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正月玉慧-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月忘了自己是不是跟他保证说,自己再也不去见玉慧了,这样求全的话。
  正月老妈看出女儿女婿闹别扭,面上不好问,私下里问正月又什么都没问出来。好在没两天半,张肇又恢复了原先的样子。小两口手拉手回了市里。临走张肇给丈母娘保证,不叫正月受累,不叫正月受气。
  只是心里,从此就存了个阴影。
  正月怀孕以后,张肇没动过色心也没敢长色胆。二人平淡无奇的过下去。单位一个老同志退休,一层一层的提,到张肇这也轮上个小领导当当。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张肇渐渐长出了啤酒肚,电话找他的越发多,晚上回来也越发晚。常常是正月做好饭菜,等来等去等不到人,索性自己先吃了,把饭菜用网罩上。只是张肇极少会吃,大多是正月第二天早上掀开原封不动的罩子,自己热一遍自己吃。
  如果不是一个姓刘的女人找上门来,正月无论如何都不相信张肇是这样的一个人。
  九个月的时候,正月肚子已经相当大。她向来体格很好,也不见娇弱,该做什么还做什么。除了不能弯腰,不能爬高,偶尔睡睡觉会发现肚子里的孩子已经快跑到后腰上了。这是正月从没想过的,她不知道原来孩子在肚子里其实挺自由,完全不会像电视里演的那样………………常常都是一个状态,鼓在她的正前方。看着自己奇形怪状的肚子,正月有时候也能觉出幸福,活生生就孕育了一个生命,等孩子生下来,抚养他长大,给他读故事大王,教他做人,供他念书。儿子,她想,将来还要看着他娶妻生子。正月渐渐习惯这种生命的传承,生活不惊心动魄,却品出了平凡的味道。
  刘姓女子来那天,张肇不在家。
  正月看明白对方的架势,心里忽然做起了建设。她想起玉慧的曾经,有个女人上门来打架要钱,还说一些难听的话。正月严肃起脸,正准备迎敌。却发现刘姓女子并没走这个套路。平心而论,她相当的温柔委婉,我见犹怜。她坐在那,一点点跟正月说她是怎样认识张肇,她是在风月场所上班,她对张肇一见钟情,爱他已深,她辞了工作住在出租的小房子里,她有了身孕。肚子越来越大,她已经一个多月没回过家见她妈,她本来想听张肇的话,等正月临盆后再来商量这件事,可是她等不及了,叫正月成全她。她说得极其动情,声泪俱下。打了正月个措手不及。
  当天正月被送到医院,儿子早产,略微有些弱,不过情况还算好,生出来就很大,同别个足月的孩子一样大,眼睛黑潺潺的,毛发浓密。
  正月摸着孩子小小的天灵盖,笑着和张肇说:“像你。”
  张肇脸红得不成样子。老妈和丈母娘都在场,正月没给他难堪,只是出院当天,正月跟他说:“离吧。”
  作者有话要说:这章几天前就写好,一直打不开晋江。其实本银真是很少能说这样的话,由于更文速度很龟,这也是难得的机会啊。。咔咔
  预告:可能快完了,感谢大家的阅读指正。最近看奥运,激情与郁闷齐发。祝福中国健儿


☆、第 16 章

    一张大红的喜帖送到正月手上来,撒了刘玉芝所有的气和委屈。
  谁能说刘玉芝不委屈呢?她自己也怀孕了,却眼睁睁等着情敌临盆。张肇喜欢她,与她建立了一个“小家”。却又迟迟不说离婚的事。他说,等正月临盆了再说。
  这无论如何是一句两全的话。可是刘玉芝心里踏实不下来。谁知道正月真的临盆,看着出生的婴儿,张肇还能不能舍得离婚?
  如果他不离,刘玉芝又能怎么样。说到底,正月还抱着合法夫妻这个绝对优势呢。
  她不得不为自己和腹中的孩子争一把。她决定去找正月,捅破那张包着火的纸。 
  当然,她成功了,张肇成功离婚,她成功嫁给张肇。
  一口长气舒出来,这场仗总算打完了。
  每个女人都在为了自己的爱情打仗。
  正月没有去。正月看到喜帖正中,那排和张肇看齐的名字,原来她叫刘玉芝,秀气雅致的名字。同她的人一样。
  然而正月也在打仗,她妈为着她离婚的事情快要闹疯了。就差一哭二闹三上吊,亏了她是领了离婚证以后,才同她妈摊牌。要不这婚说什么都不会离成的,真是好险。
  老太太闹了有日子,开始逼着正月说:“你以后可怎么办?啊?!”后来又逼着正月说:“孩子怎么办?!”
