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玄奘精神-第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时的玄奘恐怕已经意识到了自己即将成为对方献祭给女神的〃贡品〃,如果说普通的强盗还能试着用佛理去感化,那么面对这伙邪恶的异教徒,面对西行以来最大的危险,玄奘该怎么办?   

  第一,不荒乱。荒乱只会让事态进一步恶化,只有镇定才能想出应对之策;   

  第二,不求饶。每个人都有尊严,即便面对死亡……头可断,血可流,脊梁不能弯,何况此时讨饶也未必有用,还会让整个队伍失去生存的勇气;   

  第三,不动摇。不荒乱不求饶并非坐以待毙,不论面对何种险境,都不能动摇活下去和解决问题的信心,只有这样,才能冷静妥当的争取生机。   

  一个人的素质只有在最危急的关头才能显露出来,是骡子是马,一目了然。   

  〃以奘秽陋之身,得充祠祭,实非敢惜。但以远来,意者欲礼菩提像……并请问经法,此心未遂,檀越杀之,恐非吉也!〃   

  玄奘平静的对那些信徒们说:以我这样污秽丑陋的身驱,竟然可以充当天神的祭品,实在是非常的意外和荣幸,绝对不会舍不得这副躯体;但是我远道而来,为的就是参拜佛像,求真经、问大法,这个心愿还没有达成,施主们现在就把我杀了,哪怕我死了,心中的怨念太甚,恐怕对女神也会很不吉利!   

  玄奘既没有让他们放了自己,也没有站在佛教的立场上大肆批驳他们所信奉的女神,而是心平气和的站在信徒们的角度替他们〃考虑〃,仿佛一个长者在与犯了错的后辈们谈话,既避免激怒对方,又婉转的表达了自己的意思。   

  当然,在这个时候,玄奘的同伴中也有不少人站出来表示愿意代替他去献祭。但是有玄奘这样的〃美玉〃在侧,信徒们又岂会看得上这些资质平庸的〃顽石〃。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对方越是在乎的东西,就越是宝贵;越是宝贵的东西,用来充当祭品就越有效……正所谓〃关心则乱〃,同伴们的舍身救人,其实是帮了玄奘一个大大的倒忙。   

  信徒们全然无视玄奘的〃善解人意〃和同伴的苦苦哀求,欢叫跳跃着开始了祭祀仪式:   

  信徒首领一边派人取水,一边让人在树林里打扫出一块平整的空地,再用水和泥土建起一座临时的祭台。祭台建完后,在信徒们的众目睽睽之下,首领又命令两名手下拿着刀把玄奘押到祭台前,用恒河里的水把玄奘身上洗干净,然后闭上眼睛,嘴里念念有词,仿佛在等待最神圣时刻的到来。   

  西行以来,玄奘经历过大大小小数十次仪式,然而这一次,却是最特别,也最令他难忘。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眼看已经没有挽回的余地,玄奘的同伴们纷纷开始哭泣,他们实在不愿意看到学识渊博、人格高尚的玄奘法师就这样成为异教徒的刀下之鬼。然而即将成为祭品的玄奘依旧十分平静,没有露出半点害怕的神情,反倒让信徒们犹豫起来……他为什么没一点反应,他难道不怕死吗?         

◇欢◇迎◇访◇问◇虹◇桥◇书◇吧◇  

第61节:第九章 人生无常,唯有把握当下(4)         

  我们可以大胆设想,信徒们其实最愿意看到玄奘拼命求饶,跪倒在他们身前不断叩头念经,痛哭流涕的请求宽恕,就像当初那伙两千多人的突厥强盗一样,太过顺从的对手会让犯罪者觉得很没意思,猎物越是反抗,越是挣扎,越是表现出与身份截然相反的怯懦与劣根性,他们的施虐心理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性力教派凌驾于佛教之上的地位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   

  然而,玄奘让他们失望了,这个〃完美人牲〃既不反抗,也不配合,只是一言不发的站在那里,仿佛已把一切都看透……既然躲不过,任何挣扎努力都是徒劳,何不像谢安当年那样,索性从容一点,坦然面对生死成败。玄奘平静对信徒首领道:          

  〃愿赐少时,莫相逼恼,使我安心欢喜取灭。〃   

  意思是说:请你们稍微给我一点时间,不要逼我太甚,让我可以平心静气高高兴兴的念佛,自己化灭。   

  化灭,是高僧去世的一种形式,玄奘是想以自己的方式来结束生命。在中国,大多数信佛之人在受苦受累或者遭遇困境时第一个想到的都会是观音菩萨,〃救苦救难观世音〃更是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说法。然而此刻,玄奘闭上眼睛念颂的却是弥勒佛的名号。为什么不念观音而念弥勒?    

