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夏意的爱-第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王,这个被皇帝一心信任的好兄弟,在未来的日子里,将会给皇帝带来莫大的痛苦和艰难。

可是不怕,皇帝,我会陪着你。

我曾经以为你是赵惠文王,因为有廉颇蔺相如;曾经以为你是顺治,因为你废了一个皇后又来一个皇后,还册封我为皇贵妃;曾经以为你是唐玄宗,因为姚崇宋璟作相公;曾经以为你是宋真宗,因为有杨六郎和八贤王的存在,甚至还想过你是不是秦始皇、李世民;却独独没有想过你会是明英宗。

其实哪怕是缔结澶渊之盟的宋真宗,命运也比兵败土木堡的明英宗强。

可是,那又怎样?

你便是明英宗,又怎样呢?

对我来说,你只是你,皇帝也好,太上皇也好,囚徒也好,你只是你。

你只有一个名字,蓼徵。

你给了我爱,你是我的爱人。

所以,只有我知道,你为什么不肯死,当大臣们都宁愿你死掉殉难的时候,你那么骄傲的人,却不肯死。因为我说过,你若死了,我也不活了。

你只是要我活。

历史重任

谁也想不到的是,赵王拒绝当皇帝,他不是做样子的,是真的不要当,死活不同意,一口气逃回赵王府。

夏意这才明白皇帝为什么说他这四弟不会篡位,原来将皇位砸他头上,他都要跳着脚地逃离。怪不得他对政务一点也不上心,人家只喜欢做一个无忧无虑的太平富贵王爷,做皇帝?太危险,太复杂,责任太重大了,一不小心千夫所指,国家罪人,沦为异族俘虏,我不来!

太后怕大臣们提出让八贤王替代,立马顺水推舟:“先让赵王监国吧,立新帝的事,以后再说。”

群臣无奈,这一场换帝风波暂时过去。

野先很恼火,不但没有再多的金银到手,蓼国竟然连个回音都没有,你国皇帝在我手里,这是什么态度?

前番野先虽然打了胜仗,灭了蓼国二十万军队,却没有继续进攻,原因是,蓼国北方还有两个军事重镇:大同和宣府,而这两个地方的守将都很厉害,野先很头疼,既然蓼国皇帝在手,便以送还皇帝的名义敲大同、宣府的门。

两个地方的守将不约而同采取了同样的应对措施——不开城门。

皇帝?不认识;守城官?不在!

野先怒了,率三万军队绕过大同宣府,猛攻紫荆关。紫荆关失陷,消息传到燕城,朝野惊慌恐怖,因为失了紫荆关,燕城将再无险可守,517Ζ城破国亡的局面就在眼前!

那简直如末日一样,燕城富户携家带口仓皇南逃,朝中有大臣主张迁都南方的合欢城,太后亦没了主意,问夏意:“迁都吗?”

迁都?那样离皇帝就越来越远,且国家都没了,皇帝还怎样回来?不能迁都!因为历史上土木堡之后就是北京保卫战,明朝是赢了的,野先将再也不敢进犯!

“不能迁都。”夏意说不出理由来,只问:“朝臣之中,可有一个叫于谦的?”

夏意想,管他叫于谦还是余谦,于潜,总得有个吧,既然有土木堡之变,就得有个于谦!

可是夏意把蓼国官员花名册从头看到尾,根本就没有于谦,连近似的名字也没有!

天,怎么会没有于谦?夏意急出一头的汗!

太后知道她在找一位叫于谦的人带兵打仗,可是一时之间找不到也没有办法,只得把八贤王叫来,危急时刻,毕竟八贤王是亲人。

太后问八贤王:“迁都一事,你怎么看?”

八贤王答:“燕城乃国之根本,失了燕城,则失大势,若是迁都,怕是亡国也就不远了。”

夏意看向八贤王,原来他也不主张迁都,那就只有力战了,他又怎样想?

果然太后恳切问:“城外只有五万弱兵,不是山戎对手,若野先攻打燕城,怎么办?”

八贤王沉默一会儿,答:“军国大事,请由监国决。”

太后微恼:“贤王亦是蓼氏子孙,若城破国亡,不知如何自处?”

八贤王垂目答:“谦有一死殉国。”

夏意忽然站起来,太后看她,夏意却只看八贤王,谦,原来他叫蓼谦!夏意一时惊喜得不知如何是可,燕城有救了!

她迈前一步,道:“王爷,我有救国之念,想来王爷亦有救国之策。不如这样,我们分别写了,请太后一观如何?”