  正月有些迷惘,她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有次叫她妈问急了,正月索性问道:“妈,您别忙叨叨的,坐下歇歇,我问您个事儿。”
  老太太叫正月严肃的样子震了一下,还真就挨炕沿坐了。
  正月肚子里发笑,脸上不敢带出来:“妈。您说,早前,是吧?着急忙火巴望我结婚,恐怕对方是个捡破烂的,您也能叫我嫁了。后来我真嫁了,现在离了。可我就想知道,在您当妈的心里,我是当初一直没嫁好,还是现在嫁了又离了好?”
  老太太给噎的。半晌才憋出一句:“个不叫我省心的。我叫你哥找他们去,个老张家,欺负人。那混小子,当初怎么和我保证。你这到底是为点儿啥呀?就过不下去了吗?怎么就不能过下去,啊?!”
  说着眼泪就下来了。流了几次眼泪,见正月还是那么个态度,看不出伤心难过,也看不出着急上火。自然,她也没叫正月他哥去张家找什么茬。离都离了,人结都结了,人孩子生都生了,不过是以后各走各的,最不济两家人陌路罢了。
  正月重新支起小卖店又开始当初的日子。索性她人也好相处,来往的邻居渐渐也不再提离婚这茬,爱打牌的爱搓麻将的,也都在她这里支桌。抽烟的嚼零食的喝啤酒的,都很方便,临走谁要是赢了,还给她点场子费。倒也不多,聊胜于无。正月乐得他们在这,除了不愿意儿子进来闻烟味儿,倒也赖得他们捧场。
  日子一天天过去,周围的人,小的长大了,大的成熟了,成熟的变老了。几年工夫,仿佛就几天的事情。
  正月仿佛陷在时间里,看不出老,也看不出变化,整个人静止了一样。
  一晃儿子明年要去学前班了,正月才忽然觉出生命在变化。镇子上,高楼盖起来,渐渐更像是城里一样,越发规整好看。火车站也重修了,小镇的气派打眼全在火车站里。后湖那修了国道。正月领着儿子去了几次。坐在那,看看天,看看地。夏天有小麻雀蹦来蹦去。冬天一切都变成硬邦邦的,只有泉水没被冻上。
  镇子上没有工厂,不论冬夏,天蓝云白,空气清新,美得像假的一样。偶尔有风吹过,一切才活过来。正月偶尔想想玉慧,想玉慧的时候,她就抬头看看天。天高地阔,心倒也宽敞。
  修了国道之后,来往的汽车声音总是隆隆的响,正月后来就不去了,后湖一层的灰,边上长了好些杂草,水里的虫子跳来跳去,原先的宁静再也找不回来。
  又开始有人给正月介绍对象了,对方要么是离异,要么死了配偶。大家又开始帮着正月着急。
  正月笑着回绝:“我儿子快上学前班了,等他长大些再说吧。”后来渐渐也没人再给她介绍,她乐得清静。她妈也淡定了,时不时白她一眼,顶天了。
  正月35岁那年,镇上渐渐流行闭路电视。
  然而正月还是喜欢地方台那个电影频道,时常重播一些好看的电影,好看的名人专访。
  地方台的电影频道播了一部片子。两个外国的牛仔,各自有了家庭,有了老婆,有了孩子。在他们都没结婚时候,他们是相爱的。
  另类的同□,被埋在社会的规则里,他们的爱无处释放,隐忍前进。
  两个男人的亲热戏看得正月既唏嘘,又激动。心里尘封多年的情绪被翻腾出来………………原来这个世界上不光她郭正月爱过同性,原来这世界上不止女人会爱上同性。在她封闭的世界里,那些不被允许的,让她无能为力的感情顷刻间迸发。
  当电影演到两个男人婚后,相隔四年的首次见面,当他们瞒着自己的妻子定期的约会,当其中一个因为这种见不得光的憋闷,酒后引起一场打架,被打倒在地,无力还手,儿子清脆的声音响在身后:“那个叔叔怎么不来帮他?”那个叔叔!
