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平民生活的幸福本质:幸福课-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天下午,邻居茹娜让蔡真妮的大儿子小州帮她家割草,蔡真妮也领着三猪在外边玩。突然,她看见邻居家4 岁半的卡顿,紧张兮兮地从身边跑了过来,跟他打招呼也不理睬,一溜烟儿地窜进自家后门。
  “割完草,小州见我劈头就问: 妈,你有没有拿信?我说: 没有啊!”原来茹娜要出门,把装着割草工钱的信封放在信箱里,等小州完工了,却发现信箱里是空的。或许是茹娜走时忘了,蔡真妮这么认为,但小州说肯定是让谁拿走了。
  做晚饭时,门铃响了,蔡真妮开门一看,是卡顿和妈妈茹娜站在门外。卡顿两眼通红,显然哭得不轻。他手里拿着一个破损的信封,看到蔡真妮就递了过来,信封上写着: 给小州,茹娜。
  卡顿的妈妈问他:“你要说什么?”
  “对不起,我知道做错了,我不会再做这种事了。”卡顿抽泣着说,蔡真妮一下恍然大悟。
  卡顿的妈妈讲,她发现儿子在房间里鬼鬼祟祟的,进去一查看,结果在枕头
  底下找到了钱。最初以为拿的是姐姐的钱,证实是小州的钱后,她马上领儿子还钱、
  道歉来了。
  “为了缓解尴尬气氛,我和她开玩笑说,这孩子这么小,就对钱的兴趣这么大,将来可以去华尔街管理基金了。她叹口气说,卡顿是她家四个孩子中最聪明的,又是老小,被宠坏了。越聪明的孩子越难管教,现在,已到了让他知道什么是正确,什么是错误的时候了,而且犯了错误要去面对,要自己亲自改正才行。” 送走了卡顿娘俩,一个念头不停地在蔡真妮脑子里转悠着: 假如三猪偷了别人的钱,我是否也会有勇气领孩子上门道歉?
  ● 任何一种惩罚,都会给孩子心里留下阴影
  天底下,哪有小孩子不犯错的。犯了错咋办?打呀!“咱小时候,不就是这样被‘教育’ 出来的?不打不成器。” 没出国时,蔡真妮认为打屁股,是管教孩子正确合理且立竿见影的办法。
  “这边,别说老师打学生,我们在家里,都不敢打。” 打孩子的后果有多严重,华人老严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自认为智力超群的老严,来美国的奋斗目标是当科学院院士,得诺贝尔奖。岂料他的远大前程,竟断送在自己的几巴掌上。
  老严的女儿比较迟钝,有一回他辅导女儿学习,一个问题讲了若干遍女儿仍是不懂,老严失去耐心,打了女儿两巴掌。第二天上学,老师见孩子胳膊上有瘀痕,不像是摔伤的,问咋回事,小孩子说是昨晚爸爸打的。这可不得了了,老师马上通知校长,校长立即召集学校负责儿童心理、特殊教育的老师,详细询问孩子挨打的细节,最后通知了警察,警察当即就把孩子领走。很快,老严收到警局通知,他被控虐待女儿,在法院正式判决前,孩子将被放在寄养家庭里,不许老严两口子探望。官司打了近一年,老严被判虐待罪成立,剥夺孩子的抚养权,罚社区劳动几百小时。不得已,老婆和他办了离婚手续,自己申请将女儿从寄养家庭领了回来。

在美国育儿的“痛苦”经历(3)
来美国后辛辛苦苦攒下的几万美金,老严全贡献给了律师不说,判决后不久,老板就找了个借口炒了他的鱿鱼。在参加社区劳动的同时,老严满世界地发简历,可没一家单位接收他,因为他有“犯罪记录”。走投无路的老严,最后带着满腔的愤懑和遗憾,领着老婆孩子海归了。
  千万不能打!于是,蔡真妮试着用美国方式惩罚犯了错的孩子,这个办法叫“time out”。“这个词,用中文很难直接翻译,有人译成‘隔离反省’,让犯错的小孩单独待在某个地方。这个地方,可以是教室的某个角落,或者家里单独的房间,只要与其他人隔离,不参与众人活动就行。反省时间的长短,一般根据孩子的年龄而定。老外使这招儿特管用。”但蔡真妮用得不顺手,在博客里,她细述了自己使“time out”时的“痛苦”。
  凯莉6 岁大时,一天,又把蔡真妮气得七窍生烟,她决定使出这个撒手锏。“Time out !” 一听到这个词,凯莉当即色变,抓住妈妈的衣服大喊:“ 我不要!不要!”
