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的药是这样制造的-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葫芦头里养鳖啊。”后又补了一句:“你抱着本《论语》打天下还办药厂吗!”

董事长的这一句,显然是有批评之意,大家一时间都鸦雀无声了。

一上午就这么过去了,中午吃饭间,大家又围着董事长敬酒,说些客套话,高兴之余,董事长笑着说:“会开得好,‘纳谏如流’嘛,以后这样的会要常开才好。”
我欲仁仁远乎
L

仁远乎,

我欲仁,

斯仁至矣乎?

金董事长的二儿子金美从美国回来了,他和父母商量了两件事。一件是关于集团公司上市的事,上市可以融资,什么困难都解决了。董事长毕竟是董事长,他明白儿子的意图,便以条件尚不成熟,我们只搞家族企业为由对上市否定了。第二件事是集团公司搞“四统一”管理。

金美对当前集团公司内部体制有看法。他认为目前集团公司需要完善内部管理机制,建立集团公司这一己的管理机构,解决企业管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管理幅度”问题。董事会抓集团,集团抓下属单位,这样克服“一抓到底”的弊端。这样就需要搞好集团内部的“四个统一”即财务、人事、供应、市场的统一管理。董事长不愿意搞得太理论化了,不愿集团内部机构太多,就择其优而行之了,别的慢慢统一,先把供应工作统一了。

目前集团公司的供应工作确实太乱,金美也多次提出供应统一之事,这样不利于节约。目前个单位各自采购,单位内部又多头采购,如医院,药房采购中西普药,制剂室采购中草药,新特药由院长分管,设备可采购设备,后勤管供应其他物品,确实太乱,统一势在必行。但成立供应处由谁来负责又让金董老俩为之头痛。这项工作没能力的不行,外人不行,好汉子不愿做赖汉子干不了,人一时很难选。

吕副院长是那种金家出点风她就尾巴动的人。这么大的事自然她不能不知也不能不思,她在一些重大事上总是为金家“雪里送炭”的。她向金董推荐严明负责集团供应处的N个理由。金董老两口听后感觉有道理,解决了一个重要的认识问题,就称吕副院长是“及时雨”。

“严明时下是在合适不过的人选了!”金董立马就找严明谈了话。

人与人之间的聪明程度有时也不过只差一夜。

严明思考再三年后坚决不予接受。是的,这是美差,很多人还垂涎三尺呢,再说这是一种信任。但严明白这可是个是非之地,做好了还好做不好可就栽倒了。再说怎么能干好呢,这是自己不能长肉还要割别人的肉的差使啊!他马上找葛总讲了。葛龙觉得这不是拆药厂的台吗,严明一走便像割了他的右臂!他马上找了金董。金董也觉得药厂正忙,班子稳定很重要,葛龙又不想放人,事情就又不得不放下了。

吕副院长定了的事金董还没不采纳过!她的N个理由真让金董感到严明是个人才。吕副院长又向金董提出可让严明兼职吗,药厂副总不变,供应处他也是抓总,具体工作有人做。金董听后说:这不是“一箭双雕”是“一举两得”!便一拍既定了,他这一拍严明不敢不行了。

金董对严明说:“苟志于仁矣,无恶也!你不用怕事,一切有我和你姨支持、开路……”

严明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乎?”

严明觉得也不能再别扭了,先干干试试吧,便走马上任了。

上了马的严明,按照金董和金美的意图开展供应处的工作,在内部实行了“四个统一”即供应计划统一,统一招标,统一采购,统一付款。并组建了集团供应处:把药厂和化妆品公司的供应人员归并一起。医院方面除两个人进入集团供应处。上马后展开了招标、认价、定点、考察等一系列工作。还制定了年节约三百万的奋斗目标。金董说:“三百万——这可是纯利润啊,这就是统一的好处!”