蓼谦温稳的目光看夏意,他不能被这个美丽的年少女子将住,因此点头,二人分别提笔,写出来交给太后。

他写的是“尊太上皇,监国称帝,号令全国,决战燕城。”

夏意写得很简单,只是“立新帝,决战。”

他们的目光于该刹那交汇。

夏意终于明白诸葛亮和周瑜都手心里写个“火”字互看时是什么心情了,英雄所见略同啊。

可是她不是英雄,她只是读过史书,知道有一个北京保卫战,伟大的于谦指挥的。

太后不解问:“为什么你们都说要立新帝呢?”

八贤王不好答,夏意只好道:“皇上在敌人手中,我方无法凝聚军心,不战就先输了。”

八贤王看夏意的目光中闪现出不一般的光辉。

太后深邃的目光看夏意,似要看明白她,——她是皇帝的宠妃,她竟然提议要换掉皇帝!

夏意也很难过,解释道:“太后,这是为了蓼国;在我,宁愿即刻飞出这皇宫去,到皇帝身边,生死陪伴他。”

太后愤愤然:“好,立了新帝之后呢?就衠儿这孩子,他会打仗吗?”

夏意看向八贤王道:“王爷可领兵权,调动全国兵马,抗击敌人。”

八贤王怔在那里,目光看夏意,复杂难解。

夏意想,你为什么这样看着我?好像我要害你一样。我这么提议是因为你叫谦啊!这是历史赋予你的重任,我不过提议一下。然后恍然惊心地明白——历史上于谦立新帝,打赢了北京保卫战,可是明英宗回来后,就把他给杀了。

八贤王本就身处嫌疑险境,领兵之后,或者他夺下皇位,或者,他被皇帝猜忌杀掉,不管是新皇蓼衠还是太上皇蓼徵,都不会再放过他。

他被夏意逼到生死绝地。

有那么一刹那的惊怔后,八贤王已恢复平静,对太后道:“谦从未领过兵。”

打北京保卫战之前,于谦也是没领过兵的!夏意道:“王爷您一定可以的。现在,蓼国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王爷不挺身而出,担当大任,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又指望何人呢?苟利国家身死已;岂因祸福避趋之?——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夏意还想再说点名言名句劝他,一时没想到合适的,作罢。

但八贤王已经被惊到。夏国公主的才华见识早满国皆知,这一会儿,她一下子就点到自己的深心,原来自己只是怕死而已!

不,我是蓼国皇族,怎么会怕死,怎么可以被这年少的公主瞧不起!“苟利国家身死已;岂因祸福避趋之?娘娘说得实在太好,令臣惭愧,若太后有命,谦愿领兵抗敌,保家卫国,虽九死其犹未悔!”

太后当即叫来朝廷重臣,在八贤王与夏意坚定而显得光辉的容颜与意志面前,群臣很快达成一致,拥立新帝,死守燕城。

赵王不肯当皇帝怎么办?

八贤王道:“我来劝他。”

每个人都知道,这是最危险的活计,被拥立的那一个未必感恩,——国家马上要灭亡了,让我做皇帝,平白承担这亡国之君的恶名,谁愿意?而太后要求的亦很明白,新帝只为代皇帝,一旦迎回上皇,要将皇位归还——这是要写在新帝继位诏书里的。——凭什么要我做这费力不讨好的过渡皇帝?

而一旦上皇回来重掌朝政,也定然视八贤王为眼中钉,我身处敌营,你拥立新君,怎能容你?

一位亲王,一位皇贵妃,齐心协力另立新君,他们疯了!

排兵布阵

只有夏意自己知道她没有疯,她要替皇帝守住燕城,守住这个国家,因为,这个国家终究会回到皇帝手中,一定会的!

她从来没有觉到自己的穿越这么有意义过,可以为皇帝做一件最重要的事情。虽然,她承担着与八贤王一样大的压力,要坚定地穿过流言,与未知做不懈的抗争。

“皇上本来不可以治病的,是她要皇上治病,所以会亡国的……”

“还有,是她同意皇上进产房,所以,皇上会有血光之灾……”

“是不是皇上灭了夏国,她要报仇啊,借山戎之手报仇,害掉皇上,然后夺取国家?”

