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高位出局-第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张劲龙,情况复杂一些,他还是对做企业情有独钟,在自己没有企业之前,还继续为丁氏企业打工,倒不是为了那点工资,实在是太喜欢做企业管理工作,如果让他像赵飞跃那样一天到晚眼睛盯在荧光屏上看股票涨跌,不敢说把他急死,起码会急白了头发,而如果让他象林文轩那样开一个饭店,他肯定觉得自己大材小用,不过瘾,所以,虽然现在有钱了,但仍然在为丁氏企业打工。
《天眼》46
46


关于张劲龙发财的事情,整个丁氏企业的同事并不知道,丁怀谷和丁静宜更不知道,但是,也有一个人知道,这个人就是邓雪丽。

与丁怀谷和丁静宜一样,张劲龙对邓雪丽也有一种似乎是与生俱来的信任感,什么话都愿意对邓雪丽说,并且不管是什么话,说给邓雪丽听了之后,她绝对不会再传给第二个人听。但是,像自己发财这件事情,张劲龙能说给邓雪丽听,好像还不仅仅是邓雪丽嘴巴紧的缘故,那么到底是什么缘故呢?张劲龙不知道,反正赚了钱之后,总想找什么人透露一下,不说心里就难受,找谁呢?找邓雪丽。

邓雪丽听了之后丝毫没有吃惊,也没有羡慕,而是说:这下你可以自己当老板了吧?

这就是邓雪丽,好像俩人天生就有一种默契。如果不是邓雪丽,张劲龙想过,比如是潘晓珍,如果张劲龙把自己发财的事情告诉潘晓珍,那么潘晓珍首先肯定是一乍,甚至高兴地叫起来,然后就是规划,规划该怎么花这么多钱。为儿子存多少,他们自己花多少,甚至还要考虑给她娘家多少,然后肯定是要张劲龙回湘沅了,回湘沅买一套大房子,再自己开一个商店,当老板,不要再在深圳混了,最后,说不定还要软硬兼施,想方设法地把张劲龙的钱一点一点地控制在她自己手上。但是,邓雪丽不是,邓雪丽是问张劲龙什么时候自己当老板,真是问到张劲龙的心里去了。难道是心有灵犀?

张劲龙马上就想到了李德厚,想到了李德厚准备出售他的万德电器公司的事情,但是,他没有对邓雪丽说,即便是对邓雪丽,像这样八字还不见一撇的事情,他是不会说的。

“要是我自己开厂,你能过来帮我吗?”张劲龙说。

张劲龙这样说,当然是先回避他是不是马上就自己开公司的问题,但也不是说着玩的,如果他自己开公司,他是真想让邓雪丽帮他。

“没问题呀,”邓雪丽说,“我一定过去帮你。”

“一言为定?”张劲龙说。

“一言为定,”邓雪丽说,“本小姐说话从来就是算话。”

张劲龙没有想到,林文轩居然先他一步自己当老板了。

吃一堑长一智。林文轩这次谨慎多了。首先,林文轩不想一上来就贪大求洋,不想把自己身上的钱全部投掉,而只想先开一个小饭店,当然,是那种投资十几万二十多万的小饭店,而不是像当初湘妹子那样的小饭店。

林文轩观察一个小饭店已经好几天了,这个小饭店的门口贴了一张转让的告示,并且这几天还真有不少人来谈过,但这些人当中并不包含林文轩,林文轩先是看,远远地看。通过湘妹子的事情,他相信,规规矩矩想转让的人,绝对不会急吼吼地出手,肯定有一个讨价还价的过程,凡是声称自己有急事忍痛割爱立刻低价转让的,基本上都有诈。林文轩并不打算讨价还价,但是他要追求可靠,不能像上次湘妹子那样,被人骗了。

林文轩对眼前这个小饭店的位置和规模还是满意的,饭店虽小,但面积不小,接手之后,适当加以改造,隔出两间包房,做一个中档饭店正好。但是他并不着急,他要看清楚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名堂,然后才正式跟原来的老板谈接手的问题。或许,这就是张劲龙理解的成熟吧。其实成熟是被逼出来的,如果不是被逼到深圳,如果不是到深圳来之后不久就被骗了两次,林文轩考虑问题不可能这么仔细,也不可能这么有耐性。

