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田园地主婆-第38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曦儿,这下你总该说了吧?”崔喜雀笑吟吟看着锦曦。
锦曦蹙了下眉头,苦笑道:“二伯如今做了二掌柜的,照着他那顺杆子上爬的猴儿精性情,在枫林镇那铁定是小日子过得美滋滋的。”
“我爷即便去枫林镇看望二伯,定然是轻车从简。唯一的可能,我爷怕是偷溜着去探望大伯去了!”锦曦推测道。
“啥?”
“啊?”
孙氏和桃枝几乎异口同声的惊呼出声,崔喜雀也是惊愕的直视着锦曦,追问道:“你是说,你爷去西大坝探监了?”
崔喜雀局促不安的轻拍了下面前的石桌,面色微沉道:“老爷子没搞错吧?大哥可是重刑犯被发配求了西大坝,他还跑去探监?这不是明着跟官衙对着干吗?”
大玥国的刑法有相关规定,对于那些十恶不赦或是重大恶疾的囚犯,发配苦寒或者辛劳之地惩罚,基本上就相当于是丢到了一个生死由命的黑暗角落里去了。
家里人通常是不准许探监的,探监就意味着对这些囚犯的同情,同情这些恶人,那就是跟制裁这些恶人的官衙作对。
所以,当初梁愈驹被判留放西大坝三年的徒刑时,老梁头和谭氏当即都病倒了,已经做好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心理准备。
“爷做过几十年的刀笔吏,不会知法犯法的,他这趟敢去探监,必然是前面已经求人打点疏通好了的。”锦曦若有所思道。
其他人都不做声,一个个垂头丧气,心里都在忐忑不安。
“前几日我便时常见到爷跟嘎公在一块喝酒聊天,都是说些从前的旧话,保不准,爷是求了嘎公帮忙。”桃枝回忆道。
锦曦眼睛一亮,道:“那就没错了,大妈的性格随陈大人,都是宽厚心善的。即便大伯再如何的罪大恶极,终归是跟大妈是结发的夫妻。陈大人再恨铁不成钢,顾念大妈,他也会想办法去疏通疏通。”
“照这么说,我公公还有望能提早放出来了?”桃枝讶异问道,脸上可没有半点喜悦和激动。
“唉……”崔喜雀长叹一口气,头上顿时飘过一多乌云。
孙氏也是神情复杂,锦曦更是眉头大皱,暗叹梁愈驹做人真是失败,这些最亲近的人,都把他当瘟神呢!

第四百二十一章 多出来的花圈

天色渐渐黑下来的时候,就在梁愈忠兄弟们快要将锦曦家门前的那条官道,给望穿的时候,老梁头终于踏着暮色回来了。
大家伙照着先前约定好的,都只是朝老梁头那里奔迎过去,却没有谁开口询问老梁头去了哪里,做了些什么。
看到儿子媳妇们一个个如此,倒让老梁头这一路上反复琢磨的应对话语,都无用武之地了。
同时,看到梁愈忠他们一个个毫不造作的担忧情绪,老梁头的心里也有些不是滋味,想坦白吧,挣扎了几番最终还是保持了沉默。
日子就这样平静而忙碌的往前走,金黄色的油菜花落了,蚕豆花儿开了,田埂地坝上放眼望去,紫白交相呼应的花瓣在春天温暖的风里摇曳。
锦曦家鱼塘的鱼苗在疯狂的长大,孙氏抱的小鸡仔一个个像毛茸茸的小黄球,在母鸡的带领下,霸占了侧院的天下,在果树下面的草丛中追逐觅食。
当村里后面的山上,遍布映山红的时候,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清明节。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清明节的时候,这一带大大小小的铺子都要暂停歇业一日,就连县衙老爷也是如此。
清明节的早上,天空就开始飘起细细的雨丝,一根根如牛毛纷纷洒洒,落在地面的青石板上,留下一片淡淡的水印。
“曦儿,你妥帖了没?你爹他们东西都准备好了,正在堂屋等你呢!”
早饭后,孙氏急急忙叩响了锦曦的屋门,催促道。
“娘,这就好了,你帮我拿一顶斗笠。”锦曦应道,手里提着小水壶,正均匀的将水洒在面前大瓶里面插着的一把妖娆杏花上。
这把杏花。是昨日文鼎送来的,他是来跟她辞行。云州那边他祖父,从年前到现在,已经派了不下七波人马过来催促,文鼎都未能成行。
这回清明节。文鼎却打算回一趟云州。
“曦儿。你且耐心等我些时日,少则五日,多则十日。等我这趟回来,我就来你家下聘!”
这是昨日他离去前,拉着自己的手,铮铮许诺的。
锦曦唇角微微翘起,望着窗外雨丝拂过青翠的竹叶,不知道他如今车马到了哪里?此去云州,可是有上千里之遥啊!