  正月猛然回身,她不知道儿子看了多久。她不知道怎么跟儿子解释,甚至儿子都还什么都没问。
  面对儿子懵懂的目光,正月冷着脸:“谁让你看电视的?”在这一刻她面对不了儿子,像很多恼羞成怒的家长一样,她选择发脾气。
  正月回身关了电视,咔吧一声。像是关了一道门。
  然而,时光忽然掀开了一角。正月那陷在里面的寄情无论如何都想出来透透气儿,可她还是没有出来。因为大部分还在里面待着呢。这个大部分,包括太多,她的母亲,她的儿子,她的小卖店,她并不光彩也不丢脸的过往,她的整个生活。
  晚上的名人专访,访的是一位已故作家的朋友。那位作家据说是与鲁迅先生有着特别的意义,那位作家据说写出了不世出的作品可是始终知道她的人寥寥。
  然而对于正月,不管是明星还是信仰,对于她都没什么影响。只是在伺候儿子洗脸睡觉的空挡,偶尔听了一句半句。
  躺炕上睡觉的档,那一句半句又回到脑子里,她没有故意记,也没有故意忘。
  ………………满天星光,满屋月亮,人生何如,为什么这么悲凉?
  


☆、第 17 章

  第二天一早,正月从小卖店柜台上拿了包云烟。
  拆开包装,扥出一颗,点火,吸一口。
  自打有了孩子,正月没抽过烟。眼见着小卖店平时支桌的人一颗接一颗的抽,有时候她也想抽。别人递给她,她又说:“不要。”
  想来这还是多年前在玉慧那养的毛病,那时候偶尔点一根抽,抽不出味道,瘾头也没养出来。
  第一个来买东西的是后胡同的张家媳妇,张家媳妇一进门就笑了:“哟,正月你会抽烟呐?”
  正月也笑:“闲着没事点一根儿。”
  张家媳妇又笑大了点:“是呢,你可方便,守着小卖店什么好烟没有。”
  打发走了张家媳妇,正月嘴里发苦,捡着柜台下的茉莉花茶泡了一杯。暖壶的热水浇进去,烫得茶叶滋滋响。茉莉花茶最是便宜,闻着香,喝着清甜。老头老太太都爱这个,特别是爱抽烟的,没事冲一杯,烫一烫嘴里苦涩的烟火气。
  喝一口,想起才来的张家媳妇。
  话说,张家媳妇还和正月家有那么点小过节。那时候玉慧还没搬走,自己还没结婚。
  那时候,玉慧还与吕先在一起,她请正月与张肇去吃饺子。就是那一天,玉慧第一次对自己表露了什么………………她勾搭正月给抓痒,正月趁机摸了她的胸。
  正月以为这么些年自己都忘了这些蹊跷的事,这一想起来,细节历历在目。她差不多快佩服自己了,那天自己还真是勇猛。她怎么敢,就那么伸手去摸人家,还摸出欲念来。
  这时候又有人来买东西,原来李家的小豆丁,现下都长成了大姑娘。原来还满地跑着跟她叫月姨,现在脸色腼腆,梳着长发,黑长的头发,蝴蝶结的发卡。
  孩子们都长大了。李家姑娘来买香,说是要上山去拜土地庙。说说笑笑的,大姑娘眼尖:“月姨,你脸怎么这么红,别是感冒了。”
  正月笑着说没事。一口茶水抿进去。忍不住自己笑起来。老了老了,倒臊起来。一张老脸还会红。小时候一直觉得35岁是大人了,快是老太太了。如今自己35才知道,人老不老得看心。心不肯老,人再老也安生不下来。
  直到她妈进来找暖水瓶,说后屋的暖水瓶没水了,连带着跟她说了好几句话,问十句她应一句,老太太出去时候显有些不痛快:“想啥呢,魂不守舍的。”
  正月挑了挑眉。可不么,我这是怎么了?
  张家媳妇来时候正月已经有点感慨。你看,什么都能过去,多年前的过节,现在还能像好邻居一样说说笑笑呢。
  就是那一天,吕先从外面急走进来:“正月,你店里打起来了。你妈好像给碰了一下。”
  正月回来一看,罪魁祸首就是张家媳妇。她男人在家掌勺,看酱油没了叫她出来买。她这一买就是大半天。
  他男人心里冒火跑出来找,正看见自己媳妇跟一个道士吵架呢,连带把郭家老太太也给骂了。
  张家媳妇年轻时候是个嘴欠的,来买酱油看见正月她妈跟一个道士正唠得欢实。道士说什么老太太信什么。早年张家媳妇受了一次道士的骗,说她的孩子不好养,过不了8岁,让她又是扎纸替身,又是领大仙,那钱花的。后来两口子为这打了一架。全家都来骂她迷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