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刘禹锡传-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顺宗展纸览看,上写四字:“立嫡以长”。他收起纸张,看看郑文明,望着床上的龙饰,沉吟片刻,叹了口气,点了点头。

  郑文明伏地再三拜谢,告退出殿,“呵——”地吁出一口长气,只觉背上冷汗涔涔,早已湿透衣衫。

  三月二十四日,德宗颁诏册立李纯为太子。

  得知太子册立的消息,“二王刘柳”诸人怎么也想不通顺宗李诵为何突然不再等待他们的选择,在哪一个环节出了纰漏呢?

  聚会密议时,韩泰猜测,只有翰林学士能自由出入宫禁,定是他们中与我为敌者在皇上之前进谗所致。韩泰一向足智多谋,众人自然相信。

  兹后,王叔文再托王伾向李忠言打听,知道了郑文明曾经进殿面君之事。

  “立嫡以长”,被多数人认为是天经地义的事。王叔文虽讨厌性情刚愎的李纯,但事情已无可挽回。

  当计议以何缘由问罪郑文明、卫次公等人时,一时找不出什么借口。

  王叔文想乘升黜之机降他们的职,韦执谊却不无忧虑地道:“郑卫二人,于皇上登基有大功,即有毫发摇动,也恐后果叵测啊!”

  正在王叔文恼火之际,长安城中又出现了无名揭帖,指斥他“贪贿无厌,滥用奸人”,还煞有介事地列举了几个行贿人的姓氏,不由得人不信。

  王叔文怒气填膺。他虽然拗不过亲友故旧的缠磨,授了几个县参军以下*品的职位,但一直暗暗警戒自己,从未受过一文钱的贿赂。

  是可忍孰不可忍,一定要查缉严办!

  册立太子大典一旦正式举行,前景更堪忧虑。得赶紧与韦执谊商议对策。

  已是午餐时刻,王叔文哪能下咽,立刻传令备马前往中书省。

  甫一上马,忽然想道,平素常与韦执谊聚谈,都是在休沐日或天晚回府之后,大多数朝臣并不知晓他们的密切关系。此此时突然造访,是否过于鲁莽呢?

  转念一想,事不宜迟,知道就知道吧!岂能瞒得了一世?把心一横,扬鞭绝尘而去。 。。

刘禹锡传 二十 立嫡以长B
二十 立嫡以长B

  正在王叔文恼火之际,长安城中又出现了无名揭帖,指斥他“贪贿无厌,滥用奸人”,还煞有介事地列举了几个行贿人的姓氏,不由得人不信。

  王叔文怒气填膺。他虽然拗不过亲友故旧的缠磨,授了几个县参军以下*品的职位,但一直暗暗警戒自己,从未受过一文钱的贿赂。

  是可忍孰不可忍,一定要查缉严办!

  册立太子大典一旦正式举行,前景更堪忧虑。得赶紧与韦执谊商议对策。

  已是午餐时刻,王叔文哪能下咽,立刻传令备马前往中书省。

  甫一上马,忽然想道,平素常与韦执谊聚谈,都是在休沐日或天晚回府之后,大多数朝臣并不知晓他们的密切关系。此此时突然造访,是否过于鲁莽呢?

  转念一想,事不宜迟,知道就知道吧!岂能瞒得了一世?把心一横,扬鞭绝尘而去。

  王叔文与韦执谊议了许久,却无满意结论。关于无名揭帖,韦执谊当即表示,立刻差人查访,拿获肇事者,严加惩治。但是提到立太子的事,他却面有难色,说朝臣大多赞成,连杜佑那样的和事佬也未流露反对之意,若是进行阻挠,后果只怕更糟……

  四月初六日,顺宗驾临宣政殿,正式举行册立太子大典。

  皇太子纯,体仁秉哲,恭敬温文,德协元良,礼当上嗣。朕奉若丕训,宪章前式……

  赞礼宦官宣读时,阶下群臣的反应差别鲜明:身着紫、绯两色朝服的高品显贵多数人面露喜色,山呼庆贺;另一些人面色冷然,庆贺之声也较低弱,其中除韦执谊、王叔文、王伾、刘禹锡、柳宗元等人外,都是着青色朝服的低职微官。

