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赵匡胤传奇-第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你说厉害不厉害?漂亮不漂亮?”

  赵匡胤说:“就算是哪儿的女人美得狠,也不能去强抢了人家的人去送礼呀。”

  高怀德忙说:“正是这样,所以咱们俩就管上了。一人带两个亲兵,跟了上去。满打算把她抢下来送回家就完事……”

  “后来怎样了?”赵匡胤忙问。

  郭进说:“他们人多,咱们人少,一路上跟他们干了几仗,都打他们不过。四个亲兵反倒伤得厉害,现都安置在永寿……”

  高怀德抢着说:“眼看他们过了大散关,那边就是西蜀的地盘,只要他们跟西蜀接上了头,那就更是人多势众,咱们就更没办法了。现在正在无法可想,因而在这儿喝闷酒……”

  郭进又紧接着说:“赵大哥,你在江湖上大名鼎鼎,见多识广,又跟契丹人干过仗。今天的事,咱们俩可是啥办法都想不出来了。你能不能给咱们出个主意?”

  赵匡胤听了,沉思片刻,便向二人询问这群契丹人的底细。

  原来……这群契丹人一共二十四个。其中四个是头目,二十个是兵。在前几次打斗时也伤了几个,也都伤得不轻……哪被抢来的女子被关在囚车上……那些伤了的辽兵也都载在囚车两侧……哪囚车原来走在前头的,后来为了防备他们两个来抢,就让囚车走在前边,四个头目押后……

  郭进见赵匡胤老是问这问哪的,又不说是不是帮忙动手,早已急不及待,不等他再问,抢着便说:“赵大郎!你别老问这问哪的了。你倒是说一句:能不能帮着咱们干!”

  赵匡胤本来就是个好打不平的血气汉子。尤其前次胡为要把凤儿抢去送给契丹人,他早已对契丹人恨之入骨的了,如今又见契丹人强抢民女,怎不怒火填膺。不过,如今的赵匡胤历炼已深,不是当时的冒失小子。不问清详情,如何拿得出主意?所以先是细细问来。一边问,一边动脑筋,也想到了主意了。听郭进一问,扬手“砰”的一拍桌子说:

  “干!扫尽天下不平事,正是大丈夫所当为。既然你们两个小兄弟敢干,俺赵某又岂有不敢干之理?”

  二人听了。喜之不尽。于是三人密密商议一番,想出了一条绝妙的计策……     

  高怀德说:“大郎兄弟,事不宜迟,这群契丹狗刚才已动身起程,咱们正苦无计策,只好远

  (220)

  远盯着,不敢跟上去。如今既然已想出办法,决定救人,咱们就该迅即赶上前去动手,不然的话,要让他到了西蜀地面,哪时咱们就不好动手了。”

  赵匡胤点头称是。随即离了酒家,三骑人马一溜烟顺着大路飞也似的赶去。

  不到一个时辰,果见远处那群契丹人正晃晃荡荡的走在前头。三人商议了几句,便留下高怀德,郭进二人依旧在后远远的跟随着,赵匡胤却转到一侧的丛林小路,另绕便道,飞马赶到契丹人的前头里去了。

  那群契丹人日前曾遭高怀德,郭进几次袭击,也学乖了些。让士兵前行,四个头目压后,提防他们又来偷袭。走着走着,只见远处一处城郭,这才松了一口气。因为估计也该快到西蜀地界了。进城又可以休憩吃饭。那两个愣小子也不敢再上来抢人了。因此那戒备之心也放了下来了。只都懒洋洋的向前走着。

  来至距城郭约莫三几里地的村庄旁,只见前面迎面而来了一个红脸汉子,身穿锦袍,腰系佩剑,手执浑铁棒,跨下一匹红鬃马,横堵路中央,高声喝道:“呔!你等是何处人马,来犯我蜀国边境。”

  那些契丹人听了,倒放下心来了,看来是蜀国已经派人迎候来了。一个头目应声答道:“我等是大辽国派来的使者,前来与你蜀国修好,送礼与你家皇帝的。前时已派人先行告知的,今日如何挡住我等的去路?”