在最后的转让过程中,林文轩并没有跟人家讨价还价,但工作做得非常仔细,不仅仔细核对了身份证、户口簿和营业执照,而且还把双方的身份证复印件附在转让合同后面,并且打听了这个房子是不是临时建筑,会不会马上就被拆迁,然后双方一起去原房东那里转签了一个关于房屋的租赁合同,才支付转让费,完成交易。 txt小说上传分享
《天眼》47
47


张劲龙找到李德厚。最近张劲龙经常找李德厚,或者是李德厚经常找他,但是,张劲龙这一次找李德厚与以往任何一次都不一样。首先是目的不一样,然后是心情不一样,最后是万德电器公司的工人对他的态度不一样。

通过几天的相处,万德厂的工人跟张劲龙已经相当熟悉了,甚至有工人议论,我们要是能摊上这样一个老板就好了。工人们说老板“好”,非常单纯,老板大方就好。那些天工人们跟着张劲龙,不仅工资给得高,而且是当场兑现,干一天给一天,非常爽,工人们虽然辛苦,但只要有钱,辛苦也开心。另外,就是张劲龙关照赵飞跃和林文轩,一定要给工人吃好吃饱。排队现场就有盒饭卖,卖得比平常贵,平常五块十块的,到了抽签现场就变成十块二十块,张劲龙总是要求林文轩买最贵的给工人们吃,并说工人二十四小时顶着,不吃好不行,搞得工人都很感动。所以,这时候张劲龙来万德公司,几乎所有的工人都对他打招呼,实在太远没有办法直接打招呼的,也远远地露出笑脸并招手致意,张劲龙当然也招手,也微笑,就差没有说“同志们好”了,搞得自己像党和国家领导人来视察一样。

大约是工人们太热情了,相对来说,李德厚的态度倒显得一般了。也难怪,太熟悉了,成老朋友了,还怎么热情?

张劲龙开门见山,说出来意。

李德厚问:你帮谁来牵线的?

“什么意思?”张劲龙不明白。

“如果是帮丁怀谷那个老东西,”李德厚说,“不是我不给你老弟的面子,免谈。”

“那是为什么,”张劲龙说,“做生意不能感情用事,既然你要卖工厂,管他买主是谁呢?只要钱是真的就行了。谁给的价钱高就应该卖给谁。”

“话是没错,”李德厚说,“但是我做不到,人跟人不一样,或许我天生就不是做生意的料,所以我这个企业才做不下去。”

“那要是我自己买呢?”张劲龙问。

李德厚不说话,看着张劲龙,看得非常认真。

“你不是开玩笑吧?”李德厚问。问得更加认真。

“您老算是我长辈了,”张劲龙说,“我一直尊敬您,平常连小玩笑都不敢跟您开,怎么敢上来就开这么大的玩笑?”

“那么你……”

“你是说资金吧,”张劲龙说,“朋友归朋友,生意归生意,你给别人什么价,给我什么价。”

李德厚还是有点疑惑,但又不好意思直说。

“这可是一笔大资金呀,”李德厚说,“俗话讲,穷家值万贯,何况我这还是一个工厂呢。”

“这我知道,”张劲龙说,“我听说您跟郑老板在一百五十万和一百八十万之间扯。”

“你都知道了?”李德厚问。

“这是买厂,”张劲龙说,“这么大一个事情,我哪能事先不摸底呢。”

“那是,那是,”李德厚说,“既然你已经知道了,那么我也就不瞒老弟。工厂是一百五十万,可是我仓库里还有那么多存货呢。这批存货当初的价格至少值一百多万,现在不说当初了,就是成本也花了我五十万,现在我只按三十万给郑老板,不算多吧?”

“这样,”张劲龙说,“我诚心要买,你又成心要卖,刚才你也说了,交情也不能一点不讲,这工厂你给我,三十万的存货我认,但您老看在晚辈的份上,也照顾我一下。”

“说,怎么照顾。”李德厚说。

“总共一百八十万的账我认,”张劲龙说,“但是我现在身上只有一百五十万。”

“行,买给你老弟,一百五十万就一百五十万。”

“不不不,”张劲龙说,“我不是这个意思。说好了一百八十万就一百八十万,我是请您在付款方式上照顾一下。我先付您一百二十万,我要留下三十万做流动资金,不然接过来之后转不起来,剩下的六十万容我运转起来后才给您。”

李德厚不说话,在想,这样想了一会儿,终于下了决心,说:“行,不过你也帮我一个小忙。”

