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带着空间回六零-第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说什么偷抢的,若是听说谁家的那个人偷了东西,那街坊邻居都得将就死你,就是唾沫星子也能淹死人,以至于治安好的不得了,真有些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味道。
  一群孩子蘑菇捡了不点儿,果子倒是捡了不少,毕竟这个时候大人都忙活呢,谁还上山采果子啊,倒是个新鲜,大人这个时候忙的不可开交自然不会多说什么。
  “兔子就三只,野鸡一只,我们这里16个人,这要怎么吃啊?”高个儿的三水子一脸愁容,本来自己几个还想多吃点呢,现在来了这么多的小孩帮子,哪里够吃啊,都怪杨月月这丫蛋子,没事儿带这么多人干嘛。
  “怎么不够吃兔子和鸡都这么肥,四个人分一个,这样就够了,俺们四个大的没人带三个小的,这样分就公平了吧。”杨大海很有领导架子,分配合理,大的也不好反驳,倒是赢得了小孩子的好感,顿时崇拜起他来。
  仲夏倒是没什么意见,自是不会多嘴的。只是这个时候山上的柴火都是湿的,自然捡不到什么好的了,众人只有先下山了。
  孩子们吃的甜嘴巴舌,也有几个吃果子吃多了的男娃子,这个时候倒牙了,没敢咬肉,就用大树叶子包好,打算回家吃。几个孩子还得了野鸡尾羽,打算回去做个毽子,仲夏捡了只兔皮回去,打算回去后让老妈给做个白毛的坎肩缝在衣服里面,冬天穿着肯定可暖和了。最好再多打几只兔子,让老妈给家里人一人做一个,那才美呢。
  
                          
作者有话要说:哎,小孩子也有江湖啊!



