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818她们说我是剑侠-第4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石勒灭了刘曜,手下有人打到一只黑兔,黑为水德之色,于是石勒也建了一个赵国,说我才是水德。紧接着赵国被灭,中原分作三国,建立魏国的冉闵还没来得及弄清自己是什么德就被恒温灭了。

燕国慕容氏说我慕容发迹于东方,东为青龙,西为白虎,青又为木德之色,五德之气在我燕国。

前秦符坚根本不信这套,而杀死符坚的姚苌却硬给他按了一个木德,再说自己以火克木,先把符坚说成是正统,才好把自己也说成是取代正统的正统。前秦崩溃后,中原一下子出现许多“国”,几乎每人都给自己弄了一个“德”,五德之气到处都是,谁也不知哪个是真,哪个是假,更可笑的,明明是个匈奴人的赫连勃勃为了也给自己一个“德”,竟说自己是大禹之后,立国号为夏,奉的是夏禹的金德之气。

南方则相对稳定一些,虽然失了中原,但看到中原这个德那个德的,都是嗤之以鼻,除了我是正统,其它全是伪朝。及至刘裕代晋,说起来他倒真的是刘邦后人,但却没有立国号为汉,而是给了自己一个水德,立国号为宋。

水德才过了几十年,萧道成代宋,他儿子当皇帝后,说梦到自己穿着木履在宫里走,上天暗示他得了木德之气,说起来还是蛮有创意的。

至于后面的这个德、那个德,也是一直都没有少过。

“五德始终说”可以从尧时一直解释到汉朝,但从三国开始,许多地方便已是无法解释。唐小峰现在已经知道,这是天人境神国派出的噬女会在弄鬼,始终在以阴阳手段扰乱五德之气,但不管怎样,许多大儒名士,已是开始对五德始终说感到厌烦,连带着对五德之气都嗤之以鼻。

若说“五德始终”至少在汉朝以前,一直还是说得通的,那“天人感应”就纯粹是牵强附会,虽然在这个时代极有市场,但真正有学问的大儒名士,却是当作笑话。

硬把蝗虫说是天意,建筑起火说是天神示警,这与孔圣人“敬鬼神而远之”的态度截然不同,董仲舒不过是把自己研究出来的一顶帽子强往孔子脑袋按。

而像姚崇、高轸这一类的名士,又或是像他父亲唐敖这种读通经典的文人,则从来都是不敬神,不拜鬼,他们并不否认这世上或许真有鬼神,却抱定着只要我堂堂正正,鬼神也奈我不得的君子之风,历史上的主父偃、诸葛亮、王猛、魏征等名臣都是这种思想。

史书上的姚崇便是这样,到处蝗灾,所有人都说是天意,他却宁可官职不要,也要逼着大家灭蝗,唐玄宗即将出巡,宫中失火,群臣纷纷上奏,劝唐玄宗在宫中闭门自省,还要下罪己诏,他却说无妨,不过是年久失修罢了,天子整日闭在宫中,容易被人蒙蔽,只要不扰民,出巡无妨。

“天人感应”说虽然蒙住不少人,但在真正的名士之间,“不问鬼神”的态度才是主流。

而在史书上,敢于犯颜直谏,舍身报国的,往往也都是这样的人,皆因这种人连鬼神都不怕,还有什么可怕的?只要认准自己的理,死而无悔。而一位君王能否容纳这样的臣子,往往便成为他是昏君还是明君的标准。

当然,凡事不能有过,像明朝那种“平日束手谈心性,临难一死报君恩”的所谓“清流”,则是过了,精神可嘉,于国无益。

正是因为自己父亲唐敖也是这样的人,唐小峰对这些人自然有着足够的了解,所以他刚才发誓时,不以仙佛起誓,只以先祖和自己的身后之名立誓,反更让这些人深信不疑。

皆因这些人不敬神,不拜鬼,但却不辱先人,不求一世富贵,只求问心无愧,不怕粉身碎骨,但求万古流芳。

当然,唐小峰也不是胡乱起誓,毕竟五德之气虽然真的落在华山,但却真不是他的错,让白话去偷游仙枕时,他可没有想到五德之气竟然会在一个枕头里,而紫芝把这个枕头抱去睡,那就更是意外。

就算是他,也不会随随便便拿自己的爹娘和先人乱起誓。

座上众人在那议论纷纷,他们读的是圣贤书,龙族假借天命,欲“替天行道”,虽能哄住不少人,在他们眼中却是荒谬。虽然如此,唐小峰却也知道,像他们这类人,若遇明君,便是栋粱之臣,但遇到李显这种昏君,往往因过于梗直,不懂圆滑,很容易便失势,想要指望他们改变朝廷的态度,只怕很难。

