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牛小米外企打拼记-第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理,毕竟,我们产生污水的产品只占很小的一部份。
其次我对厂房的建筑结构做了一个系统的调研,经过前期的考察和对国家宏观调控的政策层面来分析,能源紧缺将是未来企业发展的绊脚石。所以我建议生产厂房使用单体单层钢架式结构。房顶全部使用透明亮瓦,白天不用开灯。墙面错开式,以便通风,夏天连空调和电风扇的钱都省了。调研报告的最后一页甚至连建设新工厂所牵涉到的各个相关责任人、责任部门的电话、传真等都一应俱全。山下英生对我这份卓有成效的调研报告频频点头。通知翻译部马上把我的调研报告翻成日文,形成文件。
让我唯一不解的是,忙了这些天,八字还没有一撇。据牛小米透露的消息,日本总部至今还没有召开一次正式会议来讨论在东莞建立新工厂的事宜。听说在日本总部反对在中国建设第二工厂的声音很大。1999年在东莞建立TTK制造工厂的时候,当年日本TTK工厂就缩小了一半的规模,300多人因此失业。如果再在中国建立新工厂,也就意味着日本总公司已经失去了存在的必要。那么TTK公司在世界上的格局将面临重新洗牌。日本人反对在中国建厂,实际上是在保卫自己的饭碗。另一方面,田中一夫是东莞TTK工厂总经理,如果再建立第二工厂,必然会产生另一个总经理,这样,势必有人可以和他平分秋色平起平坐,他在中国工厂的霸主地位就会受到严重威胁,甚至是挑战。
山下英生主张在东莞再建工厂,压力是可想而知的,或许东莞TTK公司的顶头上司田中一夫他并没有放在眼里,最大的阻力应该来自日本总公司几百名员工的抵制。光是赔款金,就得上亿。但不管阻力有多大,只要说服了会长,建立新工厂也不是没有希望。
要说服会长把日本大本营关闭转投中国,并不是一件简单事情,你得拿出强有力的数据和理由。日本人讲究证据,这是我深有体会的。之前我们总务部申购一台11座的丰田面包车,采购申请单一传到日本马上就被否决了,要我出示理由和证据。理由实在不够充分,我总不能说总务部人多,节假日组团旅游方便吧。我知趣地把11座丰田面包改成了7座起亚。并从高速费用一类车和二类车的收费区别以及排量油耗上列举了一大堆数据。才免强得到审批。
而这份由我独立起草的《关于在东莞建设第二工厂的诸项事谊的调研报告》更是凝聚了我这段时间的汗水和心血。无论是新工厂的前景展望还是成本上的数据分析,都写得人精神振奋,无可挑剔。从山下英生的眼神里,我读到了他对我的期待的赞许。我和山下英生实质上已经形成一个利益联盟体,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拿出证据,让老板痛下决心,关闭连续多年经营赤字的日本总部,赶快在东莞建立第二工厂。一旦成功,山下英生将得到一次权力的提升,我将得到一次经济上的提升。
所以,这份调研报告,我必须做得言简意赅,无懈可击。要是落在地上,肯定掷地有声,山下部长不可能不满意啦。

牛小米外企打拼记15(1)
山下英生对我的赞赏是有目共睹的,照道理我应该高兴。我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我内心世界一片诚惶诚恐。山下英生越是夸奖我的工作效率高,工作成绩好,我的内心就越慌张。我恨不得站起来让他少说两句。田中一夫铁青的脸上呈现出让人难以琢磨的表情让我很没有信心,我有一种强烈的预感,一场巨大的纷争即将来临,我的生活马上要进入新的阶段,进入一个新的办公室政治时代。
这里需要作一个名词解释,所谓办公室政治,即公司内部帮派与帮派之间的一种明争暗斗。这年头,搞什么不讲究个帮派?孤军奋战只能是死路一条。俗话说得好,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这里是东莞TTK公司,这里有这里的规矩和法则。甭老提你那点破能力,甭老提你是谁的儿子,甭老提你以前在其它公司多牛B,对不起,过去的只能代表过去,往事不堪回首。在这里你给我老实点。步子迈正咯,不然,你会死得很惨,就像耿伟明一样。
耿伟明是怎么死的?这话你问对了人,东莞TTK公司的员工都会告诉你,耿伟明是被人搞死的,被很多人一起搞死的。