“曦儿,斗笠找到了。”孙氏的声音再次从门外响起的时候,锦曦已经换了鞋子走了出来。
“你大堂哥先前也从县城赶来了。这会子你爹陪着正在前面堂屋说话呢。”孙氏一边给锦曦戴斗笠,边道。
听到粱礼辉过来的消息,锦曦很高兴,赶紧快步去了前面的堂屋。
好长时日不见的粱礼辉,神情间似乎消瘦了些,但是精气神看起来不错。锦曦过去的时候,梁愈忠正在询问粱礼辉关于今年秋闱科考的事情。
从粱礼辉的款款而答来看,他似乎对今年的秋闱考试,准备充分,跟往些年那种忐忑避讳的心态相比。如今的他颇有一种胜券在握的信心。
梁愈忠不禁满意的笑了,锦曦笑盈盈过来,后面跟着孙氏。
锦曦跟粱礼辉微微欠身施了一礼,目光在他身上打量了一下,道:“读书果然是正事,耽误不得,但大哥的身子也不容马虎。我见大哥这趟回来,消瘦不少呢!”
“是啊,确实瘦了两圈。礼辉啊,这趟回来做清明,得在家里住一宿吧?”孙氏问道。
粱礼辉早在孙氏进来的时候,就站起了身,听到这话忙恭敬回道:“是打算吃过晌午饭就回县城去。”
“家里还有一只乌骨老母鸡,回头你回县城的时候捎带上,那老母鸡汤可滋补了,尤其是对你这样熬夜读书的。”孙氏大方道。
“娘,你要真想给大哥补身子,等会不如将那鸡直接送去给桃枝表姨,让她拾掇了晌午就给炖上,带去县城这都麻烦?”
粱礼辉素来不擅长这些妇人间热情的招呼,只是很感激的站在一旁搓着手,不知该说什么好。
因为细雨蒙蒙,孙氏便把年幼的老三老四留在家中。锦柔是自己不愿意去,于是,跟着梁愈忠去的人自然只有锦曦。
老梁家后院,梁愈洲和梁礼胜他们都等候在那,梁愈忠带着粱礼辉和锦曦走进那间熟悉的东厢房时,屋里的气氛很是沉闷。
尤其是老梁头,坐在那里手里端着一只旱烟竿子,愁眉苦脸的喷一口烟圈叹一口气。
锦曦目光在屋里环扫过一圈,看到墙角堆放着的那些扫墓祭拜的物品,当下就明白了为何气氛如此的低沉压抑。
因为今年是谭氏过世的头一个清明,照着这一带的风俗,外嫁的闺女家是要扎花圈去谭氏的坟头烧的。
可是,谭氏唯一的闺女梁愈梅却至今下落不明,与之有婚约的张大强家,在等了半年后,也跟老梁家解除了婚约。
等不来闺女家的花圈,外嫁的孙女就要揽起这个责任,可是,老梁家迄今为止外嫁的孙女就是梁锦兰了。
二房都被老梁头给驱逐出了老梁家的家谱,梁锦兰就更不可能会来给谭氏扫墓。
“这样的情形,你们娘在地上,毫无颜面!不成气候,让外人耻笑啊!”老梁头抬起眼,扫了一眼面前的众人,长吁短叹道。
梁愈忠他们一个个都垂着头,锦曦虽然是从新社会过来的,从来不信奉这样的讲究,但是,入乡随俗,大家都是这样认为的,就好比封建时代养儿送终,缺了灵堂前那个摔盆端灵牌的男丁,大家都会觉得不成事。
锦曦也沉默了,于是,大家就在这样的沉默中,动身去了村后面的山上。为了尽可能的避免被村人撞见,以致于询问起闺女扎花圈的事情,老梁头甚至闷着头带着大家伙,不惜从别的山路上绕道而行,往谭氏的墓前而去。
锦曦心里暗暗可怜老梁头的好面子,你这会子绕道上山,可是谭氏的坟墓周围,还布着村里其他人家的先祖坟墓呢,你躲得了一时躲不开一世。等会别人家过来扫墓,不还是要撞见要询问?
唉,锦曦暗暗摇头,故意落后两步。
粱礼辉和锦曦似乎很有默契,他也落后两步。
“是不是湖海那边有消息了?”锦曦压低声问道,湖海那边的消息,自然是关于梁愈梅的。
粱礼辉微微皱眉,道:“过年那段时日忙着帮我岳父处理县衙的事情,就耽误了些功夫去查探。等到前段时日好不容易腾出手来,没想到湖海那边的线索断了,这也是我许久没有给你捎信的原因。”
锦曦微微颚首,又接着追问道:“关于寻找梅儿姑姑这件事,大哥你暂且放一放,还有四个月不到就要科考,你专心筹备考试。找人这事,我来接手。”
“曦儿,你湖海那边有人脉?”粱礼辉问道。
茗山阁在湖海县是有分楼的,酒楼里面一般龙蛇混杂,三教九流的人都有,帮忙打听个人,应该还是行的。
以前没有想过借用这股力量,是因为没有想清楚自己和文鼎之间的关系定位。如今,一切都明确的,那么,这一切将来都会是他们共有的产业,锦曦自然要用上大心思。
锦曦笑了笑道:“我会尽力而为,除非她离开了湖海县。”
粱礼辉点点头,沉吟了下正要再开口,突然,前面传来梁礼青夸张的惊呼声。
“爷,叔,你们快看,奶的坟前摆着一张大花圈哪!”