  看来,她在学校里一定见识过这种处罚。蔡真妮听了,暗自解气,呵呵,终于有你怕的事了。
  怕关厕所里吓坏她,折中一下,让凯莉回自己房内反省10 分钟。“我想,屋里有书、有玩具,随便干点什么,时间一蹭就过去了。可因为我说的是‘time out’,在她心里,这几分钟就是很严重的惩罚。所以,她死死地拽住我的衣服,不肯挪步。”
  连拖带拽拉女儿回了屋,这时的凯莉已是嚎啕大哭。蔡真妮说当时都想起了小时候在农村看杀猪,猪被捆绑时的凄厉叫声。等她把女儿拖进屋时,发现自己难以脱身了。
  “凯莉两手紧紧抱住我的腰,头伏在我的胸前扭动着,鼻涕一把、眼泪一把全抹在我身上,嘴里还呜噜呜噜地为自己申辩。我想掰开她的手,每次就要脱身时,
  只听她又是一声惨叫,我一愣神的功夫,她就又缠了上来。天哪!是她被‘time out’了,还是我被‘time out’了?”
  时钟指针一秒一秒地挪动,真是度秒如日,看凯莉痛苦的样儿,当妈的怎能不心疼?挨过了6 分钟,蔡真妮受不了了,提前宣布“time out”结束。
  经此,女儿的行为好多了,每到关键处,只要一说出这个词,她立刻会收敛,但蔡真妮轻易也不敢再使了。有回到姑姑家玩,凯莉又一次屡错屡犯后,蔡真妮忍无可忍,下决心一定要“time out”。因为知道女儿接下来的反应,蔡真妮对老公说:
  “我判决完了,轮到你执行了。”
  “ 我老公上前拉女儿的手,一下子就被她像八爪章鱼一样缠上身,连哭带嚎,老公一下子就懵了。转头看我,想让我放女儿一马。我想,岂能就让我一人被女儿‘time out’,我严肃地摇摇头。老公无奈地连抱带拖拉凯莉上楼,女儿凄厉的哭声
  和老公殷殷劝告声,延绵不绝地沿楼梯向上飘去。可不一会儿,老公就下来了,身上的衣服皱皱巴巴,还沾着黏黏糊糊的东西。”
  “这么快就下来了,还不到10 分钟呢!”老公抹着头上的汗,说:“6 分钟可以了,我已经到极限了!”
  三猪因为特别调皮,在他3 岁时,蔡真妮不得已就使了这一招,但效果却不尽如人意。
  第一次出招前,蔡真妮先解释了无数遍什么是“time out”, 但三猪依旧我行我素。开始执行了,他也只是瞪着小眼睛冷静地看着妈妈。蔡真妮把他关进主卧室,又在外头听了,没哭也没闹,看来不会有什么大问题,她回厨房做饭。炒好一个菜后,蔡真妮又返身回去查看,一开门,看到的景象,让她的血压一下子蹿升上来。 。 想看书来

在美国育儿的“痛苦”经历(4)
“三猪坐在地上,身上、脸上、手上,到处抹着黑乎乎的巧克力,嘴里还大嚼着。看我进来,冲我笑着,一丝褐色的口水顺着嘴角流下来。因为他嗜吃巧克力,我把家里的巧克力都藏在了卧室。这下可好了,趁没人,他翻出来大吃特吃。这哪里是在受惩罚,分明是开洋荤呀!”
  第二次,蔡真妮狠狠心,把三猪关进厕所。刚一转身,就听见里边“哗——”的冲水声,过一会儿,又是“哗哗哗”的水声。这小子在厕所里玩起水了。蔡真妮打开门,三猪嬉皮笑脸地,好快活的样儿,“time out”无效。
  第三次终于出效果了。这回犯错后,蔡真妮把三猪放进封闭阳台。阳台有落地门和屋里连着,他在外面可以看到屋内人在干什么。“ 我和他的哥哥姐姐,在屋里又说又笑地吃东西,他趴在门上看着,两只小手使劲拍门上的玻璃,嘴里喊着:让我进去,让我进去!看我们都不理他,小嘴慢慢地瘪起来,眼泪在眼圈里打转。小州看不下去,说:妈妈,让他进来吧!我说再等等,这才一分钟呢。”又过了两分钟,
  小脸憋得通红的三猪才被放进来,他扑到妈妈身上抽噎不已,蔡真妮就此谆谆教育了一番,希望这次能够生效。
  效果是显著的。后来,只要三猪一调皮,当妈的指指阳台,说一句“time out”,他马上就老实了。但也落下了后遗症,三猪从此不单独到阳台,也不和妈妈一起去,看到蔡真妮一个人进了阳台,他一定要过去把门关上。
  “这让我反思: 任何一种惩罚,都会给孩子心里留下阴影,还是要少用,不得不用时,也要点到为止。”
  ● 美式教育的“绝活”
  凯莉上的小学,一年开两次家长会。开会时,老师不是把全体家长召集到一块儿讲,而是单独谈,打开文件夹给家长看,孩子这学期,哪哪哪有进步。比如语文,以前能造俩句子,现在能造四个啦。人际交往上,知道与同学分享自己的东西啦……
  “老师不但不告孩子的状,而且说的全是好话。照咱中国父母的思维,就想知道孩子有啥缺点,改正了才进步不是?开始,我直截了当地问,老师绝对不直接讲孩子哪里不好。”
  知道凯莉话特别多,蔡真妮忍不住问: 她喜欢说话,会不会影响到你上课呢?