在他们议论之时,唐小峰却又抽空看向李隆基,李隆基却只是沉吟,看不出他的态度。

这些人从一开始就不信龙族抛出的“替天行道”说,对五德始终说与天遣论更是嗤之以鼻,看穿龙族的司马昭之心,自然好说话,只看姚元崇在皇宫时对唐小峰的态度,便可知道这些名士支持神州之盟,共抗龙族的立场。

但是五德之气关系到的是李唐的气运,李隆基是否与他们一般,将王气迁移之事毫不放在心上,却不好说。当然,这个时候,李隆基也不会想到若是九鼎还在,按五德始终,这王气本该是落在他的身上,而且就算知道这点,相信以他的聪明,也绝不会将希望寄托在龙族的“代天行道”上。

众人在这饮酒,外头突然传来一阵喧闹。

李隆基脸色微变,陈玄礼亦蓦地站起。

听上去,竟是有人强闯楚王府,外头本有众多剑侠守护,但声音越来越近,那些人显然是拦不住闯入之人。

陈玄礼便欲掠出,却听唐小峰微笑:“是升平公主到了。”

话音未落,微微的娇笑声已是传来:“表哥,你要请客,怎的把我这做妹子的都给忘了?”

陈玄礼顿在那里,疑惑地看着唐小峰,不知道他是怎么知道的。

李隆基却是苦笑,对于姑姑的这个女儿,他也是一阵头疼。

李隆基低声道:“请她进来。

陈玄礼却是定在那里不动,皆因看这动静,还没等他出去“请”,微微只怕已是要自己闯了进来。

但是他们没有等到微微,周围的空间莫名地扭了一下,微微的声音突然消失,楚王府一下子就安静下来。

陈玄礼皱了皱眉,飞掠而出,又飞了进来,低声道:“公主殿下走了。”

李隆基一阵错愕,这丫头一来即去,面都没露一个就走,到底是在搞什么名堂?

唐小峰却知道,微微根本没走。

境中藏境,境中有境,这分明是堂姐突然布下幻境,把那丫头拉到幻境里去了。

他眯着眼睛,以灵郁之气看破五行,看入幻境,幻境中打得风生水起。他拉了拉坐他身边的月亮,暗地里取出制神绦往她小手一塞,使个眼色,一向懵懂的小月竟然也心领神会,悄悄一缩,消失而去,很快环境里就安静下来。

陈玄礼看他一眼,大体上也弄清了是怎么回事,没有说话。

……

寒冷,不可思议的寒冷。

冷得就像是走在没有边际的冰川,孤独一人,永无尽头。

少女蓦地坐起,额上尽是冷汗,不断地喘着气。

一个小姑娘跳到她的面前,嘻嘻地道:“你终于醒了。”

燕紫琼瞪着她:“我没有死?”

小姑娘以指点颊,仿佛是在思考这个充满哲理性的问题的答案,道:“什么叫活,什么叫死?如果你死了,变成了鬼,却能跑出来问别人你有没有死,那跟活着有什么区别?如果你活着,却是个行尸走肉,自己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活着,那你和死人有什么区别?”

燕紫琼冷冷地道:“这不是我要问的问题。”

白话叹气:“你以前不是这个样子的。”

燕紫琼面无表情地道:“你说的,是以前的碧桃花仙子?”

“我说的是以前的燕紫琼,”小姑娘叹一口气,“不管你以前是谁,现在你都是燕紫琼,就算你到了三生石下,想起了前一世,你仍然是这一世的燕紫琼,这个就是‘转世’。你会烦恼,是因为你是燕紫琼,你会痛苦,是因为你是燕紫琼,你觉得你既是碧桃花仙子,又是燕紫琼,那是你的错觉。”

燕紫琼冰冷地道:“那你呢?”

“我是白话,白话的白,白话的话。”小姑娘笑道,“但是跟你不同,我没有转世,所以我一直知道自己是合欢花仙子。而你又跟大姊不同,在大姊很小很小的时候,我就将她带到了三生石下,所以她一直都是作为曼陀罗活着,虽然她还不是曼陀罗,她只是把自己当成曼陀罗。”

小姑娘认认真真地看着少女:“而你也一样,不是记起了前世,你就可以变成碧桃花仙子的,你是燕紫琼,你只是燕紫琼。”

“这有什么区别?”

