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刘禹锡传-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爻ぐ玻巴斯榫衫铮逶』史纭薄

  杜佑请求提前离休,刘禹锡感到在扬州已经无所作为,也希望回到京师长安,另觅方向,施展抱负——

  淮海的夏天雨水太多了,难得有早晨放晴的时候。盼得一个长风吹拂的日子,却只看见一片孤云在折腾。卑湿久喧浊,搴开偶虚清。客游广陵郡,晚出临江城。郊外绿杨阴,江中沙屿明。归帆翳尽日,去櫂闻遗声。

  乡国飘渺,路途漫长,怀一颗羁旅的心灵,茫然仰望高悬的旗旌。

  我心总在悠然之中,京华的怀念不能消减,怅望西北,迢递千里路程。太远太远啊,薄暮时分的大山之上,惟看见一双巨大的鸟儿,在翩翩飞行……

  杜佑后来却获得了提升。

  贞元十七年末,在杜佑幕府学习了几年文武之道的刘禹锡接到了朝廷的调令。这年刘禹锡三十岁。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刘禹锡传 十 监察御史A
十 监察御史

  京兆府渭南县主簿,这是刘禹锡于贞元十八年正月开始担任的职务。

  前一年冬天,刘禹锡离开扬州返回洛阳,陪伴母亲过了年,正月初便离开洛阳西去赴任。在一个大雪纷飞的日子,刘禹锡到达渭南。

  渭南县在京兆府辖下属于中等县份,因为它离长安毕竟不是太近,但它的级别比普通州县还是高一些的,所以刘禹锡的品级高于一般主簿。

  时任京兆尹是韦夏卿。前年,朝廷曾任命韦夏卿为徐州行军司马,让他去接替亡故的徐泗濠节度使张建封的职务。张建封的部队发生兵乱,非得拥戴张建封的儿子张愔接任他老子不可,韦夏卿被拒于城外,朝廷只得把他调回吏部,充任侍郎。

  贞元十七年秋天,干了一年吏部侍郎的韦夏卿升任京兆尹,京师地方的首席长官。

  其实韦夏卿不单十分潇洒,还是很有才干的,他尤其爱才,所交游均系当时的名士,特别喜欢刘禹锡这样的有为青年,故而刘禹锡甫一到位,就受到韦夏卿的赏识,代韦夏卿撰写奏表、文状,韦夏卿一点也不挑剔,总是予以首肯。

  韦夏卿不惟自己爱学习,还善于发现文才,鼓励手下在职进修。

  有个名叫窦群的处士,住在偏远的晋陵,勤学不懈,写了不少富有见解的史论,韦夏卿听说后就调来阅读,确乎不错,于是举荐给朝廷,窦群也得以做官。

  施士匄是位大博士,大学问家,韦夏卿把施士匄请到府中讲授《诗经》。京中士大夫都来听讲,刘禹锡自然是要听的,当时担任京兆府蓝田县县尉的柳宗元也来听,还有韩泰,与刘禹锡有点亲戚关系,也被刘禹锡邀请来听。

  施士匄讲《毛诗》,与汉代酸儒大不相同。汉代的所谓经师,都是读死书、死读书的角色,都是拘泥师说、墨守古训的章句之徒。而施士匄是在表达自己的理解,是在按照自己的思想在自由发挥。

  如“维鹈在梁”者,毛注实为不确。施士匄说,“梁”系人取鱼之处,义在鹈鹕当自求食,不应于人梁上取鱼,譬喻人自不行善,反贪天之功……

  韩愈评价,施先生明白毛《诗》、郑《诗》,精通《春秋》、《左氏》,又善于讲解,朝内之贤士大夫,跟随他执经考疑,这才相继不断。

  确实,施士匄的《诗经》课堂饶有趣味,他还以丰富的学识和辩证的理解纠正了毛注中的某些失误,让刘禹锡们非常受用。重要的是,在当时比较险恶的朝局下,有志于政治革新的人接受了施士匄经以致用学风和独立思考的精神,发酵作用可想而知……

  此间,刘禹锡、柳宗元和僚友韦执谊、王叔文、王伾因为相同和相似的政见渐渐加深了友谊。他们认为朝政日非,社稷不宁,原因其一在于宦官跋扈擅权,其二在于藩镇拥兵割据,要想恢复正常秩序,必须从这两个要害处着手……

  贞元十八年夏秋之交,刘禹锡回洛阳拜望母亲,在洛阳居住了较长一段时间。

  官场的劳碌放下了,像一般人家的孩子一样,在母亲膝下,侍奉,陪伴,是刘禹锡感觉最为温情的时光。父亲故去之后,他最惦记的就是母亲的身体,所幸老太太居住在洛阳,水土没有问题,儿子官运通达,心情因而不错,身体一直十分扎实,只要刘禹锡到家,童仆们都争先恐后地汇报老太太的好,身子骨好,心肠善良,家庭上下和乐……