  大典结束后,伴着杂沓的脚步声,议论声像沸水般响成一片——

  “太子神清气爽,仪态庄重,至大尊荣加身,不露一丝喜笑,真乃天子之器呀!”武元衡赞叹。

  “是啊,是啊,社稷有望,苍生有幸呀!”卫次公应和。

  “天佑我大唐,太平盛世许是要重现啊!”郑文明竟然喜极而泣。

  王叔文感到寒意四袭,在宽阔的龙尾道上,同辈诸人的脚步声显得那么无力,那么轻微……

  刘禹锡也是愁眉紧蹙,四周杂沓人声有似洪水令人不快,拐过道角,脑海中不知怎地忽然跳出杜子美的《蜀相》诗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王叔文和刘禹锡是“二王刘柳”诸人中立志最高、树勋建业之心最切者,为大唐天子重振朝纲,为社稷百姓兴利除弊,他们曾暗暗祈祷上苍保佑,顺利推行下去,不要功败垂成。可眼下,宏图未成一半,权柄却要……落于他人之手了!

  韦执谊素来心情矛盾,目睹了立储大典上的孤立情景,心中不免惊惶起来,忙召请刚任命为太子侍读的陆质。

  韦执谊嘱咐陆质,趁为太子讲解经义之机试探其态度,并特别提醒:“千万要顺乎自然,不可草率唐突,以免弄巧成拙。”

  陆质信誓旦旦地表示决不有负所托。

  但这位老夫子对权谋通变究竟知晓几何,韦执谊心中无数。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刘禹锡传 二十一 形势逆转A
二十一 形势逆转A

  陆质应命去东宫讲解《论语》。

  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不善者而改之”句,陆质发挥道:“孔圣择徒不分贵贱,择师不问庸智,如此方能博采众长,修成显学。圣王明主遴选有才之臣,亦不在于高门寒素。”

  太子李纯不说话。陆质斗胆接着道:“譬如度支副使王叔文出身寒微之门,至尊崇信,宰相倚重,太子可知否?”

  李纯一听,瞪起眼睛,厉声斥责道:“遴选朝臣岂是寡人应为之事?陛下只命先生讲解经义,为何羼杂这些东西!”

  太子明显不悦,陆质吓得两股战战,连连告罪,慌忙退出东宫……

  老夫子向韦执谊汇报,韦执谊只觉失策,安慰了几句连自己也不相信的话,将他送出门去。左思右想,觉得还是找王叔文及同辈诸人商议为好……

  想通过陆质对太子施加影响,以争取他同情和支持革新大业,事实说明无效。

  耳目将陆质被太子呵斥一事报知内侍省知事薛盈珍,薛盈珍喜上眉梢,忙对刘贞亮转达,两人开怀大笑。

  “看来太子对王叔文一党厌恶至极。这对我辈大大有利呀!”刘贞亮欣喜道。

  “是啊。”薛盈珍道,“现在该添上一把柴了!下一步应如何举动?”

  “升王叔文的官。”刘贞亮一字一顿道。

  “升……官?升他的官?升什么官?”薛盈珍吃惊地问。

  “户部侍郎,最好加赐紫服。”刘贞亮压低声音道,“但有任也有免……”

  薛盈珍这才若有所悟。

  经过一番秘密活动之后,二十三日,顺宗颁诏,任命王叔文为户部侍郎,赐紫服,免去翰林学士职。

  散朝后同辈诸人纷纷来向王叔文道贺。王公跻身户部堂官之列,今后大有可为呀!

  刘禹锡知道这个任免意味着什么,面有忧色,不好多说。

  王叔文长叹一声,拍着授官制书道:“这是何物?一道墙壁啊。我每日到翰林院商量公事,削去学士之职,有何因由入院呢?”

  刚刚商定了成败攸关的一步,各路人选业已分派,谁想又生祸端。翰林院不得入,权柄由何处来?一旦失权,仇家这么多,到时如何能保平安!

  王叔文平日著文不很顺手,当下便请王伾代笔,上章请求恢复翰林学士职位。王伾也并不精通文辞,用尽平生所学,费了一夜工夫,才将奏章写成呈上。往常事关同辈诸人的上奏,次日便有回音,这次过了三天还是杳无音信。

  王伾不放心,又拟一奏疏呈上,这才有诏颁下:准王叔文三五日入翰林院一次,免去学士之名。

  宦官集团在立嗣问题上得逞后,又策划由韦皋、严绶、裴均三个藩帅同时出面上表,请权令皇太子亲监庶政。

  韦皋还对王叔文等人进行攻击——

  辄当重任,赏罚任情,堕纪紊纲。散府库之积以赂权门。树置心腹,偏于贵位;潜结左右,忧在萧墙。窃恐倾太宗盛业,危殿下家邦,愿殿下即日奏闻,斥逐群小,使政出人主,则四方获安。

