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生孤注掷温柔-第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夏国悠悠数千年,自古以来就是各族共存并立。往近了说,北方柔然一族曾入主中土六十余年。咸锡朝景平年间,夺嫡登位的皇子宋霈,其母出自室韦族。你们锦夏昭烈帝的生母,听说也不是夏人……我以为,时至今日,这夷夏之分,内外之别,非要追根究底,未免迂腐……”
长生固然是翻炒某人的剩饭,然而听在对面三人耳朵里,只觉这西戎皇子渊博高深,不禁既惊且佩。
“……父皇自登基以来,习夏文,遵夏典,任夏臣,行夏制。戎夏一统,天下大同,指日可待。”说到这,长生加重语气:“锦夏末日就在眼前,而我华荣帝国方兴未艾,前途无量。你们三位,若是觉着那国恨家仇没法放下,我也不勉强,吃了饭,就送三位上路。”
一笑:“上黄泉路。求仁得仁,想必无怨无悔。若是——”把三个听众扫视一遍,用承诺般的郑重口吻慢慢道:“三位若是觉着,有为之身不可辜负,愿意为天下早日太平尽一份心力,吃了饭,便请跟我上路。富贵功业,我符生没法许给你们,但是我保证,你们会有博取它的机会。”
坐下来,拿起筷子:“我没工夫在这里多耽搁。所以,劳驾三位吃完饭务必给个答复。不必拘礼,请坐吧。”
岳铮和庄令辰还站着没动,倪俭左右看看,心道:“天大地大,吃饭最大。”老实不客气在长生对面坐下,大大咧咧开吃。那两人也饿得狠了,见皇子殿下不端架子,毫无派头,干脆也坐下来吃饭。
庄令辰吃着饭,脑子里却在不停的转:“……想我漂泊浪荡半生,一事无成,最后沦为阶下囚、亡国奴——为什么老天偏要这个时候,才给我机会呢?难道说,真的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我两轮科举皆不得中,孤家寡人,囊中如洗,做了俘虏没法赎身,才赶上这么一遭,遇上这么个主儿……国恨家仇?家仇说不上,国恨倒是有——可锦夏朝也没给我庄某人什么好处啊……”
正自我说服呢,忽听旁边倪俭道:“殿、殿下。”
长生抬头:“有话请讲。”
“昨天……那时候,如果,如果小岳不求情招供,你真的会连那八个人的脑袋一起砍了么?”
“会。”
“啊?”倪俭吃惊。他跟岳铮琢磨了半夜,越想越觉得对方在给自己二人下套。眼见这套已经拴上了脖子,只怕非跟着走不可了,心里终究不甘。他是个直性子,没留神就问出了口。听长生答得顺溜,有点将信将疑。看看对方神色,又绝不像掺假的样子,困惑了。
长生心里觉着这直爽汉子挺可爱,和颜悦色的给他解释:“你们两个若不肯招,便是顽固不化,罪无可恕。你俩做下的这事儿,性质恶劣,影响重大。怎么着也得同甲十人都砍了,才有杀一儆百的效果。”放下筷子,仿佛感叹一般,“虽说人才难得,但是求才纳贤者,要的是为我所用。不能为我所用,死不足惜。”
庄令辰瞅瞅说话人和蔼的表情,骨头缝直冒凉气。忍不住悄悄伸手摸摸脖子——要不是那姓岳的求饶求得及时,这颗脑袋当真就搬家了。
那边岳铮也打个冷战,偏偏倪俭这粗神经,兀自往下追问:“如果,如果我们投降,殿下岂不是……就没法杀一儆百了?”
长生“哈”一声,实在憋不住笑起来。轻轻拍着桌子,边笑边道:“倪大侠,你们肯投降,那是知错能改弃暗投明。我符生肯放过你们,那是不计前嫌宽宏大量。传出去就是一段佳话,哪里还用得着杀一儆百?等着广纳贤才倒履相迎就行了……哈哈……”
听在另外两个人耳朵里,只觉年轻的皇子殿下笑得朝气蓬勃,爽朗直率;笑得奸诈无比,诚恳万分。
庄令辰忽然开口:“殿下就不怕——不怕引狼入室养虎为患么?”
长生侧头看住他,脸上仍旧带着笑意:“你要觉着自己是狼是虎——也不妨试试。”站起来,“好了,这饭也吃得差不多了。不如,咱们准备动身上路?”
