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刘禹锡传-第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赡魏巍O衷谖ぶ匆昙捌浔澈蟮亩趿趿怀檬疲纯袒⒖诙崾常跄懿黄啡艘玻

  薛盈珍虽参与内侍省机要,位高权重,但平素倚重的智囊却是刘贞亮,便催促道:“刘公一向足智多谋,如何整治这帮奸人,尽速拿个主张!”

  刘贞亮沉吟不语。他不贪钱财,思量的是如何长久扎牢根基。当时郭忠政诉说停了俸钱生活没着落,他也只是劝说,郭公还有田租进帐呢,积蓄想也不少,过日子俭省一些也就行了。

  沉吟了一阵,他终于说道:“南衙众臣,无论言与不言,总是嫌恶我等,王叔文之举正中他们下怀,若是单单我等与王叔文作对,反而容易使奸人招致同情。王叔文、王伾之辈俱是出身寒微,一旦得志,必定树党招怨,若是我们暗暗浇上一把油,那些高门朝臣岂不就拍案而起了吗?”

  刘光奇旋追问道:“油从何来?”

  刘贞亮得意地说:在下早已派遣精干人等四处打探,颇有所得。京师游手无数,赏几个小钱,要怎样便怎样。流言纷飞,无从追索。真情固然好,伪妄也无妨。

  薛盈珍、刘光奇脸上渐渐露出笑意……

  刘禹锡往往连续多日连轴转地忙碌,这日到得天晚,方才想起是个休沐日。哎呀,天已经黑了,连休沐日都忘光了。偶然想起桃红馆。那么,到桃红馆消遣消遣吧。

  约柳宗元、韩泰同去游赏,却得报称二人也都公务缠身无暇与会,刘禹锡只得独自前往。

  陪侍小妓乙姝儿是刘禹锡的私好,老主顾多时未来,今日忽然出现,直让乙姝儿喜不自胜。

  乙姝儿无微不至地殷勤照应,使刘禹锡放松身心,一直睡到日上窗棂才起身,用过早餐后回到长乐里府中。

  夫人薛氏派两名婢女到门前迎候,为刘禹锡脱去罩袍,接引到厅堂,奉上香茶。

  薛夫人唤婢女抱来儿子给夫君看看又长大多少,自己坐在刘禹锡一侧,幸福地望着父子亲热。

  薛夫人见刘禹锡终日忙于公事疲劳不堪,难得有点松快的时光,过了一会儿,忍心让婢女将孩子抱到另室,叹一口气道:“你也太累啦。喝点茶,歇一歇。”

  刘禹锡品下一口茶,一股暖意涌上来。抬头见到薛氏沉静和霭的面容,想到岳父对自己的赏识和器重,想到成婚两年来妻子的温顺和安静,将夫人纤手轻放掌中,缓缓抚摩……

  过了一会儿,刘禹锡说:“哦,我们派人去洛阳迎接老母到长安来,估计不日即可到达。母亲年事已高,我们再忙碌,也得常常给老人家请个安。远在洛阳,难得照应,接来长安,方偿夙愿。”

  薛氏乖巧地道:“两年间我们只回洛阳看望老人家一次,停留的时日也不太多。是早该把老人接来啦。你忙,我总可以朝夕伴老人说话,嘘个寒,问个暖。再说,老人家几番捎信儿,惦念孙子呢。”

  刘禹锡感谢薛氏的懂事,想起昨夜酒醉未归,留宿桃红馆,宠爱乙姝儿,心里不禁生出些愧疚来……

  这日刘禹锡在长乐里家中还没有度完一天,门子便匆匆来报告:王学士遣人到府,说有要事相请。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刘禹锡传 十九 危机暗生A
十九 危机暗生A

  刘禹锡上马出门,匆匆来到王叔文府上。

  王伾、柳宗元也在。刘禹锡心中不由有些慌乱,不知出了什么变故。

  王叔文劈头便问:“梦得可闻听近日流言纷纷,诋毁我等?”

  原来是听到了流言。刘禹锡努力从记忆中搜索,一时不知如何应对才是,“似乎……好像……是不是称我等排斥同僚?那么是说我等交结藩镇?……在下近日公务颇繁,不得其详。”

  “非也。是称本学士青云直上,羞于提说旧日弄臣贱职,将翰林待诏一体罢黜,以灭痕迹!”王叔文冷笑道,“还有出奇的呢,称王常侍广纳贿赂,贮于大柜,夫妻为防失窃,夜卧其上!至于藩镇,不止交结,还以钱易职,面谈价格!倒似是在窗边偷看到的!”