“它们之间的区别,就像水就是水,冰就是冰一样,”白话笑道,“除非你成仙成圣,证回了碧桃花,又或者是七世之后,回到天界,重新做回碧桃花,那样的话,你在人间度过的这几世就会变得跟梦境一般,你不会再恨凌霄花,因为你不会去恨一个在梦里杀死你家人的姐妹,虽然你还是会去找她打架,然后怎么也打不过她。

“七世之后,就可以回到天界?”

“天庭的规矩是这样的。”

燕紫琼冷冷地道:“那我现在自杀,连着自杀七次,是否便可以回到天界?”

“理论上没错啦,”小姑娘嘻嘻地道,“但是天数有定,若是上天注定你这一世能活一百岁,你非要在二十岁时自杀,其实上天也拿你没什么办法,但是天数是有定的,地藏王和十殿阎王不可能为了你一个人乱改天数,于是你就会在枉死城里关个八十年。你要是觉得枉死城里很好玩,玩个八十年都不会疯,你可以去试一试。”

燕紫琼冷笑道:“如果死了,就可以不用去见一些不想见的人,那也不错。”

“是么?如果你指的是紫绡姐姐的话,那就太遗憾了,”白话笑道,“因为你如果就这样死掉的话,肯定是会见到她的。”

燕紫琼道:“为什么?”

“因为你已经被画在了天女散花图里,”小姑娘叹气,“天女散花图是用来保护九十九位花神的,被画上去的人,死了后,元神都会自动飞入其中。天女散花图现在在唐小峰手中,你也知道,唐小峰跟紫绡姐姐是形神不离的。”

燕紫琼瞳孔一缩。

小姑娘笑道:“你现在是不是觉得,自己没有死真的是太好了?”

燕紫琼看着她:“我为什么没死?、,

“因为瑶钗姐姐炼的根本不是鬼藏丹,”小姑娘嘻嘻地道,“她只是在鼎里放了安神补虚的药材,跟可以让水在温度不高的时候就开始沸滚的晶矿,你跳了下去,闻到了药材的香味,睡了过去,然后她就帮你洗了个热水澡,你现在是不是觉得很舒服?”

就在这时,外头突然传来震天动地的怒吼,怒吼连连,不绝于耳。

小姑娘笑道:“开始了。”窜了出去。

燕紫琼跟着她飘到外面,跃上枝头,见一批又一批的龙伯人往帝江藏身的玉台冲去。

燕紫琼道:“出了什么事?”

身边光影一闪,却是“小菩提”缁瑶钗现出身来,嘻嘻笑道:“我们把两个龙伯人引到了帝江面前,再杀了他们,这些傻瓜都以为是帝江杀的。龙伯人报复心极强,宁死也不肯放过仇人,所以他们现在都跑去杀帝江去了。帝江虽然厉害,但龙伯人天生神力,上古时连仙人都感到头疼,这么多的龙伯人,想必帝江现在也开始头疼了……啊,对了,它没有脑袋来着。”

第五十一章 混乱局势

众多龙伯人一批批地冲向帝江,又一批批地倒下。

他们的身躯过于巨大,以至于倒下时,大地不时的震动。

帝江却也战的浑身是血,这些龙伯人太过凶悍,就算是死也在砍它几下。

终于,冲到帝江面前的龙伯人都已死尽,帝江却也奄奄一息。

蓦地,一道箭光破空而去,挟着惊人的气劲轰在帝江身上。

太玄驭日法。

帝江身体被洞穿,先是摇摇晃晃,再爆散开来,血肉横飞。

射日弓、震天箭、再配上神将羿当年以之射日的秘传心法,已是身受重伤的帝江自然禁受不住。

白话、燕紫琼、缁瑶钗、祝题花、印巧文、骆红蕖、曼珠沙华、曼陀罗华一同飞上玉台。

落在台上的两支震天箭也已被骆红蕖取回。

印巧文道:“造化之根在哪里?”

白话将她们带到玉台边缘:“你们看下面。”

下方有大海倾泄,轰鸣不止,却又有许多巨鳌在倒泻的大海中游来游去,这些巨鳌并没有像落入归墟的万千流星一样被不停地往下扯,而是在海中游得自由自在。

小姑娘道:“这些就是上古仙人用来托住五座仙山的巨鳌,你不要看它们远不如仙山大就不信,它们可是与天地一同出生,体内带有造化之根的。上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女娲娘娘练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这‘鳌足’其实就是造化之根,是可以用来顶替不周山,把天撑住的。”

祝题花道:“既是鳌足,那每只巨鳌,便有四支造化之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