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同人之黛玉-第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范一鸣问道:“殿下这个方法对方会上当吗?”
水轩道:“这和上不上当没有关系。鞑子如今已经处于被动状态,粮草也没有多少了,本来这次发动战争就很仓促,现在的他们急需要一件能让士兵们信心大振的消息,所以对于我这个八皇子,他们肯定是杀的心比活捉的心更大一些;而且活捉比射杀难多了,他们的时间不允许。
你想一想,对于第一次带兵的一个将军,我最想看到的是什么?”
范一鸣说道:“对方战场的情况,这样也好想到对策。”
“对!所以若是开打,我必定会去城楼上看,既然大家都能想到,那么对方也能想到,肯定会趁这次机会全力以赴,把我给射杀了。
而且,即使我没出现,他们也没有损失,只不过是准备的没用上而已。再加上对方肯定认为我第一次带兵,年轻气盛,什么都不怕,不会不去城楼看,这样对守城的士兵也起不到鼓舞的作用。
所以,对方肯定赌我去城楼。那么,我为什么要让他们失望?而且不仅不让他们失望,还让他们以为我已经被他们射中了,不过是还没有死,而是重伤,这样一来后面才好再演下去。”水轩自信的说道。
“殿下是想?”范一鸣问道。
“你看看这里。”水轩指着地图上的某一处,说道:“这是一条峡谷,若是我们将对方引到这里来,事先在这里埋上人手,把前后路一断,那么那些鞑子是不是就会全军覆没?”
“若是真能将敌军引到这里,那肯定没有活路,凭我们带来的五千兵马就可以解决掉。”范一鸣想了一想,眼睛发亮:“殿下是想用自己做诱饵,把敌军引到这里?”
“对,我中箭后,你们肯定要去救治我,一天两天的,若是病情加重,这守关的将士肯定承担不起这个责任,定会弃关保我出走,到时候你就在这里埋上人马,把武器都准备好,特别是一些大石头和箭矢,到时候让吴将军带着我和士兵们一路逃串到此地,引敌方过来那时候就看你们的了!若是成功,可是一本万利的事情。”
范一鸣听得热血沸腾,正声说道:“末将一定不辜负殿下的托付!把这几万鞑子兵消灭在这里!”
第二天,果然那鞑子兵又开始攻城,不过这次只派了一小部分人马在城墙外面攻城,大部分都没有动静,过了一会儿,从城墙上面走上来一群人,正中间的还有人举着华盖。
只听下面谁大叫一声,原来躲在旁边的鞑子兵陡然多了起来,一时之间万箭齐发,嗖嗖嗖的都朝那华盖处射去。没过一会儿,那华盖就倒下了,有士兵大喊,“殿下!”“殿下中箭了!快扶殿下下去!”
这一声是响彻骨,楼上的人迅速消失的没有踪影,估计是给那八皇子抬下去救治了,不过试想一下这么多箭射过去还有命活下去吗?
鞑子兵这边这边自然是狂喜,不知道谁高喊了一声,“那皇帝的儿子已经被我们给射杀了,大家都给我好好的打!谁抢到那皇子的尸身,谁就官升三级,外加牛马一万匹!”
一听这话,众人更热情高涨,拼命的开始攻击。不过好在吴将军早有所准备,勉强挡住了敌人的第一波攻击。
吴将军急的团团转,这为了得到这批箭,惹得敌人更疯狂的攻击了,得不偿失啊。末了只好问八皇子,“殿下,这样还是怪老吴贪心啊,没想到反而把那鞑子惹火了,现在这些箭用着也不管用啊。看他们的凶猛劲儿。要不殿下先躲一躲?”
“怎么会不管用?吴将军若是实在坚持不了,就弃关吧,箭矢匀给范校尉。”八皇子说道。
“什么?让我老吴弃关?还不如杀了老吴!老子宁愿死也要死在这水门关!还有,凭什么要把箭给那范校尉,那是老子的!”吴将军气得眼睛都红了。
“吴将军稍安勿躁,请听我说来。”水轩就把自己的计划对吴将军说了一遍,“不过还是请将军坚持个一天,范校尉那边才好布置好,昨天我已经让他过去了。现在很仓促。”水轩说道。
吴将军又挠了挠头,不好意思的说道:“我老吴是个急性子,殿下莫怪。我这就按照殿下的吩咐去做。有那些箭,还可以坚持到明天。”
“那就好,那我现在可就要装重病了,外面还请吴将军主持。”
“殿下放心,这次不把那鞑子打的哭爹喊娘老子就不姓吴!”