“啥?”走在老梁头身后正背手弓腰爬山的老梁头,听到前面青小子这一声喊,震住了。
“四弟,莫浑说,是你看花了眼!”梁礼胜第一反应就是喝叱梁礼青,摆在那里的事实,不可能有人会来送花圈的!
“我没有眼花,是真的,你们瞧!”梁礼青大喊,跳着脚指着前面郁郁葱葱的松树缝隙里。
众人都循着他手指的方向看过去,梁愈洲当即大呼道:“青小子没看错,娘的坟前好像真有一只花圈!”
于是,大家伙也不多言,三步并两步的往谭氏的坟墓前奔去,下过雨后的山间小路,湿漉滑腻,老梁头好几次差点摔跤,幸好梁愈忠一直跟在他身侧,及时扶住。
“哎呀,真的是摆给你们娘的花圈,还是个大花圈啊!”
老梁头看着眼前的一幕,激动道,又扭着脖颈朝着四下郁郁葱葱的树林带着颤音呼喊:“梅儿,是不是你回来了啊?你出来吧,爹不打你,也不骂你……”
“梅儿呀,你出来吧,天大的过错你娘也会原谅你呀……”
老梁头激动的面皮都跟着抽搐起来,在那对着四下带着哭腔喊着。梁愈忠在一旁搀扶着老梁头,让梁礼胜去摆祭品和香纸炮仗。
那边有两户扫墓的村民们被这边的响动惊到,都侧头朝这边张望。
锦曦和粱礼辉刚刚爬上来,正巧看见这一幕。
“爹,你别急着喊,这花圈侧面挂着一对小挽联,上面还写着字呢!指不定不是梅儿回来了,是兰丫头也说不准!”梁愈洲道,大步朝着那大花圈走去。
“哎呀,都错啦!”梁愈洲突然一拍大腿,朝身后还在哭喊梁愈梅的老梁头大喊一声:“爹,都不是她们送的,这花圈另有其人哪!”

第四百二十二章 文鼎的壮举

老梁头疾步奔向那来历不明的花圈,并从梁愈洲手里一把抢过那从花圈上扯下来的小挽联,一直看到最后,然后,老梁头瞠目结舌了。
“老三,这、这是怎么回事?”老梁头颤抖着手,神情异常激动复杂的扭头询问梁愈忠。
梁愈忠被问了个莫名其妙,梁愈洲大声道:“三哥,这送花圈来的,落款是文鼎兄弟!”
“啥?”这下,梁愈忠也震惊住了,看向锦曦。
锦曦大步过来,也看了小挽联,不止落款是文鼎写的,就是那挽联也是出自他的亲笔。
这家伙,搞什么名堂?锦曦暗诧,虽然爹娘他们暗地里都已经默许了,但是还没有经过明面,文鼎于谭氏之间就没有任何关系。
在没有任何关系的前提下,还能来给对方家新逝的先祖送花圈,这是一种极大的敬重。
可是,看这挽联写的,他这俨然是以孙女婿的身份来为祖母吊念的,这个傻瓜,这是在变相的向所有人宣布他们之间的关系了。
若是换做别的姑娘,只怕会当即羞恼的暴走,但是,锦曦却不然。她最欣赏这样胆大有魄力的男子,想爱就爱,好好爱,狠狠爱,让所有人都看得到他们的爱!
一时间,谭氏坟前的气氛有点怪异,梁礼胜摆好了祭品,也没人有那心思过去点燃。大家都簇拥着老梁头,站在那阔气的花圈前面。
老梁头深吸了几口气,努力按压下复杂的情绪,抬头目光在梁愈忠和锦曦父女俩的身上。来来回回的审视并端详着,最后,他的目光落在面前亭亭玉立的孙女身上,长长的叹了口气。
“闺女大了,终归是要谈婚论嫁。老三啊,改明儿找个功夫,把那叫做文鼎的后生带到我那去。让我好好端详端详!”
老梁头话是对着梁愈忠说的,但是眼睛却一直很复杂的落在锦曦的身上,他本来是想说让他把把关,但是话到了喉间又临时给改了。
看看面前这丫头可不是一般的姑娘,那心气高的。那主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