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贵妻不为妾-第1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的,下午刚回来,我在路上碰见了。你速去速回,我先赶去竹园看老爷。”亮月调轻胧。10n。

碧落交代完喜管家后就直奔竹园,一路上大雨浇得她浑身痛,但她的脑子却无比冷静清醒。

老爷是在碧落走之后被调到关外防守西戎国的,之前并未听说两国已经开战,怎么老爷会突然中了箭伤?而且从关外到京城,最快也要走七日,这老爷受伤的消息却一直隐瞒着,不但外面的人不知道,就连秦府的自己人都没有通知,这到底这是老爷自己的意思,还是他昏迷后有人替他做了这个决定?

如果是前者,碧落可以认为是老爷为了稳定军心才一直隐瞒此事,但老爷为什么不飞鸽传书事先太夫人,好让她做好准备呢?

眼下老爷重伤昏迷被突然送回府,府里上上下下都手忙脚乱,而且连个御医都请不到,这可不像是老爷的行事风格。

可如果是后者,那个隐瞒了老爷病情的人又是什么目的?

“太夫人!”

碧落来到了竹园的主卧,这时候,大太太,三房姨太还有十公主,以及秦府的三位小姐都已经来到屋里,昏倒的昏倒,哭天喊地的哭天喊地,六神无主的六神无主,整个场面异常混乱。

这种失控的场面可一点也不像是在太夫人的竹园所能发生的情况,一般三姨太哭喊的时候,太夫人肯定会第一个制止她。

碧落向各位姨太问安后,就从她们面前走过直奔内室,在看到太夫人的那一刻,碧落才明白为什么外面乱作一团了。

太夫人坐在老爷的床前,老泪纵横地握住秦老爷的手,一遍遍呼唤着秦老爷的乳名,“杰儿啊!你醒醒啊!你睁开眼睛看看娘啊!!我的杰儿……”

碧落走到同样红着眼睛的陈岱面前问他老爷的情况,陈岱告诉碧落,说秦老爷中的那一箭离心脏太近,虽已经有人把箭从老爷的身体里取出来,但老爷心脏附近的经脉还是大部分受到损坏,再加上救治不及时延误了最佳时机,现在怕是情况危急。

碧落觉得自己的脑袋一嗡,特别是三姨太的哭喊声几乎快要让她的脑袋炸开了,于是碧落气冲冲来到外面对乱糟糟的众人命令道:“把你们的主子都带回各自的院子里!老爷现在重伤昏迷,你们这样吵吵闹闹是想老爷的病情加重吗?!快!都离开这!”

碧落的大吼让正在哭喊的三姨太停了下来,她生气地要走上去教训碧落,碧落却在说完后,不理会三姨太眼中的怒火一个转身返回到内室,将门掩上。

“你们大伙看看!那丫头以为自己是谁啊?!竟敢跟我指手画脚?!她以为这府里她最大吗?!一个践人生的赔钱货,敢跟老娘大呼小叫的!小践人,你给我出来!”

三姨太咒骂着就要冲进内室,二姨太却将她拦住说:“三妹我们还是去东院看看大姐吧,她刚才昏倒的时候,脸色很难看啊。”

“是啊,三姨太,我们还是去东院吧。”四姨太成氏也站出来劝说。

“要去你们去!今日我非要把那小践人揪出来好好地惩治一顿!让她知道这府里现在是谁说了算!”

三姨太叫嚣着,二姨太见她已经恼羞成怒只能威吓道:“三妹,老爷现在昏迷不醒,你若再这样吵吵嚷嚷,太夫人会第一个惩治你。我们还是先离开这里,有什么事,等老爷醒了再说。”

一听到太夫人,这三姨太的情绪才冷静下来,又站在门口骂骂咧咧了几句后才跟二姨太和四姨太去东院探望知道消息就昏过去的姚氏。

“太夫人,你喝点热茶吧。”

碧落倒了杯热茶递给太夫人。

“伊公子马上就会来了,有伊公子在,老爷一定会没事的。”

碧落安慰着太夫人,她很担心太夫人的现状,生怕她也承受不了打击而身体垮掉。

“你们都出去。”

太夫人命令道,将所有人都赶了出去,只留下碧落。

“四丫头,你可知道老爷这伤是怎么来的?”

ps:秦府要大难临头了,于是我也卡得撕心裂肺啊!!