  那红脸汉子道:“我家皇上已经知道了,故特派我家将军在此等候多日。为恐有诈,你等暂在此稍候,先派使臣随我见过将军,再作定夺。”

  那些辽国人听了,知是果真到了蜀境,都放心了。便把人马安歇路旁,只派两个头目跟随那汉子进城去见将军。

  那红脸汉子让两人走在前头,他随后跟着。叵料走了不过百余步。那红脸汉子突地运起铁棒,猛向两人扫去。迅如闪电,势似雷霆。眨眼间那两人便已脑浆砰裂,应声倒地,横尸马下。

  ……读者读到这里,看来无需作者解说,谅也知道这个红脸汉子就是赵匡胤的了。他就是利用这里临近蜀界,辽兵不再警惕:自己这一身装束,辽国人也不会怀疑:冷不防的击毙他两个头目,既不费吹灰之力,削弱了对手的战斗力,又打击了对方的士气……

  其余那些辽兵见了,俱各大惊,知道着了道儿,急忙拿起刀枪,上马冲向那红脸汉子,厮杀起来。赵公子正恃着艺高人胆大,哪里把这十来个兵卒放在眼里?使出一轮大旋风棒法,打得辽兵不敢近前。另外两个头目见了,也忙策马前来助战。

  只斗了三,五回合,不提防后面高怀德,郭进飞马赶了上来,冲到囚车旁边,刀砍鞭打,把车上的几个受伤的辽兵一一打杀。前面的辽兵见了,一声发喊,几骑人马又回过头来接着高怀德,郭进厮杀。赵匡胤见了,杀开一路,冲到后面与两人汇到一处,护着囚车,堵住辽兵又斗了起来。

  那些辽兵虽然仍然拼死相斗,无奈技不如人,在打斗中又伤了几个。更显得力不从心,渐居下风了。

  赵匡胤见了,心想:看来此地距离蜀境不远,恐怕真的惊动蜀兵,反为不妙。而且此行不过是救人而已,如今人已救出,理应见好就收,不宜再斗,应尽快撤走为妙。便向高,郭二人喊道:“二位兄弟救得了人,别再跟他们纠缠,立即撤走。这儿有俺堵住就行!”

  二人听了,忙把打死在囚车上的辽兵翻落地上,又一顿的把囚笼拆毁,放出那女子,安坐车上,往来路撤走。

  那些契丹人本想过来抢夺,无奈过不了赵匡胤这一关。一根铁棒舞得风雨不透,不但冲不过去,反倒又伤了两个,也就无心再斗了。赵匡胤见状,反倒向前冲杀一阵,因见契丹人连连后退,知到对方已是无心恋战的了,也就觑空提转马头,回身便走。回头再看辽兵,果然没追上来,便快马往回,追赶他们去了。

  原来这一伙契丹人当中,这四个头目有两个是偏将,有两个是辽主派出的使臣,是来与蜀国修好的。一个正使叫麻不花,一开始就叫赵匡胤打杀了。剩下这个副使叫勃里木,眼看是斗

  (221)

  不过赵匡胤的,也只好白白的看着他们走了。不但心有不甘,也不好回去交差。想了一想,前面就是蜀国,不如继续前行,见了蜀王再作打算。于是,便收拾起残兵败将,往前面的城郭赶去。

  到了前面的城郭,一问才知上了那红脸汉子的当。原来这里未到蜀国境界,只是一个三不管的小城,要过了大散关才是蜀国的地方。无奈只好继续前行,过了大散关,走了一天,来到蜀国的境界,找到了蜀国官员,验过国书,一问之下,这才知到前些时辽国使臣来了蜀国,蜀主听说辽国派人送美女前来修好,十分高兴,吩咐派兵在此守候。如今听得送来的美女在边境被人劫走,这位官员也不好向蜀王交差的。便只好听从勃里木的主意,派了十余骑兵马,跟随勃里木前去追赶劫匪,好把美女夺回来。那勃里木得了兵马,人也强了些,胆也壮了点。领着人马往回赶,要报这“一箭之仇”。

  再说那赵匡胤,甩了辽兵,急急忙忙的赶了一阵,赶上了他们三个,三人见赵大郎也平安回来,自是喜之不尽。但只恐那辽兵不甘心,会从后面追来。因此,也不敢停留,趁着月色,继续上路。次日还走了一天,直到黄昏时分,这才回到永寿。来到原来安顿几个伤员的店家,那小娘子就叫给店主家的婆娘带到后面管待。只见那几个伤员依旧伤势沉重,毫无起色,未免添了一些烦恼。

  住了一宿,次日黎明,众人起了个早。三位英雄商议……

  赵匡胤说:“两位兄弟,咱们陌路相逢,联手救了这小娘子,也算功德圆满,做了一宗好事。如今各奔前程,此后若有相逢之日,莫忘今朝。”

  高怀德说:“大郎英雄气概,令小弟钦佩。如蒙不弃,咱们今日就结个兄弟如何?”