“说。”张劲龙说。

“这些工人跟我这么多年了,有些还是拐弯抹角的亲戚,现在我把工厂卖了,也等于是把他们卖了,实在不忍心,我希望你接手之后,尽量继续留用他们。”

张劲龙自然答应。但是,据后来邓雪丽说,张劲龙帮李德厚的这个忙也不能说是小忙,如果张劲龙当时不答应李德厚的这个条件,那么,李德厚就必须支付工人的遣散费,八十来个工人,每人按三个月工资算,也不是一个小数目。张劲龙由此就感悟,李德厚是好人,但他更是商人,人一旦成了商人,就必须把商业利益放在第一位,否则,他肯定不是个合格的商人。李德厚已经算不上合格的商人了,尚且如此,那么,那些成功的商人会怎么样呢?

在最后办理手续的时候,还遇到了一个小麻烦。因为张劲龙没有深圳户口。按照当时的规定,没有深圳市常住户口的人是不能够做企业法定代表人的。

“没关系,”李德厚说,“我也没有深圳户口,这个企业的法定代表人也不是我。”

“不是你?”张劲龙非常吃惊,差点就说“不是你我跟你谈什么”,好在他没有这么说,而仅仅是表示吃惊。

“这有什么奇怪的?”李德厚说,“丁氏企业也是这样呀?”

“丁氏企业也是这样?”这下张劲龙更糊涂了,或者说是更加吃惊。

“是的,”李德厚说,“丁氏企业有两个营业执照,一个是丁怀谷的,另一个是他在深圳找了一个替身,如果不这样,那么按照规定,台资企业的产品是不能内销的。以前是全部不能内销,现在宽松一些,可以有一定比例的内销,如果丁怀谷不搞两个营业执照,他怎么做国内的生意?”

话虽然这么说,但这毕竟是大事情,张劲龙不放心,找了个借口,把交接日子从上午推到下午。他做得很有分寸,反正还是在当天完成,就像上次他半夜十二点为李德厚验货一样。

中午,张劲龙紧急找到邓雪丽,问明情况。邓雪丽显然是不想有出卖老板的嫌疑,所以很为难。

“这有什么,”张劲龙说,“我并不是想找丁氏企业的麻烦,我只是想知道我这样买李德厚的企业将来会不会有麻烦。”

邓雪丽再三考虑后,说:“将来是不是有麻烦我不敢说,但李德厚告诉你的情况是真的,其实这也没有什么,主要是政策不合理,外资企业只好这么做,假如你想买李德厚的公司,而仅仅是因为这个事情,那么你尽可放心。”

既然邓雪丽这么说,张劲龙当然就放心了。

下午在正式签定合同的时候,张劲龙才知道,李德厚的万德公司法定代表人就是他的亲儿子,既然是李德厚的亲儿子,张劲龙反而放心不少。

“等你将来有深圳户口了再转过来,”李德厚说,“这一条我们也写到合同里面,免得将来麻烦。”

如此,张劲龙和李德厚在合同上签字,并且当场支付了一百二十万人民币的支票,张劲龙正式接手万德电器公司,成为真正的企业老板。

考虑到双方的友情,也考虑到平稳过度,甚至还考虑到公司办年审和税务登记的方便,张劲龙邀请李德厚担任公司顾问,李德厚欣然接受。后来的发展证明,张劲龙的做法是有远见的。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天眼》48
48


张劲龙在从丁氏企业辞职的时候,遇到了一点麻烦。这次为难他的不是丁静宜,而是丁怀谷。

丁静宜对张劲龙的印象一直不好,不好的原因是她总觉得张劲龙这个人靠不住,早晚要离开丁氏企业,不是跳槽,就是出去自己做。关于这个问题,她跟舅舅丁怀谷之间还有过一次谈话,也就是上次丁怀谷提拔张劲龙担任业务课长之后,丁静宜找丁怀谷谈的话,谈话的内容是丁静宜对丁怀谷的做法不理解。

“做企业就是做人,”丁怀谷当时开导丁静宜,“张劲龙这次去东北,明明成绩是主要的,你硬说没有成绩,我如果不矫枉过正一点,给点甜头给他,他会怎么想?别人会怎么看?”

“这关别人什么事情?”丁静宜还是不服。

“做人不光是针对当事人的,”丁怀谷继续开导,“还要做给其他人看。许望桃刚刚走,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张劲龙,如果再走,公司里面的其他员工怎么看?同行们怎么看?客户怎么看?这些问题难道你就不想想。再说你也听见了,邓雪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