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不是教你使坏-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面说你上司的好话,你的同事们会说你是讨好上司,拍上司的马屁,而容易招致周围同事的轻蔑。另外,这种正面的歌功颂德,所产生的效果反而很小,甚至有产生反效果的危险。你的上司脸上可能也挂不住,会说你不真诚。与其如此,倒不如在公司其他部门、上司不在场时,大力地“吹捧一番”,这些好话终有一天会传到上司的耳中的。 
有一个员工,在与同事们午休闲谈时,顺便说了上司的几句好话:“陈征这个人很不错,办事公正,对我的帮助尤其大,能为这样的人做事,真是一种幸运。”没想到这几句话很快就传到陈征的耳朵里去了,这免不了让陈征的心也有些欣慰和感激。而同时,这个员工的形象也提升了。连那些传播者在传达时,也顺带对这个员工夸赞了一番:这个人心胸开阔、人格高尚,真不错。 
在背后说别人的好话,能极大地表现你的胸怀和诚实,有事半功倍的效用。比如,你夸上司,说他公平,对你的帮助很大,而且从来不抢功。以后,你的上司在抢功时,可能会有那么一点点顾忌,也会手下留情。 
如果别人了解了你对任何人都一样真诚时,对你的信赖就会日益增加。 
在背后说别人的好话,会被人认为是发自内心,不带私人的动机的。其好处除了能给更多的人以榜样的激励作用外,还能使被说者在听到别人传播过来的好话后,更感到这种赞扬的真实和诚意,从而在荣誉感上得到满足的同时,增强了上进心和对说好话者的信任感。 
如《红楼梦》中有这么一段: 
史湘云、薛宝钗劝贾宝玉做官为宦,贾宝玉大为反感,对着史湘云和袭人赞美林黛玉说:“林姑娘从来没有说过这些混账话要是她说这些混账话,我早和她分了。” 
凑巧这时黛玉来到窗外,无意中听见贾宝玉说自己的好话,“不觉又惊又喜,又悲又叹”。结果宝、黛两人互诉肺腑,感情大增。 
因为在林黛玉看来,宝玉在湘云、宝钗、自己三人中只赞美自己,而且不知道自己会听到,这种好话就不但是难得的,还是无意的。倘若宝玉当着黛玉的面说这番话,好猜疑、小性子的林黛玉恐怕还会说宝玉打趣她或想讨好她呢。  
 
 
 
 
 