当天鞑子就接到谍报,对方的八皇子已经被箭射成重伤,若是还不出城就会一命呜呼。听到这个消息,鞑子兵倒停止了攻势,晚上养精蓄锐,等天明的时候再进攻。
第二天,经过浴血奋战,还是抵挡不了鞑子的攻势,吴将军为了救八皇子,只好不得已弃关,带着残余兵马护送奄奄一息的八皇子逃串,那鞑子兵怎么会放过这个好时机,都争先恐后的去追击。要知道,若是捉住了八皇子,这可是大功劳一件,比起得到一个关卡可要好多了。
而且那八皇子还是对方皇帝的爱子,若是能得到,不知道要换回多少东西,即使是一个尸首也不得了,那汉人不是讲究落叶归根吗?总不能放着尸身不要吧。
于是都一窝蜂的去追,遇上吴将军准备的在后面拖延的兵士,也一顿砍杀,吓的那汉兵直接逃走了。
鞑子兵信心更增,因为逮着的残兵残将说是那八皇子被担架抬着就在前方不远处,连自己的将军也都在。
眼看胜利就在前方,众人哪里还会去想有没有什么陷阱?于是就迅速的进入了所指的峡谷。还不自知死亡已经来临。
等到所有的鞑子兵都到了这里后,一声怒吼,山上两边的箭矢,还有大石头都朝着谷底射了下来,一下子鞑子兵马就乱了,战马的嘶叫生,士兵的哀号声,其中有的人反应过来,说了一句:“不好,咱们中计了!快快撤退!”
可是怎么撤退得了?
进谷口的路已经被吴将军带着一队兵马给堵死了,来一个杀一个,来两个杀一双。跟砍切西瓜一样,脑袋都掉了下来。
前面的路也是汉兵。前后左右都是汉军,没过半个时辰,那鞑子兵就死伤大半,被山上的大石扎中,被箭矢射中,一片鬼哭狼嚎声,鲜血把山两边的草都染红了,看起来真是人间地狱。
等鞑子兵死的差不多了,山上的人都冲下来,收拾战场。简直轻而易举。
这次的收获颇丰,鞑子的五万兵马死亡了四万多,还有一些已经是严重受伤,其中还死了这次带兵的头领。
不过这么多人死亡,那场面恐怕终身难忘。不过这就是战争,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没有妇人之仁。
水门关是保下来了。八皇子也因为水门关战役而一举成名。毕竟只用了一万五的兵马不费吹灰之力就打败了对方的五万兵马,这确实是壮举。
鞑子兵经过此役元气尽伤,虽然凶猛,可是人数毕竟只有十来万,这一下子去了一半,还有什么可打的?
本来以为能把这最薄弱的水门关拿下,所以派了这么多兵马,没想到被八皇子一计就给解决了。
其他的关口的鞑子兵也都撤退了。商量着要议和。据说还要给我国的皇帝送上大礼。
皇帝看了来报,不由得心里笑出了声,轩儿果然不愧是朕的儿子,朕果然没有看走眼。以后朕就是去了也安心哪。三弟还一直担心轩儿,这不就出成果了吗?好好好!
不过这鞑子现在想要议和,那可是太晚了,杀我边关百姓的时候,怎么没想到今日?这次一定要把他们赶回漠北,这样至少五十年他们是不敢来侵扰了。
哼,想要把五弟的人头送给朕?也好,朕就给他们一个机会,让他们狗咬狗。不过想要朕放过你们,那是不可能的。“传朕旨意,暂时休战一个月。真倒是等着他们的诚意呢。”
八皇子大胜鞑子兵的消息传过来,满城的百姓都沸腾了,这位八皇子果然不简单,才十五六岁的年纪,就有此计谋,真是英雄少年。不过最为兴奋的确是京里的闺秀们,想一想,这个八皇子,又年轻,又有权势,又是如此的了得,而且还没有成亲。这这这,还等什么?