  陪着母亲外出散心,之外,免不了应酬和交游。

  友人杨处厚曾系进士,元和十年因受株连被贬至邛州做大邑县尉,已经八个春秋了,一直在基层,没有升迁消息。经过洛阳,会刘禹锡,言谈之间希望有所帮助。刘禹锡是了解杨处厚的,于是便策略地提请时官剑南西川节度使的韦皋——

刘禹锡传 十 监察御史B
十 监察御史

  贞元十八年夏秋之交,刘禹锡回洛阳拜望母亲,在洛阳居住了较长一段时间。

  官场的劳碌放下了,像一般人家的孩子一样,在母亲膝下,侍奉,陪伴,是刘禹锡感觉最为温情的时光。父亲故去之后,他最惦记的就是母亲的身体,所幸老太太居住在洛阳,水土没有问题,儿子官运通达,心情因而不错,身体一直十分扎实,只要刘禹锡到家,童仆们都争先恐后地汇报老太太的好,身子骨好,心肠善良,家庭上下和乐……

  陪着母亲外出散心,之外,免不了应酬和交游。

  友人杨处厚曾系进士,元和十年因受株连被贬至邛州做大邑县尉,已经八个春秋了,一直在基层,没有升迁消息。经过洛阳,会刘禹锡,言谈之间希望有所帮助。刘禹锡是了解杨处厚的,于是便策略地提请时官剑南西川节度使的韦皋——

  洛阳秋日正凄凄,君去西秦更向西。旧学三冬今转富,曾伤六翮养初齐。王城晓入窥丹凤,蜀路晴来见碧鸡。早识卧龙应有分,不妨从此蹑丹梯。

  刘禹锡含蓄而委婉,名义上是启示杨处厚到蜀川登临名山,实则在祝愿杨处厚此去能升入韦皋幕府,直上青云。

  贞元十九年,杜佑被德宗召回朝廷,拜检校司空、同平章事。

  回到京师为官的杜佑像以前一样器重刘禹锡,重要的奏章、文书仍然委托刘禹锡代笔制作。

  不久,幸运瞧瞧地降临了。

  御史中丞李汶大力向皇上举荐人才,刘禹锡和柳宗元俱被任命为监察御史。监察御史,负责纠举百官,巡按州县,察视刑狱和整肃朝仪,官阶虽说只有正八品上,权利和责任却都十分重大,因而御史台威严逼人,连京兆尹等官在路上遇见,都疾速让路,所谓“尹避台官”。故有监察御史“振举百司纲纪,实为八品宰相”之说。

  刘禹锡自己也兴奋地记载情状道,“望如何其望且惧!等灞岸兮见长安。纷扰扰兮红尘合,郁葱葱兮佳气盘。池象汉兮昭回,城依斗兮阑干。避御史之骢马,逐幸臣之金丸。”

  刘禹锡的仕途理顺了,诗文更有影响,许多年长的高官显贵都愿意跟三十多岁的他往来唱和,其中不乏舍人、阁老等重量级人物,如权德舆,如崔邠,他们不仅以韵相酬,还邀请刘禹锡出席各种活动——

  暮景中秋爽,阴灵既望圆。浮精离碧海,分照接虞渊。

  忽然间,丝无纤尘的碧空,一轮孤月出现了。它皎皎地居于高远,所倚者,是圆如旋盖的苍穹。天地二仪,晶莹澄澈,千般万象,皎鲜无比。整御当西陆,舒光丽上玄。从星变风雨,顺日助陶甄。

  远近同时望,晶荧此夜偏。运行调玉烛,洁白应金天。曲沼疑瑶镜,通衢若象筵。于是,见到的人,个个都是冰雪仙姿,看到的景,处处都是神幻世界啊。

  月光流布,银汉也显得失色了,翠凝如洗,轻烟都变得透亮了。

  皋禽警露下,邻杵思风前。水是还珠浦,山成种玉田。剑沉三尺影,灯罢九枝然。象外形无迹,寰中影有迁。稍当云阙正,未映斗城悬。静对挥宸翰,闲临襞彩笺。境同牛渚上,宿在凤池边。兴掩寻安道,词胜命仲宣。从今纸贵后,不复咏陈篇……

