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赵匡胤传奇-第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周道:“如此甚好,事不宜迟。”说罢,两支人马转向满城而去。

  那满城虽然被四王兵马团团围困,却喜的是那些辽兵也并不急攻猛打,所以满城尚未受什么损失。看到这里读者也许要问:这辽国四个王爷带了四万兵马汹涌而来就是为了打满城的,已经把满城围上几天了,他们为什么不急于攻打?这事自有原因:

  上次耶律德光带领人马伐晋打了败仗,各部落的头人都挨了一顿军棍。回去以后,一些伤亡惨重的部落里呼天抢地,哭声震野,有些部落还举族逃亡。鉴于这次教训,所以他们学乖了。既想打胜仗,又不想死人。

  就如如今打满城,四个王爷商量好了:四人分工各打一个城门。大家都想打胜仗,可是谁都不愿损兵折将。我希望你先攻进去。你也希望我先攻进去。这样一来,谁都不出力,谁都不动真格,也就成了围而不攻了。他们也知道:萧翰在前面招降杜威,这满城内缺粮草外无救兵,不攻不打也守不了几天的,所以都不着急。不料突然探马来报:定州大队人马直向东门杀来。围攻东门的是吉兰泰,闻讯大惊。一面布置后军准备迎敌,一面派人去南北二门报讯求援。

  围攻北门南门的是宝力格和那日图,听说定州人马杀向东门,心想:既是前来解救的,必有一番恶战,难免死伤。既是奔你东门而来,就算你吉兰泰倒霉好了,这风头火势谁愿去顶?要去,也待你打了这头阵再去。就像商量好了似的,都回话说:“目下攻战正紧,不能调兵相助。”

  吉兰泰得报,知到他们怕吃亏,不肯调兵马相助。登高远眺,只见东面尘头遮天蔽日,果然是大队人马冲杀过来。心想:“好汉不吃眼前亏。一但定州人马杀到,与满城来个里外夹击,我这一万人马岂不完蛋?于是立即下令军队“撤离东门,让开大路。”

  那潘环被困几日,也正束手无策。闻报杜威与张彦泽双双投敌,更是又急又愤。忽见小兵来报:“定州无数人马正奔向东门,东门外的辽兵纷纷撤离。”心中大喜,忙领着左右随从登城楼观望。果见浩浩荡荡定州兵马已抵关前。二员将领正是王清,王周。忙令大开城门,亲自出关相迎。兵马就暂歇城外,把二位将军迎至州衙。

  三人见面后,大家都十分激动。那潘环受困多日,以孤军危城独对强寇,又得知杜威与张彦泽已双双投敌,弃满城于不顾,正在心急如焚,无计可施之时,见两位兄弟领兵前来救援,感激零涕,哽咽了半天都说不出话来。

  王周道:“好兄弟,别激动。看见满城未破,你平安无恙,咱们也高兴得很,你不说话我们也知道你的心事。说来说去也就是杜威,张彦泽两个贼子降敌之事罢了,不说也罢。眼前要紧的倒是商量下一步该怎么办……”

  潘环忙说:“正是,正是。四万辽兵还围着咱满城,吉兰泰见你们人多势大,一时摸不着头脑,撤了开来,他必定找他们几个商量的。我们该如何应对,得赶快定个主意。”

  王周道:“原来俺要杀上恒州,斩除那两个贼子。大兄弟说那样不好,应当先来救你。如今把你救下来了,往后该咋办,我看大哥还得赶快拿个主意。”

  潘环也着急地说:“多年以来咱们患难相扶,情同手足,今日又蒙二位相救,如今兵临城下,究竟何去何从,还望大兄弟赶快拿个主意。”

  王清道:“一路之上,我都在思忖着:皇上昏庸,不纳忠言,宠信奸佞,我大晋已无可救药。纵观满朝文武,虽然不乏忠义,但有力抗辽的却没有。惟有河东北平王,素存忠义,且雄踞河山险要,手下兵强将勇,足与辽人抗衡,量他必不会降与辽国的。我兄弟既不能入朝谏主,又无力与辽兵相抗,不如一同投奔北平王麾下,就不知二位意下如何?”

