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金钱统治-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战国策》中我们看到的秦国的黄金支付,动辄以百斤计算,绝少在一斤以下;云梦秦简中不仅提到“复行钱”,而且规定了物资价格,尤其是战争物资和享用物资,不过物价按车计算,民间交易不可能用“车”去批发。这些交易的背后则是秦国的大商人,他们与范蠡不同,往往是官、农、商三栖明星,比如最会发财的吕不韦。
  秦代以黄金和铜同时作为主要币材,本身就是一种非正常方式,货材随着经济进程中交易总量的变化而演进,随着经济总量增加币材价值由低到高,正常的顺序应该是:铜、银、金。为皇权统治者服务的商业,与为平民的交换迥然相异,从一开始需要币材的价值就很高,金、铜并行的背后却是黄金已经从贸易媒介改头换面成统治者的享乐工具,成为官商之间的媒介。
  在云梦秦简中,我们看到这样一种演进模式:与其说金、铜并行并非中国货币本位递进,毋宁说这是为世俗权力构建的经济体系,这种体系压抑了经济自然演进,因为自然经济是无法挑战具备绝对优势的世俗权力的。
  统一货币、“重农抑商”与焚书坑儒并无区别,只不过后者更为残酷,更加血腥。这一切,都是试图建立唯我独尊的皇权权威,可惜这条路还很长,嬴政、嬴胡亥都没有做到。当然,嬴政和嬴胡亥也不可能真正统一货币,更不可能完全按照自身意志排除异己。
  因为,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竞争。
  钱到底值多少钱
  货币一旦与皇权结合,便必然会表达皇权的需要。无论是秦始皇统一货币,还是汉初频繁更替的货币制度,莫不如是。由此,货币不再单纯是史籍中的币制更替、形制转换,而是专制君权与经济竞争实力之间的此消彼长。
  《史记》上说,某天刘邦斩杀了一条白蛇,忽然东南方向起了大风(所谓斩白蛟而赋大风),刘邦据此断言自己有帝王之份,便拉杆子造反,最后创立了汉朝,史称西汉。
  这肯定是胡掰,刘邦没那么神奇。他不过是秦朝的一个派出所所长(里长),由于未能按时把犯人押送到指定地点,论罪当死。
  刘邦当然没死,而是带着押送的犯人去革秦朝的命,顺便革掉了他的前辈——项羽。楚汉争霸,不过是刘邦把项羽顶到与秦作战的前线,自己从近道摸进咸阳城。
  刘邦是不遵守规则的典范。
  好了,现在可以从西汉说起了。
  建立西汉后,刘邦似乎觉得“秦半两”太重,将重量由12铢减为3铢,允许民间私铸货币(更令民铸钱)。不过,很快秦半两和六国铸币就变成了不足半铢的“荚钱”,荚本是一种豆科植物,与浮萍的含义相近。市面物价飞涨,于是“米至石万钱,马一匹则百金”。
  允许私人铸币,并非由于刘邦比较大度,不想垄断铸币权力,说秦半两太重更不是理由。依靠货币作为斗争工具,是要靠实力说话的,刘邦的登基大典连四匹纯色的白马都凑不齐,其穷困可见一斑。实际上,刘邦只对15郡有治理权,其他30郡均在豪强手中。就是刘邦不让他们铸钱,估计这些人也不会听。汉初,刘邦还要剪除韩信这些功臣,对自己的嫡系部队“丰沛功臣”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一章 金融,谁主沉浮(19)
高祖八年,大概刘邦对私铸货币已经忍无可忍,更重要的是他已经积蓄了足够的实力。刘邦手下没有中央银行,不能提高准备金率;刘邦的方式是颁布《盗钱铸令》。
  结果令刘邦失望,就是在他统治的15郡内这个法令也未能执行,何况在诸侯的地盘,4年后刘邦在平定叛乱中,中流矢死掉了,《盗钱铸令》始终是一纸空文。
  到汉惠帝在位,同姓王终于替代了异姓王,朝廷和地方势力的斗争由此演变为汉室宗亲窝里反。
  货币正式成为重要工具。
  斗争一方的主角是吕后,吕后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主持朝政的女性(其余两位重量级女强人要等到唐朝和清末才会出场),当政15年,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猛人。不过,她却面对另外一个问题,异姓王没有了,本家人照样跟她争夺权力,吕后一生都在为之奋斗。
