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古代幸福生活-第7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是她们家,家里没有主中馈的,这是郭将军的嫂嫂,是在国子学里当差的郭大人家眷,一并来贺。”管事的也是打听的清楚。
  端慧郡主就有了主意道:“二叔三叔都在国子学里当差,请二婶去单独小花厅上会这些人吧,跟侯夫人们在一起倒不好,再喊上两个当值的管事妈妈去,赏封儿稍厚些就是。”
  这才得以转过身来,看到父亲在身后几步不远处很是满意地看着自己,端慧郡主走到父亲身边行礼道:“说父亲会人呢,我说了不许人去打搅,想是说完话了。”
  “说完了,我去看看你母亲去,你也来吧。”朱宣伴着女儿往房里去,端慧郡主回身看一看身后跟的人:“你们先回房去,我和父亲说几句话儿。”
  伴在父亲身边,双手拉住父亲的一侧手臂,只是笑。朱宣一看就明白有话要说,柔声道:“又是什么事情?”
  “***好看着呢,”端慧郡主有些脸红:“以后父亲只疼妹妹了吧。”朱宣忍住没有笑,正色道:“那是当然,她小呢。”端慧郡主摇一摇父亲的手臂:“那端慧呢,端慧怎么办?”
  朱宣看看女儿,象是一个小大人,妙姐儿在房里休养,端慧帮着理家里过年的事情,样样都是不错,而且还要照顾母亲的饮食,不时看一看***福慧,可是这担忧的心思一点儿也没有少。
  “以后不疼端慧了吗?”端慧郡主追着父亲问,朱宣还是正色,摇头道:“不疼了,端慧要是别人家的人了。”
  端慧郡主不高兴,脸上戚戚然,伴着父亲再走几步,小声道:“那端慧不出嫁,就在家里陪着父母亲。”
  远处几篷积雪从树下摔落,想来应该不是被南平王的哈哈笑声所震落,朱宣笑着对女儿道:“孩子话,不出嫁怎么行。”然后柔声道:“端慧也长大了,”孩子们长的真是快。
  只是心急的端慧郡主双手拉着父亲的手臂,小脸儿上依然是戚戚然颦眉:“真的不疼了吗?不疼端慧可怎么办?”
  “怎么会,傻孩子,当然疼你,”朱宣这才安慰女儿:“就出嫁也是疼的,跟福慧一样疼。”端慧郡主对着父亲买好:“我很疼福慧呢,福慧身上的衣服是我做的呢。”此时前后无人,走在父母亲院外还没有到,端慧郡主习惯地踮起脚尖来。
  朱宣犹豫一下,还是伏下面颊,任女儿香上一下,再温声道:“端慧你大了,”下一句“再不可如此了”这句话只是说不出来。
  心里这才舒坦的端慧郡主伴着父亲往房里去一同来看***。妙姐儿正侧着身子同福慧在说话,福慧郡主睁着眼睛听不到也看不到,只是做母亲的说的正起劲。看到父女一同进来,妙姐儿先笑脸相迎:“父亲和姐姐来看我们了。”
  前面来贺喜的是白天来,就是晚上来也是较早的,只有郭子民来的比较晚,算计着南平王书房里没有什么人才来。
  在宫中当值足有十年之久,南平王府郭子民还是第一次来,一向是不参与派系的郭子民少与这样的人交往,今天是不得不来,一次事情分明摆在面前,到了必须拿一个主意出来的时候。
  先道过喜以后,坐下来就是闲话,朱宣当然是不会问郭子民宫闱防卫的事情,要问也轮不到他,只有说孩子们,这正中郭子民的下怀,把他要说的话引出来了。
  “王爷,小王爷们在京里可算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平时去哪里也是要多加小心才是,这过年的时节儿,街上人多也乱。”郭子民直言就说出来了。
  朱宣立即微变脸色问郭子民道:“将军此话何来,听到什么要对我说才是?”郭子民心想我这不是来了,无凭无据又是同僚,不能把江竟成供出来,又要安抚南平王让他提高警惕,不要一时疑心引起事情来。
  郭子民坦然地道:“这是末将的一点儿想法,也是这几天里末将有幸见过小王爷才有的想法。请王爷莫怪,过年时节,就是拐子也多几个,哪一年灯会庙会上都有拐子出没,这是末将一时心思,是以要对王爷直言。”