事情总不和想的一样。一年来的供应处工作,换来的是:煤也不好烧了,药品质量下降了,设备的价格不是最低的,药厂的原材料进货渠道比合理,在某某问题上有受贿等等,还惹着了董事长的二儿子。这是大事:董事长的二儿子有一种药什么阿奇敏素,要打进医院使用,后因医院办公会没通过,供应处不能进货,但这事怨到严明身上了等等吧。

俗话说;能惹敌人别惹女人。

年底严明和吕副院长出现了让吕副院长记恨他一生的矛盾。集团供应处自己统计的节约数字和医院财务计算的数字不相符,差距很大。最后严明也不得不承认,实际数字和财务的统计方法不同,年度计算和跨年度计算不同,具体统计和会计方法不同……这又使严明背上了个“虚报”的罪名。

严明想,这人还要学到老做到老,做人难,想做个好人更难,难于上青天!常在河边走只不湿鞋不行,你还要别踩了河边的苗,更不能采河边的花!哪怕是朵狗尾巴花。
爱情总会发芽
M

庸者,相信别人怀疑自己;

愚者,相信自己排斥别人;

智者,相信自己也相信别人。

严明和药厂办公室打字员小华的事已传得纷纷扬扬了。

严明是从外地来中虎集团的。严明的爱人因病去世两年了,家有一女儿正上中专。严明年方四十有二了。他本不想来中虎,严明原单位是机关,这年龄了虽无什么官运财运了但也衣食无忧,混个退休,来个“归去来兮”罢了一生。他来时也有亲戚劝他:此地可是“虾酱池里容不下鱼鳞”,那可不是你闪光的地方等等。严明也作了些思想斗争,自己经常犯“小马过河”的错误这次不要再犯了!也觉得走出来也忘下家事,趁年龄还可以,拼几年也算奋斗过,再说金董老俩又这么信任的邀请他,就想起了孔子的嘱托“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拼一拼吧,就这样他辞了公职以求“宠”乎了。

严明来到药厂住单身宿舍,业余时间大多都在办公室工作,他来后药厂工作很多,有些文字性工作晚上做更好。严明还主动承包了药厂的厂级领导的值班,这样葛和卢忙了一天晚上就不用轮流来值班了,他俩又经常出发。因为药厂有时要三班生产,又搞改造,没有人值班是不行的,这样严明蹲办公室就成了习惯。

办公室打字员小华是个快三十岁还没有出嫁的姑娘,大学毕业,后来到这个药厂当了打字员,她对电脑感兴趣就没从事专业以趣为乐了。她打字也算是“天才”,万字的材料她一个小时就能交差,这样的速度有时对应急性工作很是得力。小华聪灵,心细,工作也很认真,人虽说不上漂亮,但是那种在领导眼下工作被爱不释手的员工。

严明来到药厂后因迎接验收等材料多,她就成了严明难得的“助手”,经常在办公楼上加班加点。

是的,小华对她的这位领导非常关心,她敬佩严明的为人和才华,同情地失去爱人的不幸。一个中年男人独身在外工作又这么忙,她看在眼里,疼在心上,她经常从家中带些什么给严明食用,这是人之常情的事。有时晚了饭严明也约她到街上吃饭。特别当她知道严明有一部长篇小说手稿时,主动要求利用业余时间为他整理,严明也同意了。

对于小华,严明也像关心自己孩子那样地关爱她,特别是工作和前途,并告诉她不能打一辈子字吧,专业不能丢,支持她参加了药剂师的考试,并且通过了,拿到了证书。这些小华从心里感激严明。严明是个善良之人,对这位和自己女儿一辈的姑娘从未产生过匪夷所思。

严明的长篇小说在本市一刊物连载发表后,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严明和小华都非常高兴。

“风雨欲来风满楼”。一天董事长老伴把严明叫到家里:

“严明,你近来一些事要注意了,特别是生活上的事,你可是我的亲戚,我感到压力很大……”作为副董事长和姨母的双重身份,话说到这里已是很严重了。严明一时感到一种莫名其妙的吃惊。

“我和你直说吧,困为我是你姨,一是你和药厂打字员的事传得很坏;二是你发表了什么小说?工作这么忙写小说,董事长很不高兴,男女之事不是小事,你是高管,注意影响啊!再有你们班子经常培什么领导、客户去夜什么会,千万不能这样下去了……这么个集团公司干什么事瞒不了,这样下去——”

严明真感到人言可畏了。他三番五次地作了解释没有什么意义了,换来的也只是“引以为戒,改变自己,看下一步表现!”