☆、下大雨

  今年的夏天不知怎么了,雨是一场接一场,不少玉米和高粱被雨水压倒了,这还是好的,毕竟这些都是旱田,又有沟壑相隔,雨水顺着沟便流了出去。但是小麦便不行了,小麦是旱作物,如果地里积多了水,这麦苗儿便要沤臭了,哪里还能得麦子。北方大多不种水田,全指着麦子出粮呢,这下冒着大雨,全村儿的人开动,在田里清雨水。
  好多人家,将田边开了个口子,水便流到了河里。但雨下了几天,河水都涨满了,水便不能这么放了,再这么放便要反流回来了。
  村长看实在没办法,便弄了些管子,一边让人扩宽河面,一边用管子引水,将水引进河里,但是绝不将水田外围打开了,还要将坝梗用土垫高。每天起早趟黑的,大人孩子都累的要死。
  这场雨仿佛是老天爷的悲恸,一发不可收拾,都三天了还没停。好的时候是毛毛雨,不好的时候便飘来几片乌云,没个前奏便哗哗的下个半晌儿,弄得家家户户愁云惨淡。
  仲夏跟着进田里帮忙,还将手伸进河里,不时的将水引进空间新挖的一个坑里。这是付国义和佟珍珍连夜挖的,以减少水量,因不敢明面的做,便成了杯水车薪,只盼望着这场雨早些停了吧。
  他们这里地势高还好些,若是在下面,还要担心淹了屋子,没地儿睡觉呢!村长去别的村借管子时,发现不少村子家家往外淘水,一路走过还有不少垃圾和生活用品,如盆和水瓢等。传回村里后,大家干活更起劲儿了,这件事给他们一个警钟,家家户户开始边忙活田里,边修修房子,防止房子被雨水冲垮了,到时候真是没地儿呆了。
  好在第四天的时候,老天终于放晴了,这是下午两点的时候,人们看着太阳,发出欢呼声,好容易保住了庄稼,能不乐呵么。
  水涨高了,鱼也跳出来透透气,它们也知道,大雨过去了,跟着欢舞。村长一高兴,组织大伙儿淘鱼,谁淘着算谁的,不用队里平分了,大家伙儿一听都乐坏了。
  仲夏本来这几天已经收了不少的鱼了,可是还是兴高采烈的加入了淘鱼大军。话说这个时候真是“棒打獐子瓢舀鱼,野鸡飞进饭锅里”。鱼用不着费劲抓,多不胜数,只是人们注意保护鱼种,小的都不要,又扔回去了,只捡大的拿。
  这时候不仅有鱼,还有不少螃蟹和虾等,虽然没有八月时的肥,但也有不少大个儿的。仲夏一点儿不客气的往桶里扔,再偷渡进空间,这种偷着乐的感觉实在内伤啊!
  云西这个时候也不小大人一样儿的忙活了,也像个同龄孩子一样,玩的开心,抱着一条一尺来长的鱼往桶里放,也不怕弄脏衣服了,仿佛大家伙儿都是湿的。
  晚上付家人回家后,全部洗个热水澡,衣服都换了新的,美美的吃了一顿全鱼宴,这才放下一连几天都绷着的神经,睡个安稳觉。但可能是这几天太紧张了,家里的两个大男人一听见动静便惊醒,就要穿衣服去田地,若不是付老太太和佟珍珍也惊醒拉住人,便迷迷糊糊的穿衣服出去了。第二天一早,一提起此事,都是一副哭笑不得的表情,这个晚上真是够慌乱的,都是这场大雨害的,到现在一听见哗啦声就觉得下雨了。
  第二天是个大晴天,天空碧蓝如洗,云彩也没几朵,只孤单的挂着个太阳。家家户户修瓦的修瓦,晒被的晒被,还有那洗衣服的,制鱼干的,晒干菜的,一片繁忙,田里的庄稼保住了,村长说只比去年少收一成,去年年景好,大得多,这样算,还是很好的倒是让村里人一阵庆幸。又听说别的村损失惨重,多了几分担心,毕竟十里八村都是沾亲带故的,自己亲人受了灾,哪能开心的起来。
  付老太太听说邻村乐谷子村——付大姑付小娟村里粮食只剩下七成,顿时愁眉紧锁的,打算就这两天去付小娟家看看,顺便看看小外孙,小孩子一天一个样儿的。
  这边儿人们还没等高兴够呢,那边儿便有人呼哧带喘的跑到村长家报信儿,村长一听马上去大队广播。
  “注意!注意!村里所有男劳力,马上拿上铁锹,搞头,铁叉子,跟我去村东山底下那片玉米地去,那儿下来四五头大野猪,正在糟蹋庄稼呢,再播报一边……”
  话音刚落,村里像扔个炸弹,女人和孩子们吵嚷成一片,只有男人们拿了农具就出了门。付国义手拿大砍刀一脸兴奋的往外冲去。自从上次他用砍刀杀了一头野猪后,自信心空前膨胀,那把砍刀,他天天都要磨。
  仲夏要跟着,被付老太太被付老太太强行压在身边儿,哪儿也不许去,刚下了大雨,野猪找不到吃的,才来祸害庄稼,不然动物都怕人是不会轻易往山下来的,这要是给仲夏碰了,哭都没地儿。仲夏一想:众目睽睽之下,去了也捞不着,还不如呆在家里吃等食。于是便没有闹,但付老太太一边儿纳鞋底一边儿在家等着,心里不放心,几次险些扎了手。直到付小燕摘了一大盆豌豆,说让她帮着扒豌豆,这才放下针线簸箩。
  不到半晌,便听着村东传来欢呼声,一道进村,声音更加响亮了。
  付老太太带着家里几个女士到场时,村长家已经抬过去三头大野猪了。村里的杀猪能收余三刀也被请来了,等村长一句:解。余三刀便没多废话,一脸郑重的开始解猪。
  余三刀腰上带个布兜,上面插着三把刀,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寒气逼人。只见他拿着一把略宽微弯的刀从头到尾没费什么劲儿似的将野猪长长的毛给剃个干净。这猪毛一光,倒是显得干净了许多。余三刀又换了把长尖刀,先扒了一整张的猪皮,后一下划开肚子,刚好划破腹膜,没伤到内脏,肚子里的内脏将流未流。几个女人忙递上盆,余三刀将猪心、肝、肺等放进一个盆子,肠子放进另外一个盆。猪已经死了,血流完了,是吃不成猪血的,余三刀便用刀尖沿着骨肉的缝隙,游刃有余的将一头大野猪给分支解体,肉一堆,骨头一堆。最后用那把小刀将关节也解了,至此这头猪被拆的干干净净。
  仲夏看着余三刀这牛掰的表演,心中没觉得血腥,反倒十分兴奋。一边暗自啧啧到:难道我也有潜在暴力因子?
  杨村长当众夸了付国义英勇无畏,一把大砍刀砍死了两头野猪,所以要表扬,要奖励,最后给了他一大条后退,这也算是格外的照顾了。
  众人一看,果然有两头野猪一击毙命,也没什么伤口,而剩下的那头则浑身是伤,众人心里对付国义敬畏了一下。唯有王范氏本来要呛声,结果看见付国义一身一胳膊的猪血,很是骇人,便闭紧了嘴,冒了一头冷汗。佛祖保佑他家忘了以前的事儿。不过话说佛祖对于临时抱佛脚的人都不会理会的。
                          