  幸运和幸福往往接踵而至,富有眼力的京兆府水运使薛謇看中了身为监察御史的刘禹锡,有意选他做女婿,托人向他介绍自家的女儿。

  贞元十九年金秋十月,仕途大顺的刘禹锡和薛家姑娘举行了隆重的婚礼,并买下光福坊一处宅院作为新居。 。 想看书来

刘禹锡传 十一 拣选才俊A
十一 拣选才俊

  刘禹锡的交游愈来愈广泛。柳宗元的政治观点跟刘禹锡一致,韩愈属于稳健的保守人士,并不影响他们之间的个人友谊。

  元稹、白居易和刘禹锡也有交往。元稹年轻,入仕时间和刘禹锡差不多,白居易得中进士晚刘禹锡七个年头,但他们的年龄一般大小。

  韦执谊同他们也是好朋友。韦执谊是韦夏卿的堂弟,时职吏部郎中。

  韦执谊的学术朋友陆质,研究经学,有些成果,撰写有著作《春秋微旨》、《春秋集传纂例》、《春秋集传辨疑》三部曲,自成一家之言,当时颇有影响,刘禹锡和柳宗元于诗文、表章之余还研讨、辨析陆质的学术观点,走在一般士大夫前面。

  刘禹锡的另一好友是王叔文。早在贞元十一年,刘禹锡试过吏部取士科,被授予太子校书时,他们就是交谊深厚的政治同道了。

  王叔文出身微贱,曾任苏州司功参军,后被召入翰林院,因擅长围棋,被选为太子李诵的侍娱之一。因此王叔文跟刘禹锡的友好交往已有八载。

  刘禹锡知道王叔文是具有政治才能的。

  韩愈看不顺眼王叔文,认为他寒门庶族出身,根基本来软弱,还光想操心社稷大事,很不合适,上朝下朝路遇了,王叔文主动招呼韩愈,韩愈也不愿搭理。

  韩愈甚至对刘禹锡的政治观点也时有微词。但这些不影响刘禹锡尊重年长于己的韩愈,也不妨碍看重实质本领的刘禹锡同王叔文交厚。

  当时之世,虽不能说君暗臣佞,一竿子打翻一船人,但阉竖、强藩再加奸僚,为数确乎不少。阉宦权柄在握,强藩重兵在拥,尽管朝中*重臣也不乏忠贞之辈,但多年累积的弊政非数人之力所能去除。

  校书郎白居易有句形容长安险恶的政治空气:“人家不敢欢宴,朝士不敢过从”。从民间到朝堂,莫说欢宴,连打招呼聊天都得小心了。

  最让百姓吃罪的是“宫市”,宫中到市面上采办东西。起初是低价强买,劣物置换,后来干脆“白望”——看中便白白拿走。

  早时,宫中物品由京兆官吏代办,后来权力全都归了宦官。那些被称为中官的阉党,自认非常高贵,不想亲身行动,他们雇人在长安市上选择、攫取。

  每天只要开市,朱雀大街东市西市场开市交易,着黄衫,跨花马,脑满肠肥的领头宦官就出现了,马屁股后头紧随十多个随从,一律地黑幞头加白衫子。前前后后大群身穿杂色衣衫的人,来回奔突,这些人就是宦官们雇来的走狗。

  据说宦官中专事上市抢夺的宫市使招雇了几百个专事张望抢夺的市井青皮无赖,号称“白望”队,就是这些身穿杂色衣衫的走狗。

  黄衫胖子策马游走,走狗们高喊着“圣命!圣命!”分头冲向各家商行、门面,伸手随便抓取看中的货物,装进大口袋里,转身就走。走狗们所过之处,一街两行落花流水。

  各商号的老板或者伙计,也被“训练”成了,远远望见黄衫子和走狗们的影子,不管交易进行到何种地步,纷纷惊慌失措地上起门板,哪怕没有结账,哪怕贵重的金簪子掉在外面都不敢反身再要了。

  别说褐衫麻鞋的小百姓了,戴着毡帽的胡商,裹着宽大头巾的西域商人对宫市也一样害怕。

  害民已极的,还有被称为“五坊小儿”的宦官,设局讹诈,无恶不作。

  唐大明宫东边,建有五个动物饲养场,谓之五坊,饲养有犬、鹰、雕、鹞、鹘五种猛兽恶禽,供宫内狩猎之用。饲养场的宦官,包括他们雇佣的大批走狗,以贡奉宫廷为名,在长安城内外张网捕鸟。

刘禹锡传 十一 拣选才俊B
十一 拣选才俊

  据说宦官中专事上市抢夺的宫市使招雇了几百个专事张望抢夺的市井青皮无赖,号称“白望”队,就是这些身穿杂色衣衫的走狗。

  黄衫胖子策马游走,走狗们高喊着“圣命!圣命!”分头冲向各家商行、门面,伸手随便抓取看中的货物,装进大口袋里,转身就走。走狗们所过之处,一街两行落花流水。

  各商号的老板或者伙计,也被“训练”成了,远远望见黄衫子和走狗们的影子,不管交易进行到何种地步,纷纷惊慌失措地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