  
 第一部分拒绝朋友讲技巧
 
一个人的能力总是有限的。尽力而为固然是一种义气之道,但是,当你答应别人的事在你所能承担范围之外时,一定得用巧妙的方式来回绝。 
答应帮别人办事儿,首先看自己能不能办到,这是人人都明白的道理。可就有那么一些人不自量力,对别人请求帮助的事情一概承担下来,事情办好了什么事也没有,如果办不好或只说不做,那就是不守信用,朋友就会埋怨你。 
一个有点权力而又很有限的人更应该注意,因为你有权,别人,包括亲戚朋友托你办事儿的人肯定多。这时你应该讲点策略,不能轻易答应别人。有的朋友托你办的事儿可能不符合政策,这样的事儿最好不要允诺,而是当面跟朋友解释清楚,不要给朋友留下什么指望。不然,朋友会认为你不给办事儿。有的朋友找你办的事儿可能不违反政策,但确有难度,那就跟朋友说明,这事难度很大,我只能试试,办成办不成很难说,你也不要抱太大希望,这样做是给自己留有余地,万一办不成,也好有个交代。 
当然,对于那些举手之劳的事情,还是答应朋友去办,但答应了后,无论如何也要去办好,不可今天答应了,明天就忘了,待朋友找你时,你会很尴尬。 
我们在这里强调不要轻率地对朋友做出许诺,并不是一概不许诺,而是要三思而后行。尽量不说“这事没问题,包在我身上了”之类的话,给自己留一点余地。顺口的承诺,只是一条会勒紧自己脖子的绳索。 
前几年春节联欢晚会上曾演出过这样一个小品:一个人为了避免别人瞧不起自己,假装自己手眼通天,别人求他办事,不管有多大困难一概来者不拒。为了帮别人买两张卧铺票,不惜自己通宵排队,结果闹出了笑话…… 
对待朋友的要求,要注意分析,不能一概满足。因为不分青红皂白一概满足,有可能惹火烧身。因此,必须搞清楚朋友的要求是正当的,还是不正当的,是不是符合原则或规范。千万不能碍于情面,有求必应,有求必办。 
对待朋友的要求,是否要拒绝,又如何拒绝呢?下面几点可供你借鉴: 
(1)问清目的 
朋友要求你帮助或希望与你合作完成某事时,你必须首先问清楚是什么事、动机是什么、目的何在。如果是正当的,在你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可尽量提供帮助,以尽朋友之谊;假如朋友的要求你认为超越了正常范围,就应毫不犹豫地拒绝他。 
(2)态度坚决 
无论对方的要求多么强烈,只要你认为不能接受,便要态度明确、坚决地予以拒绝,不能留有余地。“实在抱歉,我无能为力”,“对不起,我没有办法答应”,也不要给他出主意,否则,你仍难脱干系,说不定他还会来找你,让你想办法。 
(3)接受指责 
遭到了你的拒绝,对方的要求不能达到,他必然会对你加以指责。对此,你可以表示接受。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能中了对方的激将法。比如他说:“我就知道你可能做不到,看来果然如此。”对此,你不妨报之一笑,承认自己能力有限,“做不到”他要求的事。 
(4)消除愧疚 
拒绝了朋友的要求,朋友可能会愁眉苦脸、唉声叹气。这时候,你没必要自责,没必要感到愧疚。既然拒绝,你自然有拒绝的理由。最好的做法是,用你的理由来消除内心的愧疚,达到心理的平衡。 
(5)电话拒绝 
有时候碍于面子,当面不好意思拒绝朋友。这种情况下,你可以让朋友先回去,告诉朋友等你考虑好后再给他答复。然后,打个电话把你的意见告诉他。这样,双方不见面可以避免不好启齿造成的尴尬。  
 
 
 
 
 

  
 第一部分人微言轻少开口
 
人无贵贱之分,却有着地位的高低之分,当你处于比你身份、地位都资深的人群中时,适当地寡言少语会恰到好处。 
“人微言轻”的意思是:身份不够的人,说话没有分量。 
所谓“没有分量”不是指所说的话没有见地、没有价值,而是没有人重视,甚至没有讲话的机会 
首先要说明所谓“人微”即身份不够。怎样才是身份够,身份不够? 
身份够不够没有标准,它完全是相对的,也就是说,当在同一场合的人中,别人的职位比你高,资历比你深,专业素养比你深厚时,那么你就是“人微”了。但若换另一个场合,其他人都不如你,或至少和你差不多,那你的身份就不一样了 
那么,为何“人微”就会“言轻”? 
其实并不是人微就会言轻,而是因为以下的原因: 
①人们总是喜欢倚老卖老,认为自己经验丰富,自己的看法才对。你若经验浅短,再好的看法也会被反驳。 
②崇拜或迷信权威。权威不一定正确,但人们却又需要权威,因为权威可以让大家有安全感、有所依循,你若权威不够,当然所说的话就没有分量了 
③面子问题。如果你的身份和他们相差悬殊,他们连让你在现场都觉得没面子,你还说话,他们不是更没面子吗?所以他们根本不会重视你的话。 
④自私的需要。在某些场合,有些人就算意见相左,但基本上仍是利益共同体的一员,他们怎么可能让你这身份不够的人一两句话就影响他们? 
⑤刻板的观念。人们通常认为身份不够的人所说的话也没有分量,所以没人听。 
因为这样,所以人微言轻,这是自然的人性现象,没什么好奇怪的,倒是处在这种人性丛林中,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些法则: 
①既然人微言轻,那就少开口。因为你没有机会开口,就算开了口,也不会有人重视,甚至还有被嫌弃的可能。比较好的方法是先以沉默的方式取得别人对你存在的认可,并慢慢地赋予你说话的权利。如果你的话有价值,自然就会产生力量,最忌讳的是不甘寂寞,企图以言语吸引别人的注意,以确立自己的地位。如果这么做,将会被驱离那个圈子,如果又言之无物,那么一次就够了,你再也没有翻身的机会。 
②如果你非说不可,姿态要很低,以免引起反感。如果你的话很有价值,有可能引起反响,但更有可能当场就受到驳斥,或在事后受到压制,哪怕你说的是真理。 
不过也有一些人虽然人微,却不断出声,这需要相当的勇气与毅力,至于他的声音有没有人听到,听到后受不受重视,那就不一定了  
 