  王周潘环听了大喜,都说:“大哥所说不差,事不宜迟,我等立即动身前往。”

  说罢,三人匆匆作出部署:大开西门,由潘环领兵先行冲出。王周兵马紧随其后,王清领兵殿后。

  那围攻西门的是巴彦哈卡,已知东门大开,那吉兰泰人马撤兵让路,数万定州兵马尽集结东门城外。不知何故,正心下狐疑,已派人前去东门询问。忽地又只见西门也打了开来,晋军突地冲杀出来,忙指挥辽兵围堵上去。在西门外的一片田野间短兵相接,杀了个天昏地暗,日色无光。那潘环领着五百亲兵杀开一条血路,大队人马紧随后面,踏营而进。杀到中军帐外,遇着巴彦哈卡领兵堵截过来,正是仇人见面,分外眼明,一言不发,举起大刀便砍将过去。

  巴彦哈卡见了,忙举枪架住,斗了起来。斗了不过十余回合,只见城内晋兵源源不绝,潮水般的汹涌而出。辽兵不但无法堵截,反倒被冲得七零八落,忙令辽兵莫再堵截,速向两厢让开。

  潘环见辽兵闪了开来,也不管它三七二十一,领着人马,径直向西而去。

  过了半晌,围城的其它三路兵马见数万晋兵走了个精光,进城一看,家家关门闭户,只剩下座空城,倒捡了个便宜。立即快马向幽州报捷,说他们已拿下了满城,还打败了从定州来援的晋兵,一并向西逃窜去了。

  耶律德光见报大喜,因早已得知杜威已被萧翰说服,答应归顺大辽。泰,雄二州人马已奉杜威之命领兵前往恒州去了。如今定州人马又与满城人马一并被四王兵马打败,往西逃窜。这样一来,晋军在河北定州一线已无一兵一卒了。于是立即点齐兵马,火速奔赴满城。就令巴彦哈卡带领本部人马留驻满城,吉兰泰带领本部人马前往驻守定州,泰州雄州一路。宝力格,那日图带领本部人马跟着自己迳往恒州,收编杜威和泰雄二州兵马。

  在这里,先说潘环,王清,王周三将,领着三万人马离了满城,直往西行,来至龙泉关。守关将士见是满城和定州人马来到,忙开关迎入,讯问原由。因见事体严重不敢作主,便请二州兵马暂驻关前,火速派快马报到代州。

  那代州守将慕容彦超,闻讯也不敢作主,派人星夜飞报北平王刘知远。

  这日刘知远正与手下将佐议事,闻报满城,定州守将弃城来投晋阳,叹道:“主上宠信群小,致令众叛亲离,晋室江山休矣。”一面将快报转与众人传阅,又征询该如何处置。

  苏逢吉道:“彼此同是朝廷兵马,他等弃城来投,我若收留,于理不合,只恐朝廷怪罪下来,难以交待……”

  史弘肇道:“你这是腐迂之见。朝廷!朝廷!甚么狗屁朝廷?那杜威把恒州送给了耶律,不消三天这朝廷就完了,还有什么朝廷?我河东正愁兵微将寡,如今二州兵将不愿投降辽人,来归我河东,终不成咱们不接纳,把他们又推给辽人?如今他们这一来,正是老天助我王爷。咱们又何必多虑,正该快快接他们进来就是了。”

  刘知远抬眼看着郭威,正待听他的意见。

  郭威道:“史将军所说不差,外有杜威卖国,内有冯玉乱政,朝廷朝夕难保。如今二州兵马来归,我晋阳岂有不受之理?请王爷无须多虑。”

  刘知远听罢,点头称是。随即令郭威前往龙泉关,处置收编二州兵马事宜。将满城潘环的一万人马调驻代州,与慕容彦超共镇雁门。王周一万人马,进驻五台以镇龙泉关。王清领一万人马前来晋阳,以备调度。

  分派已毕,郭威立即动程前往。行前,郭威私下向北平王说:“依小将之见,主上重用奸佞,朝廷必乱,晋室必亡。大王雄据河东,北有雁门紫塞。南有大河为界。东有太行西有吕梁。即使辽人亡晋,大王仍可凭我晋阳雄师以拒胡夷……”

  刘知远笑道:“将军此言,甚合孤意。望诸位努力国事,毋得懈怠,他日四海升平之时,当与诸位共享富贵。”

  那郭威领了北平王之命,自去安排了那三万人马。晋阳平空增添了这支兵马,自是如虎添翼,四方侧目,以致后来耶律德光灭了石晋,也一直不敢向之动兵了。

  按下河东暂且不说,回头再说那皇甫遇与石公霸,奉了杜威将令,各带领本州人马,匆匆忙忙的赶来恒州,在路上得知定州人马全部去了满城。后来又得知在满城并未与辽兵交战,不知往那里去了,弄得满腹疑团。无奈只因将令在身,不敢违抗,只好待见了杜威再说。

