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田园地主婆-第3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阿财那小子,眼光还算不赖。
锦曦的目光一直跟随着小四和文鼎。自然就没有擦觉文卿的目光,以及他心里转过的念头。
一直在跟老四逗弄的文鼎,就像长了其他暗眼似的,突然轻咳了一声,文卿下意识扭头去看文鼎,正好被文鼎眼底一闪而过的森冷警告给震了下。
小四捧着文鼎的下颚。用小胖手好奇的摸着他下颚,文鼎收回目光。眼底只有一片温柔和宠溺。
“哥哥,这里长了好多小草哎……”老四奶声奶气的摸着文鼎的下颚,认真道。
文卿再次震住了,没搞错吧,凌哥哥的下颚竟然让这个小屁孩乱摸?天哪,是自己眼花瞧错了吧?
锦曦被老四这稚语给逗乐了,目光也落在文鼎的下颚处。
他的下颚处,果真冒出了一圈淡青色的胡茬。因为有了这些胡茬,让他的整体感觉和气质。跟从前那个清冷的少年,有了质的不同。
少年陡然就蜕变成了男人,冷峻的男人。锦曦目光微闪,眼底几不可察的闪过一丝光亮。
倒是文鼎,却很淡定的抓住老四的小手,在他下颚上轻轻磨蹭了几下。轻声问道:“扎手么?”
老四点头,“扎,痛呢。”
“男子汉不能怕痛,来,咱再扎一下?”文鼎鼓励道。
老四跃跃欲试,文鼎就又将他的小手搁在下颚处蹭了几下,麻酥酥的感觉逗得小四咯咯笑了起来。
“好玩不?”文鼎眼中含笑的问。
老四点头如啄米。圆溜溜的眼睛里闪着光芒,奶声奶气道:“我也要长小草!”
文卿又是哈哈大笑起来,锦曦微笑着在一旁摇头。
文鼎温和一笑,摸了下老四的头,道:“那就好好吃饭,等你长到哥哥这样大的时候,自然就长小草了。”
“小屁孩,那可不是小草,那叫胡子。”文卿忍不住弯下身来,在老四的小鼻子上轻轻刮了一下,又问道:
“胡子,那是男人的标志,人都说嘴上无毛办事不牢,男人自有蓄了胡子,那才叫真正的男人!”文卿大声道。
锦曦含笑看着文卿,留意到他在对老四说这些,老四这个年龄根本就听不懂的话的时候,他的目光一直是落在文鼎的脸上的。
锦曦目光闪了闪,文卿大夫瞧文大哥的那种眼神……想必也跟阿财阿旺他们那般,心底定然是极其崇敬文鼎的吧?锦曦如此想着,也释然了。
“你的小草呢?哪里去了?”老四似懂非懂的眨巴着大眼睛,打量了一会儿文卿,突然问道。
文卿一愣,还没做出回答,老四歪着脑袋想了下,天真问道:“哦,你是我姐姐,姐姐不长草……”
文卿再次一愣,没有从老四毫无逻辑的话里听明白,一旁的锦曦终于捂嘴笑出了声,文鼎显然也听明白了老四的话,有点忍俊不禁。
“梁姑娘,你们笑啥呀,这小屁孩到底说啥呀?”文卿一脸莫名。
“没啥没啥,童言不忌。”锦曦笑着带过。
文鼎看向文卿,笑了下,道:“童真无邪。文卿,若想以后再不被人错当做女子,你就赶紧的把胡子蓄起来吧!”
“啥?”文卿眼睛睁大。
文鼎微笑着摇了摇头,随手帮小四把老虎帽矫正,手指轻轻刮着小四的小脸,他的小脸被北风冻得有点泛红泛紫。
“小四的脸有点冻着了,你赶紧回屋去给他调配一瓶搽脸防冻的药膏,临睡前就要用!”文鼎突然出声吩咐文卿。
文卿对文鼎的命令从来不会推诿,忙地道了声好。锦曦欣喜的看了眼兀自跟小四玩耍,眼也不抬的文鼎,又朝文卿微微欠身,道:“如此,便有劳文大夫了。”
文卿摆摆手,道了声:“好说好说。”便头也不回的走了。临走前,还是忍不住弯腰装了一副羞怒的样子,在老四的小脸上轻轻捏了一下,咬牙切齿道:“小屁孩,你瞧清楚咯,我可是纯爷们!”
文鼎打开文卿的手,皱了下眉。文卿憋屈的走了,走出几步又转回身,对文鼎道:“诶,你刚不说要去看梅花么?我得去配药。要不给你喊阿贵过来?”