三人互相望望,庄令辰头一个拜倒:“愿为殿下效犬马之劳!”岳铮和倪俭略一犹豫,也跟着拜了下去。

永乾三年(天佑六年)四月,因青黄不接,粮草难济,久攻不下,军中积怨等原因,符定从封兰关撤退。分出一半兵力留守楚州,带着其他人回到顺京。
军中级别较高的将领,基本都在京里安了家,家眷也多数接了过来。符杨在京畿设立了三处大营,作为驻军之所,计划周围再建一些村庄,用于安置军属。只是前两年灾荒闹得厉害,没顾上,普通士兵的家属基本都还留在枚里。
西戎历来全民皆兵:“家有男子,十五以上,七十以下,无众寡尽签为兵。”话是这么说,到了战场上,优胜劣汰,老弱病残自然先死,剩下的全是真正精兵强将。所以符杨手中总兵力虽然不到二十万,毫不夸张的讲,足以当百万之师。就人数而言,投降改编的夏人“忠勇军”比西戎骑兵要多得多。但在战斗力和胆气方面,十个未必顶得了人家一个,也就协助守卫地方震慑平民,或者派去修筑城池屯田种地。
平楚大军回到京城,自有一番狂欢放纵。当年因为赵琚跑得快,銎阳守军抵抗并不激烈,所以城市破坏不算严重。东南和中原屯田见效,饥荒的危机慢慢过去,这座千年古城,两朝名都,正以惊人的速度恢复往日繁华。符定在楚州折腾了差不多三年,虽然最后以自己的全面胜利而告终,心头那股火始终没撒尽。回到顺京花花世界,心情立时好转,一头扎进去,孜孜不倦,乐此不疲。

六月到七月,正是收获的季节。长生领着手下视察到豫州睢县,停留两天,等来了一个人。
“见过殿下。”秦夕进来的时候,身轻如叶,足下无尘。
站在长生后边的倪俭不禁轻“咦”了一声。他自己功夫虽然不算绝顶高手,但是当了好些年捕头,眼光见识却是一流。一望即知,来人一身顶级轻功,属于打得过捉不住的飞贼典型。
长生点点头:“一会儿你们再互相认识。秦夕先坐下,把正事说了。”
“是。”秦夕领命在下首坐了,道:“上月底,我终于在离商山中找到了冯祚衍将军。他身边只跟着十几个下属,另有一些江湖人士护着,躲在山洞里。”
“他怎么搞得这么惨?”长生记得冯祚衍挺神气的样子。
“被自己人暗算了。”
原来自天佑三年秋天西戎军开始横扫楚州,也曾有一些锦夏官员和地方守军奋起抵抗。这些人失败之后,其中一部分不甘就此做亡国奴,纷纷展开游击战争。由于符定疯狂加大打击力度,抗戎斗争日益残酷,小股义军渐渐没了生存空间,只得逃进山区投靠冯祚衍——冯将军的队伍一度壮大到十万余人。
随着事业的发展,领导层的矛盾也浮出水面。义军将领,一部分来自官场,一部分来自江湖,共患难已经十分勉强,同享福简直痴人说梦。冯将军又一心要独掌大权,协调不力,自然激起不满情绪。义军声势很快下落,被符定追得只有四处逃窜的份儿。就在这时侯,几个官方手下合伙政变,背后给了冯祚衍一刀子。
秦夕介绍完前情,道:“去年秋天,义军因为急功近利,被大殿下打得惨败。冯将军收拾残兵,躲在深山修整,谁知手下起了异心,差点死在自己人手里。如今躲得甚是隐蔽,防得也极为严密,我很是费了点儿周折,才寻到他们。遵照殿下吩咐,只说是东南义士,愿意资助楚州义军抗击西戎。他给我留了联络方式,约定重阳再会。”
“嗯。”长生点头,又问,“你这趟去,见到白沙帮许帮主没有?”
秦夕摇摇头:“没有。听说因为义军被打得太惨,许帮主不愿白白牺牲帮众性命,除了留出一些好手保护冯将军,其他人都转入地下了,大概想扬长避短……”说到这,抬头看看长生。
“那就是准备使用偷袭刺杀这些手段咯?目前形势下,倒也不失为良策。”长生稍加思量,对秦夕道,“你下回去,看看冯祚衍那里是否可为。若不可为,不如直接联络许泠若。偷袭刺杀,这些手段虽然无损于整体,局部来讲还是很有效的。尤其用来拖延时机,最好不过。”
秦夕想:这哪里像是西戎皇子说出来的话,不知道的人,搞不好会以为他是锦夏的皇子。
正好长生冲着几个手下笑一笑:“咱们的最终目标我早已跟你们讲明白。其中最要紧的……”悄悄握了握拳头,“最要紧的……就是:蜀州一定要留给我来打,可不能叫我大哥拔了头筹。”
这样场合,单祁早被他找个由头派去干别的了。倒不是不相信单将军,实在是所谋之事所行之道有点儿惊世骇俗,得慢慢洗脑。
在场四个听众一齐点头。二殿下挟平蜀之功,方能取得尊重强者的西戎诸将的认可,理直气壮去夺取皇位继承权。不过,最重要的是,只有二殿下攻打西京,才有可能在不伤及根本的前提下,结束锦夏一朝的命运,为天下保留一点元气。秦夕自不必说,另外三人和长生半年相处下来,心中也已经认定:既然西戎一统天下已成定局,那么,只有面前这个人做了皇帝,天下百姓的日子才可能过得好些。
长生满意的看看他们的表情,又问:“符敖那里怎么说?”
