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赵匡胤传奇-第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罅傻被实鄣牧硪桓稣匝邮佟G按蜗蛩薪邓汛鹩Γ虑榫突翟谡匝又唇盗烁匝邮儆秩酶咝兄艽虬芰耍舛磐缦虿凰常妥媪耍颜匝又绷耍榻翟鄞罅傻氖乱簿痛盗恕

  耶律德光说:“照贤王的意思,是先打杜威?”

  萧翰笑道:“不……石敬瑭安安稳稳的当了几年的儿皇帝,如今让石重贵搅乱了套。赵延寿父子投靠大王,无非是想取代石敬瑭。这杜威如今手下有兵有将,又趁赵延寿打了败仗,他想的是取代赵延寿,希望也像石敬瑭般的,也来做大王的儿皇帝……”

  耶律德光道:“依你之见,此次出兵,应首先是再去招降杜威了?”

  萧翰答道:“正是。我辽国兵员不多,应避免伤亡,不宜硬战,招降是为上策。”

  耶律德光道:“汉人降我,没一个是靠得住的。无非是想借我之兵力扶他当皇帝罢了。当上皇帝之后,也就靠不住了。就这个杜威来说,原来答应降我大辽,一见赵延寿败了,他也跟着打我满城。连没当皇帝还靠不住,让他当上了还不知乍个样呢。你还以为他是真心降我吗?”

  萧翰笑道:“正如大王所说:他们投降大王,是想大王扶他当儿皇帝。既然大王也看透了他们都靠不住,待咱们拿下了汴京,这中国的皇帝给谁当?给不给他们当?这还不是凭大王的一句话吗,现在才不用操那份心呢。”

  耶律德光会意,含笑点头。于是,两人计议一番,定出如下战略:满城形势孤立,城墙残敝,先以重兵攻下满城。一面招降杜威。避免与皇甫遇,石公霸等勇将接触。暂且弃定州于不顾。以免分散兵力。

  于是,先派宝力格,那日图,吉兰泰,巴彦哈卡四个部落王爷,各领本部属下合共四万人马攻满城。再由左贤王萧翰亲率三万人马围恒州。

  满城守将潘环见辽兵来势汹汹,团团的包围着四门。便一面指挥将士在四门布防固守,一面派快马前往恒州杜威告急求援。又派人前往定州报信。

  那萧翰来至恒州城外三里扎下营盘,佯作包围之势而不攻城,仍又派赫哲乔妆混入恒州,联络傅柱儿,劝降杜威。

  那杜威本是凭着皇亲国戚关系而受封天下兵马大元帅的,是个未经过大阵仗的人,这里看到满城来信告急求援,又看见恒州城外辽兵连绵营帐,灯火烛天,早已吓得大惊失色,不知所措。命人传令定州,泰州,雄州三处守将,各留一千步兵守城,率其余马步兵悉数来援恒州。又连夜请监军张彦泽前来商议对策。

  张彦泽道:“大帅身为三军司命,何必惶恐。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耳。今看城外辽兵人数,大约与我相当,敌攻我守,还是我操胜算,不必畏惧。可虑者倒是辽人以四万兵马攻我满城。敌众我寡,且满城城墙破败,难以固守。万一满城有失则我恒州势孤。依某之见,应速令轻骑突围传令定州王清,王周二将尽率定州兵马,奔袭满城之敌。大帅领一万步兵固守恒州。张某愿领二万步骑突围,前往配合定州之兵,夹击来犯满城之敌。如此则满城之危可解,恒州安若泰山矣。”

  杜威本是个贪生怕死,胆小如鼠的人。听张彦泽说要带二万步骑去解满城之围,留下一万步兵自己守恒州,不禁心里发毛。心想:这三万人马是我的老本。保住恒州就是保住了我的身家,性命,财产。前儿辽人说了扶我当皇帝,也因为我手里有三万兵马。如今你姓张的拉走我二万步骑,一但你打了胜仗,功劳是你的,你不把这二万人还给我,我向谁要去?一但你打了败仗,片甲不留,我岂不是成了个空头司令,辽人还会扶我当皇帝么?