  “你猜人家咋回答?老师乐呵呵地说: 凯莉太开朗了,我非常喜欢。她哪天没来上课,我会觉得教室里少了点什么,一下子没有了生气。瞧瞧,人家多会讲话。我自己的孩子,有时候我都觉得她太吵了,老师能一点没感觉?但她会从好的角度想,把凯莉的多话,绝对看成优点,加以赞扬。”
  后来,再开家长会, 蔡真妮转弯抹角地问老师: 我家凯莉, 有没有什么地方,我们可以帮到她,让她做得更好? 这么着,老师才会提到不足的地方:“ 在单词拼写上,凯莉要是再努力一点, 可能会减少错误率。” 呵, 蔡真妮明白了凯莉拼写不太好。凯莉班上有个男孩,照蔡真妮看,智力肯定有问题,别人做对10 道数学题,他能做对一道就不错了。就这样的,老师还不停地表扬他有进步。
  从上一年级开始,班干部就是大家轮流当,上讲台演说,人人都有资格,怎么讲都行。那么小的孩子讲话也没个章法,嗑嗑巴巴的,可老师同学都热烈鼓掌,夸好好好!你太棒了!
  刚开始,蔡真妮捉摸: 是不是就这一个老师这样?她留心观察后发现,不同年级、不同班级的老师全一样,这边的教师受到的基本训练就是如此,否则不够资格。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在美国育儿的“痛苦”经历(5)
蔡真妮悟出了美国人教育孩子的最大特色,或者说“绝活”——鼓励。
  “他们是千方百计地挑出孩子的优点、亮点,可劲儿地表扬,忽略不足的地方。
  久而久之,小孩子好的地方就会越来越好,长处会越来越长,而缺点却被慢慢地弱化了。”
  小小年纪的三猪有了一句口头禅,不管自己还是别人做了什么,他都要喊一句“Good job( 干得好)”。有一天,幼儿园的老师说起这事儿,笑着问蔡真妮: 平时,你都怎样表扬他的?蔡真妮想了想,好像自己说的就是这句“Good job”。
  “这就对了。”老师讲,“孩子都是跟外界学的,无论是行为还是语言。这句话,一定是被你用了无数次后,在他心里成了最有力量的表扬话。” 老师建议试试用其他表扬、鼓励孩子的词,淡化这句“Good job”。“咱中国人不太习惯,也不擅长夸别人。老外的特点是不说不好、不行这样否定的话,说‘Good(好)’,那基本上就是做得很一般,不甚满意了。这里的孩子,无论做完一件多小的事,比如画了一幅画,写了一个字,剪了一个东西,帮了别人一下等等,老师和家长都会表扬。很多时候,还要拥抱孩子给以鼓励。妈妈们‘我爱你’不离口,说得可自然了。他们认为正面的表扬、鼓励和爱,永远都不嫌多。”
  隔天,三猪的老师给了蔡真妮一张纸,说:“这个或许对你有帮助。”纸上打印的是,《101种表扬孩子的话》,蔡真妮看了大受启发。
  这里边的好多话,现在常挂在她的嘴边:Excellent( 太出色了) ;Great work( 做得太好了) ;Beautiful( 漂亮) ;Fantastic( 太奇妙了) ;Awesome( 真了不起) ;What a great imagination( 多妙的想象) ;Super work( 超级棒) ;Super( 极好) ;I′m proud of you( 我为你骄傲) ;You really tried( 你确实尽力了)……
  蔡真妮的体会是,常说这些表扬话,不光孩子受用,就是大人听了,也会感觉很好。“可以用在夫妻、朋友、同事、上下级等所有和人打交道的时候,用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