文鼎没有即刻出声,略有迟疑的抬眼看了眼锦曦,锦曦的目光却没有看自己,文鼎眼里又是一黯,正要对文卿道‘好吧。’
锦曦却抢在前面出声了。
“文大夫,你只管去配药。我陪着文大哥去那边看梅花。”锦曦对着文卿的方向笑了下,道。
文鼎埋头继续跟坐在腿上的老四耍戏。虽然今日没有出日头,但是,这浑身上下,陡然就好像被灌注进了一汪暖流,四肢百骸都暖洋洋的,真是舒服。
“文大哥,我们去那边看梅花。”锦曦过来从后面扶住椅背,柔声道。
“嗯。”文鼎轻应了一声,轮椅下面的几只木轮子开始启动。
锦曦在照壁附近的一处避风。却又不阻挡看梅视线的地方停下来。她安静的立在一旁看着文鼎和老四嬉戏,看他耐心的回答老四的那些幼稚的提问。
锦曦自问自己对待幼弟,已经算是有足够的耐心了。但是瞧见文鼎跟老四的相处,锦曦这才发现自己所谓的耐心,其实不过是对小孩子的耐心敷衍。而文鼎则不同,不论老四再如何吐字不清。前后逻辑混乱的说出一通话,文鼎都会很认真的应对,饶有耐心。
锦曦眼睛在面前这一大一小的两人身上留转,耳中听到这一问一答的好笑对话,嘴角忍不住微微抿起,脸上的神情是自己从未察觉过的柔和。
文鼎偶尔的抬眼,看到那少女恬静带笑的立在一旁。耐心的陪着。她脸上的笑容,直达眼底,没有半点敷衍。
他的目光投过来,跟她的目光交汇在一处,她抿嘴淡淡一笑,随后再别开视线,脸颊上浮起的两片红润。
虽然没有只言片语的暗示,但是,少女脸上的羞涩,还是让他如梦初醒。
头顶依旧是阴沉沉的天空,但是他抬头望天,却隐隐瞧见一缕霞光从乌云后面射出……
风从梅花树枝间拂过,落英缤纷,带来暗香浮动。
空气中流动着的,不止是醉人的暗香,还有一缕淡如熏风,飘忽难定,没法子言喻,瞧不见摸不着,却又隐隐缠绕的情愫……
晌午饭大家伙都只是匆匆吃了几只茶叶蛋,垫吧一下肚子,还给夜里的年夜饭腾出空隙来。
下昼的时候,村口那边的土地庙前,已经围聚了成群结队的村人,老人,还有半大的孩童们。
妇人们都留在家中烧年夜饭,男人们则带着孩子,用托盘装着供品和炮仗香纸,去土地庙前烧。
梁愈忠和蔡金山,蔡庆阳去了,并带上了锦柔,文芸,文安,以及老三老四。锦曦则留在家中,趁着年夜饭前的这一段空闲,将家里前后堂屋饭堂里面的茶壶,茶碗,以及用来装瓜子花生糕点吃食类,用的小盘子给一并清洗擦干备用。
天色微微入黑的时候,村里远远近近传来炮仗的声响,在宣告着村里的许多人家,都已经开始围坐吃年夜饭了。
在孙氏和简氏的一番精心操持下,锦曦家的年夜饭,也逐次摆上了桌。
年夜饭摆在前院的堂屋,男女同席,两张大桌子拼凑在一起。琳琅满目的菜肴,煎炒焖炸,炖熬烘煮。荤素搭配,甜辣相济,凉菜果盘,面食糕点,应有尽有,一应俱全。
高粱酒的醇香,米酒特有的清甜芬芳,在饭堂里弥漫开来。
蔡庆阳在院子门口点燃了年夜饭前的炮仗,堂屋里,大家伙都纷纷落座。梁愈忠是一家之主,自然是坐首位的,孙氏是家中的女主人,自然是其次。
接下来,梁愈忠和孙氏要请文鼎和文卿分别上座,但是,文鼎坚决不肯,而是坐到了小辈们的席口上,于锦曦坐了个对面。
梁愈忠无奈,只得将对他有救治之恩的文卿给拉了过去,接下来便是蔡金山。
锦柔文芸文安,以及老三老四,都换了喜庆的新衣裳新鞋子,坐在大人中间。席口坐好了,外面的炮仗声也终于打住了,梁愈忠端着一碗温过的酒站起身,环视桌上的众人。
“今年,是我梁老三过得最欢快,最乐呵的,也是最知足的一个年。”他激动道。
“为啥。因为今年,咱们不止能一家人团聚,还能有幸请到文兄弟与我们一起过这个年!大家都知道,在咱家最困难的时候,是文兄弟鼎力相助,没有他。就不会有咱家如今的一切!这头一杯酒,我不敬天不敬地。文兄弟,咱两先走一个!”梁愈忠道,面向文鼎,手里的碗在微微的抖动,显然是内心太过激动了。
文鼎面色也是复杂激动,但是他不能站起身,只能坐在那里举杯。
“诶,你腿上有伤,不能沾酒!”坐在梁愈忠身旁的文卿惊呼道。
文鼎抬手制止住文卿。对梁愈忠道:
“三叔折煞小侄了。承蒙三叔三嫂这段时日的照料,这杯酒该我敬你,我饮尽,三叔随意。”文鼎说罢,仰头姿态优美的将杯中的酒一口饮下。
然后,他的眉几不可见的挑了下。目光越过杯沿,疑惑的在桌上快速掠过。所有的人都在用敬佩和惊讶的目光投向他,唯独坐在他对面的锦曦,却是对他抿嘴一笑,俏皮的眨了下眼。
文鼎瞬间恍然。
梁愈忠后面的话尚未说完,正要叮嘱文鼎抿一点点就成了,没想到。文鼎却已经一口见了底。
“哎呀,你这孩子,咋这般实诚呢!快些吃口菜,等会子就以茶代酒吧!”孙氏无奈叹道,赶紧用公筷夹了一筷子鸡丝放到文鼎面前的碗里。
梁愈忠愣了下,突然哈哈大笑起来,声音浑厚响亮的道:“文兄弟好酒量啊,是男子汉就当这般喝,好,痛快,痛快!”
