会发现一片绿竹,竹林中央一条清流弯弯曲曲地流淌,注入一泓湖泊,从另一边流向山外。
  竹园和橡园上方的毛竹林,则更加葱茏苍翠,一根根毛竹修长挺直,插天而立。
  半山腰,西面的竹园则要秀美的多,竹园东面的橡园也是绿树成荫,满目的绿色中间,隐隐透出白墙黛瓦,和小娃儿的欢声笑语。
  张家在橡园内新盖的宅院是四进的,且是按四合院的形式布局,东西厢房和倒座房都齐全,算起来也有近百间房屋。各院都不小,后园子更大,又是菜园又是果园,十分符合菊花的要求,她日常也有事情忙了。
  ******感谢妹妹们投出宝贵的粉红票和打赏*****
  


☆、第四百九十零章 蔬菜争辉(一)

      永平七年,正是五月天气,阳光明媚,天气已经有些燥热,只容得人穿一件单衣。二进的院子里,菊花正和葡萄等人分菖蒲和艾叶——明日就是端午了。
  “板栗他们去哪了?咋这半天都没声音哩?”
  菊花将笔直碧绿的菖蒲挑出两根放到已经分好的艾叶上,艾叶也是两根一份,院子里摆了好有上百份。刘婶用稻草将每份捆紧,唤一个叫黄麦的小子来抱了去,送到各个屋门口摆上。
  葡萄笑道:“除了后园子,他们还能去哪儿?要是出门的话,从这经过,咱们也能看见。”
  菊花点头,捧起一束艾叶闻了闻,对刘婶道:“等晒干了泡些洗澡。这些天,我觉得身上有些痒。”
  刘婶笑着应了,又催促菊花:“少奶奶去歇着吧,这也分得差不多了,不如去屋里瞧瞧樱桃包粽子,山芋小哥儿也该醒了。”
  正说着,从正屋里传出一声软软的童音:“娘!”
  紧接着,小喜牵着一个走路还不稳的小娃儿从屋里出来。
  菊花忙迎了上去,抱起他,在他额头上亲了一下,问道:“山芋,咋不多睡会?”
  山芋小胳膊搂住娘的脖子,憨笑道:“哥哥……家家(姐姐)!”
  菊花抱着他进屋,一边道:“哥哥他们就要回来了,说不定带好吃的给山芋吃哩。”
  山芋是永平六年七月初三出生的,如今差两个月就一周岁了。
  都说外甥像舅,又说侄儿像姑姑,所以,郑家和张家的娃儿在长相上有些相似那也不奇怪了。这个山芋虎头虎脑的模样就很像青木,跟葫芦小时候也是有些像的。
  但是,也仅仅是像而已,其实这娃儿很倒霉。
  人都说“龙生九子,九子不同”,百姓家的娃儿也是一样。山芋的眼睛长得像爹。也是狭长的,更准确一点说,是细长的,未免显得有些小;鼻子长得像舅舅,却没有舅舅的鼻梁高。有点塌。
  因此两点,这娃儿就不大好看了,笑起来眼睛几乎眯成一条缝,配上塌鼻子,有点傻愣愣的。
  菊花郁闷地瞅着儿子,明明乍一看去,像青木更多些,也像槐子,细细一瞧。却根本没有舅舅和爹的特色。她可心疼了,一时间母性泛滥,才不承认儿子长得丑哩,便对大伙说,瞧他笑起来多憨厚,跟舅舅一个样,长得又敦实,就叫山芋吧。
  槐子忙答应了。说这个名儿好,有爹和爷爷的风格。
  山芋因为憨厚的丑模样,得到了娘亲和爹更多的关爱,甚至超过了二姐红椒,这也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了。
  他的哥哥姐姐们这会儿正在后园子里造反哩。
  七八个娃儿聚集在后院,其中四五个小娃儿——有男娃有女娃,散布在两棵柳树底下以及院墙边的竹林附近,用小锄头把树下的泥土都翻了过来,掏出不少蝉蛹。装在小筲箕里。
