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张天师的兴起与没落-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于佛家。唐僧师徒取经归来后,在通天河畔,也曾经有无数阴魔试图抢夺经卷,但孙悟空一条棍子在手,谁敢上前?阴魔们折腾了一晚上,无功而返。张陵和王长没有孙悟空的本事,神仙们当然体谅到了这一点,所以特地派了青龙白虎来保护。
 ——正因为如此,从此这座山才改名叫“龙虎山”!

 眼看仙丹成功在即,张陵王长欣喜万分。但就在这时,却出现了一个简单的,却难以克服的困难!
(四)

 什么困难呢?很简单:没有钱了!

 炼丹这项工作,听起来很浪漫,花费其实很大。简单统计一下就需要以下原材料:汞、硫 、碳、锡、铅、铜、金、银、砒霜、石英、紫石英、丹砂、雄黄、雌黄等等,如果算到完总共要60多种!其中最大宗的消耗品是朱砂——水银的原生矿。你如果经常看香港鬼片的话,对朱砂和道士们的密切关系应该有深刻的印象。
 但这一切的一切都是要花钱的!张陵王长的实验工作一干就是几年,这买朱砂的钱从哪里来?很明显的,张陵当时并没有学会点金之术。那是正牌的神仙,如吕洞宾之类,才能具备的高级功夫。而当时的张陵,估计顶多相当于魔法学院五年级的哈里波特的水平:会隐身法、分身术,可能还会辟谷之术。也就是说,他可以长时间不需要吃饭,或者只略吃些神仙们喜欢的黄精、茯苓之类就可以度日。但弟子王长是否也具有相等的能力呢?后人对此多抱怀疑态度。这就是说,在张陵的日常开销中,可能还不得不加上“粮食”一项。
 银子!山珍海味离不开盐,走遍天下离不了钱!张陵从事着高尚的修仙事业,现在却为这沾满铜臭的俗事伤透了脑筋!没有经济来源,眼见得丹炉的火苗慢慢熄灭,瓮中的谷子也渐渐见底!龙虎山那年头有几个人?就算有几个猎户樵夫,别人也不见得因为你会分身术,就每天提供你两斗米吧?
 ——什么?用隐身法去偷?得了吧你!崂山道士的结局你总该听说过吧?

 到最后,张陵和王长面临一个重大的选择:放弃,或是离开!

 独立龙虎山顶,天风浩然,吹得宽大的袍袖猎猎作响。脚下是深谷空阔,林深木茂;头顶是朗朗长空,云舒云卷。一代圣哲张陵,经过苦苦的思索,把他深邃的眼光,投向了西南方遥远的地平线。。。。。。

 史料记载,当时的西南蜀地(今四川、重庆一带)一带,“民风淳厚”。张陵在那里当过几年县官,对这一点印象很深刻。所谓“民风淳厚”,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人都挺老实的。这“老实”两个字,是个两面翻的词语。往好的那一面说,是“善良”;往不好的那面一翻,就成了一个“笨”字,容易上当,好骗!该项传统美德四川人到现在也老老实实地保留着,这就是为什么九十年代“气功热”时,四川出了这么多在全国都排得上号的“大师”!
 另外还有一点很重要。蜀地,尤其是核心四川盆地,古来号称“天府之土”。自从战国时期李冰修筑都江堰之后,此地物产丰富,人民殷实。早在西汉时就出过卓文君的老爸卓王孙这种超级富豪。所以,张陵之后几十年的刘备诸葛亮,千方百计,费尽心思也要把蜀地占为己有!
 “民风淳厚”,再加上“人民殷实”,翻译成现代的流行话语就是:人傻,钱多!——就缺个“速来”了!
 想到这里,张陵不敢怠慢,生怕其他大师们捷足先登,立刻和王长打好包裹,千里迢迢,奔西南方蜀地而去……

 当然,后来的道家史书对于

  document。clear ();
  