  这日黄昏时分来至恒州,只见恒州人马营垒连环,尽都驻扎在城外。辽国人马却远远地依山结寨,并未逼近州城,也没有交战的气氛,更是狐疑不解。

  却是那恒州营内的人见他们来了,早就迎了上来。一面吩咐他们可安排士兵们在此安营立寨,一面又传杜威之命,请两为将军及各位将领进城共商大计。

  皇甫遇与石公霸二人虽然疑团未解,但见恒州无事,也较放心。心想:只要见了杜威,自可问个明白了。因此,便带领了一众将领,随着他们进城而去。

  来至元帅府前,只见元帅杜威与监军张彦泽迎了出来,把众人迎进内堂。又见堂上灯烛辉煌,早已设下了筵席,只待他们来宴饮的。

  那皇甫遇忍耐不住,便发问道:“小将等马不停蹄,奉命前来救援恒州,如今人马已来到,就请元帅下令杀退辽兵以解围,如何……”

  未待皇甫遇说完,那杜威笑道:“皇甫太傅莫急,就是百姓人家,这个时分也该是吃饭时候了,何况如今辽人未攻我城,暂无战事。众位又是千里奔驰到我恒州,尽可饱餐一顿,今夜安安稳稳的睡一觉,明日再商大计。”

  说罢,就请一众将佐寛衣卸甲,入坐饮宴。少时,后堂又转出一队歌姬舞伎,合着乐曲歌舞侑酒,丝毫不提正事。诸将正在满腹狐疑之际,忽然堂后戎鼓齐奏,又转出两行刀斧手,拥着两个身着胡服的官儿出来,都大吃一惊,飒地起立拔剑。只听得那傅柱儿一声号令,早就站在身后的杜威士兵立地把众将紧紧按住,动弹不得,随即又卸下他们身上的佩剑。

  原来前面走的那位是大辽国当今国主耶律德光,后面那位是左贤王萧翰。杜威毕恭毕敬地把耶律德光请到堂上高坐,回身向泰、雄二州诸将道:“诸位无须惊讶,本帥今奉大辽国王帝诏令,请诸位到此共商国是,请诸位安坐聆听。”

  诸将听了,面面相觑,俱各动弹不得,只好听天由命,看他们说些什么了。

  左贤王道:“举世皆知,晋国乃我大辽所立,已故石敬瑭是我大辽的儿皇帝。一向臣服于我大辽,恭敬有加,从无懈怠。但自石敬瑭身故,石重贵夺权篡位以来,不但荒淫无道,国政不修,致使民不聊生。且又背叛辽晋旧盟,屡挑边衅,导致辽晋不和。为协助中国重修国政,辽晋和睦,因此我主不殚车马辛劳,再次兴兵南下,替尔国另立明主,重整朝纲,与我大辽相邻相睦。深知诸位多年为晋国效力,忠于职守,故请诸位前来共商大计,希望诸位与我大辽通力合作。”

  耶律德光接着说道:“晋国石敬瑭乃孤王所立的儿皇帝,诸位前几年替晋国效力,其实也就是替我大辽效力。就是前些时诸位与我大辽对抗,那都是石重贵的不是,与诸位无关,孤家绝不会计较到你们身上。至于那石重贵嘛……他还是孤的孙子呢,孤王也不跟他计较,这个皇

  帝不让他当,换一个人去当就是了……让谁去当?孤也选好了。就让你们的杜元帅去当!”说罢哈哈一笑,把手一挥,说了声:“来呀!”屏后随即一个辽兵,双手捧着一个盘子,盘中搁着一袭黄袍送了出来。

  耶律德光取过黄袍,向杜威招了招手,杜威忙走到耶律德光面前双膝跪下,耶律德光把黄袍披到杜威身上,笑对二州诸将说:“往后,他就是你们的主儿了。你们去打下汴梁,拿下石重贵,扶杜元帅登上了大位,哪你们往后的荣华富贵,可都全都在他身上了。”说罢,仰天一阵哈哈大笑。

  可是,耶律的笑声过后,却静得出奇。二州诸将俱默默不语。也没有谁向杜威看一眼。这样冷落的场面,使得杜威十分局促不安,尴尬极了。

  耶律看了这个情景,心里十分窝火,又不好发作,把手一挥,说:“先把他们带下去歇息歇息、明天再说吧。”

  辽兵们一声答应,把二州诸将带了下去安排到州衙客房去歇息,每人一个房间,但是,每个房间都有几个辽兵把守,诸将都不得自由进出,实际上是被隔离囚禁了。

  那耶律德光本来打算把这次招降仪式搞得光光彩彩,晋军的将领们帖帖服服,俯首称臣,他就给他们每人封个官儿……可不料他们却来一个“沉默对抗”,弄得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