 
 
 
 

  
 第一部分心事不可随便说出来
 
当你在滔滔不绝之中向人说你的心事时,你确定你已经找对人了吗? 
心理学家说,人若有心事,应该说出来,才不会在心内郁积,闷出病来。 
这个说法基本上是没错的,要说可以,但不能随便说。 
所谓“随便”是指: 
①没区分心事的等级。 
②没区分对象。 
换句话说,如果你的心事必须一吐为快,一定要想到:这件心事能对他讲吗? 
之所以处理心事要这么慎重,是因为心事的倾吐会泄露一个人的脆弱面。这脆弱面会让人改变对你的印象,虽然有的人欣赏你人性的一面,但有的人却会因此而下意识地看不起你。最糟糕的是你的脆弱面若被别人掌握住,会形成他日争斗时你的致命伤,这一点不一定会发生,但你必须提防。 
其次,有些心事带有危险性与机密性。例如你在工作上承担的压力与牢骚,你对某人的不满与批评,当你快乐地倾吐这些心事时,有可能他日被人拿来当成修理你的武器。你是怎么死的,你自己都不知道呢 
那么,对好朋友应该可以说说心事了吧 
我的答案还是:不可随便说出来 
家人呢?能不能说? 
我仍然强调:不可随便说出来除非你的配偶对你有充分的了解与信赖。但两个不同个体,智慧与经验总有缺乏共鸣的地方,你的配偶对你的心事的感受与反应有时并不是你能预期的,譬如说,她(他)有可能对你产生误解,甚至把你的心事也说给别人听…… 
然而,紧闭心扉,心事涓滴不漏也不是好事,因为这样你就成为一个城府深、心机沉,不可捉摸与亲近的人了。如果你本就是这样的人,那无太大关系,如果不是,给了别人这种印象是划不来的。所以,偶尔也要说说无关紧要的“心事”给你周遭的人听,以降低他们对你的揣测与戒心。 
也许你会说,做人这样子实在很痛苦,我的回答是:谁说做人是快乐的?  
 
 
 
 
 

  
 第一部分直言直语,伤人伤己
 
当你逞一时之快,而不论在什么时候都一吐为快时,想想你锋利的语言之箭是否伤害到自己或他人。 
某甲是一公司的中级职员,他的心地是公认的好,可是一直升不了职。和他同年龄、同时进公司的同事,不是外调独当一面,就是成了他的顶头上司。另外,别人虽然都称赞他好,但他的朋友并不多,不但下了班没有应酬,在公司里也常独来独往,好像不大受欢迎的样子…… 
其实某甲能力并不差,也有相当好的观察、分析能力,问题是,他说话太直了,总是直言直语,不加修饰,于是直接、间接地影响了他的人际关系。 
其实直言直语是人性中一种很可爱、很值得大家珍惜的特质,因为唯有这种直言直语的人,才能让是非得以分明,让正义邪恶得以分明,让美丑得以分明,让人的优缺点得以分明。只是在人性丛林里,直言直语却是有这种性格的人的致命伤,理由如下: 
①喜欢直言直语的人说话时常只看到现象或问题,也常只考虑到自己的不吐不快,而不去考虑旁人的立场、观念,对方明知,却又不好发作,只好闷在心里。鞭辟入里的直言直语因为直指核心,让当事人不得不激活自卫系统,若招架不住,恐怕就怀恨在心了。所以,直言直语不论是对人或对事,都会让人受不了,于是人际关系就出现了阻碍,别人宁可离你远远的,免得一不小心就要承受你的直言直语。不能离你远远的,那就想办法把你赶得远远的,眼不见为净,耳不听为静。 
②喜欢直言直语的人一般都具有正义倾向的性格,言语的爆发力及杀伤力也很强,所以有时候这种人也会变成别人利用的对象,鼓动你去揭发某事的不法,去攻击某人的不公。不管成效如何,这种人总要成为牺牲品。成效好,鼓动你的人坐享战果,你分享不到多少;成效不好,你必成为别人的眼中钉,是排名第一的报复对象。 
所以,在人性丛林里,直言直语是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