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巴菲特忠告中国股民-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巴菲特实事求是地说,他从来没本事从一堆不成气候的上市公司中找到幸运儿的超能力,而是学着从2600多年前古老的伊索寓言中所教导的方法,从比较保守的角度去估算每一只股票每年的现金流入和流出状况。虽然无法做到很精确,但这样做确实是投资股票所必需的。
  【巴菲特智慧结晶】
  巴菲特认为,投资者投资的股票其自由现金流是否持续充沛是很重要的,自由现金流是投资者能够实实在在拥有的东西。就好比说一片树林中根本没有鸟,你又怎么能期望从这里捕捉到鸟儿呢?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有了金刚钻才能揽到瓷器活
当保险公司购买再保险时,他们买下的只是一纸承诺,而其有效性可能要在几十年后才会受到考验。在再保险世界中,没有任何一家公司可以比通用再保及国家产险更具保障性。此外,不像其它大部分的再保业者,我们几乎将所有承担的风险自留下来,因此我们的理赔能力,不必再依赖其它再保公司的能力或意愿。这种独立的财务实力,在可预期一定会发生重大灾难的保险世界来说尤其重要。
  ——沃伦·巴菲特
  【巴菲特现身说法】
  巴菲特认为,投资者购买的股票其自由现金流要持续充沛,这是考察该股票是否值得投资的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在再保险领域,伯克希尔公司就以其强大无比的自由现金流,接下了许多别人不敢接的大订单。
  巴菲特在伯克希尔公司2003年年报致股东的一封信中说,在保险公司购买再保险时,他们买到的实际上是一纸承诺。因为购买再保险后,究竟会不会遇到需要理赔的事,往往要在横跨几十年的时间段中才能反映出来。与其他再保险公司相比,没有哪家公司可以比通用再保险公司和国家产险保险公司更具有保障性的了。
  除此以外,与其他大部分再保险公司所不同的是,伯克希尔公司由于强大的自由现金流作保证,所以即使遇到所有的承保风险一起发生,也可以不依赖于其它再保险公司的能力,独自承担理赔业务。这种实力在预期今后一个时期内一定会发生重大灾难时,显得尤其重要。
  巴菲特承认,自从伯克希尔公司1998年购并通用再保险公司后,该公司就一直是伯克希尔公司的“问题孩子”。并且由于该公司规模庞大,所以它对伯克希尔公司的连累作用尤其大。真的要感谢通用再保险公司经营管理层的正确领导,所有的核保纪律和损失准备提列2003年都已经到位,这些问题全都解决了。
  通用再保险公司虽然不能保证说今后就不会出问题了,但显而易见,该公司强大的自由现金流将成为伯克希尔公司未来获利成长的重要推动力,它的财务实力是其他同行所无法比拟的。更不用说,就在2003年其他同行的信用等级纷纷被降低的同时,该公司的实力又更上一层楼,通用再保险公司以及她的姊妹公司国家产险保险公司,一跃成为全球主要再保险公司中唯一具备AAA最高信用等级的企业。
  巴菲特特别指出,这里尤其要感谢詹·阿杰在过去18年中连续为伯克希尔公司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在处理超大型特殊风险方面所作出的成绩。这种超大型特殊风险,通常是其他再保险公司无法承担的灾难性风险,如加州大地震,以及其他一些非常特别的保单。
  例如,2003年百事可乐公司就曾经举办过一次摸奖活动,每位参加者都有机会获得10亿美元大奖。10亿美元当然不是一个小数字,百事可乐公司理所当然想分散这种风险,而他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实力强大的伯克希尔公司。就这样,伯克希尔公司独立承担了这次摸奖活动的所有风险。
  按照协议,如果真的有顾客抽到了10亿美元奖金,因为要实行分期支付方案,伯克希尔公司实际承担的马上要掏出现金的风险是亿美元。2003年9月14日摸奖活动正式举行,大家屏住呼吸等待这一刻的来临,所幸的是大奖并未被抽出。所以,2004年百事可乐公司还准备再次举办这样的摸奖活动。