耿伟明来TTK公司之前,在广州三凌电梯有限公司担任一个不起眼的技术员,怀才不遇的他,在新闻媒体上得知日本TTK公司要在东莞建厂,他请长假在工厂门口蹲守了三天。这一天田中一夫来工厂验收写字楼的装修工程。终于被耿伟明守株待兔堵在了大门口。耿伟明中南财大毕业,助理会计师职称,而且有两年日本企业工作经验。这些都是他的优势。一看简历,田中一夫就觉得这个人挺顺眼的,反正公司马上要大规模招聘,正是用人之计,当场就决定留用耿伟明。
从耿伟明找工作的方式方法,就能看出这个人的不同之处,他不是像现在很多大学生一样,没有方向的四处投简历,然后在家里一边聊QQ一边等消息。他显然有是有备而来,找工作,很有针对性。他从报纸新闻里看到TTK公司要在东莞建厂的消息,一般人,看到的可能只是一个地方招商引资的新闻,但耿伟明却看到的是就业机会和个人前景。再对比,企业情况和自己的三凌电梯还很相似,属外资企业,还很对口。重要的是,这是一家新企业,也就是说,只要你觉得自干儿算根筷子,插在地上就有可能长成一根竹子。耿伟明看准了,主动出击,把很多人想象中很难得到的一份工作很容易就搞定了。
后来随着公司的发展壮大,耿伟明差一点就坐到了行政部经理的位置上了。也不知怎么地,这个以前为人低调的家伙一旦得势就人模狗样地尽干蠢事。当初东莞TTK公司的行政体系还不够完善。行政部统管人事和总务。什么饭堂、宿舍、招工、涉外、清洁、保卫、装修等都由他一人说了算。管的事一多,牵涉的费用就多。耿伟明来自中国西南地区某偏远小镇,从小日子就苦,穷怕了。一旦有利可图,他就充分响应党的号召,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耿伟明大学毕业在三凌电梯公司最高的一个月拿过五千五百块钱。一年不吃不喝不嫖娼也就六万顶天了。现在麻雀变凤凰,不可同日而语了。一台1P空调多少钱?一千五。一百二十个宿舍装空调要多少钱,算一算,十八万。去国美电器采购就说明你脑子生锈。正确的做法是派辆大卡车,直接去珠海格力拉货。比商场拿货便宜百分之二十五。相当于在三凌电梯干大半年。1999年东莞TTK公司招一个普工多少钱?五百?五百那是给你面子,多少人出八百都进不来。当年东莞这弹丸之地聚集了多少人知道不?说出来怕吓着您,据盐业公司内部透露,他们每个月准备两千万人口的食盐量硬是没打住,这两千万人里大概有500万找工作的盲流。TTK公司九百多名员工在没有进厂之前全是盲流。这九百多盲流有一半是通过中介进来的。中介和耿小明五五分成,耿伟明不乐意,非要三七开。没办法,财神啊,谁没事得罪财神?
牛小米外企打拼记15(2)
以前饭堂有几个师傅,为了争夺买菜权闹了一点小矛盾,耿伟明抓住机遇,整不死你?一刀切,全打被子走人。然后经常看到一个满脸麻子的家伙,成了食堂的承包商。后来查明,此麻子是耿伟明的大舅子。这个刚刚从中国西南地区洗脚上田的农民。脾气和他的个头一样大。给员工打菜时拿勺子的手颤抖得厉害,通常把满勺子抖成半勺子。有些员工有意见,他就把勺子举起来说信不信我两勺子劈死你。员工怕劈,就乖乖地闭上了嘴。
工人每天十块钱的伙食标准,吃到嘴里有一半就谢天谢地了。尽管如此,心地善良的广大员工还是用他们博大的胸襟容忍了耿伟明的种种是非。出来打工嘛,图个安稳,图个和气生财,饭菜里面偶尔有个小砂子小石头什么的,能咽就咽,不能咽,吐到垃圾桶就是了,多大一点事儿啊?至于跟耿先生过不去吗?打狗也得看看主人。
要命的是,耿伟明变修了,那个曾经在东莞TTK公司门口为了一份工作在烈日下守株待兔的家伙不见了。他学会孤芳自赏了,他开始孤傲不群了。他谁都不放在眼里了。他四处树敌,四面楚歌,然而,他浑然不觉。
一个电工,每个月签收柴油,签个名,写上合格二字,就可以收到供应商孝敬的五百元喝茶费。突然有一天,供应商不再给喝茶费了,电工以为供应商忘记了,试探性地问供应商市面上蒲洱茶的价格炒得如何了?供应商说那有什么难的,你亲自去茶庄问问不就知道了。你看看,这个供应商态度多野蛮,电工没话说了,心里基本上有个大概数了。
这个电工不是一个简单的电工,他是一个智慧的电工。供应商走后,发电机就出故障了。柴油质量存在很大问题,发电机组烧坏了,全厂停电。耿伟明也不懂到底问题出在哪,急得要跳楼。电工不管这些,A4纸那么大的一张空白报告,加上标点符号共六个字:假油,掺水。
这样一来,问题就严重了。柴油供应商是耿伟明找来的,出了问题他得担着。
电工指着耿伟明的鼻子大骂道:“混球。”
耿伟明一愣一愣地看着电工,以为听错了,问:“骂谁?”