202舍身(一)

正文 203舍身(二)

“碧落听喜管家说是箭伤,其他的情况还不知晓。”

先回人遭。“送仁杰回府的人说,出事那天,西戎国突然带兵来犯,仁杰带领五千骑兵将西戎国的敌人击退,可就在仁杰凯旋回城的路上却突然遭遇伏击。仁杰让左副将先杀出重围,去潼城搬救兵,没想到那潼城的郑太守当日竟然称醉不见。

后来是左副将冒着触犯军纪的罪名,返回军营当即调动三千骑兵赶去营救仁杰。只是等左副将赶到时,仁杰已经中了箭,是左副将拼死才将人救了回来。

左副将将仁杰带回潼城后,那郑太守竟责怪左副将,说他擅自做主调动人马违反军规军纪要加以严惩,命人将左副将抓了起来,关进了牢房。

秦家军的战士要那郑太守找大夫为仁杰医治,没想到那郑太守竟诬陷仁杰,说仁杰刚愎自用才中了敌人的埋伏,害大祁打了败仗,更要上奏折告老爷一状,治老爷一个狂傲自大,自军不严的罪名。

但当时的郑太守碍于秦家军战士的抗议,不得不找人先医治了仁杰的伤,又以稳定军心为由,一直对外隐瞒了仁杰受伤的消息,最后再派人悄悄地送仁杰回京,而一同回京的还有那郑太守参老爷的折子!他这是想送老爷回京问罪啊!”

太夫人将整件事情的前因后果告诉了碧落,这些消息都是送老爷回府的人透露的。据说那人之前被郑太守买通了,要对潼城内发生的事闭口不言,是太夫人用威逼利诱的计谋才撬开了那人的口,让他说出了全部实情。

“郑太守可是摄政王的人?”

碧落猜测道,她认为区区一个太守敢如此顽固职守,栽赃嫁祸定是背后有人撑腰。

太夫人摇摇头说,“不,他是九王爷的人。”

“郑家小姐不日前刚刚嫁入九王府,所以这郑太守对老爷的态度,十之**就是九王爷对老爷的态度。”

“太夫人怀疑,九王爷要杀了老爷?”

“他还没那个胆子,另外若他真想杀了仁杰就不会让他吊着一口气回京,大可以让人死在关外,这样他自己也不会被人议论。现在九王爷把人送回来,还要让昏迷不醒的仁杰蒙受不白之冤,定是另有所图啊。”

“那九王爷此举究竟是何意?”碧落不解地问。

“我想,九王爷此举或许是想向我们秦府要一样东西……”

“要什么?”

太夫人看着碧落,沉吟了半响后回答说:“你!”。

碧落一听忽地跪了下去,“太夫人,碧落已经有了相公,而且这身子也早已经不清白,九王爷他是不会再要碧落的,请太夫人收回成命!”

虽然太夫人此时并没有要碧落做什么,但聪明的碧落却已经猜到,太夫人接下来会让她做什么。

凤莲澈前日来府的时候就提出要纳碧落为侧王妃,最后却遭到了拒绝;这会儿老爷就出了这样的事,那守宫门的人怕是也受了九王爷的命令才不让喜管家进去。碧落认为这就是太夫人会怀疑九王爷想要的是碧落的原因。

“四丫头,你别急,刚刚我只是说了其中的一种可能。”

太夫人安抚着碧落继续说,“其实,你说的没错,若你还是清白的身子,那九王爷或许要向我们讨要的东西就是你,但现在你已经嫁为人妇,九王爷此举就一定是另有目的。”

听太夫人这样一说,碧落终于松口气。

“可九王爷他到底想要什么?若九王爷不说,我们又如何能知道呢?”

太夫人走到碧落面前将她扶起来道:“所以,我想让你去九王府走一趟,若九王爷不介意你的身子不清白,要你留下,你便留下;若九王爷要的不是你,就定会告诉你,他想要我们秦府的是什么,然后再将你送回来。四丫头,我相信你一定有能力可以全身而退,并带回我想要的答案。”

“可是太夫人……”

太夫人打断碧落的可是,“现在,你爹的命,还有整个秦府的荣辱,都交到你手上了,你难道不愿意帮奶奶这个忙吗?”

这可是太夫人第一次对碧落说“奶奶”,第一次称秦老爷是碧落的“爹”,这样的请求让碧落左右为难。

答应了,就是羊入虎口,不知道会有什么下场;可如果拒绝,那碧落日后就成了府里的罪人,休想再在府里立足下去。

怎么办?要不要答应太夫人?

在碧落纠结不已的时候,太夫人却看着碧落盘算着另一件事——那凤莲澈想要的东西一定是龙脉图,可这么多年过去了,龙脉图一直是府里只有太夫人和秦老爷才知道的秘密,那凤莲澈又怎么会知道呢?