  玄奘时刻不忘的,不是自己的生命,而是西行求法的目的。之所以要西行,很大程度上是为了一部名叫《瑜伽师地论》的经书,而这部经书恰恰又是由弥勒菩萨亲口授传下来的。   

  在很多人眼里,没有什么比生命更可宝贵;可在玄奘看来,生命的价值远不及信念和追求来得重要。   

  玄奘在念弥勒菩萨的时候,脑海里到底在想什么呢?   

  第一,是不能忘记自己毕生追求的目标,即便生命行将结束,也不能忘记一直坚持的信念;   

  第二,是希望自己在生命结束以后,能够往生在弥勒菩萨身边,供养弥勒菩萨,学习《瑜伽师地论》;   

  第三,是在许愿,他希望自己学会《瑜伽师地论》后还能再次转生为人,用从弥勒菩萨那里学到的《瑜伽师地论》去教化那些杀害他的性力派信徒,以免他们再次为祸人间。   

  发完心愿后,玄奘收拾情绪,很快进入了入定状态……他觉得自己好像来到了须弥山前,极目远眺,隐约能见弥勒菩萨坐在庄严的莲花宝座上,周围还环绕着很多天上的神仙。这时候的玄奘整个身心都已进入了一种忘我的境界……忘记了自己正身处祭坛,头顶上还有一把明晃晃的钢刀;忘记了身旁穷凶极恶的强盗们,忘记了一切危险……   

  哭声回荡在恒河岸边,几十名同伴大哭起来,哭声惊动了林间的飞鸟,惊动了水中的游鱼,他们只能眼睁睁看着德高望重的玄奘法师一步步走向死亡而无能为力。在他们看来,目睹一位高僧在自己眼前为奸人所害是一种莫大的罪过,他们想用泪水来洗刷身上的罪孽,他们想通哭声来打动上天,打动神佛,让他们显灵来挽救法师的生命……然而一切都是徒劳,他们只能用哭声给法师送行。   

  在信徒首领长长的念咒声中,祭祀仪式开始了,站在玄奘身边的大汉举起了手中的钢刀……所有人都闭上了眼睛……信徒们是为了表示虔诚,而玄奘的同伴则是不忍再看……千钧一发之际,只见:   

  〃须臾之间黑风四起,折树飞沙,河流涌浪,船舫漂覆。〃   

  是的,当时就是这样,连老天都愤怒了!   

  顷刻间,漫天黑风四起,恒河边沙尘暴起,和着被刮断的树枝卷向半空,平静的河面顿时涌起滔天大浪,将水匪和玄奘一行所乘坐的船只全部打翻卷走,水面上和岸边一片混乱。   

  突如其来的变故让所有人都惊骇莫名,不管是玄奘的同伴还是信徒们全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但凡信教之人,不管是佛教徒还是其它教派的信徒,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把世间的一切都与神灵联系起来,自然界的任何现象都可以看成是神迹……丰收是神的恩赐,灾难是神在发怒,这次也不例外。狂风大浪就像是恒河的神灵发出的警告,让他们赶紧停下献祭仪式!         

虹桥书吧BOOK。  

第62节:第九章 人生无常,唯有把握当下(5)         

  信徒们纷纷放下手中刀棍,首领连忙抓来一人,指着兀自端坐不动的玄奘问道:   

  〃沙门从何处来?名字何等?〃   

  他们似乎也意识到了这个僧人来历不凡,身份很不一般。那名同伴反应也很快,觉得这是个解救玄奘的好机会,于是半真半假的对信徒首领说:这就是那个从东土大唐前来印度求法的玄奘法师啊,各位如果杀了他,就会犯下不可饶恕的滔天大罪。从这场风波的样子来看,你们的天神已经发怒,你们还是立刻停止杀戮忏悔为好。   

  信徒们马上就慌了,他们原本就觉得这场〃天灾〃是因为自己在供奉和献祭的过程中出了什么问题,或是诚心不够而惹怒了天神,现在一听这话,再回头看看仍然一动不动神色镇定坐在祭坛上的玄奘,更觉得这位来自东土大唐的僧人非同寻常。这场突如其来的风波,一定是天神在警告他们不可拿他献祭祀!   