  为此,巴菲特提醒公司股东说,大家最好要有这样的心理准备,万一类似于这种活动需要伯克希尔公司理赔的话,公司的业绩可能会受到较大的影响。不过从长期来看,公司实力还是堪称无虞的。
  巴菲特在伯克希尔公司2005年年报致股东的一封信中说,2005年初伯克希尔公司控股的美中能源公司(MidAmerican Energy),收购了为美国西部6个州提供电力服务的亚泰集团(Pacifi Corp)。由于后者是一家公共服务机构,所以需要经过许多监管部门的批准。更重要的是,为了收购亚泰集团公司,伯克希尔公司要求专门为此购买34亿美元的美中能源公司普通股股票,然后把这些股票交给美中能源公司,再加上17亿美元的银行贷款一起完成收购交易。
  容易看出,这里一下子要拿出51亿美元资金收购该集团,这实在是一笔不小的数额。而这样庞大的收购业务,也只有伯克希尔公司能够啃下来。
  巴菲特客观地评价说,对于这种政府监管的公用事业来说,伯克希尔公司投资这样的企业是不能指望从中获得特别高的盈利的,但这样的投资能够为伯克希尔公司的巨额资金创造合理收益提供机会。也就是说,这种数额庞大的社会业务,对于资金规模同样庞大的伯克希尔公司来说,堪称是门当户对。今后,伯克希尔公司将继续寻求更多这种投资机会。
  巴菲特说,伯克希尔公司旗下的子公司中有许多企业由于自由现金流充沛,能够承接到同行不敢承揽的业务,从而创造出较高的投资获利来。他又举例说,伯克希尔公司2003年收购专门生产预制房的克莱顿家园公司(Clayton Homes)以后,许多同行都在亏损,只有该企业盈利丰厚。究其原因在于,该公司的专业能力和伯克希尔公司的财务实力相结合,能够从银行买到银行认为无利可图、又很难提供服务的预制房屋贷款。买入贷款时,该企业的预制房屋贷款规模只有54亿美元,而短短的一年后就增加到了170亿美元,被伯克希尔公司收购后的新增贷款服务资产组合约有96亿美元。
  【巴菲特智慧结晶】
  巴菲特认为,自由现金流持续充沛的上市公司必然具备强大的财务实力,而这种财务实力反过来又会促进该企业承接到实力较小的同行所无法企及的业务,显示出强者恒强的马太效应来。
   电子书 分享网站

自由现金流代表着真金白银
1985年我们买下斯科特·费策,买到的不但是一家公司,还附带一位优秀的经理人拉尔夫·舒伊。当时拉尔夫·舒伊61岁,对大部分注重年龄而非能力的公司来说,他为其服务的时日可能已不多。但是在伯克希尔却正好相反,拉尔夫·舒伊之后又在斯科特·费策公司待了15年,直到2000年底他正式退休为止。在他的领导期间,相较于当初亿美元的买进成本,该公司前前后后总共贡献了亿美元盈余给伯克希尔,而我们又利用这些资金再买进其它企业,算下来,拉尔夫·舒伊为伯克希尔贡献的价值可能已超过数十亿美元。
  ——沃伦·巴菲特
  【巴菲特现身说法】
  巴菲特认为,投资者购买的股票其自由现金流要持续充沛,这是考察该股票是否值得投资的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他以伯克希尔公司投资斯科特·费策公司为例,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巴菲特在伯克希尔公司2000年年报致股东的一封信中说,1985年伯克希尔公司买下斯科特·费策公司时,买到的不仅是一家公司,还附带一位优秀经理人拉尔夫·舒伊(Ralph Schey)。当时他已经61岁了,对于大多数注重年龄而不是个人能力的企业来说,这个年龄可能已经太大了,可是伯克希尔公司不这么看。后来,拉尔夫·舒伊列在斯科特·费策公司又待了15年。在此期间,斯科特·费策公司一共上交了亿美元利润,而伯克希尔公司当初的投入成本才只有亿美元。伯克希尔公司把这亿美元上交继续投资其他企业,广义地说,拉尔夫·舒伊为伯克希尔公司所贡献的价值已经达到几十亿美元。
  巴菲特兴奋地说,别小看这些数据,这些可都是代表着真金白银啊。所以,作为一名明星经理人,拉尔夫·舒伊绝对可以进入伯克希尔公司的名人排行榜。
  读者知道,巴菲特历来十分重视公司管理层队伍建设。或者说,十分重视这支队伍的发掘。在他看来,他们是创造自由现金流的主要推手。