电工说:“别东张西望了,骂的就是你。”反正喝茶费没有了,指望那点破工资也没啥意思,打工嘛,东家不打打西家,太监急了也敢把皇帝拉下马,电工豁出去了。
电工不仅骂了耿伟明,重要的是他还把手指头放在耿伟明的鼻梁上。大家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耿伟明也是一个普通人,也是可以收拾的。
行政部的课长、系长、领班、文员等一干人,平时跟着耿伟明得不到半点好处,早就怨声载道了。
针对耿伟明的问题,火山一般,爆发了。
公司行政部三十多号人,集体发力。连保安员和清洁工都签上了名字,强烈要求组织上对耿伟明进行双规,在规定时间规定地点把问题说清楚。情况发展到这一步,就算耿伟明有三头六臂,就算田中一夫想护短,也很难有回天之力。是一个部门重要,还是一个人重要,怎样取舍,看着办。
牛,叫你牛,再牛,你能牛得过人民群众吗?
从耿伟明身上,我学会很多做人的道理。低调,一定要低调,面对利益,贪一点就可以了,不要太贪,留一点给别人。特别是在办公室的*中,一定要要权衡利弊,分析局势,不要盲目乐观。谁是最后的胜利者,不到最后一秒很难得出结论。所以,面对山下英生的赞许,要保持冷静,面对田中一夫脸上难以琢磨的表情,也要保持冷静。

牛小米外企打拼记16
很显然,田中一夫对山下英生保持着高度警惕,这种警惕在他丰富的面部表情中暴露无疑。这个会开得让田中一夫很被动,很不爽。他甚至找不到更多发言的机会,一切方案和决策都是预备好的,经过周密计算的,他想鸡蛋里挑骨头,却不能。鸡蛋里怎么会有骨头?那是傻B干的事情。所以,他把更多的时间用来歪着脑袋抽烟。所有的议案、决定,田中一夫都不能轻易否决,对于正确的东西,他只能是无奈地表示赞同。翻译好的文件,山下英生都没有给他再审核的意思,直接就发到日本总部了。
这么一来,场面就很尴尬了。在日本公司,最讲究的是级别,官高一级压死人,山下英生公然不把上级领导田中一夫放在眼里,势必得到了日本本社权贵的支撑。否则,他不至于蠢到无视尊长的地步。对于总经理田中一夫来说,肯定是憋了一肚子闷气的。明明压着他,就是压不住。压不住不说,好些时候,还要附和着,还要给他面子。这好比你当了市长,副市长理应是你的助理,听你指挥。副市长一旦受到省领导的重视,你基本上也就起不了太多作用了。搞不好就让长江后浪推前浪了。职场和官场,一样的道理,没有武功,人家不会轻易出现在江湖。田中一夫深刻地理解这些道理。
散会后,田中一夫把我叫到办公室,很客气地示意我在会客间的沙发上坐下来。他可能一下子没有找到适当的话引子,又问了一些关于新工厂的进展情况,我在会议上已经讲过了,现在必须再说一次,还得装出一副不厌其烦的样子,表情要用傻傻地那种。田中一夫听完我的汇报后,并未作现场点评,而是对我出任总务部主管以来的种种表现给予了公开公正的评价。
他认为我在对外交涉方面有很强的个人能力,上一次和村委会的蔡书记交涉错峰用电的问题,我就表现得很到位,很果敢,很智慧。硬是把供电局规定的“开五停二”谈成了“开六停一”。其次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基本上达到了外圆内滑的要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