于是许多家里有女儿是适龄的夫人都忙不迭的去给太后和皇后问安。还特意带上自己的女儿,就希望能被太后和皇后看重,能成为八皇子妃。
这次八皇子立下那么大的功,回来了皇上肯定要封他为亲王的,那到时候就是亲王妃,这是多大的荣耀!于是这些夫人们都不遗余力的推销自己的女儿。
太后是痛并快乐着,看见自己的孙儿有出息当然高兴,看见这么多人想要嫁给自己的轩儿也高兴,可是这些人中到底哪个才是那命中注定的那个人呢?皇后说得等轩儿十八岁的时候才会出现,可是看着这些如花似玉的姑娘们,太后老人家好心痛啊。要是轩儿正常,还可以从中间选几个给他当侧妃,现在只能看一看了。
皇后那边倒是对这些夫人的女儿淡淡的,毕竟是心中有数,不过她这里不着急,倒是把她娘家的嫂子给急坏了。
皇后娘家姓刘,也是诗书门第,做着不大不小的文官。还算是本本分分。皇上也最讨厌外戚势大,所以皇后娘家倒是没有什么实权。
不过皇后娘家男人知道本分,不代表所有的人都本分。皇后娘娘的这位嫂子却是续弦,刚好只生的一女,今年十四芳龄。生的面貌倒是可人,在家里也深受宠爱。目前也还是没有定亲。
因为皇后时常教导娘家人要谨慎,没事不要常进宫,所以这位刘姑娘进宫的次数还没有那安康郡主多。
要说这位刘姑娘为什么没有定亲,那理由也简单,是高不成低不就。国舅爷想要嫁的低一些,以后生活也好一些。生为外戚,就该低调,若不然成了皇上的心病,以后灭门的事都有。国舅爷看得通透,自己也领着个不咸不淡的差事。
自己原配的孩子,也是都是娶得那些闲职的官员的女儿,连大女儿也是早早的嫁了外省,免得又有人打主意说给太子。
这样对皇上构不成威胁,皇后娘娘也稳坐后位,自己一家老小的荣华富贵能长久保持。
可是自从原配去世,娶了这个郭氏后,就有些不同了。这郭氏虽然也是文官之女,可是却又一颗向上爬的心。嫁给了国舅爷,原想着以后也能弄个侯爷夫人当当,可是自己的丈夫却是什么都不放在心上的,没有上进心。劝说无效,还是照旧。那好吧,你不成,我就靠自己的儿子,原配的儿子是靠不上,那就只能自己生的儿子了。
可惜郭氏的肚皮不争气,成亲这十几年就只得了刘小姐一个苗苗。好在郭氏没有绝望,女儿就女儿吧,咱们的皇后娘娘不也是个姑娘,还不是成了一国之母?
所以郭氏是抱着很大的期望的,从小就培养自己的女儿,到了可以定亲的年龄,是左挑不成,右挑也看不上。其实说到底是嫌弃别人的权势不够大。
国舅爷说了她好几次,郭氏回道:“妾身只有这一个女儿,当然不会害她,老爷还有别的子女,自然就不把茹儿放在心上!”茹儿是刘小姐的名字。
国舅爷就让她折腾,反正到最后的决定权在自己手里,太离谱的事自己一定不会答应。
于是郭氏就折腾开了,原来的想法是,等女儿长大了,到时候给太子做个侧妃,因为正妃是早早的都娶了。凭借茹儿是太子表妹的份上,还斗不过那太子妃?而且还有皇后娘娘看着呢。等太子登基了,茹儿至少也是四妃之一,以后的事还说不定呢。说不定茹儿也能弄个皇后当当呢。
可是,现在八皇子的事一传开,那郭氏的心思就开了。看八皇子这架势,没准以后还是他能登上大宝呢。即使不能登上大宝,也会是亲王,而且八皇子还没有娶亲,自己的女儿一嫁过去就是正妃,不用看别人的脸色,年龄也相当。看女儿听到八皇子的事也是仰慕的神色,为何不把女儿嫁给八皇子呢?
所以郭氏就在例行去皇后娘娘那里问安的时候,把刘茹儿也带上了,极力的旁敲侧击,又说道:“我们茹儿长得和皇后娘娘很像呢,老爷也这样说呢。”
皇后娘娘笑着说:“姑表亲,长得像正常。”
郭氏又问道:“八皇子这次立了大功,不知道皇上会怎么奖赏呢。”
皇后娘娘正色道:“后宫不得干政,皇上要怎么赏,也是要和朝臣们商议后才可。”
郭氏讪讪的,又不死心的问道:“八皇子如今也有十六了吧,怎么还没有说亲呢?老爷也一直关心着。”
“谢谢大哥的关心了,只是轩儿的婚事都是他父皇做主,所以本宫也只能提提意见。”
“如此看来,皇上是最疼八皇子了!唉,不像我们家茹儿,老爷都不放在心上,也只好我这个做母亲的操心了。”郭氏面露悲戚,“娘娘,眼看着茹儿都十四岁了,这亲事还没有定下来,我这做母亲的心急啊。茹儿是皇后娘娘的侄女,可是一些高门大户却看不上,这不是给娘娘没脸吗?所以这次我们茹儿一定要给娘娘长脸,嫁个好夫婿,看那些人还怎么嚼舌根!”
皇后娘娘是知道自己的这个嫂子的,无事不登三宝殿,何况已经见了很多带着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