  朱宣微微一笑,又追问道:“果然只是担心这个吗?”郭子民笑呵呵回话:“不怕王爷笑话,就拿末将的女儿来说吧,生得壮实,往年出门走百病儿末将都不放心让她出去,也就是得了王爷王妃一张贴子才放她这里来。
  有那一等拐子,专是要拐胖孩子,穷人家里的孩子怎生会有这般的肥胖,所以末将从来是小心的。”
  朱宣听过道:“看来我们胖倌儿也是不能乱跑的,一出门就要被拐子盯上的。”郭子民赶快道:“小王爷们自来的鸿福,末将不敢胡言,只是想着王爷必是极爱惜的,如末将爱女之心一样,所以末将担忧女儿之心,斗胆对王爷诉说一二。”
  南平王象是这才疑心有些消除的样子,对郭子民道:“父母爱子之心,人人都是一样的。郭将军爱女之心,当然也是与我一样的。”
  从南平王府里辞出来,郭子民觉得身上一身汗,总算是把话说出来,又没有牵扯到别人。江竟成或许是胡说,或许只是一时之言,全无证据就诬告他是不好,不能为着自己的担心与讨好平时陷害人去。
  可是不说觉得不放心,水灵是刚认识,以后有什么事情,第一个要怪的只怕是我们。就是一时迁怒也是吃罪不起,郭子民心想南平王疑心当然是不能尽消,一定是要自己小心保护儿子的,这样目的就达到了。
  踏雪回家去的郭子民,刚坐到房里要换衣服,就这么一路子外面雪满外衣,在廊下拂落后衣服依然是湿的,正在换衣服,杨姨娘进来又有伤心之色:“老爷去看看姑娘吧,请了二夫人帮忙去王府里贺喜,回来的时候就去姑娘房里坐一会儿,不想又把姑娘惹生气了。”
  “她又生的是什么气,”郭子民依然是换衣服,听着杨姨娘道:“姑娘越大心思越窄,二夫人不过是玩笑一句,说姑娘怎生得与小郡主小王爷在一起玩,姑娘就嘟了嘴生气,等二夫人走了放声大哭,说人打趣她。”
  郭子民觉得有些头疼,把身上现换的衣服拉好往外走,这就是从小儿太胖被人笑话多了,听一句就要多心半天,这一点儿上真的是象个姑娘家,杯弓而且蛇影。
  房里郭水灵正在大哭:“再也不跟他们出去,再有人来就说我不在。”行到房外的郭子民听一听对杨姨娘道:“人说胖人宽心思,这孩子是胖人窄心思,我一会儿去她哭得更狠了,我不去的倒好。”
  为女儿思虑一天的郭子民想想劝女儿的头疼程度不亚于对见南平王,提醒他要小心保护自己的儿子,郭子民宁愿回房去歇一会儿去,为父为你如此上心,我也累了。
  当值再与江竟然一起时,郭子民是心中坦然,但是小心警惕着,要听一听江竟成的话音,是不是别有含意,不想再也没有过。江竟成更是坦然,甚至对郭子民象是比以前还要亲热,郭子民过上几天,虽然说不能就此完全放心,至少可以自己安泰,并没有背后诬告人。
  这一天当值的时候,太后宫中出来的是两位命妇,往外面走还在说话:“我先不回家去,再往南平王府去看一看。”这是淮王妃江秀雅。
  同行的的命妇有几分羡慕地道:“王妃是北平王妃和南平王妃同时做的大媒吧,我是想去,只是贺过了,南平王妃在月子里,去的太勤也并不好。”这是不熟悉的人。
  两位贵妇人走后,郭子民醍醐灌顶,淮王妃是两位王妃做大媒许配给淮王,可是宫中有传言,说江王妃与南平王妃是比较好,把北平王妃抛在一旁。
  再看看前面,江竟成带着一队甲士慢慢行来,看到郭子民就点头,从来就不会有不坦然地表情。
  此时郭子民只觉得自己笨,江竟成素日不是这么口无遮拦的人,无端对着自己说那些话,偏又在水灵常去南平王府才说,这官场上复杂密集的关系,郭子民暗地里失笑,我看不懂倒也罢了,怎么试探到我这儿来了,我全然不知道,还去提醒南平王。
  反正南平王时常进宫里去,郭子民心想,要看一看江将军与南平王是什么关系,倒也好看的多,肯定两个人都不会有疑点露出来才是。
  无意中想明白这件事情的金吾卫郭将军不得不难过一下,南平王这样试探我,只是为着女儿水灵最近与小王爷们在一起的原故。
  想想虽然这是一片爱子这心,可是南平王此人,当得起他“诡诈”的名声才是。宫墙上琉璃瓦一半为雪掩映,一半依然色彩斑斓。立于宫墙下的郭子民心里后怕上来,如果自己不去对南平王进言,那么后果是什么?