  惠帝三年(公元前192年),吕后下令禁止“铸伪钱”;惠帝五年再次重申不准私铸,朝廷统一铸八铢钱。吕后禁铸私钱,甚至不是为了提高皇权权威,更重要的是为了打击异己。
  诸侯要以货币向朝廷纳贡,理论上应该铸八铢钱,这样朝廷的收入比较实惠。可是,朝廷收到的却是荚钱,摆明是忽悠吕后。最可气的是,朝廷八铢钱经常被重铸,然后再拿荚钱来忽悠吕后。诸位皇族,似乎混得也不比皇帝差,比如,吴王刘濞就声称“寡人金钱在天下者,有当赐者,寡人且往遗之”。
  问题是,这个时候,诸侯在国内连军队都可以操练,不准私铸货币?说给自己听听好了。你颁你的令,我铸我的钱。
  又四年,吕后不得不自己铸“荚钱”,承认了现实。
  吕后死后,汉文帝(刘恒)即位,但他不是当时唯一的候选人。刘恒想昔日重来,规定任何人(含诸侯)私铸三铢钱都要受罚,全国统一由他铸四铢钱。吕后也禁铸私钱,但吕后比诸侯更有实力,吕后如此之猛,诸位王子尚且阳奉阴违,刘恒的命令只能激起反抗,大家刚把你捧上去,你就想玩阴的,门都没有。
  诸侯照样铸币,刘恒照样没法。
  公元前157年,刘恒驾崩,其子刘启(汉景帝)即位,刘启是个很有理想的人,他想继续老爹的遗志,加强中央政权。景帝前元三年(公元前154年),晁错上书《削藩策》,建议景帝用军队*私铸货币的诸王。
  普通人有钱之后,可能会去买两根油条,吃一根,扔一根。皇族有钱之后,通常会提高自己的理想境界,比如,可以去造反……
  第一个提升自己理想境界的人就是自称很有钱的刘濞,刘濞不但不想被清,而且提出了清君侧(晁错)的口号,当然,他实际想清掉的是皇位上的刘启。
  果然,刘启杀了晁错后,刘濞不但没有停止军事行动,而且公然宣称“朕已称孤”。诸王当然都想分一杯羹,于是,开始跟着刘濞去清君侧(叛乱)。斗争终于超出了铸币之争,也就是所谓的“七王之乱”。七王之乱持续了三个月,这是一场没有正义的战争,无论谁胜谁负最终都会向皇权集中演进,斗争双方从争夺铸币权到兵戎相见,目的只有一个:统一手中的权力,使权力不受掣肘。每个人都想:我的地盘,我做主。
  不过,这里要提到的是,中国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汉朝币值更替对民间交易影响不是很大。因为,无论是三铢、四铢还是八铢,民间交易始终按货币实际重量交易,无论面值、无论谁铸的,先拿来称。私铸与否,损益最终都体现在皇室。

第一章 金融,谁主沉浮(20)
平定七王之乱后,又一个猛人登场了,他的名字叫刘彻,俗称汉武大帝(公元前157—公元前87年)。
  刘彻登基后废除了郡国,再也没有势力可以直接挑战皇权权威,刘彻从此开始幸福的皇帝生活。很多史籍中汉武帝被描述成一个英雄,刘彻确实是雄才大略、文治武功。不过,他确实太猛了,连年征伐,花销很大,登基后4年不但花光了文、景朝以来40多年的皇室积蓄(藏钱经耗,赋税既竭),而且让一半中国人到战场上把命送掉了(海内虚耗,户口减半)。在皇帝眼中,人的性命当然不如他的疆土和皇位重要。
  没钱,刘彻又开始在货币上动脑筋了。
  首先,刘彻宣布,凡是铜都收归他所有,各地异钱和铜材一律运到京城由他安排用途(上收铜,勿令布)。如果谁敢再私铸,办法也很简单,直接砍头(盗铸金钱,罪皆死),实行肉体消灭。虽然可以私藏铜材,虽然可以偷偷铸币,但风险实在很大,私铸货币确实减少了许多。
  然后,他把荚钱定为法定货币,推行三铢钱,把铸币的好处全都搂到自己腰包里了。三铢钱本来就是一种不值钱的“钱”,但刘彻的行为充分说明,没有最不值钱的钱,只有更不值钱的钱。
  他又发明了更不值钱的钱——“白金币”。
  白金是银锡合金,按实物估算白金币币面值是实际价值的9倍。皮币就更离谱了,所谓皮币就是一张一尺见方的白鹿皮,值40万钱。
  胡乱指定币值,不对;但是,统一货币,并没有错误。
  无论有多先进的武器,如果世界上只有一个人,除了超人,想要活下去基本上都是不可能的。