这一桌年夜饭吃得是宾主尽欢,桌上觥筹交错,言笑晏晏,谈笑风生。
文卿起初还有点拘谨,但是,随着几杯酒下肚,看着眼前这众人随和随意,却又真挚坦诚相处的态度。看着一贯清冷漠然的他,在这样的氛围中,也是一副怡然处之的神情,文卿也不由放开手脚,试着让自己全身心的,融入这不一样的,农家的欢乐氛围中去。
一顿年夜饭,吃了将近一个时辰才终于结束。刚一放下碗筷,锦柔他们就惦记着年前,锦曦从县城带回来的烟花。
蔡庆阳和阿旺他们带着锦柔他们一群孩子去了前面院子里,看燃放烟花,董妈带着老三老四也去了。梁愈忠和蔡金山,还有文鼎文卿,都在堂屋里坐着喝茶说话。
堂屋四角都摆着炭火盆子,前后门口都落下了厚厚的布帘子,跟外面的寒冬倒是天壤之别。
孙氏,简氏,还有锦曦,则去了后院灶房忙着收拾碗筷。
“娘,过年真好。”母女两个站在锅台边洗碗筷的时候,锦曦突然有感而发来了这么一句。
“孩子盼过年,大人盼插秧。”孙氏慈爱一笑,也道。
“孩子玩性重,盼望过年。可为啥大人盼插秧呢?”锦曦问。
“插秧才有稻米粮食吃啊,咱家如今是日子过好了,可村里有些人家,每年都还有青黄不接的时候,那是最难熬的。”孙氏道。
锦曦默默点头,想到这两年来,每年青黄不接的时候,自己家可没少往村里那些揭不开锅改的人家,借出米粮。
于是便总结道:“只有春日插秧播下了希望,才能在秋日迎来丰收的硕果。”
简氏从外面拎井水进来,听到锦曦这一句,忍不住夸赞道:“大小姐说话,如今是越发的文绉绉了。一样的话,从大小姐口中说出来,就是要比旁人说的好听呢!”
锦曦不好意思的笑了下,继续跟她们闲话做事,很快就收拾的差不多,简氏催孙氏和锦曦去前院歇着,剩下的她一人就成。
娘两也没有磨叽,便洗了手离开了灶房。刚刚走到院子里,正好瞧见前面的大门口的那个方位,一道五光十色的光亮,突然串上天空,在深蓝色的天幕中,噼啪一声,砸开成一片亮闪闪的光片。
五光十色,美的炫目,就像将漫天的繁星,都聚拢到了一块。层层叠叠的光晕在半空中如水波般朝周围荡开,直到最后一点星光消失不见,天幕再度恢复深蓝,一切重归寂静,前院隐约传来孩子们激烈的欢呼和笑声。
孙氏和锦曦站在原地,仰着头看着那烟花升起。绚烂盛开,再凋零消散,孙氏被惊羡到了,锦曦也是抿着嘴笑看着。
方才这么一瞬间的美艳,却是花去了她一百文钱啊!今年难得破例,买了三只烟火。美艳是美艳,大家伙都被惊羡到了也是真的。可这心肝肉都在疼啊!
“娘,还剩两只,咱也去前面瞧吧!”锦曦挽住孙氏的手臂,笑着道。
院子里的屋檐下面,每隔一段路就挂着一盏灯笼,夜晚的黑暗驱散了不少,红色的灯光很有暖意。
孙氏的笑容,在暖光的笼罩下,备显慈爱。她并没有抬脚去前院看烟花。而是拉住锦曦,目光深深的看着她。
“娘,你咋用这幅眼神瞧我呢?”锦曦打住步伐,看向孙氏。
“闺女,上回娘让你琢磨的那事儿,你琢磨的咋样了?”孙氏突然问。
“琢磨啥事儿啊?”锦曦有点莫名其妙。
“就是。在镇上王记医馆那夜,你答应娘,要好好琢磨的那事儿啊!”孙氏提醒。
锦曦想起来了,手下意识紧紧揪住自己的衣裳角,幸好这灯光是红色的,能稍稍掩住她脸上的红色。
“怎么,是还没想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