  巴菲特在伯克希尔公司1990年年报致股东的一封信中说,伯克希尔公司投资的那些企业“之所以能够拥有这么多额外的价值,完全要归功于经营它们的这批优秀经理人。”而他和查理·芒格对这支经理人队伍非常满意。
  要知道,这些人过去以来一直如此,他们高超的管理才能和人格品质并不是伯克希尔公司培养出来的,伯克希尔公司只是挖掘到了他们,并且给他们提供了一个良好工作环境,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而他们呢,则把现金源源不断地送回伯克希尔公司,从而使得他和查理·芒格能够把这些资金更有效地运用在其他领域,使得雪球越滚越大。
  为什么说自由现金流是真金白银呢?巴菲特说,因为它不用投资者后续投入,也不用企业举债经营,就能实现业绩和现金流的增长,至少也能保持稳定在过去的相对水平上。毫无疑问,这样的企业当然就是投资者眼里的好股票了。
  比较典型的一个例子是,1999年巴菲特投资TCA*时,该股票的内在价值已经很高了,但巴菲特看到它每年都能产生1亿美元以上的自由现金流,还是禁不住诱惑买了下来。如果按照巴菲特一贯的投资原则,该企业是怎么也不符合巴菲特买便宜股的投资思路的,这个案例可以看作是一个特例。后来,COX*巨额收购了TCA*,巴菲特成功脱手,从中狠狠地赚了一笔。
  巴菲特在美国佛罗里达大学演讲时说,他并不关心宏观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并且他告诫同学们说,投资领域你最主要的是搞清楚那些最重要的、自己能够搞懂的东西,对那些既不重要、又难以搞懂的东西忘了它才是对的。就伯克希尔公司而言,从来就不会根据宏观经济形势的感觉来决定买或者不买某家企业。
  举个例子来说,1972年伯克希尔公司购买喜诗糖果公司后不久,政府就实施了价格管制。可是这又怎么样呢?如果当初伯克希尔公司因为政府要实行价格管制的原因没有购买喜诗糖果公司,那就会错过一笔大生意——当初购买喜诗糖果公司时的价格是2500万美元,而现在该公司的税前利润高达6000万美元。
  巴菲特在伯克希尔公司1987年年报致股东的一封信中说,当年伯克希尔公司旗下的7个非金融行业的主要企业的获利水平,在扣除利息和所得税之前高达亿美元,扣除区区200万美元的利息后,税前利润高达亿美元,即使上交了所得税净利润还有1亿美元,股东权益投资报酬率平均高达57%!要知道,这些可是真正的真金白银啊!
  更不用说,这7家企业过去10年来的内在价值增长率都要高于账面价值增长率,这是巴菲特感到更满意的地方。
  毫无疑问,内在价值增长率高于账面价值增长率,与这些企业源源不断地提供自由现金流是分不开的。
  【巴菲特智慧结晶】
  巴菲特认为,企业的自由现金流代表着真金白银,这是企业内在价值高于账面价值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巴菲特根据企业内在价值来投资股票,自然而然地就会注重考察自由现金流这个外在指标。
  。 最好的txt下载网

伟大的公司必须现金流充沛
我们要寻找的生意,是在稳定行业中具有长期竞争优势的公司。如果它的成长迅速更好,但是即使没有成长,那样的生意也是值得的。我们只需简单地把这些生意中获得的可观收益去购买别处类似的企业。这里没有什么规定说钱是哪儿挣来的你就必须花在哪儿。事实上,这样的做法通常是一个错误:真正伟大的生意,不但能从有形资产中获得巨大回报,而且在任何持续期内,不用拿出收益中的很大一部分再投资,就能维持其高回报率。
  ——沃伦·巴菲特
  【巴菲特现身说法】
  巴菲特认为,投资者购买的股票其自由现金流要持续充沛,这是考察该股票是否值得投资的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一家真正伟大的企业,自由现金流必须充沛是其前提条件之一。
  巴菲特在伯克希尔公司2007年年报致股东的一封信中说,伯克希尔公司所寻找的投资项目,就是那些在稳定行业中具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