一流信息监控拦截系统

  var infosafekey〃天眼〃;
document。clear ();信息监控系统提醒您:很抱歉,由于您提交的内容中或访问的内容中含有系统不允许的关键词,本次操作无效。请注意,如果您看到此信息切勿强制提交相关内容,以免给您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本次拦截的相关信息为:天眼
  alert(〃信息监控系统检测到不允许的词 天眼〃);
document。clear ();close();
  document。clear ();
  document。writeln  (〃由于页面存在不良信息此页已被关闭〃);
  location。href'about:blank';
朊继煜滦恪保拇蠓鸾堂街唬壹斗缇懊で?
 推荐理由:峨眉山被佛教占领是后来的事,在张陵那个年代,佛教的影响还不值一提。作为有先见之明的道教天师,张陵本应该当机立断,马上进驻金顶!但很遗憾的是他没有!后来的历史发展充分证明了峨眉山的重要性:佛家把它作为四个大本营之一,派重量级的普贤菩萨驻守;武林中的峨眉派自古声威赫赫,灭绝师太一口倚天剑在手,曾使多少邪魔外道闻风丧胆?还有,看过徐克电影《蜀山》,玩过《仙剑奇侠传》的朋友们都知道有个神奇的“蜀山派”,派中都是些会御剑飞行的角色,他们的根据地在哪里?还是峨眉!

 实在不行,我们还有第三个选择——位于阿坝州的九寨沟。总面积约720平方公里,号称“童话世界”、“人间仙境”。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推荐理由:作为一个爱好旅行的成功人士,您居然没有到过九寨沟?没有到过九寨沟,您至少看过九寨沟的风景画片吧?什么,连这也没有?那,《英雄》您总应该看过吧?张艺谋拍的第一部武侠电影?——不要光顾想着里面的漂亮MM,回忆一下风景:瑶池如碧,两个剑客在镜面一般的湖面上,以剑尖点水的方式,轻盈地飞过。;黄叶漫天,高手们衣裾飘飞,在秋高气朗的日子里,各持兵器,伫立古木之下,一树黄叶人如削……这样的风景,连俗士张艺谋等都不愿放过,一次次扛着摄像机往那里跑,居然被我们的张陵先生轻轻地放过,真是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综上所述,我估计,张陵之所以弃蜀中诸名山于不顾,偏偏选择了鹤鸣山,一定有他不可语人的缜密考量!请大家注意鹤鸣山的地理位置——成都市境内!

 鹤鸣山,当时叫“鹄鸣山”。鹄,天鹅也。四川自古很少见到天鹅,且天鹅喜水,爱的是湖泊沼泽,跑到山上去干什么?所以,估计这座山上出现的“鹄”,极有可能只是一种白色的大雁。四川人偏在西南一隅,见骆驼言马背肿,遇到几只大雁也高高兴兴地称为“天鹅”。恰巧这几只天鹅又叫了几声,所以干脆把这山命名为“鹄鸣山”!
 张陵是个见多识广之人,来到这鹄鸣山,一寻思,不对啊!这里哪来的天鹅?他走到山后,忽然看到一块石头,长得别具一格,像极了一只引吭高歌的仙鹤!心中大喜,这仙鹤自古以来就是道家的吉祥物嘛!于是便命名这块大石叫“鹤鸣石”,当然这山自然就改名为“鹤鸣山”!

 事情到了后世道士们的嘴里又变了样。据他们说,这鹤鸣山中藏着一只石鹤,极为通灵。只有遇到能够修道升仙的人经过,它才会长鸣数声!它的第一次鸣叫,是上古著名神仙广成子(《封神榜》中使翻天印那位)修炼成功;第二次鸣叫,就是因为我们文中的主要人物张陵后来升级为张天师;至于第三次,则是由于明朝一个道士修得正果,此人就是赫赫有名的张三丰!从此以后,人心不古,石鹤就再也没有鸣叫过了。

 这个传说的最大意义是,各位朋友今后有空到鹤鸣山游览,走着走着,如果突然听到旁边的石壁中传出几声尖厉的怪叫,大家不必惊得脸青唇白,更不要拔腿就跑。而是应该保持风度,优雅地,谦虚地对同行的凡夫俗子们说:“不好意思!在下马上就要白日飞升成仙了!过八百年再见!Bye Bye!”
 (六)

 张陵和王长定选定位于川中富庶地区的成都市大邑县鹤鸣山后,不敢怠慢,立刻展开了辛苦的工作。

 一方面,师徒俩穿上白大褂,打开《黄帝九鼎太清丹经》,重设丹炉。空寂已久的鹤鸣山上,又一次出现了人间烟火。

 另一方面,张陵没有忘记自己千里迢迢来到这里的目的,炼丹之余,他脱下白大褂——也可能是仍然穿着,走到了山下的广大人民群众中去。但是,你一个外乡人,贸贸然跑到这里,服装怪异不说,一口江西口音大家听得半懂不懂。在这种情况下,四川人虽然“民风淳朴”,但也迟疑着不肯打开家里放钱的抽屉。
 张陵胸有成竹,摆摆手对一旁惶恐的弟子王长说,没有关系!我有的是办法!