  罢黜三十二名翰林待诏,确有其事,是王叔文为裁撤冗员所为,自然也有安置新人之想。

  至于王伾夫妻夜宿柜上的传闻,刘禹锡确实不得而知,便询问王伾道:“莫非常侍偶有收礼之事,为人乘隙?”

  王伾气愤地辩白说:“岂有这等荒唐事?简直把堂堂三品大员当参军戏来耍了嘛,气煞人也!”

  柳宗元道:“还有说梦得的,任用私人、怀邪乱政。我辈在他们眼中简直成了一帮奸党。”

  每日食不甘味,寝不安席,招来的却是此类纷纷流言。刘禹锡脸色阴沉下来:“谣言生于何处?如此无中生有,可恨之极。定要查个水落石出!”

  柳宗元较为冷静,分析道:《诗经·青蝇》有言,营营青蝇,止于樊,止于棘,止于榛。谗人罔极,交乱四国。岂弟君子,无信谗言。小人不容君子,自古如此。我辈以天下为己任,大业若成,流言自息。若夫此时大事追查,人心惶惶,岂不正中小人下怀?

  王叔文也冷静下来,认为柳宗元所言有理:“是也。梦得,你在《讯甿》中即有声实之论。所谓声先实后,下一步便是征召贤臣,更大力度地推行新政了。凡贞元末年贬逐之臣,均可酌情召回。名单你和子厚先去拟吧。”

  刘禹锡点头接受任务,和王伾、柳宗元一起告退。

  刘禹锡和柳宗元调查访问,不几日便拟好了一批人选报于王叔文。王叔文报于顺宗,顺宗均予同意,遂与韦执谊等商议,草拟诏书。

  在“二王刘柳”全心摄政,朝野上下除弊布新之际,突然又出现了一个情况——

  这日早朝,各位大臣奏事完毕后,侍御史窦坦从文官班列中迈出,高声喊道:“臣窦坦有本要奏!”说罢立即自袖中取出奏疏念道:“为礼部屯田员外郎刘禹锡挟邪乱政事:户部屯田员外郎兼判度支盐铁案刘禹锡,蒙陛下擢用,主理利权,不思公忠体国,反任用私人,变乱成法……臣以为不宜在朝,特此敦请圣裁。”

  窦坦的奏本好似巨石击水,引起朝臣反应,队列忽起骚动,有人惊讶,有人愤激,有人议论,有人询问,有人点头,有人观盼。

  全无心理准备的韦执谊,张皇失措,看到王叔文对胆大妄为者怒目而视,要迈步出班,才忽然清醒过来,忙抢前奏道:“此事容中书省细加斟酌,再覆奏圣裁。”

  龙椅上的顺宗由于身体原因并未听清窦坦的奏对,看到下面似有乱象,便向身旁的李忠言投去询问的目光,李忠言忙道:“侍御史窦坦参奏,言语鲁莽,引起惊扰。皇上不久即可见到覆奏文状,不必急躁,保重龙体要紧。”

  看到李诵挥手,李忠言便大声宣令:“奏事已毕,卷班退朝!”

  回到户部治事堂,刘禹锡犹然怒气难消,“狂妄已极,狂妄已极!一定要把此人远贬蛮荒!不如此制裁,他人必争相效法,我等如何理政?”

  柳宗元、韩泰也附和道:“确须惩一儆百。” 。 想看书来

刘禹锡传 十九 危机暗生B
十九 危机暗生B

  全无心理准备的韦执谊,张皇失措,看到王叔文对胆大妄为者怒目而视,要迈步出班,才忽然清醒过来,忙抢前奏道:“此事容中书省细加斟酌,再覆奏圣裁。”

  龙椅上的顺宗由于身体原因并未听清窦坦的奏对,看到下面似有乱象,便向身旁的李忠言投去询问的目光,李忠言忙道:“侍御史窦坦参奏,言语鲁莽,引起惊扰。皇上不久即可见到覆奏文状,不必急躁,保重龙体要紧。”

  看到李诵挥手,李忠言便大声宣令:“奏事已毕,卷班退朝!”

  回到户部治事堂,刘禹锡犹然怒气难消,“狂妄已极,狂妄已极!一定要把此人远贬蛮荒!不如此制裁,他人必争相效法,我等如何理政?”

  柳宗元、韩泰也附和道:“确须惩一儆百。”

  “老夫也有此意。”王叔文说,“然与韦相计议,他却称窦坦素有清直之名,若行贬谪,朝中显贵越发怨恨我等,上奏抨击者更众,越发对我等不利。”

  刘禹锡立马接道:“韦相此言不妥!窦坦立意与我辈为敌,必是倚恃权要,故而敢于妄为。在下在《救沉志》中曾称,善人在患,不救不祥,恶人在位,不去不祥,窦坦之流,正是拙文中落水之虎,连慈悲为怀的佛门弟子也不愿救助,何况我辈治国平天下之臣!”