  虽然知了(蝉)这时候还不多见,但他们显然极有经验,并不会白忙一场,因为去年这地方知了最多,尤其是那柳树底下,所以特地在这里挖。
  另有两个大点的男娃站在一棵高大的橡树下,仰头望向树冠。这树不是当年初建橡园时新栽的小苗,而是从别的地方将半大的橡树移栽过来的,因此比其他橡树更为高大。
  透过浓密的枝叶,只见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娃。正跟只壁虎似的紧紧贴在树干上,伸出胳膊摸向头顶的三叉树丫处——那儿有个鸟窝。
  待摸到鸟窝里有不少鸟蛋,男娃顿时咧嘴笑了,露出两豁门牙,让人见了忍俊不禁。这娃儿肤色微黑,小身子结实精干,黑眉俊眼,原来是板栗。
  他也不客气,将鸟蛋一窝端了,从腰里扯下一个小布袋儿,将鸟蛋装进去,小心地拴在后腰上,然后双手抱住树干,迅速往下滑。到了下边粗壮的树根部位,两腿一蹬一弹,“跐溜”一声跳下地,不带一点重音,轻灵得好像一只猫儿。
  众小娃儿“呼啦”一声围了上来,七嘴八舌地问道,“板栗表哥,掏到了?”“哥,有几个?”“走吧,待会老鸟回来了,一发狠会啄人。”
  大伙簇拥着板栗,目光黏在他手中的布袋上,往院子西北角落走过去。
  那儿的草地上用土坯搭了个四方的土灶,就是没锅。众小娃儿分坐在草地上,商议烧鸟蛋烤知了吃。
  “我娘把这知了用油炸了给我们吃,香的很。我们用火来炕也是一样的。炕出来的肯定焦香、嘣脆。”八岁的小葱已经像个小淑女了,说出来的话却一点也不淑女。
  一个留着杩子盖头的四五岁小男娃,看眉眼就像郑家的娃儿,这是郑家老三——小名黄豆是也!永平三年五月初八出生,今年四周岁。他比大哥葫芦要秀气,比二哥黄瓜要皮实淘气,一双眼睛骨碌转,那机灵跳脱的模样,叫黄豆再也没错了。
  黄豆说话利落的很,小大人似的分派道:“大哥去扯些柴草来;二哥洗知了;板栗表哥爬树累了,就歇着;井儿叔叔烧火;小葱姐姐待会跟红椒烧鸟蛋、炕知了,女娃就是干这个的……”
  他还没说完,就见三岁的红椒掐着小腰质问道:“那你自个干啥?”
  红椒是菊花在永平四年六月十六生的闺女。她是大清早出生的,生下来时哭得那个响亮啊,将后山的鸟鸣声全压下去了。后来众人一致决定,这娃儿小名就叫辣椒,因为是女娃,又叫红椒,听着更喜人一些。
  红椒长得像菊花,眉眼都像。可是,这也是个变异的品种:菊花的眼眸偏沉静,到了她的脸上,骨碌一转,泛起一湖潋滟波光,其精灵古怪处,不亚于郑家的黄豆,脾气也急躁的很。
  黄豆嬉笑道:“我还小……”
  板栗根本不容他说完,打断他话道:“就是小才要你干活,跑腿的事都是小娃儿干的。谁让你比我们晚出生哩,有本事你早生几年不就能当老大了?”
  九岁的葫芦则命令道:“你跟井儿叔叔一道过去前边。井儿叔叔去池塘掐一张荷叶来;你去前头厨房,把咱们烧烤用的铁丝网子拿来。这知了要放在网子上炕,才不得糊。”
  语气不容置疑,很有老大风采。
  红椒听了对他做了个鬼脸,眨眨眼睛,意思说瞧你偷懒。
  黄豆没有明着拒绝,却转头对青山撒娇道:“小叔……”
  小葱不容他说完即呵斥道:“小叔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