作者有话要说:嗨,靠天吃饭的日子,太苦逼了。



☆、倒霉的马志明

  付老太太没等去见闺女,便接到信儿说明个儿闺女回娘家,这下老太太乐坏了。正巧昨个儿得了一条大猪腿,足有十多斤,给闺女带点回去。再让一家子都过来吃顿饭,家里那点腊肉早吃光了,现在的荤菜就是那点咸蛋和平时新鲜蛋了,这下肉多了,够一家子一起饱吃一顿的。
  付老太太的粮都放在大儿子家的地窖里,平时用时就让儿子吊上来一袋子。所以她也不甚清楚粮食有多少,但大致还是知道的,当天下午佟珍珍和仲夏回来,拿了五斤豆油,说是用豆子换的,付老太太也没有怀疑,乐呵呵的拿进屋里去了,毕竟现在每人的油量是固定的,每人每月二两油。一家子一共一斤八两油,一个月哪里够吃呢,这还是沾了两个不用吃油的小家伙的福,不然哪有这些。做菜只敢打个油花儿,倒是最近几个月家里荤油吃的多了,人也胖了些。
  这几天晚上,付国义和佟珍珍在空间里收粮食,仲夏已经不用和他们一屋了,只在姑姑房里便能将他们收进空间,这得归功于佟珍珍让她在空间里不停的拾掇鸡鸭,还有压榨豆油,只几个晚上,仲夏的精神力便大增,她隐隐觉得,再过不久,空间又要升级了,现在她一个小时,能收一亩的麦子,也算是进步巨大啊。
  付老太太让付国义新吊上来以待麦子,去磨房去磨成面粉,付国义心中郁闷,最近小夏才多了这个功能,脱壳磨面,早知道就不花钱去买那十斤面了,这不浪费钱么。
  这个麦子磨完之后是全麦,就是面粉和壳在一起的面,反正是不会出白面的,付老太太也不许。这不是浪费粮食么!付国义只好将这一百多斤的麦子磨成八成全麦,二成的白面,反正磨回来了,付老太太只会念叨几句罢了。
  付国义去磨房时,里面根本没人,付国义在那看门,仲夏食用精神力劳动,用了将近一个半小时,仲夏累的趴在大磨盘上,一动不想动,最后还是付国义一肩扛着面袋子,一手抱着闺女儿回家。不知道的人以为付国义这么宠着孩子,大人干活不帮忙就算了,还捣乱,让大人抱着回家。不过是个女娃娃,反倒当块宝似的!
  仲夏醒来时,已经吃完晚饭了,付小燕点了一盏油灯,在炕上绣着什么,仲夏睁开眼镜,在昏暗的灯光下看她,几缕头发松散开了躺在两颊,她的手上一根小小绣花针,飞快的穿梭,而手上的帕子上出现了几朵小花儿,并一颗小树。这事仲夏要的帕子,她不耐烦帕子上东西太多,便随口提了个样子,没想到姑姑放在了心上,仲夏想到现在的女子还学习绣花,纳鞋底,做鞋面,连结婚的枕头上的鸳鸯都是出嫁姑娘自己的绣活儿。几十年后的女孩子连个扣子都不会缝,可也要支撑起半个家的收入。说不上哪个好,一个时代的女性有一个时代的魅力,但小姑姑此时无疑是美丽的。
  付奶奶当初也是小脚,虽然放了脚,却是脚骨不能回复了,有些畸形,只能穿自制的布鞋。仲夏想:我要不给奶奶专门制一双便于她穿的鞋?
  “怎么了?睡猛着了?你饿不饿?小姑给你做碗面吧。”付小燕见她盯着自己看,伸手摸摸她的小脑袋。
  “不用了,我吃块枣糕好了。”一抬头就看见柜子上放的枣糕。
  “原来是馋嘴了,这糕好不容易做的,费油还费面,你可不许多吃。还得留着明个儿招待你大姑一家子,然后给你大姑包回家呢。”原来今天一下午,付小燕和佟珍珍全都干这个了,家里有不少剩下的干枣,放在地窖都忘了,前两天拿出晒,正好就做了吃食,只是这枣糕费油,又不好做,家里最近事儿多,付老太太就寻思着带点去祭奠一下爹娘,多做的自然是给付小娟拿回去的。
  “我知道,这个东西吃多了还难受呢,我也吃不了这么多。”仲夏不一会儿便树立捏了一块巴掌大的枣糕吃的香甜,没有后世的那么红,但是却很甜。
  “你个小精怪,嘴里吃着也堵不上你的嘴。喏,吃完用这个帕子擦擦,漱了口就睡吧。”付小燕将绣好的帕子洗干净折两折放在仲夏手里,便又拿着个针换了线绣枕套,仲夏一看竟然是鸳鸯,而且是大红的枕套。
  仲夏这才想起来,小姑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