“符将军说……还要再想想。不过,他告诉我,因为大殿下屡不听令,皇上似乎发了脾气,大殿下终于决定暂时撤军,今年大概不会再动——现在他们应该已经在京里逍遥好些日子了。”
“符敖肯告诉你这些,那就不错。等我入冬回京,再去会会他。”
正事商量完毕,长生才替四人介绍。最后道:“今日好好歇一天,明儿另有任务。”都打发出去了。
四人告辞出来,坐一块儿聊天。
倪俭先把自己三人跟随殿下的掌故说了,秦夕一拍大腿:“唉,可惜我竟不在!精彩啊,跟说书演义似的。”
庄令辰问:“不知秦兄又是什么缘故?”
秦夕老脸一红:“都是自己人,说出来也不怕你们笑话。我是到屯田库房偷粮,让殿下逮着的。”
倪俭嚷一嗓子:“我说呢!看你就是当贼的料啊!”
“咳,你们打东边来,不清楚。去年春天,屯田才开始。豫州雍州多数地方,就见不着几个活人。侥幸躲在山林里边的,也都快要饿死了。我听说朝廷预备设屯田的据点,运了种子来,就盘算着去踩踩点。若是顺利,便多带些人去偷。结果没想到,叫殿下抓个正着……嘿!”
岳铮看看他,道:“秦兄,大倪说你轻身功夫应当好得很。殿下虽然厉害,不见得能抓到你罢?”
秦夕搓搓手:“唉,这事儿吧,那个,其实,我不是殿下抓住的。我是——被殿下用箭射下来的。”回忆起当时流星赶月风驰电掣那一箭,堪堪擦着头皮插在发髻上,直接把自己吓得从树梢掉了下来,至今想起都冒冷汗。
“……我以为这回死定了,没想到殿下竟然给了我一袋粮食,叫我把躲着的饥民都请出来。说是一月之内自愿屯田的,朝廷发给种子口粮农具,免征田赋,既往不咎。一月之后来的,除了加征田赋,其他也一样。”
庄令辰暗中点头。听闻豫雍等地饥民暴动,下场极为凄惨。想必当初殿下为了取信于民,花了不少脑筋。这偷粮的飞贼,倒成了送上门的样板。
就听秦夕继续道:“我回去跟人一说,大家都不信。可是又实在饿得慌,有几个豁出去跟我走了,果然像殿下所说,吃上了饭,种上了田,其他人这才敢出来。后来——你们也知道了,我就跟着殿下办事,替他跑跑腿,传传信什么的。”

注释1:关于文中的李花诗,从庄某人的角度讲,大意是:我今日倒霉要死了,恰好遇上这美丽圣洁的李花与我同行。花儿开得凄艳壮丽,仿佛燃烧的白色火焰,连阳光彩霞都黯淡失色。李花啊,我明白了,你舍弃其他花儿喜爱的艳丽红色,唯独为我留下如霜雪般高洁的灵魂,是在安慰我勉励我啊!(回音:为了我,为了我,为了我……)今日我能死在这儿,与你冰肌玉骨同葬于春风之中,多么幸运!我何必等那刀斧砍下来坏了意境,不如直接跟你去了吧……(回音:跟你去,跟你去,跟你去……)
注释2:“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见《孟子·告子下》。
注释3:“家有男子,十五以上,七十以下,无众寡尽签为兵。”见《元史》卷九十八《兵制》,转引自东方民族网《蒙古族通史》。

第四十章 后生可畏
子释望着弟弟。小小少年努力装出平静的样子,眼眸深处是两簇跳动的火苗。
忽然醒悟过来:自己怎的如此失策!子周再如何稳重,终究才刚满了十五岁。对于未经世故青春少年而言,那些危险,那些秘密,那笼罩着杀机迷雾的往事,那伴随着惊险刺激的未来,统统都是挡不住的诱惑啊!更何况,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