“太可怕了,对了,她还给皇上吃过有毒的米糕……齐淑妃是不是也是她害死的啊,然后抢了孩子来,因为她自己不能生……”

“万贤妃、万昭仪都是她害死的……”

“没错。是不是皇后也是她害死的?……”

“我们娘娘就是因为她降为御女,再不能出头……”

“栾御女也是被她放火烧死的……”

“就惠妃和她好,也不知以后会怎样呢,等太子养大了,没准惠妃也会死在她手里……”

“瞧着那么温柔和气,心里面可真有算计啊……”

“她是才女啊,你不知道,都不是她的对手……太后已被她哄得团团转了……”

“如今又和八贤王搅在一起,眉来眼去——”

忽然便是一声断喝:“住口!”

夏意回头,见八贤王不知什么时候已站在花丛边,眉目森严动怒,而花墙里,三个正采集花瓣的宫女惊慌得住了口。

八贤王道:“这三人不能留了,杖毙吧。”

夏意摇摇头,在她的观念里,这样的言辞够不上死罪,她不是古代的贵族,被下人谈论诽谤就要置人家于死命。她路过这里,已听了一会儿,锦绣本要上前,被她止住,她就在那里听,听这些后宫的小宫女怎样议论她。

原来自己穿越来,已经这么有成就,她还以为自己什么也没有做过呢。

她微微向八贤王笑一笑:“清者自清,浊者自浊。若和她们还要计较,我没有那么虚弱。山戎马上就会进攻燕城,不知王爷有什么退敌卫城的想法,我可不可以听一听?”她请八贤王去前面的朗月轩就座。

八贤王向锦绣使个眼色,锦绣点头,方要命跟着的人拖了那三个小宫女去,夏意已道:“放了她们吧,每个人都只有一次生命。”

八贤王以棋子作图,讲述自己征调各地军队的想法,说:“可惜通州的粮仓,运已来不及,守又守不住,不能落入野先的手中,看来只有烧掉了。”

蓼国方经旱灾蝗灾,粮食亦是紧缺,而打仗打的就是粮草,八贤王锁紧了眉头。

夏意想,八贤王毕竟不是于谦啊,但是不怕,自己可以把他培养成于谦。因道:“让赶来支援的地方军队每人从通州自带粮草过来——”

八贤王眼中放出亮光来;击掌道:“是啊!太妙了!这样就可以解决了!那些粮食足够燕城坚持一年!——”

夏意笑道:“再征调民夫运粮,车运肩扛,保家卫国的同时还给他们银两,一定就有积极性了。银两可以从内库出,士兵的军饷也要先发,内库的银子我今日就全给兵部送去,等明日新帝登基,这内库的银两怕我就没权动用了。”

八贤王看夏意的目光敬佩中有着担忧:“娘娘要多与太后亲近。”

夏意点头笑道:“如今大敌当前,我还有什么可顾虑的?”继续道:“野先兵来,定先袭德胜门,九门守军要全部列队出城迎敌,亮出我军士气。凡有盔甲军士不出城迎敌者,立斩!兵出则城门关,不胜不得回城!将不顾兵先退者,立斩;兵不顾将先退者,后队斩前队!敌兵未退敢开城门者,立斩!只此一战,拼死求胜,否则国灭人亡。”

八贤王站了起来。

夏意微笑道:“还有,野先攻德胜门军队必是主力,诱之入内城,两侧民居高处埋伏下火枪营,山戎擅骑兵,民居间无周旋余地,待主力进入,则前堵后截,毙其主帅,全歼其军!

野先德胜门兵败,定攻安定门,加紧训练全部精锐骑兵驻守安定门,主动出击,打他个措手不及,再在后队留下伏兵,两厢夹击!野先兵败,令沿途居民在屋顶准备石块瓦砾痛击敌军!

野先以骑兵为主,会在离城较远的地方扎营,夜间,用我军火炮轰之!”

八贤王惊呆地看夏意:“皇贵妃娘娘!——我不准备用火炮,皇上——在敌营之中!”

夏意亦站起来,望向远方:“不这样,就不能彻底赶走山戎军队,燕城仍在危险之中。”夏意紧咬唇:“皇上乃真龙天子,有上天佑护,定不会有事的!”历史上,于谦不就是这样大炮轰走了也先,而明英宗安然无恙吗?

夏意转身看向八贤王:“皇上若有不幸,我会陪皇上死去。只要燕城守住,蓼国仍在,皇上就不会怪我们,一定会心里安慰的!”

忽然就明白,明英宗回来后为什么要杀掉于谦,因为于谦曾不顾明英宗性命,炮轰敌营。

命运总是会逼迫人牺牲,就像曹操对那个小粮官说:“我要借你的人头。”

自己也这么狠心吗?为了燕城,为了蓼国,为了皇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