  只怕不仅仅是女儿水灵不能去军中那么简单吧。为着一片爱女之心,才表现象活象对南平王效忠的郭子民只是纳闷南平王的这个爱子之心,此人疑心可比曹操
  正文 第六百一十七章,舔犊(七)
  第六百一十七章,舔犊(七)
  把这件事情的关窍想明白的郭子民,只是有后怕。如果我不去对南平王说,那么从此将被他排在距离之外。这样的达官贵人,偏有这些心思;再想到,如果我不对南平王说,或许会被南平王认为我也怀有异心,女儿接受小王爷们更是不妥当。
  此时想想幸亏去提醒南平王,不然的话。。。。。。郭子民只觉得惴惴不安上来,回想一下自己宫中当值十数年,为人算是正直,原来不升官是不明白诸多窍门,以前也想过,只是这一次又明白一些。
  惴惴一直思虑到回家,进门就是女儿在院子里手里拎着一把刀舞得起劲,郭子民看过也觉得得意,这是祖上家传的功夫,几代传下来,先是走江湖卖把式,然后有一位中了武状元,子孙一直下武科,到郭子民得以进宫当值,每每祭祖先时,郭子民都觉得可以告慰先人。
  看着院子里雪花被女儿刀风引起,郭子民忽然失笑了,南平王如此谨慎,小王爷们来这里一定是知道的,不知道他有没有查过自己祖先八代,三代以前走过江湖,会不会觉得薄了他南平王府的面子。
  嘿嘿,郭子民只是一笑,南平王府以前是侯府,侯府以前又是什么呢?听说也是武功出身,指不定三代以前的三代,也卖过把式也不一定。心宽体胖的郭将军没有心思去打听南平王府的这一些事情,颇觉得自己不象南平王那样过于谨慎,他是王爷我不过是一个将军,命的值钱程度不一样。
  郭子民看着女儿只是想起来,以后南平王府还去不去,小王爷来找还让不让水灵出去,朱宣的一次试探让郭将军心中不安,这样的贵人不是好亲近的,有父如此,子又能差到哪里去?
  最终也没有想明白的郭子民决定回房去歇一会儿去,管他南平王想什么,多疑什么,为儿子担心什么,我。。。。。。睡觉去。
  雪一直就下,象是京里年年如此,一到冬天好大雪,妙姐儿睡在锦帐内,听着女儿外间坐着与管事的妈妈说话操持办年,只是微笑。
  身边小床上又是一个女儿,妙姐儿想想朱宣有些激动地对自己说的话:“端慧出嫁了,再给福慧打嫁妆。”这心思就是妙姐儿也是有的。
  “妈,”房外的端慧郡主自己托着一个盘子进来,却是一枚好看的透雕玉簪子,凤首玲珑剔透,一看是一块好玉,端慧自己托进来给母亲看,有几分不好意思坐在母亲床前跟她商议:“这个好,我想还是留给福慧吧。”
  卧于锦帐内的妙姐儿也欣慰:“你喜欢就拿去吧,现在只忙你一个呢,等福慧大了再给她办不迟。”
  “那,好吧。”端慧郡主这才命丫头们进来收起来:“送到我房里去。”再就坐下来看一看福慧:“她又睡了,怎么倒跟胖倌儿似的,睡得呼呼香。”
  妙姐儿微微笑:“小孩子都是如此,端慧小时候也是这样。”端慧郡主为母亲掖一掖被子,眼睛明亮:“是吗?我小的时候总比福慧要乖的多吧?”
  人人都夸福慧郡主真是乖,这么小的孩子吃饱了就是睡,只有饿了尿了才会哭,福慧郡主哭起来有如小猫咪。端慧郡主对母亲道:“父亲说福慧哭都招人痛的,端慧小时候也是这样哭的吧?”很是希冀地看着母亲的端慧郡主只是看着母亲。
  “你呀,比她哭的还好听呢。”妙姐儿打趣女儿一句,这样紧张做什么。没有听出来的端慧郡主得到满意的回答,伏身爱娇地在母亲面颊上亲一口道:“妈你睡吧,我让人给你煮汤呢,一会儿好了送来给你。”
  妙姐儿对着女儿出去的身影只是微笑,端慧比以前乖得多,听话得多,年纪越长就越好些,遇到康宁郡主以后又好些,现在福慧来了,端慧已经象是一个标准小大人。做母亲的很是欣慰。
  房内又是一睡一天,果然是上了年纪,先几天时有头晕,平时用脑也最多,劳心不劳力的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