  想到自己为政事竭尽公忠,心力交瘁,却遭人弹劾,直要驱逐,刘禹锡心里的火气确乎压抑不住。

  王叔文劝阻道:“执谊为我等倚为柱石,目下尚无人替代。况且执谊所言不是全然无理,不可不听。若我辈因之纷争,岂不予人以可乘之机吗?”

  刘禹锡等只得怏怏离去……

  数日后传来一个消息,李实病死于虢州。王叔文因此略生一点轻松,突然又传来拟于召回的一批贬臣中,陆贽、阳城未待宣诏相继病逝于贬所的噩耗,再令他全身好似浸在冰水里一般。

  “陆相公竟与阳城夫子先后谢世,大出意外,难道是天不助我吗?”

  与此同时,翰林学士郑文明、卫次公和王涯被宦官刘贞亮、薛盈珍邀到了一起。

  “诸位都是朝中柱石,社稷安危当是牵挂于怀。眼下二王等人弄权,任用亲故,排斥正人,无论我辈还是诸位,想必都不能视而不见吧?”

  郑文明和卫次公正觉得“二王刘柳”执掌权柄以来,让他们大有旁落之感,叹息道:“我辈岂能不忧!然而朝中四相,有一半都是他们的人,贾、郑二相年高老迈,如何能奈何得了他们!”

  刘贞亮笑笑:“郑学士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韦执谊是王叔文同党,然而迫于公议,也未尝事事同心。杜佑相公虽与刘禹锡有知遇之交,毕竟顾及朝臣颜面,对二王只是敬而远之罢了。不过,侍御史窦坦弹劾刘禹锡,却能幸免于贬官,有点耐人寻味啊。”

  郑文明问:“依刘公之见,该怎么办呢?”

  刘贞亮正色道:“方今皇上久病不愈,朝野为之忧虑。诸位应知如何举措吧?”

  郑文明不肯接话,转脸观望卫次公,卫次公胸有积怨,立即表达意见道:“当是立太子为首要之事。”

  郑文明这才说:“卫学士所言极是。不知二公以为谁人宜立?”

  “古来成法,立嫡以长。”刘贞亮道,“眼下我辈与诸公戮力同心,共维朝纲。若奸佞得以扫除,当以大权归于老成之臣。”

  郑文明、卫次公和王涯等人大喜,连饮好几杯,带着六七分醉意告辞散去。薛盈珍责备刘贞亮道:“怎么糊涂了,刘公?朝政权柄,由二王转入南衙,我辈还不是依旧仓惶?”

  刘贞亮摇头道:“强势之敌,不宜争锋。我辈主掌内侍省、神策军,足以终身富贵,何必过贪非分之事。”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刘禹锡传 二十 立嫡以长A
二十 立嫡以长A

  刘贞亮、薛盈珍、刘光奇等人一同入殿恳请顺宗册立太子,说这乃是顺天之意。

  顺宗虽然嘴巴歪斜,含混不清,还是通过李忠言昭示了自己的意思:“此事须少待一时。”

  王叔文、刘禹锡等是不同意立李纯的,但另选哪一个,尚未决定,顺宗曾经跟他们密议此事,故此暂作推脱。

  郑文明、卫次公、王涯等人守候在翰林院治事堂,听刘贞亮遣人报知面君情形,都焦虑不安起来,商议如何才能催促皇上立嗣……

  隔日,郑文明称有机要之事面禀圣上,进殿后发现跟王叔文、刘禹锡交善的中官李忠言侍立顺宗之侧,心下顿时“咯噔”一跳。

  顺宗投以询问的目光,郑文明迟迟疑疑道:“臣有……臣有河北密报……”

  顺宗又以期待的目光示意他讲下去。郑文明实为编谎,所以口吃不止,“臣闻,臣闻,魏博、田季安……陈兵……陈兵……恐有……恐有……不轨之谋……”

  郑文明话说不利落,额上冷汗早冒了出来。恰此时一个小宦官进来在李忠言耳边说了几句什么,李忠言立即告退。

  郑文明见状大喜,“扑通”一声倒身下拜:“启禀陛下,臣狂悖欺君,罪该万死!臣实有事关国本之议,特冒死进谏!”

  顺宗已大略明白是什么事了,便挥手命他起身。

  郑文明自怀中掏出一方折好的素纸呈上:“敬请陛下亲览。”他在最后两字上加重了语气。

  顺宗展纸览看,上写四字:“立嫡以长”。他收起纸张,看看郑文明,望着床上的龙饰,沉吟片刻,叹了口气,点了点头。

  郑文明伏地再三拜谢,告退出殿,“呵——”地吁出一口长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