  ……想来想去,这都不是个路儿。这小子明摆着就是想蒙我的兵马,若按他的主意去干,自己肯定上当。犹疑了好一会,说:“你这办法也不好,如今满城,恒州都是兵临城下,你若带走城外两万步骑,恒州外防空虚,如何守得住?一但两处皆失,那便如何是好……”

  张彦泽道:“大帅统管天下兵马,职任北路军事都指挥。北路诸州,联成汴京屏障,目下满城兵少城危,如不派兵救援,一但满城失陷,同是危及恒州……”

  杜威主意已定,不愿分兵,因而不耐烦和他再说下去了。只说:“监军暂且退下,此事待本官细细参详,再作决策好了。”

  说罢,便命人把张彦泽送了出去。这张彦泽窝着一肚子的火,心想:“是你请我来商议对策的,我给你出了主意你不听也倒罢了,还把我撵了出来。自己既无主张,又不听别人的。皇上怎地这样糊涂,派一个这样的货色来独当一面。”再转念一想:“是了,怪不得朝野纷纷传言,说他私下勾通辽邦。高行周也正为这件事在朝廷吵闹了一番,不愿留在定州……看来,这事并非空穴来风,如果真是这样,这大晋也就非亡不可了。”

  不说这张彦泽自己思忖,猜度那杜威通辽卖国之事。却说那恒州晋营的中军帐里,杜威刚把张彦泽“送”了出去,那傅柱儿立便闪了进来,低声对杜威道:“启禀大帅,那辽邦特使赫哲又来了,要见大帅。”

  杜威听了,吃了一惊,忙问:“他的兵都到了我城下,他要见我?他说了是什么事吗?”

  傅柱儿说:“还是和上次一样,要大帅归顺大辽。”

  杜威又问:“上次杀了他的赵延之,他难道不记恨?这次提了这件事了吗?”

  “说了。”傅柱儿说:“赫哲说:左贤王说了,杀得好。这个赵延之是个反复小人,大帅杀他杀得好。替大辽除了一害。”

  杜威听了,放下了心来,忙说:“有请,有请。快请他进来商议商议。”

  傅柱儿得令,忙回到自己帐中,把赫哲领了过来。相见后,赫哲递过萧翰的文书,文中说的大概是:上次赵延之叛辽投晋,杜威杀他杀得好。那赵延寿在定州败于高行周,与杜威无关。此次辽王再次兴兵南下,誓灭石晋,更换皇帝,望杜帅知机归降,取代石重贵云云。

  杜威看后,满心欢喜,便与赫哲商议一番,决定丢下满城不管,只等定州,泰州,雄州人马到来时,如此如此,这般这般……挟持三州的将领一并降辽。

  要说这杜威勾通辽人,满朝上下早已说得沸沸腾腾,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就只一个石重贵不信罢了。其实,早年石敬瑭投靠辽人当儿皇帝,全国上下大多数人都不甘愿的。所以,石重贵登位后,与辽国交兵,尽管指挥不当,但还是打了胜仗。那就是人心所向,同仇敌忾之故。可如今石重贵糊里糊涂,坚信不疑地把这个抗辽的军权交给了通辽卖国的杜威手中,就失去人心了。不要说在外的兵将人心背向,就是杜威身边的兵将也大多是人心背向。因此,附近各州守将都派有人在恒州打听消息,杜威手下那些爱国兵将也主动向他们提供消息。再加上萧翰为了策反杜威,故意不断把杜威降辽的信息散播出去。因此:赫哲招降啦……杜威不援满城啦……等等消息,很迅速地由一些“爱国者”们传递到各州去。

  先说这张彦泽,刚才在中军帐与杜威议事出来,满腹疑云,越想越不对路。回头吩咐手下亲信士兵,到杜威军中打探。那杜威军中也不乏“爱国者”,这边杜威和赫哲商量着怎么怎么办,那边也就如此如此这般这般的传到张彦泽那儿去了。张彦泽一听,义愤填膺。当着我这个监军在此,竟敢公然与辽使勾结,这还了得!于是,领着十来个亲兵,直奔杜威帐里。只见杜威果然与赫哲高坐帐中,正在饮酒密议,不禁大怒道:“好个杜大人!满朝上下,皆奏报你通辽卖国,惟独皇上不信,故遣本官前来监军,为的是平息朝野对你的猜疑,谁料你果真如此。今为本官亲眼所见,你尚有何话说?”

  杜威笑道:“好一位监军大人,俗话说得好:‘山高王帝远。’难道你不知到此处是我的中军帐?别说是你张大人,就是那石重贵来了,也只有我说话的分儿,能容得你说话吗?”

  张彦泽本是一介武夫,听他这一说,不禁怒从心上起,拔出腰间宝剑,喝令亲兵:“快与我把这反贼拿下!”

  不料那帐后原来就埋伏有一百名杜威的心腹刀斧手,杜威一声号令,立便蜂涌而出,把张彦泽等人团团围住。一时之间,全部缴械。

  杜威冷笑道:“张大人!你没见我是怎么杀赵延之的吗?今天我杀了你,明天把你的头颅送到石重贵那儿去,说你叛国投敌,你说石重贵听你的还是听我的?”说罢,喝令刀斧手:“统统的给我押出帐外砍了!”