  一群人,想要在世界上活下去,先别说人类内耗,就是每个人各自为战,恐怕大家也是活不长的。活在这个世界上,还是要靠集体,靠信任。统一铸币,就更是要靠信任,谁更值得信任呢?虽然封建帝王也常当强盗,但朝廷比一般商铺长命,因此只有铸币权统一于国家,信用才能稳定。
  随着经济发达,统一货币的要求会不断增强,中国汉代富户还可以自己造两个铜钱,当代,就是比尔·盖茨的欠条在美国也不如美金好使。统一货币的实质,是以国家信用替代商业信用,世俗权力才能集中力量对抗自然、对抗异族。
  可是,如何统一,汉武帝说了不算。
  可以规定交换比例,甚至可以杀掉不服从的人。
  然而,若天下人都不服从,莫非要杀光天下人?既然不能杀光天下人,就是秦皇汉武,也要服从货币天道。”
  由此,富豪盗铸白金币成风,至少刘彻只是没收铜,没有没收银。因为,铜在百姓而银在官家。刘彻来自铸币的收入迅速减少,虽然刑罚很严厉(坐死者数万人),但900%的利润率确实太高,大家仍旧前仆后继。
  终于,刘彻自己也感觉到这种办法行不通,在货币面前,伟大的汉武帝终于低下了高贵的头颅,开始铸行“五铢钱”。五铢钱是中国货币史上一个重大突破,皇权在货币规律与剥夺之间找到了一个平衡点,加之刘彻已经垄断了铜的生产及存量,基本上五铢钱在刘彻当政后期能够成为一种稳定的货币。
  第一代官营垄断企业
  自战国起,盐铁生产就是赚钱的买卖,最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也不可能自己从地里弄点盐、铁出来,这些东西还是需要买的(非编户齐民所能家作,比卯于市)。嬴政统一中国后,将盐、铁商人弄到咸阳附近,好歹算是给了个京城户口,并且没禁止私营。
  这一切到了刘彻手里就走样了。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二章 西汉的财富(1)
西汉有很多富人,比如齐地的刀间。齐地有个不好的风俗,就是鄙夷奴仆,刀间没有这个习惯,一律收于门下,利用他们制造和贩卖生活必需品——盐。显然刀间属于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人,《史记》记载他“上争王者之利,下锢齐民之业”。盐商只是先富起来,但铁商就更具挑战性了,因为铁商既然可以铸铁质农具,当然也可以铸钱,而且还可以铸刀枪,像邓通,他居然富裕到“邓通钱亦尽天下”。
  刘彻始终觉得自己很穷,主要是他比较猛,摆平匈奴后又出使西域,虽然留下很多传说,但钱确实不够花。
  刘彻终于想到盐铁生意,他做生意的方法比较特殊:我做,就不准你再做。
  刘彻首先宣布,山海是天地赐给皇帝我的(山海,天地之藏也,皆宜属少府),盐铁生意只有皇帝才能做。对刘彻来说,铁比盐更重要,因此刘彻允许民间生产盐,但一律卖给他的下属企业,铁则由他产、供、销一条龙服务(最初被刘彻看上的还有酿酒业,后被废止)。刘彻派东郭咸阳、孔仅和桑弘羊主持盐铁专营,提出改革方案。这个方案实在是没找到,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刀间、邓通这类盐铁商从此在史书中消失了,换之出现了一批盐铁官,据说刘彻有50个铁官,36个盐官。
  盐铁专营,刘彻并没有关心国计民生的意思,他很直白地表示,这是为了缓解自己的财务困境(边用度不足,故兴盐铁)。盐铁专营残酷打击了工商业,失去了高利润龙头行业,汉代工商业从此走向没落。
  可以说刘彻缔造了第一批垄断型皇帝所有制的企业,当然这些地方的生产效率很低,生产出来的很多铁器甚至不能使用,连割草都嫌钝(割草不痛),于是就硬性配给,强迫购买(或颇赋于民),盐铁官不再是生意,而是一个衙门。盐铁集中在一个地方生产,却要转移到全国使用,由此,桑弘羊又主持了“均输平准”,说白了就是由皇帝指派人倒腾盐铁。
  不过,刘彻还有一个伟大的理想,希望依靠“均输平准”流通天下货物。但是,他所谓的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