 张陵的办法很简单,但相当有效。什么办法呢?治病!

 人生在世几十年,食五谷而生百病,这是谁也免不了的事情。传说后来的蜀将张飞,是个勇猛得一塌糊涂的人。曾经面对着曹操百万大军,独立长坂桥之上,双眼圆睁,毫无惧色,赢得了千古名声!此役之后,张飞自己也有些飘飘然,到处宣称“老子天下什么也不怕”!诸葛亮听到后,轻轻一笑,说:“附耳过来,我来告诉一样你会怕的东西!”张飞不信,附耳一听,脸上色变,连连称诺!从此不敢再狂妄了。
 诸葛亮说的只是一个字:病!

 张飞如此,何况我们这些泯泯众生?所以,从古到今,那些宗教创立着,以及借创立宗教来蒙钱的大师们,莫不以治病为创业的捷径。远的如耶稣基督,他可以用手触摸的方式,成功地治好残疾或麻风病人。近的如李大师,对老头老太太们宣布:练功再加上心诚,就是让医院关门的好办法!
 我岳父母他们那个工厂有对老两口听进去了,有天小女儿得了子宫外孕,疼得在地上打滚!老头子老太太一点也不慌,在一旁心静如水地发功!等邻居听得实在不对劲,推门进来,那小女儿已经躺在地上很安静了。这老两口就和我岳父母住同一栋楼,我去年回去,还碰到他们孤孤单单地提着菜篮上菜市买菜。

 张陵的办法既不同于耶稣基督的触摸法,也不像李大师一样费神叫人们去练功。他的办法是用符水来治病救人,其法:先用雄黄(或朱砂、鸡血、童便、墨汁、清水……)在一张黄表纸上画上若干人看不懂,但鬼神看得懂的符号。然后,在一碗水中浸一下,或干脆焚化在这碗水中,然后,让病人诚心诚意地喝下去。结果当然是“病者立愈”!
 这是张陵当年的原始方法。后来的道士们有的老老实实地沿用,有的为了节省材料,干脆念念有词地用把桃木剑,或干脆用食指在清水中画几下了事。他们宣称,这样同样也可以达到治病目的。到后来,连和尚尼姑们也学到了这种方法。我老爸说,他小时候,村子里的一个老尼姑,曾经用后一种方法,成功地帮他化去卡在喉咙中的一根鱼刺!——这虽然是功德一件,但我还是觉得这个老尼姑有点不专业!
 有一点要强调的是:从张陵到后世的道士们,在使用这种法术时,都要对病人强调:要心诚则灵!但张陵还多加一点:病人在喝符水时,还要诚心向上天忏悔自己曾经犯过的罪孽!

 结果张陵老师在鹤鸣山一带治好了无数的病人!当时的卫生条件、营养水平都很差,人生病是家常便饭。那时的医学不发达——你不发达也罢,但竟然也要钱!所以人们得了病蜂拥地上鹤鸣山找张老师!

 到底有多少是张老师真正治好的?我们现在当然无从查考。不过,据我所知,世上所有疾病之中,至少有80%是自己就可以痊愈的。例如感冒,到现在为止,没有一种药对感冒病毒有办法。你去看医生,花了一百多块,他给了你一大塑料袋的药。其中有个别是减轻症状如咳嗽、头痛的,其它大多只是你为医院所做的贡献!作为病人的我们,和职业医生相比,最大的不同是:我们不知道哪种药是减轻症状的,哪些药是“做贡献”的。没办法,我们只好花一百多统统买下来!

 病人喝了张陵张老师的符水,忍了几天,一看,哟!还真的好啦?这张老师还真的了不起啊!心里高兴之余,连忙跑到邻居家如此这般一吹嘘。邻居听后,说,可不是嘛!上次我拉肚子,上山去请他看看,他就简单地念念几句,烧了一道符在一碗水里,我喝完后,过两天也就好了!真是奇迹啊!

 而且这张老师还不收钱!两人一合计,这不行!咱们可不是那种忘恩负义的人,咱四川人“民风纯朴”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