  郭进也忙说道:“小弟也正有此意,不知赵大郎意下如何?”

  赵匡胤笑道:“两位小兄弟艺高胆大,见义勇为,赵某也钦佩不已。今日既蒙如此错爱,赵某岂敢推辞。”

  两人大喜,就命店家准备三牲香烛,在后园当天处摆设,拜告天地,盟誓结义。互叙年齿:

  赵匡胤生于丁亥(后唐明宗天成二年,公元927年。)今年二十一岁,是为老大。

  高怀德生于庚寅(明宗长兴元年,公元930年。)今年一十八岁,是为老二。

  郭进生于壬辰(明宗长兴三年,公元932年。)今年一十六岁,是为老三。

  三位英雄拜告过天地,就以兄弟相称了。就命店家把祭品分作数份,再添购酒肴,一份交与四个受伤的亲兵在房内吃。一份由店家夫妇带着哪个抢救回来的小娘子自到后面吃。留一份在厅上摆设,兄弟三个,觥筹交错,直吃个杯盘狼藉,还在哪里喝个不依不饶的……

  各位读者看到这里也许会感到奇怪,他们两个与赵匡胤不过陌路相逢,连对方的情况都不一定很清楚,恁地一下子就哪么投契,可以同生死,共患难,去抢救一个素昧生平的女子?因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目的:“行侠仗义,拯救弱者。”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可以为之抛头颅,洒热血。这就是侠义行径。这种行为并不是古代才有,现代也有。并不是中国才有,外国也有。

  是的,他们彼此之间并不是太多的了解。比如说:

  赵匡胤的父亲原来是在后梁朱温手下当差起家的,历经后唐,后晋三代。目下仍在岳州任职团练使。如今石晋已亡,辽人鞭长莫及,管不到江南。而现在刘知远又自立汉国,正打算和耶律留下的辽兵和一批投降辽人的降将去争夺汴京,还不知是鹿死谁手,因此,赵匡胤也说不清自己父亲如今当的是哪一个朝廷的官。

  而高怀德和郭进的父亲原来都是石重贵麾下的将领,如今石晋已亡,石重贵被俘,他们的父亲领兵在济州,郓州。哪他们的父亲又是那一个朝廷的官呢?他们也不知道。

  那么,赵匡胤的父亲跟他们俩的父亲,是敌是友呢?谁都不知道。他们也不知道。他们也不需要知道。他们只需要的是救这个被契丹人欺凌的弱女子。谁能来联手救她,谁就是英雄,谁就是好兄弟。

  桃园结义是三国时代留下的英雄故事。由两晋,隋,唐,至今被歌颂传唱了四百余年。尤其在这战乱纷争的五代,更成了人们的典范了。人们都通过这种手段去团结身边的人。笼络身

  (222)

  边的人。以增强自己的力量,扩大自己的力量范围。大家都这样做。他们三个也是这样做……

  大家高高兴兴,热热闹闹地吃饱了,喝足了,这就该分手上路了。

  赵匡胤说:“俺原是来关中寻母舅的,母舅没找着,不想遇上你们俩。这可好呢,如今人也救了,又得了两位兄弟,俺也该上路了。”

  高怀德向郭进说道:“三弟,这救来的女子也该看看该如何送她回家了。咱们这儿搁着四个伤员,不赶紧往家里送,待在这儿总不是办法。”

  郭进道:“哪不难办。咱们掏几个钱,让这小娘子自个儿回家,不就得了。咱们是该赶紧把这四个受伤的送回家去的。”

  高怀德也没啥其它主意,便定了这样。郭进便唤哪店家婆娘把那小娘子领了出来,可怜那女子多日来惨遭囚笼,千里辗转,被折腾得蓬头垢面,浑身褴褛,宛如要饭的乞丐般的。出来见了三位,倒身便拜,口中连连道谢,感谢三位恩公救命大恩。

  那郭进道:“罢了!罢了!你也甭谢了。现也救你出来了。原来咱兄弟是打算送你回家的,但俺大哥还要赶着找他母舅。俺兄弟俩的四个弟兄伤得又重,得赶着往家里送。这就不能送你回家了。这儿有十両银子,你带着自己上路,你就早早回去见你爹和娘……”

  郭进的话未说完,哪女子早已吓得呆了,好一会才哭了出来。伏在地上,叩头如捣蒜,失声痛哭道:“小女子蒙三位大恩公拯救,此恩此德,永世不忘。如今三位恩公不能相送回家,小女子也不敢强求……只是……小女子自小从未出过家门,如今离家千里,也不知家在东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