  那赫哲见了,忙说:“且慢!”回头对杜威说:“大帅且请息怒。俺家大王说过:石晋朝中不少栋樑之材,若能为我大辽效力,则汴梁指日可平。刚才张大人此举,不过是彼此不曾沟通,一时误会而已。”说罢,转身又向张彦泽说:“张将军难道不知?这石晋王朝本来就是我大辽所立?如今我家大王兴兵讨伐,只因石重贵叛逆背盟,导致两家不和,替你们换一个皇帝罢了。因此,我来请杜大人助我大辽伐晋,都是为你们平息内患,根本说不上是什么‘通辽卖国。’俺家大王早与杜大人有约,平定汴梁,废了石重贵,就让杜大人作中国之主。古人说:‘识时务者为俊杰,’张大人若能翻然彻悟,改辕易辙,协同杜大人共助大辽,他日杜大人荣登大位,张大人亦得同享富贵嘛。”

  张彦泽听了,一想:怪不得这杜威奸贼通辽卖国,原来辽人许了让他当王帝的。再一想来:这赫哲说的也没错。谁人不知,当年石敬瑭是在耶律德光帐外跪了一个通宵才求到这个皇帝来做的。谁都不敢说石敬瑭通辽卖国。如今又怎么好说谁通辽卖国?又再一想:石敬瑭跪在辽人面前不算通辽卖国。如今石敬瑭的女婿杜威和辽人勾通也不算通辽卖国。我张彦泽就算是跟他一样去和辽人勾通,自然也不算是通辽卖国了。即便就算这是卖国,你皇帝卖得,皇帝的女婿卖得,我张彦泽怎么卖不得?何况如今刀剑就架在脖子上,稍有差错,人头就要下地。真的非“识时务”不可。想到这里,忙堆下笑脸,向赫哲施礼说:“承蒙大人指点,小将茅塞顿开,愿为上国效犬马之劳。”

  赫哲大喜,忙令刀斧手等人统统退下,就请张彦泽一同上坐。

  正是:识时务者为俊杰,通辽卖国是英雄。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

第十七回:保忠义三将归河东  贪富贵元帅通敌国
上回说到那杜威本要杀张彦泽,却被那赫哲拦阻。再加上一番劝说,把他也招降了过来。那杜威本意是要杀了张彦泽的,因为张彦泽是监军,在军中的职位仅次于自己,把他杀了是怕降辽时佔了自己的功。如今只因碍着赫哲,只好作罢。

  那赫哲却是领了萧翰之命的,使的是怀柔政策。尽可能地招降纳叛,利用晋人灭晋国。而且留下张彦泽在杜威身边正好利用他监控杜威,免得杜威像前次一样半路生变。

  那张彦泽却又是另一想法。他想:日常说的什么忠孝节义,礼义廉耻,原来统统都是屁话。你们那些当皇帝的,皇亲国戚的个个都通辽卖国,我们这些做臣子的还要忠什么君,爱什么国?要卖大家一起卖。你杜威凭着卖这三万兵马给辽人可以当皇帝,这三万兵马我也有权管的。说不定有朝一日我卖了你杜威我也可以弄个皇帝当当。想通了,因此也就归降了。

  谁知杜威他们这里串谋合计的事,立即就让满城定州的探报们知到了,立马飞报回去。那定州守将王清,王周得到杜威将令,领着人马正向恒州而来。半路接到探报,不禁又惊又怒。

  王周道:“杜威贼子丧心病狂,不但自己通辽卖国,还把俺兄弟仨都卖了,如今他弃了满城不救,又把咱俩诓到恒州卖与萧翰,满城潘兄必定败于四王之手。咱俩莫若就此杀上恒州,先斩杜威,回头去救满城。”

  王清忙说:“兄弟稍安无躁,容愚兄稍作思量……那恒州城里城外,萧翰与杜威合共有六万之众,你我手下只有二万人马,实难与之对敌。况且,主上昏庸,宠信奸贼,即使你我侥幸得胜,奸贼必然反诬我等叛逆,你我也是有口难辩。”

  王周道:“依你之见,如何是好?快拿个主意吧。”

  王清想了一下道:“杜贼不救满城,满城必定危急。莫若我等火速回兵满城,与潘将军合兵一处,再作计较。”

  王周道:“如此甚好,事不宜迟。”说罢,两支人马转向满城而去。

  那满城虽然被四王兵马团团围困,却喜的是那些辽兵也并不急攻猛打,所以满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