此番九王爷如此对待老爷,是给我们秦府发出的一个信号,若我们再不有所回应,有所表示的话,怕是会有更大的灾难在后面。

太夫人之所以要送碧落去王府,一方面是想投其所好,若万一那凤莲澈被美色所迷,进而放弃了龙脉图的事,那秦府就能顺利地过这一关;而若他真的想要龙脉图,就势必会向碧落透露什么,就算真到最后一步不得不拿出龙脉图来保全秦府一家的时候,太夫人也相信此事交给碧落去办才最为稳妥。

现在在不明九王爷意图的关口,断不能自行爆出龙脉图的事,万一九王爷并不知道龙脉图藏在秦府,那不就是不打自招了吗?

这龙脉图是当年秦老爷在剿灭藩王凤易天的时候获得的,本想将龙脉图上缴,可当时跟秦老爷一起围剿的夏侯大人却阻拦了这件事。

按照夏侯大人所说,这龙脉图是假的,根本是个子虚乌有的东西。

当年是先皇为了稳定江山社稷让几个道士凭空画出来的,一直存放在宗庙的密室里。没想到后来先皇驾崩,那龙脉图竟被凤易天拿到手,并以此召集各路人马企图谋反。

夏侯大人说,当年的道士和所有能接触到这件事的人后来都被先皇杀了,这天底下活着见过龙脉图的不过三人,一是先皇,二是先皇后,三便是夏侯大人自己。此番若秦老爷将龙脉图上缴就势必会在朝堂引起新一轮的纷争。

那时候,新皇刚登基,政权不稳,朝堂之上群臣各为其主,各怀鬼胎,龙脉图一旦出现就会成为各势力扳倒对方的最有力武器。

倘若当时与秦老爷和夏侯大人为敌的二皇叔质疑这龙脉图的真假,污蔑秦老爷的话,那就很有可能会因此而给秦老爷招来杀生之祸,于是出于“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目的,秦老爷采纳了夏侯大人的建议,并没有将龙脉图的事情说出去,而将图悄悄地藏在府里只有自己和太夫人知道的地方。

平乱之后的几年,随着皇帝的成长和政局的平稳,秦老爷也曾想过在合适的机会将那龙脉图交出去,但这个时候摄政王却又和皇帝凤夜澜之间出现了间隙。

特别是最近几年,摄政王的势力越来越大,已经俨然有了当年二皇叔独揽大权的架势,这一改变又让秦老爷放弃了将龙脉图拿出来的想法,继续隐瞒了此事。

说起摄政王,太夫人不得不佩服这个只比皇帝大七岁的十四皇叔。

摄政王凤南夕是先皇的十四弟,当年先皇驾崩时,他才只有十二岁,还是个什么权利都没有的空头小皇叔。

后来凤夜澜登基,凤南夕便首先表态支持凤夜澜,之后更是和秦老爷还有夏侯大人一起扳倒了当时最有权势,对王位最有威胁的二皇叔,成功地博得了小凤夜澜的信任。

在杀死二皇叔之后,凤夜澜就封凤南夕为摄政王,辅佐当时只有八岁的凤夜澜一起打理朝政。

这么多年过去后,凤南夕早已不再是当年凤夜澜口中的十四叔,而成为他最有威胁的敌人。

局势的转变让秦老爷越来越无法拿出那张龙脉图,也越来越有种乌云压顶的感觉。

所谓功高盖主,秦老爷虽没有像摄政王那样的权势,但他手中的十万秦家军却成了两股势力争夺的关键。

这些年秦老爷左右逢源,几乎每一天都在战战兢兢中过日子。

原本还有夏侯大人为秦府分忧艰难,帮秦府平衡各方势力,但没想到皇帝竟然一张圣旨赐死了自己最信任的夏侯大人,如此一来,秦府就更显得势单力薄,如履薄冰了。

其实在秦天漠平夷出事后,太夫人和秦老爷本可以再派人带兵前去悄悄支援秦天漠的,但太夫人从皇帝的反应上猜出了皇上这边的意思,认为皇上下圣旨要秦天漠回京的目的,其实是想要秦府的十万秦家军。

太夫人是绝不会轻易把自己手中唯一可以保护秦府上下安全的这张护身符交出去,于是决定舍卒保帅,放弃秦天漠手中剩下的两万秦家军,以保全京城里的五万秦家军精兵。

可谁也没有想到,这边蛮夷的事还没解决,西戎国又开始不安分起来,皇上一道圣旨,秦老爷就不得不带兵前去边关。

(。 )

正文 204舍身(三)

太夫人本想着秦老爷能打个胜仗回来,正好为打了败仗的秦天漠求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