  接下来,信徒首领〃扑通〃一声跪倒在地,他的同伙们也一个个拜倒在地,对着玄奘开始大声忏悔。   

  然而玄奘还是一动不动的坐在那儿。   

  信徒们更加不安了……如果玄奘按照他自己说得那样自己化灭了,那还是等于间接死在他们手上。在众人惶恐的眼神中,信徒首领战战兢兢的爬上祭坛,伸出手,用手指轻轻碰了一下玄奘的手臂……想知道玄奘是否已经化灭。一触之下,玄奘就被惊醒了,用一种在我们现在看来非常具有喜剧效果的神情问道:   

  〃时至耶?〃   

  意思是,献祭的时候到了吗?信徒们见玄奘还活着,顿时欢声雷动,首领连忙退开几步,一边叩头,一边发誓不会再拿法师您来当祭品,希望玄奘能够接受他们的忏悔。   

  〃这是怎么一回事啊?〃相信玄奘在心里一定会这样问自己,但是他没有表现出任何觉得意外和不可思议的神色,十分坦然的接受了他们的忏悔。这让信徒们更加觉得他是天神的化身,一场劫难也就以这样一种极具戏剧性的结局收场了。   

  不过事情还没有结束,玄奘可不是那种保住了性命拔腿就跑之人……命运不可抗拒,但机会是却由人来掌握,既然峰回路转,你们这些异教徒就好好听我讲经吧!   

  坚持自己的信念不难,难的是用信念和行动去感化别人。   

  于是,玄奘趁热打铁,开始向信徒们讲述一些最基本的佛学道理,指出用抢劫和杀人来祭祀神灵是要遭到报应的,何必用短暂的今生种下来世无边的苦楚呢?还奉劝他们应该珍惜生命,不要再种恶果。   

  诚惶诚恐的信徒们很快为玄奘的学识和气度所折服,一边磕头忏悔,一边把兵器集中起来丢进恒河,还把从玄奘一行那里抢来的东西悉数归还。做完这些后,这些突伽信徒觉得还不足以赎罪,又请求玄奘为他们授戒,集体成了佛教居士。   

  恒河遇险,可以说是玄奘在西行途中,甚至是他一生中所遭遇到的最危险的一次劫难,他的生命险些就留在了前往那烂陀寺的路上。然而凭借过人的心理素质和宽容博大的胸襟,玄奘不但死里逃生,还成功的让一批穷凶极恶的〃异教徒〃改变信仰,成为虔诚的佛教居士,不能不说是一次奇迹。   

  这次死里逃生和度化异教徒的经历让玄奘的在印度愈加知名,俨然已是一段活着的传奇。   

  一次劫难没有让玄奘丧失前进的信心和勇气,死里逃生的经历让他觉得佛祖和菩萨一定在冥冥之中保佑自己,有了神明的保佑,哪怕前路再危险,再困难,也没有什么可怕的。就这样,玄奘和他的同伴们收拾行囊,在改邪归正的〃居士〃们的帮助下找到了一条大船,继续沿恒河顺流而下。   

  玄奘所处的时代,除了大唐和西突厥,整个亚洲被无数个国家分割得支离破碎,大一些的相当于一个州郡,小一些的就只是一座几座城市,而玄奘接下来到达的钵罗耶伽国(今印度安拉阿巴德),就是一个位于恒河和亚穆纳河交汇处一个非常重要的国家。   

  安拉阿巴德,意为〃安拉的城市〃(City of Allah),这是由莫卧儿帝国的阿克巴于公元1583年命名。在印度字母表中,它拼作〃Ilāhābād〃:其中〃ilāh〃在阿拉伯语中意思为〃上帝〃,而〃…ābād〃则是波斯语〃地方〃的意思。现在的安拉阿巴德是Prayāga(梵语意为祭祀之地,是梵天创造世界后第一次献祭的地方)是古代圣城的遗址之一,也是印度教和印度神话中非常重要的一座城市。由于安拉阿巴德正好处在比格林威治早5小时30分钟的位置上,因此也被人们当作了印度标准时间的参考点。         

▲虹桥▲书吧▲BOOK。  

第63节:第九章 人生无常,唯有把握当下(6)         

  人类文明大多是依河流而生,大地是母亲,大河就是母亲的乳汁……恒河和亚穆纳河是印度北方最重要的两条河流,都流传着许许多多的传奇故事,古印度的两大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都曾提到这里,因此被人们看作圣河。   

  《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是古印度最著名的两大史诗,是在长达数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