  宦官与藩镇内外呼应,形势对革新派极为不利……

  愁恐的王叔文难免有些慌张起来,看看已到百官回府时分,忙差人去请刘禹锡过来计议。

  刘禹锡进了王府,一见王叔文,吃了一惊:数日不见,王公面上神采已消减大半,两腮陷下很深,双眼浑浊无光,头上发丝灰白了一半,几乎认不出来了。

  刘禹锡突感一阵悲凉,刚想说几句劝慰的话,却听到一个衰弱而低沉的声音:“梦得,雪上加霜了……”

刘禹锡传 二十一 形势逆转B
二十一 形势逆转B

  刚刚商定了成败攸关的一步,各路人选业已分派,谁想又生祸端。翰林院不得入,权柄由何处来?一旦失权,仇家这么多,到时如何能保平安!

  王叔文平日著文不很顺手,当下便请王伾代笔,上章请求恢复翰林学士职位。王伾也并不精通文辞,用尽平生所学,费了一夜工夫,才将奏章写成呈上。往常事关同辈诸人的上奏,次日便有回音,这次过了三天还是杳无音信。

  王伾不放心,又拟一奏疏呈上,这才有诏颁下:准王叔文三五日入翰林院一次,免去学士之名。

  宦官集团在立嗣问题上得逞后,又策划由韦皋、严绶、裴均三个藩帅同时出面上表,请权令皇太子亲监庶政。

  韦皋还对王叔文等人进行攻击——

  辄当重任,赏罚任情,堕纪紊纲。散府库之积以赂权门。树置心腹,偏于贵位;潜结左右,忧在萧墙。窃恐倾太宗盛业,危殿下家邦,愿殿下即日奏闻,斥逐群小,使政出人主,则四方获安。

  宦官与藩镇内外呼应,形势对革新派极为不利……

  愁恐的王叔文难免有些慌张起来,看看已到百官回府时分,忙差人去请刘禹锡过来计议。

  刘禹锡进了王府,一见王叔文,吃了一惊:数日不见,王公面上神采已消减大半,两腮陷下很深,双眼浑浊无光,头上发丝灰白了一半,几乎认不出来了。

  刘禹锡突感一阵悲凉,刚想说几句劝慰的话,却听到一个衰弱而低沉的声音:“梦得,雪上加霜了……”

  刘禹锡半晌说不出话来。眼看王公去职是无可阻挡的了,而他一旦去职,群龙无首,谁来挽救危局呢?他只恨自己于权术谋划不曾深研,对应付危局毫无用处……

  王叔文见他此般神情,勉强挣出一点苦涩的笑容:“梦得,事到临头,愁也无用。弈一局棋如何?”

  他还有心思弈棋?刘禹锡木木地拖着脚步,在棋枰前坐下,见王叔文作手势示意,便投下了一颗白子。起初双方心思都不在棋枰上,走了十几步,才略略聚集一点注意力。

  王叔文的黑子在边地已占了五个点,刘禹锡执一白子正想阻断,却见王叔文在轻拍案角:“有了!”

  刘禹锡心中一喜:“王公有何妙计?”

  “静候佳音吧!”

  这日傍晚,王叔文在翰林院设宴,特地派人去邀请大宦官刘贞亮。

  死对头请我的客?是不是鸿门宴?去,还是不去?刘贞亮稍微犹豫之后,待到时刻,更衣后昂然出门,在随从小宦官簇拥下奔翰林院而去。

  到了翰林院,看到刘光奇、李忠言及翰林学士郑文明、卫次公、王涯等人都在,暗想王叔文大约想玩什么花招。虽然他还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但可以肯定不是鸿门宴。他泰然自若地落座,才与众人寒暄几句,便听门官通报:“户部王侍郎、翰林凌学士到!”

  王叔文在凌准陪同下向众人含笑致意。后面一队队的人夫挑着食盒络绎不绝地进来。王凌二人落座,寒暄之中,人夫退出,王叔文随从家仆开盒上菜。

  酒菜摆满了两条长桌,食盒还有一大半没打开,王叔文做个手势,家仆立刻垂手静立一旁。

  众人正在纳闷为何王叔文今日如此出手阔绰,王叔文却先向空行了一礼,随后神色庄重地道:“特先告知诸位,皇上蒙天降福,病体霍然痊可,昨日在御苑中猎兔,纵马如飞。故而特为庆贺,今晚略备酒食,与各位共用。”

  王叔文声调不高却颇为有力。但凌准显然事先并未和他通气,乍听此言,刹那间心下一喜,但很快就在心里说:不可能吧?

刘禹锡传 二十二 叔文罢官A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