严明很是沮丧,他找了葛龙谈了此事,葛龙也很气愤,表示要找董事长为他澄清,并和金中讲讲,想彻底消除影响以防小人使坏。严明对葛龙说,让他也要注意了。葛龙向听到什么话了,严明想说关于金中戴“绿帽子”的流言蜚语,最终没说出口来,严明知道这不是小事,不可轻信更不可轻言,就说了句:姑妄言之姑听之吧。葛龙没再问什么就安慰了严明几句。

严明只好自我安慰;拿得起放得下吧,事总有个结果,身正不怕影子斜!但他没想到,身在河边,照在河水里的影子永远会有波纹的!。  。。  最好的txt下载网
反风水定规划
N

西望遥池降玉母,

东来紫气满函关。

人年龄大了总有些“只争朝夕”的味道。建中虎大厦和岛城投资的事摆上了金董事长的议事日程。这又使得集团公司的资金有些捉襟见肘。副董事长对于岛城的投资很不感兴趣。在投资上老俩口分歧很大也常发生口角。

关于中狮大厦和岛城投资的事,不能不提到金董的一位好朋友,原香港政府退休的一位官员。这位先生很关心金董的事业和发展,曾有过注入资金共同发展的意图。近几年中虎发展不顺,金董也很伤脑筋。好友见面无话不说,说起心事,香港友人也感到有些“失望”,香港友人和金董说:为什么比尔。盖茨用的每一间房子都请风水师看过,为什么花旗银行、摩根银行都会有自己的专职风水顾问?这样便从台湾请了一位地理环境大师给中虎“会诊”。大师把中虎所处的地理位置看了一圈后,就背诵了昇洪《长生殿。舞盘》句:“紫气东来,瑶池西望,翩翩青鸟庭前降”,并向董事长提出:中虎是块宝地,自东北角近邻处起那座二十层大楼后,中狮便偶有不祥,晚辈有过祸患……以“压东不压西”的说法此处必须起一座高于它六层的建筑,这对第二代第三代有地气……

金董事长是个知识分子,对于“风水”他有朴素的理解:天人合一。不讲不对,最基本的我们的房子为什么向南面,但再深入理解他就似是而非了。他当年是不信这一套的,他曾和老伴说过这样一个关于“风水”的故事:过去有一个大户人家请来一风水先生看墓地,大户人领着风水先生到他的一块土地看察。这块地是一片杏树林,此时正是杏黄时节,并且这杏林里住着一窝喜鹊,也正在孵化时期。他们刚到这片杏林边,正看到几个老喜鹊“咋咋”乱飞,主人和风水先生说,我们不去了。风水先生纳闷问:怎么了?主人说:肯定有孩子在摘杏子,他们一见我们就会受惊的,万一从树上掉下来会伤害了他们。风水先生一听说:这风水不用看了,你这样行善,你家族的墓地在哪里都会泽恩万代的!这是很多年前的事了,人总在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鉴于几年前大儿子金中出过车祸,金董事长是信之又信这大师之言了,这便是“中虎大厦”的来由。

后香港友人又劝金董到岛城风水宝地即浮山下大海边处买了一块地以提祥气,这一买,还买对了,此地角地价疯涨十几倍。地买了但要开发,不开发当地政府不让,再不开发有收回的可能。老伴本不同意到处买地,在家族人士的计谋下她让金董把地转让可收回部分资金,但金董应顶住了。这样金董也只好首鼠两端,在岛城慢慢地投入开发,建设图纸已拿下就派老韩进驻了岛城的工地。

目前医院也提交董事会了技改方案。医院有医院的理由,来了个“母鸡理论”:医院是只母鸡,只管下蛋,还下过“双黄”,现在到了退毛歇窝的时期了,再不投入,不但没蛋可下,毛也要掉光了。这个理论金董也信。对于医院的投入副董事长是坚决支持。

药厂就出现了“断奶理论”:你药厂今天投入明天投入越头越大,何时是个头,只有断奶才有压力,压力才产生动力。金董想:医院不投入确实不行了,一台二手X光机用了十年了化验检测设备也要更新,一台日本产化验设备少说也要两百余万元,你药厂也要自我发展了,这就要减少对药厂的投入。

葛龙一听急了,一“断奶”汽雾剂车间改造等一系列计划马上就要落空,他立即给金钟去了电话。

金中在电话里和他老爷子吵了起来:“气雾剂车间改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